明天別忘吃餃子!咱磁縣冬至有老講究……

2020-12-23 澎湃新聞

明天別忘吃餃子!咱磁縣冬至有老講究……

2020-12-20 2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明天

我們將迎來

冬至

「至」有極致的意思

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北半球各地都是一年中

晝最短、夜最長的一天

冬藏之氣至此而極

自冬至開始

我們正式進入「數九」天

自冬至起天地陽氣漸強

代表下一個循環開始

在北方,餃子是冬至的「標配」

冬天天寒,容易凍著耳朵

而餃子形如「耳朵」

人們覺得吃餃子可以保護耳朵

冬至為什麼吃餃子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

相傳,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身患疾病。時任長沙太守的「醫聖」張仲景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百姓把脈問診。

返鄉之時,正是寒冬,鄉親們饑寒交迫,不少人耳朵都凍爛了。張仲景便讓弟子支起大鍋,把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裡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麵包成耳朵形狀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們。

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為了不忘「祛寒嬌耳湯」之恩,冬至日到來時必吃餃子。

這些包餃子的講究你知道麼

關於怎麼樣包餃子,也是很講究的,你知道為什麼老人總是說「和餃子餡」要順著一個方向攪嗎?

攪拌時始終順著一個方向攪拌,這樣有利於蔥姜水浸入餡料,使餡料鬆軟。肉餡調好後有些鬆軟,可放入冰箱稍凍一下,包餃子時會較為容易。

調餡時,先把蔬菜切碎,用油拌好,再放其他料。可以防止餃子餡出湯。

包前凍會餃子餡

包餃子前,可以先把餃子餡放進冰箱裡速凍一會兒,這樣包時就不會出湯。

加雞蛋的餃子皮更筋道

每500克麵粉加拌一個雞蛋,餃子皮挺刮不粘連,煮餃子也不會混湯。

冷水麵團口感好

面和水比例為2:1,也就是500克麵粉用250克水,如果想要面軟一點兒,就稍微多加一點兒水。活好的面要醒足醒透,最好中間揉幾次,揉完了再醒。

自剁肉餡簡便方法

將準備做餡的肉放入冰箱內冷凍,待肉完全凍實後取出,然後用擦菜板擦肉,很容就能把肉擦成細條(用擦絲器將凍肉擦成絲,),這時只需再用刀輕輕地剁幾下,只要5分鐘就可以完成,且做出來的肉餡細膩均勻。

肉餡裡要不要打水

通常做包子、餃子的肉餡都要打進一些水,以便使肉餡軟滑口感好,即用清湯或花椒泡的水,向著一個方向攪,攪到「上勁」餡料成團不散。但韭菜餡的就不要打水了,水分很多,又沒有擠水的可能,所以肉餡中就不用打水了。

煮餃子要加鹽

煮水餃時,在水裡放一顆大蔥或在水開後加點鹽,再放餃子,餃子味道鮮美不粘連。

裝盤前先用溫水過一遍

餃子煮熟後,放在事先涼好的溫開水中過一下,再裝盤就不會粘在一起了。

不同餡的餃子,有不同的寓意哦!白菜餡:百財之意;香菇餡:鼓財之意;芹菜餡:勤財之意;韭菜餡:久財之意;豬肉餡:住財之意;魚肉餡:餘財之意;羊肉餡:洋財之意;牛肉餡:牛財之意……

四種好吃到哭的餃子餡

茴香餃子

韭菜雞蛋餡

木耳豬肉餡

豬肉大蔥餡

冬至餃子你想吃啥餡兒的呢?歡迎評論點讚

■來源:河北日報

■編輯:郭子涓(實習)

