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號收錄的資料,忠於原文,不做任何修訂,其觀點不代表本號觀點。
部分資料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如侵權,請留言,本號將刪除侵權資料。
遊氏家族字輩總輯錄
(按照省市字母順序排列)
《遊氏家族字輩總輯錄》的編輯和更新,均由遊氏家族的親人和友人,自費考證,免費提供的,如引用請註明出處和姓名。
歡迎糾正信息、更新信息、提供補充信息,向整理信息的親人和友人致敬(綠色字體為待考證的內容)。
如需補充、更新、更正、糾偏,直接公眾號留言。
1. A 安徽
1.1. 安徽潁上縣
【明朝嘉靖年間】,遷居至【安徽潁上縣】。
字輩序:「克孝傳士,德澤為長,其道以立,家慶仁昌」。
(潁上縣遊氏字輩由林莊村遊泳(士字輩)提供)
1.2. 安徽靈璧縣
字輩序:「紹(?文)學德振計,傳家守言訓,端修繁榮昌。」
1.3. 安徽部分遊氏聚集地
字輩序:「國興家邦安,定瑞賢太祥。」
2. C重慶
2.1. 重慶大足
廷字輩出川,聽父親常念本家字輩,都背熟了,音準學不準,字輩序:「萬代練朝廷,安遲鄭國清,蒼英水章遠,公勝志貴多,莫烈安邦澤,金輪盧燕合。」
2.2. 重慶梁平
由湖北麻城孝感遷入。
應德公8世孫「慶字輩」於明初洪武二年入川另立字輩。
2.2.1. 梁平一系慶義公西路字輩:「文(偃公後裔91世)武定邦國,禮義振家聲,騰蛟聯起鳳,萬代永吉昌」。
2.2.2. 梁平二系慶信公:「興(偃公後裔82世),永,朝,廷,顯,澤,維,紹,文,學,世,德,永,克,承,經,子,昭,作,述,大,啟,耀,家,聲」。
2.2.3. 梁平三系慶仁公:「金(偃公後裔82世),武,聞,先,王,自,世,文,丹,盛,紹,啟,承,宗,祖,天,地,人,和,祿,永,定,國,安,邦,百,代,蘭,桂,芳。」
2.2.4. 三系慶仁公娶陳氏祖婆擬定二十字輩:「聞(偃公後裔84世),東,玉,自,世,代,永,盛,鳳,萬,朝,廷,忠,清,正,國,安,得,太,平。」此乃重慶梁平區遊氏一支
重慶梁平區遊氏字輩由遊承東(遊氏97代(偃公之後96代)宗親提供。
2.3. 重慶銅梁
清朝康熙年間,先祖廷旺公,自湖北麻城孝感途經貴州,廷旺祖病逝於貴州,二世興友入住重慶銅梁縣
字輩序:「廷興胤鳳兆,德正世澤長,文章華國久,英才級安邦。」
(重慶銅梁遊氏字輩由遊雲鶴提供)
2.4. 重慶開縣、湖南五陵
字輩序:「承宗盛世遠紹祖啟家長玉厚人文美光先士雲昌」。
另一支字輩序:「慶儒當百萬正德可一永志鳳朝國本大宗開世元學成梁上先詩書傳家訓啟顯文明照克易應光前」。
2.5. 重慶奉節縣
字輩序:「新策廣聯,祖訓燦陳,慶光同綿,忠厚克尊,家聲遠傳,通顕利達,天命維旋,化育有因,能受乃全,湘澤雲夢,鹹樂安恬,紹述迪裕,祥瑞長延,科名鼎振,普祝嵩年」。
(重慶奉節縣遊氏字輩由遊建國提出修訂意見。)
2.6. 重慶江津
字輩序:「 曰(音yue)文之志配光宗,世萬年來盛德隆,登朝佐理龍章錫,永振家聲福祿同」。
(重慶江津遊氏字輩由遊貴文校對)
2.7. 重慶巫溪
字輩序:「光度陶大昌克少世得章成先立效有方明連加邦」。
2.8. 重慶巫溪塘坊鎮遊家灣
先祖【嗣瑛公】
字輩序(原序):「子嗣宗國定登正昌永順天其仕大友光明應學朝」。
字輩序(加序):「賢德兆吉祥,言孝禮書文,福瑞本長久,仁義玉錦成,春泰興茂盛,運開浩澤宏,詩儒懷恆志,忠良萬世榮,偉才能建邦,維和增安寧」。
(巫溪塘坊鎮遊家灣遊氏字輩由遊永華宗親提供)
2.9. 重慶巫溪前河
先祖【廷相公】遷居至【巫溪前河鄉地方】。
字輩序:「廷,正大光明,乾坤玖永」。
但大約在1910年接到湖北嘉魚譜,現用的嘉魚合修譜。老譜字輩只取用:「廷正大」。後用字輩序:「正大開家代哲謨良顯芳」。
(巫溪前河遊氏字輩由遊良斌提供)
2.10. 重慶涪陵
字輩序:「開來少(應為紹字)古賢毓秀美東川愛進之尊首(或守)山生佐寶田」。
2.11. 重慶墊江
遊氏字輩:「開來紹古賢毓秀美東川愛進知尊守三生佐(或作)寶田」。
2.12. 重慶涪陵、湖北麻城
遊氏字輩:「文武定邦國禮利振家聲(音)」。
2.13. 重慶綦江
遊氏字輩:「德裔醇章遠,才能佐國良,光明開福澤,仁厚兆禎祥」。
2.14. 重慶長壽
遊氏字輩:「槐邦可先儒,向星國治安,開來紹古賢,毓秀美東川,愛敬知遵守,三山作寶田,文致興祥順,政和民康寧,忠信傳家本,仁道裕廣平」。
2.15. 重慶開縣、湖南五陵
字輩序:「承宗盛世遠紹祖啟家長玉厚人文美光先士雲昌」。
另一支字輩序:「慶儒當百萬正德可一永志鳳朝國本大宗開世元學成梁上先詩書傳家訓啟顯文明照克易應光前」。
2.16. 重慶南川、湖北孝感
字輩序:「天茂應承仲生長德萬安恩澤隨人後永慶吉紅光」。
2.17. 重慶永川松溉、四川瀘州、四川古藺、貴州仁懷、貴州金沙
元朝至正十四年(1354年)先祖友貴公為避紅巾軍戰亂,自江西吉安府吉水縣遷湖北麻城孝感鄉落業,明洪武四年(1371年)又避朱元璋清剿湖北漢口陳友諒之戰亂遷徙至四川重慶府永川縣松溉鎮洞口上落業。友貴祖公上至雅祖(遊雅)源流無考。
字輩序:「友德志仲宗,克嘉玉崇松,以大陽齡耀,國鴻應世隆,明道欽先正,時昌錫福銅,源昭澤光遠,學啟列長封,榮旭增高尉,華剛顯泰鵬,富勤思君浩,貴賢慧金瓊,文敏雅洲俊,武強生喜萌,全舜英東進,才翰尚超熔,前傑冠熙瑞,程坤威凱衡,輝聖丹興宇,煌聰棟良雄」。
(重慶永川松溉、四川瀘州和古藺、貴州仁懷和金沙等友貴公系遊氏字輩由友貴先祖之26世裔孫遊時飛提供)
3. F福建
3.1. 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黃田鎮廷洋村(距今766年,人口約1000人左右。)
字輩序:「鬥、仕、書、允、為、善、必、昌、維(唯)、友(有)、禎、祥」。
(福建寧德古田黃田鎮廷洋村遊氏字輩由遊昌輝提供)
古田縣除黃田鎮廷洋村外,還有鳳都鎮鎮上坪村、東村、小吉、村尾等幾個村為遊氏聚居地,堂號為「立雪堂」,字號待考。
