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暗時刻》是由喬·賴特指導,安東尼·麥卡滕編劇,加裡·奧德曼主演的傳記電影。於2017年12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電影主要講述的是1940年6月4日,邱吉爾在面對英國國會下議院發表的演講中說到&34;這段演講與邱吉爾其他發表於二戰的演講一樣,鼓舞了英國甚至同盟國的無數民眾。
以我們現在的視角來看,納粹的戰敗似乎是不可避免的現實。可是要在1940年的時候來看,法西斯德國向西歐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不久就佔領了挪威、丹麥、捷克斯洛伐克、波蘭,法國的戰敗已經不可避免,三十萬英法聯軍被包圍在敦刻爾克進退無門,德國已對英國形成了環形包圍圈。在這樣危機重重的情況下英國首相邱吉爾面臨黎明前的黑暗做出了影響世界歷史進程決定。
在這樣危機重重的情況下,1940年5月13日張伯倫辭去英國首相職務,邱吉爾臨危受命當選英國首相。不同於張伯倫政府的綏靖政策,邱吉爾的態度異常的強硬。
邱吉爾不僅是軍事家、政治家、歷史學家、演說家,也是畫家、作家和記者,他還是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他嗜酒如命,雪茄菸不離手,不拘小節,在外人看來他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瘋子。
1940年5月19日,蘭西戰役危急關頭,英國遠徵軍與部分法國軍隊已退至敦刻爾克。邱吉爾在陰暗的房間內第一次作為首相,通過BBC廣播向全國民眾發表演講,紅色燈光亮起,短暫片刻停頓,接著是令人不得不屏息凝神的演講,語氣凝重,不急不緩,不卑不亢,卻充滿力量:「我們過去有分歧、有爭執;但是現在,一條紐帶將我們緊密地聯結在一起—浴血奮戰直至勝利,無論經受怎樣的苦難和損失,絕不投降受辱做奴隸。 我們必將戰勝,我們也應當戰勝!」
1940年5月28日,德國軍長驅直入,形勢愈發嚴峻,法國軍隊潰敗,比利時淪陷,戰時內閣成員哈利法克斯強烈堅持通過在義大利墨索裡尼的斡旋下與希特勒和談的方案。邱吉爾一度陷入憂慮,他甚至考慮是否和希特勒談判也是他的職責之一。
就在此時,國王登門拜訪,他告訴邱吉爾,他會支持邱吉爾,他相信一個能讓希特勒都感到害怕的人是可以帶領英國人民走向勝利的,並建議他走到人民中間去,傾聽人民的心聲。希特勒曾經大罵邱吉爾是瘋子,是世界的縱火犯。
1940年6月4日,英國遠徵軍放棄了大炮、坦克、艦艇等重武器,搭乘著徵用的民船從敦刻爾克撤離,邱吉爾在議會下院發表了歷史上最為著名的演講《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將以越來越大的信心和越來越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保衛本土,我們將在海灘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的登陸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絕不投降。
電影《至暗時刻》作為一部優秀的傳記電影。選角出色,加裡·奧德曼完美的表演出了邱吉爾身上的自信與霸氣。通過出色的表演與優秀的臺詞以及劇本編排,一舉拿下了多項大獎:
為什麼說一定要聽邱吉爾的演講,作為一名軍事家和文學家的邱吉爾,他的演講能號召團結人心,他的氣場讓人不容置疑,他喚起勇氣,他給人信心,他激發愛國熱情,即便未來充滿艱難困苦,他讓人們相信,最終定將迎來勝利和光明。
其實在這個非常時刻,你已經經受住了內心的煎熬,雖然你不是完人,但是你很堅強。你抱著懷疑之心,所以你很睿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