■初審:李玉萍

■覆審:周慧文

李治亞

■終審:房淑萍

秦 冀

■微信:cixianrongmei

■熱線:0310-2335552

■郵箱:cilicixian@163.com

愛磁縣的你

原標題:《明天別忘吃餃子!咱磁縣冬至有老講究……》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明天別忘了吃餃子!咱河北有講究
    明天就要入伏了。老話說的好,「頭伏餃子二伏面」。為啥咱河北的傳統習俗講究頭伏吃餃子?
  • 冬至到! | 今天別忘吃餃子!
    冬至到! | 今天別忘吃餃子!花園萬象欄目視頻:冬至到 吃水餃冬至俗稱冬節、常至節等,屬於中國二十四節氣,兼具自然和人文兩大內涵,因此冬至要吃餃子也屬於獨特的節令食文化。
  •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說說一句話短語 冬至吃餃子文案句子
    工作再忙,學業再累,也不要忘記冬至吃頓餃子,還不要忘記喝口湯,餃子排成排,幸福好運接力來,餃子堆成山,財源滾滾等你搬,關於餃子的祝福語有很多,下面帶來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和文案句子。  2020冬至吃餃子祝福語帶圖片  熱騰騰的水餃,是冬至裡最動人的溫暖;白茫茫的大地,是聖誕節最溫馨的浪漫;喜洋洋的笑臉,是元旦裡最幸福的團圓。
  • 餃子、湯圓、年糕、雞湯……你家冬至到底吃啥?
    很多北方人表示真的就是吃餃子,老人家常說,「冬至吃餃子,一冬天不會凍耳朵。」甚至還有句俗語說,「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不過冬至可不全是吃餃子、湯圓哦有嘉興的吃貨表示,他們那兒依然傳承著冬至吃「桂圓燒蛋」的習俗。
  • 今日冬至,我們吃了最河南的一頓餃子 | 豫記
    吃餃子的習俗源於醫聖張仲景,而冬至這天,更多的意義在於新生和團圓。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年的開端充滿了陰霾,但在一年的末尾,希望陰霾散去,擁抱更好的明天。  豫記編輯部| © 撰文XIAOMI| © 版式是時候展示真正的技術了豫記包餃子大會熱鬧盛開 大早起,媽便發來簡訊,「今天冬至,可別忘了吃餃子。」
  • 冬至吃什麼|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吃餃子寓意
    冬至是幾月幾號2020年|冬至當天吃什麼|冬至吃餃子寓意:南方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冬至是時年八節之一,南方地區有在冬至酬神祭祖的傳統。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酬神祭祖後通常還有宴飲活動。
  • 今天冬至,別再提吃餃子了!阿拉上海寧講究的是這些!
    一大早,朋友圈一大波餃子洶湧而來!作為上海小囡,魔菌想說冬至日,阿拉上海寧不吃餃子!覅瞎搞啦~「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沒有什麼比一碗熱乎乎圓滾滾的湯糰更治癒!上海人心心念念的湯糰,又開始排長隊了!
  • 身為老北京人,您知道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嗎?
    明天,就是冬至了。冬至,是我國二十四個節氣之一,大雪過後的第15天就是冬至。過了冬至這天,白天就一天比一天長了。按老北京的話講:吃了冬至飯,一天漲一線。冬至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又稱為亞歲,什麼叫亞歲呢?
  • 上海習俗|冬至吃餃子,還是吃湯圓?
    但每到冬至,朋友圈一些熱心人就會友情提醒:姐姐,別忘了吃餃子。剛開始,姐姐不以為然,回敬一句謝謝,然後打開冰箱取出一袋速凍湯圓,放在鍋裡燒開,吃上一碗,渾身熱騰騰的。時間一長,居然,有個別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也起勁地在圈子裡曬起餃子的照片。更有趣的是,家門口開的某餃子店,到了冬至這天,排起長長的隊伍,馬路上,寒冷的空氣裡瀰漫著一股股韭菜味……仿佛,上海人到了冬至,一律吃餃子。於是,有人在圈裡貼出帖子:冬至,上海人應該吃圓子。馬上有人跟帖:應該吃餃子。
  •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及意義寓意 冬至吃餃子有什麼特殊含義
    冬至吃餃子的由來冬至吃餃子相傳與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張仲景有關。張仲景出生在沒落的官潦家庭。其父親張宗漢是個讀書人。在朝廷做官。由於家庭的特殊條件,他從小就有機會接觸到許多典籍。他勤奮好學,並且酷愛醫學。