(此信息由遊萬清宗親提供)
3.2. 福州福清市石門村
字輩序:「家傳理學、大振華宗、長昭乃訓、道著萬年、孝遵天經、克昌我祖、後發其祥、名揚百世」。
(福州福清市石門村遊氏字輩由遊亮提供)
3.3. 福建上杭臨城鎮同康村
始遷祖德珊公
字輩:10仲11廣12清(進、源、灝)13延(太、遷)14宗15玉(祿、祚)16守17世(郎)18惟(君)19元(永、河)20可(丙、佛)21茂(芳、琳)22恆(慶、福、香、貴、辛)23連(長、兆、生)24學(光、乾、昌、佔、紹)25芳(仁、發、春、榮)26作(其、興、福、升)27瓊(文、贈、華、建)28新(開、祥、錦、州)29昭(明)30啟31鈞32立
(福建上杭臨城鎮同康村遊氏字輩由遊協興提供)
3.4. 福建上杭縣壩頭下門
始遷祖連春公
字輩序:「連登雲於玉豐,榮華富貴福」。
(福建上杭縣壩頭下門遊氏字輩由遊旺榮提供)
3.5. 福建漳平
始遷祖真福,明季自江西上猶縣遷居福建漳平縣永福裡朗車村頭。
字輩序:「xxxxxxxx」。
3.6. 福建漳平
孝宗乾道九年(1173),邁三公(遊景興)支系從江西豐城西橋頭麥埔村入閩青水池麻翁坑。
漳平遊山頭字輩序:「啟成定開宗(崇、觀)連興」。
漳平前㿻字輩序:「1、名其布2、佳3、揚前祖如在文4、魁鳳」。
永安槐南字輩序:「1、立京2、正城3、興文」。
永安三溪字輩序:「永恢新得先」。
永安早安字輩序:「廷長永旺天」。
大田郭村字輩序:「榮興廣文佳」。
大田澄坑字輩序:「正元加初上忠誠」。
尤溪卓坑字輩序:「成有洪昌(芳)明」。
尤溪麻洋字輩序:「清秀榮」。
(福建漳平遊氏字輩由遊宗標宗親提供)
3.7. 福建福州倉山區建新鎮馮宅(鳳澤)村
行輩序:「文應繼世子孫賢 禮樂傳家在振聯; 瑞兆蕃昌光祖德 詒謀燕翼萬斯年」。
表字序:「清風旭日永爾矩 務守純天允大毓; 伯仲友於行仁義 蘭桂茂榮挺新芳」。
(倉山區建新鎮馮宅(鳳澤)村遊氏字輩序由遊振偉宗親提供)
3.8. 福建霞浦
字輩序:「鏗雄規……甫近僭銑泰震彥昱廣」。
3.9. 福建詔安
3.9.1. 秀篆王遊氏主派:「淳惟三崇原光洪文心良朝廷克仕天啟景萬年興派別思源遠支分溯本深宗祧榮祀曲世代系相承」;
3.9.2. 秀篆王遊龍潭支派:「惟寶先宗福開家瑞有基王廷一學士世德永垂貽景象輝騰日勳名駿發時書傳榮業紹上國慶來儀」
3.9.3. 秀篆王遊龍山支派:「士而志文維國典民其好禮振家聲槐庭啟運千秋茂立雪嗣徽萬古榮」
3.9.4. 秀篆王遊東升支派:「文應東升厚進永安興祥本原能有志蕃衍慶其昌德盛昭欽仰望隆定顯揚朝廷俊崇哲邦國重賢良一心維纘烈萬奕永傳芳」;
3.9.5. 秀篆王遊發裡支派:「光祚成宗厚世守兆禎祥本原能有志蕃衍慶其昌德盛昭欽仰望隆定顯揚朝廷俊崇哲邦國重賢良一心維纘烈萬奕永傳芳」。
3.10. 福建莆田
字輩序:「宗卿相紹聖士孔文獻明公侯伯子男道學淵源宏國族綱常禮教振家聲」。
3.11. 福建省莆田市秀嶼區前雲村
字輩序:「士啟仁長東位立,嘉芳世德庶入門」。
(莆田秀嶼區前雲村遊氏字輩由遊建新宗親提供)
3.12. 福建華安
遊氏字輩:「富國志乾章元尊自建陽光明顯達文士啟昌世承大雅永紹書香仁義禮智恭儉溫良和羹輔裡立雪友揚」。
3.13. 福建永安
遊氏字輩:「增光家國忠孝為先詩書垂訓道德純連綱常丕振齊治克全彀詒百代祥發萬年」。
3.14. 福建漳州
3.14.1. 上遊支派:「維天生蒸民厥衷有恆性燕翼壽而康萬福斯隆盛」。
3.14.2. 下遊支派:「儒品詩書貴芳名禮義揚傳家先積德華國本文章」。
3.15. 福建安溪
3.15.1. 諱行:「祖錫道觀允升大吉朝起隆盛門慶忠貞日宣丕德哲士昌盈」
3.15.2. 字行:「再隆凱鑾益存玄懷知君文章興世胄德業度經綸伯仲連登陛公子奕葉雲」。
3.16. 福建福清
字輩序:「國宜孔孟聖賢道德盛長守」。
3.17. 福建連江
始遷一世祖潤夫,元末遷來連江。後裔至第四世以後為天、地、人三房。
字輩序:「為從道學開源永世孝思光祖德」。
3.18. 福建南平
字輩序:「嘉大恆成,章永興發」。
3.19. 福建南平武夷山
字輩序:「本天上賢佳模孔,詩書禮樂」。
(南平遊氏字輩由遊模斌等宗親提供)
3.20. 福建南平鳳池
自遊嚴公開基以來,目前現住在本村的遊氏宗親就有5佰多戶,人口二仟多人,現今百歲以上老人二人,全村九代同堂。
字輩序:「嘉、大、恆、成、章、遠、興、華、秀」。
(南平鳳池村遊氏字輩由遊成建宗親提供)
4. G廣東
4.1. 廣東雲浮循常
字輩序:「連紹興家昌佰世,定國慶萬年。」(有爭議)
廣東雲浮循常遊氏字輩補充說明: 廣東雲浮循常遊氏始祖是:遊南周《原籍江西吉安》,於明代萬歷年間遷居廣東南海,生二子:遊綸,遊瑚。後來遊綸遷居廣東雲浮,而遊瑚後任知縣落藉廣東南海。
遊綸生二子:遊從元,遊從賢。遊從元遷居雲浮循常大壙基,而遊從賢則遷居雲浮東方竹圍村。
遊從元是大壙基、開基置業創始人,建立詞堂《廣平堂》。遊從元生一子:遊龍,遊龍生二子:遊宏道,遊宏達,《即五世》 從五世開始形成字輩:宏、震、鳳。到了八世字輩不詳,從九世開始,宏道《大房》字輩不詳,宏達《二房》的字輩是:才、連、紹、興、家、昌、佰、世、定、國、慶、萬、年。 雲浮循常大壙基流傳的手抄本繁多,記載各有出入,有待考證完善。 現刋登的字輩不具爭議,真正是大塘基《二房》的字輩,不能代表整個大塘基村。
4.2. 廣東湛江雷州
字輩序:「光天兆乃學則長居。」
(湛江雷州遊氏字輩由遊學東提供)
4.3. 廣東河源市龍川縣紫市鎮民樂西鄉下圍遊屋(原稱龍川縣增江埔遊屋)、廣東河源市東源縣黃村鎮萬和遊屋寨(原稱河源黃村遊屋寨)、廣東河源市東源縣康禾鎮方坑嶂遊氏均為遊氏67世祖撝公(字子英)之次子文珠公(字權衡)遊氏78世祖永誠公之三子法昌公(字昌三,廣東興寧縣大坪河嶺鄉遊氏開基祖)一脈相傳。堂號:廣平堂。
龍川縣民樂西鄉下圍遊屋與東源縣黃村遊屋寨遊氏遊氏88世祖法秀公(龍川縣增江埔遊氏開基祖)之後裔。(法秀公之長子綸公遷居東源縣黃村遊屋寨、次子龍公留居龍川縣增江埔、三子緒公遷居四川省、四子思公遷居陝西省)。
