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在最近一次採訪中,直言自己的首次直播卻成了「翻車現場」,下臺後把負責直播事務的30歲男主管罵哭,這位男主管也很委屈,說自己天天加班這段時間都沒有回過家。
董明珠回應說:「我說那是兩件事,你勤勞,但不一定有收穫,不能因為你天天在這不回家,做了個不好的東西,我也要用,沒有這個道理。」
職場中,不乏像這名男主管這樣的人,天天加班加點工作,忙得連廁所都恨不得不去上,但最後還是會被老闆說工作做得不好。
職場中,為何你的勤勞,在老闆眼中會成為瞎忙呢?
答案很簡單,因為你雖然花了大量的時間,但沒有把應該做的事情做好,沒有解決掉應該解決的問題,最後導致了不好的結果,甚至讓公司遭受了損失。
職場中,瞎忙的人都有這幾個缺點:
一、不懂得合理利用資源,一條路走到黑。
在老闆布置下來一項複雜的工作時,瞎忙的人第一反應的就是,我得馬上去做,不然到時候完不成,然後扭頭就去做了,最後發現越做越麻煩,但是沒有分析其中的原因,只想著我要加班加點去做,只要花更多的時間我就能完成。
而有條理的人第一反應是,我要先分析一下:完成這項工作需要什麼資源?內部需要哪幾個部門的同事來協助?外部是否要聘請專業的機構來幫忙?大概需要多少人力和資金?
在分析完這些後,第二步馬上列一個所需資源的清單,去找老闆要資源;第三步才去執行,這樣一定能高效而又出色地去完成工作任務。
舉個例子:老闆下達了一個任務,要在3天內統計完全部5000名員工的個人健康信息。
瞎忙的人一定是這樣做的,先做一個健康信息登記表,然後列印幾份出來,派幾位同事拿著表去詢問健康信息再登記。結果幾個同事在這3天加班加點去做,統計了一大堆表格,還要加班去轉換成電子檔。
而有條理的人,會先列出一個清單,需要的資源是哪些,向老闆先做個匯報;具體執行方案是:請IT部同事設計一個網上問卷,並將問卷連結生成一個二維碼,然後通知所有員工在通過掃描二維碼來填寫問卷,這樣可能在兩天的時間內,這項工作就完成了。
二、不懂得與團隊或他人合作,總想單槍匹馬去試錯。
瞎忙的人,普遍都是不懂得合作的人,他們崇拜個人英雄主義,總想著靠一個人的力量能把事情完成,然後大家一定會對他刮目相看。
企業是一個組織,組織是由有著各種各樣特長的團隊成員組成的,複雜的工作,必然是要靠團隊來完成,一個人的能力就算再強,也有自己的弱項,在考慮事情的時候都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如果是一個團隊,每個成員都發揮自己的優勢,同時做到劣勢互補,一定能有更強的處理複雜工作的能力。優秀的管理者,都善於調動團隊的力量去完成工作任務,雖然完成工作任務靠的不是他自己,也絲毫不影響他的優秀。
就像大家耳熟能詳的西遊記的故事,如果唐僧沒有一個四人的團隊,僅僅靠自己一個人去西天取經,結果必然是費時又費力,還不一定能夠成功。
三、不懂得及時匯報或溝通,喜歡閉門造車。
瞎忙的人,在工作的過程中喜歡閉門造車,不和任何人溝通,直到最後一刻才把結果展示出來,如果結果是對的那還好,如果結果是錯的那就白白耽誤了時間,到頭來還得重新做。
在職場中,閉門造車是大忌,一定要把自己的工作進度和面臨的問題及時向上級匯報,並向其他同事請教解決方案。這樣能便於自己及時調整工作方法,高效完成任務。
回到本開頭的案例中,直播技術現在已經很成熟了,如果這位主管能夠多做幾次演練,測試一下網絡的流暢性,有問題及時向老闆匯報並與專業人士溝通解決,可能就不至於出現如此尷尬的局面,導致自己被罵了。
職場中,勤勞雖好但不要瞎忙,不想被老闆罵,那就要趕快做出改變,去擺脫瞎忙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