  •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還有什麼講究?快點來漲知識嘍!
    12月22日是冬至日,冬至是我國農曆中的一個重要節氣,作為吃貨的小夥伴們肯定早已將冬至節氣包含的地理知識都忘光,只記得吃餃子。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補補關於冬至的一些知識,以及了解一下冬至吃餃子的習俗是怎麼來的吧!
  • 冬至,願所有幸福不期而至
    姜文老師的一部電影裡,愛吃餃子,更愛吃醋,他說,就為了這個醋才吃餃子,而且還很講究,先煮七個,再煮七個,為了趁熱乎,以前聽郭德綱老師講相聲也說過,說這是貴族吃法。咱老百姓家就沒這麼講究了。現在愛喝酒,不是有那麼句話麼,說餃子就酒,越喝越有。
  • 明天冬至,別忘了吃這道美食,鮮香味美香嫩多汁,寓意圓滿又安康
    明天冬至,別忘了吃這道美食,鮮香味美香嫩多汁,寓意圓滿又安康明天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冬至了,這個節氣不僅代表寒冬的到來,在傳統節日裡還佔據著很重要的地位,這個節氣的習俗在我們北方是要吃餃子的,這一天不管你在哪,不管有多忙,這盤餃子都不能少。
  • 冬至早上為啥吃餃子
    文/二傻傻 編輯/淑為 圖片/網絡今天又到冬至節,前兩天娘就打電話過來一再叮囑,「冬至別忘了吃餃子哦,冬至早上吃餃子,耳朵凍不掉」。我在想為啥吃餃子耳朵就凍不掉呢?餃子和耳朵的形狀差不多,吃啥補啥,是不是吃耳朵形狀的東西就補耳朵,冬天就凍不掉堅強的耳朵了呢?
  • 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明天記得吃餃子哦~
    冬至是中國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源於漢代,盛於唐宋,相沿至今。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在冬至這一天中國南北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糰、冬至長線面的習慣,而蘇北人在冬至時吃大蔥炒豆腐。冬至吃餃子還有說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
  • 俗話說,冬至餃子夏至面!那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呢?
    冬至為什麼要吃餃子?整理|劉文清冬至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至23日之間,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一天;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還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還有關於該節氣的詩詞和影視作品。冬至為啥要吃餃子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吧!
  • 痛風患者「冬至」想要吃餃子,該怎麼吃呢?
    民間有"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冬至進九」的民諺,說明了進入冬至之後天氣將會更加寒冷。一般在冬至這一天北方都喜歡吃餃子來慶祝這一節氣,南方大多是吃湯圓。那麼對於我們痛風患者來說如何在品嘗餃子美味的同時,又保證健康呢?
  • 明天冬至,吃貨的好日子來到了
    明天冬至,吃貨的好日子來到了 文/孫新合 明天,冬至。 對於北方人來說,這個節日有著重要的意義。首先是標誌著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刻到來,俗稱交九,要穿上厚厚的棉服。要強調下,冬至和立冬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哦。
  • 今兒入伏,咱又該吃餃子了,在北京還有這些講究!
    收好今年的這份表,有點用,頭伏的餃子二伏的面,三伏的烙餅加雞蛋起碼哪天吃什麼,咱要記住了(攝影:曉娟)因為這每逢伏天兒,進了這「苦夏」人的胃口就不好,吃不下去東西,吃什麼都覺得沒味兒咱北京人愛拿扁豆做餡兒包餃子。
  • 冬至,今晚回家,陪爸媽吃盤餃子……
    冬至吃餃子是為了紀念誰?原來「餃子」還有這麼大的學問我們都知道端午節為了紀念屈原有吃粽子的習俗,而到了冬至這一天,據說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原來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