龍川縣民樂西鄉下圍遊屋宗祠門聯歷用「廣平世澤,汝水家聲」。
東源縣黃村遊氏宗祠康禾方坑嶂宗祠門聯歷用「廣平世德,汝水家聲」。
龍川縣民樂西鄉下圍,遊氏字輩序為:「(開頭)於聲俊經明」;
東源縣黃村,遊氏字輩序為:「(開頭)於聲宏經明」;
後續部分,兩地字輩序均為:「永朝廷爵祿,仕銘宜冠世,道學貴傳芳,業紹書香蔚,文章煥國光。」
(龍川縣民樂西鄉下圍遊屋遊添祿、遊培樟、東源縣黃村遊屋寨遊澤民共同提供)
4.4. 廣東湛江市南三鎮姓遊村
先祖【獻廷公】遷居至【湛江市南三鎮姓遊村】 。
(獻廷公出生於康熙二十三年甲子六月十五日午時)
字輩序:「瑞榮學日德伯敬常瓊文育成國」。
(廣東湛江市南三鎮姓遊村遊氏字輩由遊土勝宗親提供)
4.5. 廣東始興司前排子 堂號:廣平郡留耕堂
字輩序:「人九金官具慶源 長自衍裕國詩書」。
(廣東始興司前排子遊氏字輩由遊明生宗親提供)
4.6. 廣東省陽春 堂號:廣平堂
【明朝成化年間】,始遷祖:一世祖【行三公】自【福建莆田】遷居至【廣東省陽春三甲堡】。
字輩序:「行清千金準福明廣沛元潤瓊,德建才成,大啟榮昌,光宗耀祖,國立家長,經傅正道,世顯文章,崇高遠志,天開日暘」。
本支十二世前無字輩排行。
(廣東陽春遊氏字輩由遊啟金等宗親提供)
廣東陽春遊氏字輩:明廣士元胤 瓊德建才成 大啟榮昌 光宗耀祖 國立家祥 經傳正道 世顯文章 崇高遠志 天開日晹(待考證)
4.7. 廣東河源市
字輩序:「祖肇桓基緒衍紹光廣平泰運立雪華章詩書繼世忠孝傳芳禮儀垂範恩榮昭揚喬梓伯仲信守倫常賢慧和順添福兆祥仁德善道壽祿寧康博學經緯可期棟梁文韜武略治國安邦克勤志儉興業圖強宏容雅度恭謙溫良相濟扶助同達繁昌金玉其百」。
4.8. 廣東龍川
字輩序:「志龍初德先春仁俊邦」。
4.9. 廣東豐順留隍種杉壢村 堂號:廣平堂
【乾隆甲辰四十九年】,先祖【樂豐公】自【福建杭邑騰運裡稔田化厚壩頭】遷居至【豐順留隍種杉壢村】 。
字輩序:「樂元會瑞家聲揚,美來肇修定綱常,文章流傳宏先德,詩禮世遺觀國光」。
(豐順留隍種杉壢村遊氏字輩由遊耀輝宗親校對)
4.10. 5.3.廣東豐順留隍南坑村
字輩序:「樂豐會瑞家聲揚,美來肇修定綱常,文章流傳鳳先德,世維詩禮觀國光」。
(豐順留隍南坑村遊氏字輩遊楚德宗親校對)
4.11. 廣東汕尾
字輩序:「佔友存萬世日月耀鬥魁周天同普照」。
5. G廣西
5.1. 廣西賓陽天堂
字輩序:「仕圍萬秀必展世昌日福壽康寧(能)慶祥家和仁義章」。
5.2. 廣西桂平
字輩序:「作興隆萬世榮華發達好」。
5.3. 廣西金田
字輩序:「榮華發達……」
5.4. 廣西玉林
字輩序:「廣達志家善」。
6. G貴州
6.1. 貴州黔西縣中建鄉
字輩序:「久天漢興崇,洪發國正龍,光大開科緒,文武少宗支」。
(貴州黔西中建遊氏字輩由遊龍升宗親提供)
6.2. 貴州遵義湄潭永興
字輩序:「世仕永在忠,啟承朝禮萬」。
(貴州遵義湄潭永興遊氏字輩由遊愛華提供)
6.3. 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烏江鎮,登高公支系。
字輩序:「登國元單正,克成玉金紹,祖德恩光遠,世代萬年興」。
(遵義烏江鎮登高公支系遊氏字輩遊恩貴宗親提供)
6.4. 貴州銅仁
字輩序:「從樓西廷來鳳世大昌敬學承先德萬代語文章承粟盛世遠紹祖啟家長玉厚人文美光先士雲昌」。
6.5. 貴州銅仁石阡縣
字輩序:「可啟字登正永在心國仁大明安學世應昌虎朝成」。
(銅仁石阡縣遊氏字輩由遊坤等宗親提供)
6.6. 貴州銅仁石阡縣龍塘鎮老黃屯 堂號:廣平堂
先祖【文煥公】自【江西寧江府滴水縣茶樹灣豬市巷】遷居至【貴州鎮遠府(現石阡縣龍塘鎮)老黃屯】 。
字輩序:「文國天泰玉,東仁資德光,朝廷開大典,萬世顯榮昌」。
(銅仁石阡縣龍塘鎮老黃屯遊氏字輩由遊開銀宗親提供)
6.7. 貴州赤水
字輩序:「吉玉昌天啟俊」。
6.8. 貴州
字輩序:「明和仁安尚志」。
6.9. 貴州遵義
字輩序:能日希仕文樹廷紹顯景平俊克登先享」。
6.10. 遵義綏陽
字輩序:「三天萬世奇,正應澤洪熙,祖德忠孝全,仁義和雙喜」。
(綏陽遊氏字輩由遊應波、遊其孝宗親提供)
遵義綏陽另外一支字輩:「太朝正登子,文志應開先,龍興安定國。」
6.11. 貴州黃平
字輩序:「正再世翰廷大國清朝仁明文天吉慶永秀德乾坤」。
6.12. 貴州望謨
字輩序:「文召正光明」。
6.13. 貴州畢節黔大金(黔西、大方、金沙三縣交界處)
先祖【奶抄公】遷居至【大定府黃泥堡大木橋】。
字輩序舊派:「應單宗世乾(履),鳳(廷)瑞(祖)祥(正)興開,永相國文紹,洪春壽德槐」。
字輩序(增續):「孝志立家本,賢良啟厚才,書澤生貴祿,倫理兆福來」。
(畢節黔大金遊氏字輩由遊開躍等宗親提供)
6.14. 貴州六盤水
字輩序:「金世德齊昌定國本忠良」。
6.15. 貴州正安
字輩序:「貴鳳大登單,正應仁義禮智信,永延碧先升,榮安定太來、國仕光明顯,青雲德步長,朝廷江山遠,世代廣忠良」。
(正安遊氏字輩由遊延剛等宗親提供)
6.16. 貴州省正安縣楊興鎮
祖籍山西省 太原市 壽陽縣遷至陝西 西安再遷至遵義正安縣。一世祖:遊世祿 二世祖:遊啟 三世祖:遊思聖。
字輩序:「玉振金聲,道集大成,甫早明勝,潤澤太平。」
(正安縣楊興鎮遊氏字輩由遊甫順、遊甫國宗親提供)
7. H湖南
7.1. 湖南湖南永順若作
自【湖南桃源】遷居【湖南永順若作】
戀山坪字輩序:「宗文國之啟,萬士登心順,才俊紹先隆,帝業宏興宇」。
若作字輩序:「萬士登學,賢才俊傑,廣平昌大,丕振宗德,藍天蔚文」。
桃源字輩序:「藍天蔚文,芳隆帝國,萬士登學,賢才俊傑先,家規長佩服,世澤益綿延」。
7.2. 湖南隆回縣金石橋
始祖【文禮公文材公兩兄弟】,從【江西高安黃沙崗】遷【湖南隆回遊家橋】。
字輩序:「淑天瓊啟萬,文延國尚學,應道以昌登。新策廣聯,祖訓敬承,慶光同綿,忠厚克尊,家聲遠傳,通顕利達,景運維旋,化育有因,能受方全,湘澤雲夢,鹹樂安恬,紹述迪裕,祥瑞長延,科名鼎振,普祝嵩年。
(湖南隆回縣金石橋遊氏字輩遊勇宗親提供)
7.3. 湖南五陵、重慶開縣
字輩序:「承宗盛世遠紹祖啟家長玉厚人文美光先士雲昌」。
另一支字輩序:「慶儒當百萬正德可一永志鳳朝國本大宗開世元學成梁上先詩書傳家訓啟顯文明照克易應光前」。
7.4. 湖南新化、常德、益陽
【北宋元豐八年】,始遷祖【應德公】自【江西泰和縣永豐鄉早禾村圳上】遷居至【湖南安化】,居二年復遷【新化縣城東青峰】。後裔中又有徙居【益陽、安化、桃源等地】。
7.4.1. 善房支派:「應盡侍添承宗慶孫忠卓德能潮萬光奉明大仕學嗣錦憲昌裔純和克紹先家規長佩服世澤益綿延」;
7.4.2. 美房支派:「應盡侍富文添思慶維千翁能政興永朝廷顯宗尚大德承昌裔純和克紹先家規長佩服世澤益綿延」;
7.4.3. 合派續接:「維始祖當有宋元豐時自吉安來新化永遠相傳其念乃本源同敦親睦」。
湖南湘陰 堂號:廣平堂
【清康熙初】,先祖【羽臣公】自【福建莆田縣王世街】遷居至【湘陰城西門】。
湖南 堂號:鬱文堂
【明洪武間】,始遷祖【克公】自【瑞州高安】遷居至【湖南益陽】。
子分居【益陽、龍陽、桃源、新化】。
湖南 堂號:廣平堂
【明初】,始遷祖【崇榮公】自【江右】遷居至【湘省醴陵北鄉之梢岡鋪】,其子癙分徙【湘潭、長沙及湘陰之鳳嶺、新市】。
湖南永順遊氏字輩:「永順居臨清左臣右德生」。這個是我永順縣冗迪村字輩,是錯的,正確應是:良松永順繼臨清,左承佑德真,鴻恩光世祿,南北定聞名,其中」良松」兩字為江西老字輩。請改下哈
7.5. 湖南常德澧縣
【乾隆八年】,先祖【忠權公】自【江西樟樹】遷居至【澧縣】 。
字輩序(舊派):「忠明正世應上 廷孔學名登清 宗澤永」。
字輩序(新派):「繼述崇先業,同修景運昌,熙朝與禮樂,玉宇兆和康,立志宏門咋,齊家訓義方,貽謀思祖德,萬載慶景長」。
庸公房系:曰添世廷文,九龍士維啟,聖清賢安(繼)定(述)
周公房系:曰憲國學支,應遇士維啟,聖清賢安(繼)定(述)
忠權公系:忠明正士應上,廷孔學名登遠,宗澤永(崇)
侃、轍、憲、模四公:若輝國廷文,啟遇士宗承,光九達逢(述)
7.5.湖南澧縣
字輩序:「曰憲國學芝應遇士維啟聖清賢安定」。
(澧縣遊氏字輩遊景軍宗親校對)
7.6. 湖南益陽
字輩序:「文教資培植仲子隆享運名家顯舊聲正學於允遠有道士修明本立原洪大時和利用忠純昭祖德啟佑益光榮會遇昌期盛英賢作育成武功能護國憲法範群倫」。
7.7. 湖南綏寧
字輩序:「子再煥文必正世永昌鴻謨光祚應倫敘慶延長孝友承先志華榮定吉祥祖德澤深遠裕後啟書香家傳敦雍睦萬古顯名揚」。
7.8. 湖南汝城濠頭
【明萬曆年間】,先祖【曰舜公】自【江西臨川賽源】遷居至【湖南汝城縣濠頭】
字輩序:「曰祥魁萬世昌克昭祖訓在英良,法賢宗聖宜天錫,懋德永垂上國光,學能崇志步青雲,蘭桂騰芳福澤長」。
(湖南汝城濠頭遊氏字輩由遊良華等宗親提供)
7.9. 湖南慈利
字輩序:「景朝尚可正來世宏雲興安國作賢相永遠道義清」。
7.10. 湖南永順冗迪村
字輩序:「良松,永順繼臨清,左承佑德真,鴻恩光世祿,南北定聞名」。
7.11. 湖南桂陽
遊氏字輩:「一天大於師經濟啟文明必昌永遠達正德全世冊」。
7.12. 湖南平江
字輩序「詩於道大興,爾懋洪觀覲,惟方用德音,登聖作賢臣,其汝念先仁,紹立朝端鼎」。
(湖南平江遊氏字輩由遊爛池等宗親提供)
7.13. 湖南婁底雙峰
字輩序:「思昇繼志所,永定國安邦,福壽吉慶祥,積德承先遠,貽謀裕後長,振家期顯達,垂世頌芬芳,美秀懷前代,昭來有憲章」。
(雙峰遊氏字輩由遊書衛等宗親提供)
湖南瀏陽時雍公系,始遷祖時雍公,二三郎公第十七世,是福建上杭德珊公系分支
8. H湖北
8.1. 湖北省穀城縣
字輩序:「懷,國,正,仁,德,廣,再,先」。
(遊開強)
貴州天柱、松桃、芷江,湖南會同,重慶巴南、秀山,四川廣安、嶽池、武勝等子云公支系字輩:子 金 秀 玄 志 政 通 光(輪迴使用一周)又續擬: (大新/廷忠/子金)世伯原 開國泰甲財 耳錫文克士 必順家為先。
8.2. 湖北嘉魚
遊氏字輩:「按傳於道大安本」。
8.3. 湖北鹹寧
遊氏字輩:「世……大德□顯光輝貴善英昌龍與世新明」。
8.4. 湖北赤壁
遊氏字輩:「代哲謨良……」
8.5. 湖北恩施
遊氏字輩:「德大萬年興」。
8.6. 湖北興山
遊氏字輩:「家興慶澤長永傳忠厚德世代顯榮昌」。
8.7. 湖北遠安
遊氏字輩:「運(銀)昌光華文志良」。
8.8. 湖北黃岡
遊氏一支字輩:「家邦安定……」
遊氏一支字輩:「中風玉大蒼傳家思米秀烈士本丁昌」。
8.9. 湖北新洲
遊氏字輩:「豐亨豫大昌,傳家思美秀,希世本平章」。
8.10. 湖北
一支字輩:「文玉槐國正仁德廣佔先」。
8.11. 湖北武穴
遊氏字輩:「宏金耀祖……」
9. H河南
9.1. 河南信陽南部
自明末清初由江西南昌倉庫街豆腐巷遷之湖北安陸府鍾祥縣;
嘉慶年間又分過來另外一支。
前字輩:「行、先、景、定、士、德、釒、洪八個字」。
後續有:「樂世澤之長 慶家聲乃遠 本立積善行 萬載承清選」。
(河南信陽遊氏字輩由遊之良宗親提供)
9.2. 河南新縣
一支遊氏字輩:「宗崇正德永慶安全文明繼世客廣成仙」。
另一支遊氏字輩:「榮錦輝宗遠光華繼世長修(學)德書朝譜懷仁耀國芳」。
9.3. 河南
全公
遊氏支派字輩:「作書本傳,培振廣延,成慶克嘉,敦宗輔元,詳明北緒」。
9.4. 河南固始
遊氏字輩:「天士人章慶雲景康金昭瑞振大德克昌」。
9.5. 河南洛陽新安
【明洪武初年】,先祖【藝祖公】自【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遷居至【洛陽新安】 。
字輩序:「藝鎬仁守泮,天庭雲四含;廣懷萬顯德,全修禮法傳;國泰綱維立,家和義光宣;賢才安世道,孝行永承先」。
(洛陽新安遊氏字輩由遊玉芬、遊富來等宗親提供)
10. H海南
10.1. 海南瓊山
字輩序:「乃家昌盛鳳起龍騰精華薈萃育鏽鍾瑛」。
11. J江蘇
11.1. 江蘇鹽城建湖縣交睦莊 堂號:立雪堂
始遷祖:黑廝公。始祖在南京跟隨朱元璋,,官至千戶。
分支一:鹽城市濱海縣、響水縣。
分支二:楊州市寶應縣落潮堡。
字輩序(16—20世):「立心本正大(明)」。「培裕期鹹大(寬)」。
字輩序(21—40世):「仁義才安順,禮智瑞越清,忠孝隆家強,信誠達華運」。
(江蘇鹽城建湖遊氏字輩由遊裕鈞宗親提供)
11.2. 江蘇泰州姜堰
自福建遷居至姜堰白米、大倫、蔣垛 堂號:立雪堂
1、字輩序:「仁義禮智信,積善有餘慶,忠厚傳家興。」
2、字輩序:「仁義禮智信,積善有餘慶,詩書德益宏。」
3、字輩序:「仁義禮智信,吉善有餘慶,學(乃、思)德益宏。」
(泰州姜堰遊氏字輩由遊小陽宗親提供)
11.3. 江蘇泰州泰興
字輩序:「積善有餘慶,士書德益宏,裕嶽家聲振」。
12. J江西
12.1. 江西崇仁罕滸遊家
嵩公從吉州遷徙建陽,五世大託公從建陽遷徙樂安藍陂,六世慶淳公從樂安藍陂遷徙罕滸,慶淳公是罕滸第一世始祖,宋時遷徙罕滸,現繁衍族大,最小輩份四十一世,最大輩份二十八世
慶淳派字輩序:「慶寶文世俊,昭永元銳應,惟伯季尚仕,元啟九希良,一國世承先,祚道建德隆,朝廷欽用大,爵祿繼功崇,孝友傳經訓,詩書紹祖宗,勳庸銘鼎盛,懋績仰華封。」
(江西崇仁罕滸遊家遊氏字輩由遊鵬輝、遊海平宗親提供)
12.2. 江西贛州市章貢區
本族分支在康熙年間,先祖應亨公自閩汀州府上杭縣壩頭遷自江西贛州府西河章水七十二都二圖三甲地名樹背山開基立業,迄今三百餘年,歷經多次修譜。
現將歷次修譜擬修字排記錄如下:「應其友生富爵,光邦貴步青雲,輔賢仁登大殿,榮映萬世千紅」。
一九二七年修譜新增字輩序(從雲字輩後續用):「道貫倫理,傳授紀綱,金聲玉振,繼續書香」。
一九九八年續修新字輩序(自九十一世始啟用):「伊聖倍鈞樂,育才文雅達,沿任民健昱,揚善秉其增,英瑞步魁登,兆碩豐聖積,客儒美境廷,允則義景泰,耀昇炫雲燐,煒司平元暢,尉銜榜仰鼎」。
說明:本分支字輩沿用宗親主要分布有江西贛州市章貢區水西鎮石珠村山下組、正田山組、和樂坑組,水西鎮和樂村遊屋組,塢坑組,水西鎮聯三村蓮蓬塘組,章貢區水東鎮浮橋頭。另有其他支系因居住地相鄰在九八年修譜時,合修一起所以九八年新字輩相同:江西南康,江西崇義,江西上猶,江西遂川,廣東興寧等。
(江西贛州市章貢區遊氏字輩由遊子蛟提供)
12.3. 江西九江都昌鳳凰山
江西遊氏廣二公支系第五十一世起(明朝時期開始)。
12.3.1. 彥明公支下,居江西省都昌縣權四灣,字輩序:
寬、則、能、守、汝,繼、斯、可、保、康,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2. 彥明公支下,居江西省彭澤縣路下灣——蘭野坂,字輩序:
寬(清)、則(高)、能(顯)、守(爵)、汝(仲),繼(寧)、斯(文)、可、保(希)、康(文),國、正、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3. 彥廣公支下居江西省都昌縣大港鎮高塘村委會高塘村、彭澤縣回尾山、高山源、遊家屋裡字輩編派:
清、高、顯、爵、仲,繼、斯、可、保、康,國、正、彝(儒)、倫、敘,
河、圖、至、義、宣,盛、朝、垂、美、訓,道、學、有、真、傳。
12.3.4. 彥廣公支下居江西省都昌縣蔡嶺鎮東平村委會大港遊家村(原名北山中堡)字輩編派:
清(長)、高(平)、顯(富)、廷(壽)、仲(康),明(鉤)(鋼)((朝))、天(廷)、文(可)、光(希)、尚,國、正、彝(儒)、倫、敘,河、圖、至、義、宣,盛、朝、垂、美、訓,道、學、有、真、傳。
12.3.5. 彥庚公支下居江西省都昌縣春橋鄉朝陽居委會、堰上村委會遊董家壠村、官橋村委會遊清村、九江市濂溪區虞家河鄉(相公廟)山湖村、湖北省黃梅縣孔壠鎮、嚴家閘字輩編派:
世、廣、永、福、元,明、天、文、光、尚,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6. 彥庚公支下居湖北省黃梅縣分路鎮遊家洲字輩編派:
世、之、福、永、少,見、子、白、勝(向)(善)、應(國)(宏),
洪(心)、範(登)(學)、彝(文)、倫(章)、敘,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7. 彥庚公支下居江西省都昌縣春橋鄉鳳山村委會、餘干縣瑞洪鎮傅家塘村、小山村、湖北黃梅縣孔壠鎮嚴家閘村字輩編派:
寬、則、能、守、汝,繼、斯、可、保、康,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8. 彥庚公支下居江西省湖口縣城山鎮橫山村委會遊伯剛村、遊嶽裡村字輩編派:
子、巽、坤、原、汝,繼、斯、可、保、康,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9. 彥忠公支下居江西省都昌縣春橋鄉朝陽居委會上印墩村字輩編派:
清、高、顯、廷(爵)、汝(仲),繼、斯(天)、可(文)、保(光)、康(尚),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10. 彥忠公支下居湖北襄陽府宜縣懶石嶺字輩編派:
福、昌、盛、永、汝,明、天、文。
12.3.11. 彥誠公支下居江西省都昌縣春橋鄉鳳山村委會鳳凰山下字輩編派:
明、義、仲、福、元,明、天、文、光、尚,國、嘉、泰、紹、興,
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12. 彥誠公支下居江西省都昌縣蔡嶺鎮松林村委會遊家嶺村(原名劉中堰)字輩編派:
明、義、仲、福、元,明、天、文、光、尚,洪、範、彝、倫、敘,
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13. 彥榮公支下居江西省都昌縣春橋鄉朝陽居委會墩下村、蔡嶺鎮洞門村委會洞門口(原名大港邊遊家村)字輩編派:
世、廣、永、福、元,明(平)、天(廷)、文(可)、光、尚,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14. 彥榮公支下居江西省湖口縣城山鎮橫山村委會遊家塘村字輩編派:
平、定、執、危、汝、繼、斯、可、保、康,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15. 彥榮公支下居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蓮花鎮(東昌坂)遊家灣、河橋村、新橋村,九江學院遊家村(原名十裡鄉螺子山村)字輩編派:
濂(滸)(哲)、世、啟、竹(廷)、貞(國),文(彬)、斯、可、保、康,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前)、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16. 彥榮公支下居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高壠鄉雙壠村委會毛家壠村字輩編派:
道、茂、鳳、林、希,友、應、宗、獻、奇,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前)、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17. 文叔公支下居江西省瑞昌市雙橋字輩編派:
希、禮、汝、紋、嗣,清(欽)、明、志(克)、紹、紫(子),洪、範、彝、倫、敘,河、圖、至、義、宣,先(前)、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
12.3.18. 鳳凰山遊氏續派:
理、積、精、華、萃,謀、貽、德、澤、綿,懋、功、期、俊、偉,繩、武、待、英、賢,碩、才、謨、太、叔,忠、孝、顯、宗、圜,睿、璣、齊、典、政,謙、惠、禮、敦、銓,祺、昌、蘊、厚、悌,禎、恭、錫、盛、乾。
(江西九江都昌鳳凰山遊氏字輩由遊雄飛、遊和忠等宗親提供)
12.4. 江西省豐城市河洲社區《富竹洲》村第八修族譜譜局2018年4月議定從大託公四十一世開始啟用紅字60字輩,凡是共修支使用該字輩的地方有:石上、香甪裡、東湖、城溪、白木、古竹、鴻溪、燕窠、宏崗、後港、鐵鹿坑、富竹洲、井頭遊家、城田遊家、宜豐藍坪、塹坪、廟前、貴州江口等。凡豐城八修共修支啟用以下字輩:
「大託昌暎安、遠臻仲宰元」
「從間學海士、錦紋天祿袢」
「敬賢用汝器、行和廣宗邦」
「懷惠併兆文、之日隆起光」
「良能應國選、俊傑輔朝綱」
「永和慶崑熙、餘杏倍尊樂」
「育才文雅達、垂馨百代頌」
「揚善秉其增、英瑞步登魁」
「鳳毛恆濟美 、煒司平首暢」
「堂録沐榮煇 、境鍾添樑喜」
「麟趾泳呈祥 、綿延世澤長」
(江西省豐城市河洲社區遊氏字輩由遊選貴宗親提供)
12.5. 江西上饒董團
始祖遊嚴(十一丈公)
字輩序:「鹹林族遠,微蘭澤長,譽妣東裡,冑仰南邦,家周支派,世叔文章, 厥後濟美,交頌聯芳,棣華蕊牓,奕葉膠庠,家傳理學,代著忠良,師門卓立,黼座褒揚,孝慰泉壤,節凜冰霜,名炳乘牒,義植綱常,為時坊表,至今輝煌,宋遷葛水,祖來建陽,任城舊郡,石橋新鄉,瓜卜蕃衍,椒薦馨香,楯薰和氣,勤深耕桑,儀型先德,永妥蒸嘗」。
附註:此字輩是清朝道光二十四年,邀請豐谿徐白舫太史所撰寫的新字輩,(因之前字派已經失考)主要是為了重修族譜世系需要,撰寫新派重新按上世繫上,所以從上饒縣董團十一丈公祖支下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之前外遷請不要參考此字輩,應參考董團世系表字輩外某公名字
(江西上饒董團遊氏字輩由遊葉旺等宗親提供)
12.6. 江西婺源 堂號:敘倫堂
【南唐初】,始遷祖【愆公】遷居至【婺源濟溪】。
字輩序:「xxxxxx」。
12.7. 江西瀏陽萍鄉 堂號:敦本堂
始祖:[唐]遊衡; 始祖:[明]遊遠; 始遷祖:[明]遊日貴; 本支祖:[清]遊廷楊; 本支祖:[清]遊廷槐
始祖衡公,字允平,行一,福建建安義平鄉人,唐大足二年遷居廬陵清湖裡。數傳至遠公,字綏之,行螽二,明末人,為瀏、萍基祖。遠之子日貴公,行斯三,明末避兵亂徙瀏陽南鄉楓梓(穴+中)。子五,長子廷楊行公衍一為瀏陽支祖;五子廷槐行衍五於清乾隆間徙居萍東名惠鄉泉江堰。此為瀏陽、萍鄉兩地合譜。
字輩序:「xxxxxx」。
江西萍鄉有兩支,我們萍鄉上慄縣,是廣平堂,跟瀏陽澄潭江遊氏是一起的
12.7. 江西省萬年縣梓埠鎮遊家村
遊氏字輩:「世喜元年,永(日)月盈澤」。
(萬年遊氏字輩由遊盈蘆提供)
12.8. 江西省銅鼓縣廣平
字輩序:「金印方著翰,青子光啟國,仲廷宏景彥,允久洪大廣,守萬卿端一,美秀聲名遠,理學承家慶,才幹濟時長,基業從茲振,用顯作棟梁,後賢宜繼啟,前序永昭彰,修祠相鄭正,敬師立雪堂,齊志興雍睦,科登新紀元,智星徵宇宙,群賢竟春華,步怡思訓迪,亨逵達乾坤,論常申孝悌,忠信仁義全,弘正樹英士,衍蕃奕昌榮」。
(銅鼓遊氏字輩由遊承喜提供,遊文德校對)
12.9. 江西上饒遊氏字輩:「提華呂邦,貽葉高祥,佳建」。
12.10. 江西石城遊氏字輩:「士柏樹賡國自立肇綱維和平能處世仁愛足安怡忠孝傳家寶信義宏道基大同光祖德偉業永揚輝」。
12.11. 江西九江遊氏字輩:「國正儒倫敘河圖至義宣盛朝垂美訓道學得真傳經濟開明候家聲繼昔賢詩書可富貴忠孝德本全」。
12.12. 江西都昌、瑞昌遊氏字輩:「洪範彜倫敘河圖至義宣前儒垂懿訓道學有真傳理積精華萃謀貽德澤綿懋功期後偉縄武待英賢」。
12.13. 江西廬山遊氏字輩:「和圖志奕宣」。
12.14. 江西吉水遊氏字輩:「國…朝元啟鳳禮成」。
12.15. 江西萬年遊氏字輩:「世喜元永(日)月盈澤」。
12.16. 江西贛縣遊氏字輩:「文學傳家傆德仁紹其先」。
12.17. 江西撫州遊氏字輩:「先文育國忠厚德仁盛恭寬信敏惠科名顯著定恢宏啟昌隆」。
12.18. 江西南城遊氏字輩:
12.18.1. 福房支派:「忠正賢良仁義禮智顯宗光祖」;
12.18.2. 壽房支派:「泰民安邦鞏固興發標揚萬代」;
12.18.3. 祿房支派:「準定(斌貞)昌盛豪傑英俊永遠家聲」.
12.19. 江西樂安遊氏字輩:「彝倫秩敘整肅紀綱箕裘丕振綿延蒸嘗敦詩說禮克纘書香貽謀燕翼裕後垂芳」。
12.20. 江西信豐遊氏字輩:「言能應任凌子世庠邦必達仕位公卿高爵顯明廷重祿君恩寵理學揚聲名清朝隆英傑文昌耀廣平慶衍雲礽利福壽增遐齡」。
13. 遼寧
13.1. 遼寧盤錦市
字輩序:「立連單克林,希元慶祥雲,海山生國廣,德化法榮文」。
(遼寧盤錦市遊氏字輩序由遊東祥宗親提供)
14. S四川
14.1. 四川廣安市廣安區、嶽池縣、武勝縣
舊字輩序:「志政通光,子金秀元,裕啟明文,德顯榮昌」。
新字輩序:「克承先緒,大振家邦,永敦孝友,天賜賢良,詩書繼世,仁義宣揚,富貴長昭,福壽安康」。
(四川廣安市廣安區、嶽池縣、武勝縣由四川省廣安市嶽池縣顧縣鎮三星橋遊(顯)凱提供)
14.2. 四川內江威遠縣界牌鎮遊家壩
字輩序(入川後):「學貴芳金其,章(麟)大(義)錫(景,興)相(策)上,必心承天寵」。
新字輩序(十六世起):「文武德惟先,家國顯忠賢,城信恆長遠,昌盛萬世延」。
(四川內江威遠縣界牌鎮遊家壩遊氏字輩由遊春谷宗親提供)
14.3. 四川納溪護國
字輩序:「履至清高、吉正安條、邦昌應定、維德化昭、元善紹本、萬事忠長」。
(四川納溪護國遊氏字輩由遊仲舉宗親提供)
14.4. 四川仁壽黃儀坳
字輩序:「兆德學朝國本開仕玉志紅芳習成安泰敬啟華升永光先再」。
14.5. 四川簡陽石鐘鎮石王村遊家溝
【清順治後期】,先祖【萬輝公】自【廣安鄰水縣護鄰鄉穿堂溝】遷居至【簡陽石鐘鎮石王村遊家溝】。
字輩序:「萬衝在邦起,佔德正朝廷,榮華富貴發,仁義禮智興,文行忠信遠,福祿永康寧,承先開俊業,立志育英才」。
(簡陽石鐘鎮石王村遊家溝遊氏字輩由遊承太提供)
14.6. 四川珙縣上羅鎮
自【湖北麻城縣孝感鄉】遷居至【四川珙縣上羅鎮】 。
字輩序:「正文國登先,仕明興尚方,君臣世在真,宏才懷大遠,任意治家幫」。
(四川珙縣上羅鎮遊氏字輩由遊舞提供)
14.7. 四川廣安
字輩序:「慶汝丹百萬,正德可一天,志鳳朝國本,大宗開世源, 啟顯文明照,學醇良效先,詩書傳家訓,克念應廣前, 山河毓靈秀,賢才發全川,懋修承道統,甲第樂綿延, 英模流千古,增訂創業繁,奮鬥出碩果,曲興宇宙歡」。
(廣安遊氏字輩由遊仕建、遊世林等提供)
14.8. 廣安鄰水一帶
第79-158代字輩序:「慶汝丹百萬,正德可一天,志鳳朝國本,大宗開世源,啟顯文明照,學醇良效先,詩書傳家訓,克念應光前,山河育林秀,俊傑發渝川,情義承道統,科教樂綿延,偉業雄才樹,奇勳千古宣,和順昭詳福,仁愛恆信泉」。
(廣安鄰水遊氏字輩由XXX等宗親提供)
14.9. 四川廣安嶽池縣
字輩序:「以大陽從餘,在正國文光,世代興中本,學德廣明朝」。
(廣安嶽池縣遊氏字輩由遊中海宗親提供)
14.10. 四川宜賓屏山
南宋時期,遊氏68世祖二三郎公。是我支一世祖,從江西臨川縣茶園裡,遷居福建汀州永定縣闊灘壩頭。十一世祖德公(名字輩)。遷居福建武平巖前城桑園下創業。十七世祖亮雲公乾隆二十一年丙子(1756年),進川住內江縣,已卯年(即1759年全月)又遷居四川敘府(宜賓)屏山縣創業。我分支系派行序:前五代稱某某郎,後25個字輩,可善永旻宗,名茂穆學日,玉亮光元天,朝庭爵(福)祿高(富),國(貴)家(禎)恩(祥)慶長。
註:
一、我分支支系,括號裡與括號前的字輩是同輩,因爵字輩初期,修祠堂,祠堂垮塌,忌諱爵字諧音,括號前的字輩就改成了括號裡的字輩。
二、清初雍正年間至乾隆年間,我分支系,福建武平巖前城進川十七世祖七兄弟是:亮聖、亮賢、亮衡、亮炤、亮雲、亮湖、亮奕。
(四川宜賓屏山遊氏字輩由遊貴元、遊志鴻宗親提供)
14.11. 四川眉山
字輩序:「祖德友方,發乾先孝,邦家之光」。
14.12. 四川雅安
字輩序:「維左世先天登萬思懷明國肇永加樹洪林學士昌 秉文成大有元顯子金還 」。
14.13. 四川儀隴
字輩序:「天官錦顯昌,家明安邦澤,富貴永代興」。
(儀隴遊氏字輩由遊澤民等宗親提供)
14.14. 四川筠連
字輩序:「文宗興正遠,永大應天昌,萬世書忠友,懷安學士光,廣平家澤久,江西德業長,百代榮華發,千秋富厚強」。
(筠連遊氏字輩由遊海等宗親提供)
14.15. 四川渠縣
大周五年,遊吉源四個兒子,從湖北省麻城縣高坎堰,正月起身,二月底,到渠縣三匯。老大遊聽財,居廣安梭羅溪。老二遊聽府,居三匯號房遊家嘴。老三遊聽潤故決。老四遊聽秀,居大竹福壽灣。共定二十四字輩序:「聽仲自晉,方紀於受,先開在正,世代雲成,天必富芝,永慶興祥」。
(四川渠縣湖廣填川後裔遊氏字輩由遊天舉宗親提供)
14.16. 四川自貢大安區
【1726年,雍正四年】,先祖【於求公】自【廣東省龍川縣紫市鎮民樂村】遷居至【四川自貢大安區新民鎮富華村12組,小地名:白石衝地方】 。
字輩序:「元於聲俊京明永朝大學先成正修齊廣治平賢良家國用萬世照昌榮」。
(四川自貢大安區遊氏字輩由遊學成宗親提供)
14.17. 四川中江縣、金盤縣
【湖廣填川】後裔
入川前遊氏字輩:「文廷國尚學,應道以昌成」;
入川後(乾隆二十年)新登字輩序:「新策廣聯,祖訓燦陳,慶光同綿,忠厚克尊,家聲遠傳,通顕利達,天命維旋,化育有因,能受乃全,湘澤雲夢,鹹樂安恬,紹述迪裕,祥瑞長延,科名鼎振,普祝嵩年」。
14.18. 四川成都
四川成都遊氏一支字輩:「文靜鎮興風魁光相大忠家孫盛世太華國永長隆」。
四川成都遊氏一支字輩:「興元成大定永世應朝廷」。
四川成都遊氏一支字輩:「朝廷永世清德」。
14.19. 四川大邑
遊氏一支字輩:「文靜鎮興豐魁光相大忠家孫盛世太華國永長隆」。
遊氏另外一支字輩:「大德承先祖」。
14.20. 四川古鄰
遊氏字輩:「慶汝丹百萬正德可一天志風朝國本大宗開世源」。
14.21. 四川會理
遊氏字輩:「丹兆啟大發朝興鼎乾坤」。
14.22. 四川廣安
遊氏一支字輩:「培本思忠義其(奇)才建功業」。
遊氏一支字輩:「一道雨臨亭正文鳴少澤培本思忠義奇才建功業」。
遊氏一支字輩:「大宗開世元啟小文明趙」。
14.23. 四川中江
遊氏字輩:「德成天詩書」。
(以上遊氏字輩由遊洛慶宗親提供)
14.24. 四川達州
遊氏字輩:「世友雲成……」
14.25. 四川廣漢遊氏字輩:
一支:「克光先志……」
二支:「天育洪華炳禮家邦」。
14.26. 四川攀枝花
遊氏字輩:「石元旻德仲廣□遷宗玉守世君應可新正世應秀石元明德」。
14.27. 四川瀘州
遊氏字輩:「登漢文龍鳳國朝玉澤光詩書傳世祚忠孝煥家邦修德從天佑存仁必壽昌彤庭隆輔佐子孫萬年香」。
14.28. 四川內江
14.28.1. 遊家灣支派:「應盡一本良仁賢克孝昌承宗派於上系世國天長龍相樹文章甫貴詩書啟裔福田新敦崇禮化家聲大敬佩斯言萬代珍」。
14.28.2. 遊家壩支派:「應盡一本良仁賢克孝昌承宗派於上系世國天長龍盛佔乾坤朝廷喜聖君邦定家必治人和福自申歷代思傳永源昭注廣平耕勤書奮讀富貴普方聲」。
14.29. 四川南部
字輩序:「友德志仲宗克嘉玉崇松以大陽齡耀國鴻應世隆明道欽先正時唱錫福同源昭澤光遠學啟列長封榮旭增高尉華剛顯泰鵬富勤恩君浩貴賢慧金瓊文敏雅洲俊武強生喜萌全舜英東進才翰尚超鎔前傑冠熙瑞煌聰棟良雄」。
15. S山東
15.1. 山東菏澤定陶遊集
自洪武召遷,三世祖潔公,於永樂五年(1407年)辭洪洞縣,遷至陶邑大徐莊,徐姓滅,改為遊莊,後因成集又改為遊集。
字輩序(二十一世至五十世):「福聚祥慶瑞,德崇志雲昌,禮卓元秉匯,坤宇照明航,聖效澤震泰,文武欣厚良」。
(山東濱州遊氏字輩由遊森恩宗親提供)
15.2. 山東泰安
遊氏字輩:「之廣清鳳義中天林成公子祥」。
15.3. 山東梁山
遊氏字輩:「槐儉風雲正文重大天舜百□星守清繼先衍光明」。
15.4. 山東濱州
【元至正年間】,始遷祖【政公】以戰功封候遷居至【山東濱州】 。
字輩序:「昭廣傳恩澤,榮華富貴昌,成明新道德,忠孝樹純良」。
(山東濱州遊氏字輩由遊森恩宗親提供)
16. S山西
16.1. 山西祁縣
遊氏字輩:「登萬升……」
17. T臺灣
17.1. 臺灣地區
17.1.1. 廣平東升支派:「高天文應東升厚世守兆貞祥本原能有志籓衍慶其昌德盛詔欽仰望隆定顯揚朝廷俊崇哲邦國重賢良一心維纘列萬奕永傳芳」;
17.1.2. 廣平發裡支派:「光祚成宗厚世守兆禎祥本原能有志籓衍慶其昌德盛詔欽仰望隆定顯揚朝廷俊崇哲邦國重賢良一心維纘列萬奕永傳芳」;
17.1.3. 原平龍潭支派:「惟(寶)先宗福開(家瑞)有基王廷一學士世德永垂貽景象輝騰日勳名駿發時書傳榮業紹上國慶來儀」;
17.1.4. 原平龍山支派:「士而志文維國典民其好禮振家聲槐庭啟運千秋茂立雪嗣徽萬古榮」。
17.2. 臺灣四川江北支遊氏字輩:「萬國尊賢佐朝庭德盛清」。
18. Y雲南
18.1. 雲南遊氏一支字輩:「德成天詩書」。
18.2. 雲南雲龍
遊氏字輩:「國正天興(新星)順顯文登尚印(應)」。
18.3. 雲南鎮雄木卓鎮茶卓村
譜者,木本水源之基也,派者,老幼尊卑之序也。按我遊氏迺帝嚳姬姓之苗裔,迄今二千餘年,其先祖之事蹟,或繼或續,莫可考者也。治始明未清初,傅至大網祖,始有根源可據,綱祖源居北直順天府,廣平郡大興縣,建康鄉,稻田帤,八十八都。綱祖文武俱備,請旨議派,曾傅演十三太保之字派,遺留後世。娶吳氏太君生四子,明根,明本,明富,明遺,二房明本公遷湖廣荊洲府,孝感縣。三房明富公遷河南歸德府,水城縣。四房明遺公遷廣東瓊洲府,安定縣。此乃是四房之分遷,長房明根公娶姚氏太君,生朝華祖在朝為吏部尚書,出任江西巡府,遂遷於江西吉安府,盧陵縣,太和縣,二十五部金沙井。娶郭,戴二太君生四子,正乾,正坤,正清,正明,弟兄四人恐招奇禍,喼姓逃奔,渡江分手,四人各行一方。乾祖先到湖南長沙北門順墻十字街居住三年,又遷四川江安縣百壩裡楊家河,打磨溪居住。以後乾祖在遷雲南省,鎮雄洲,上北裡一甲,茶卓安居落業。
乾公鎮雄作基礎,清公涪陵把身安,坤公居住銅鼓嶺,稻田壩裡明公參,此是四房基礎地,啟基麻窖乾公傅。
字輩序:「大明朝正啟,登逢仕文元,金世德其昌,定國本忠良,思宗萬象永,廷開順吉幫,紅星天富太,成家發聯芳,賢存仁義禮,智信玉倫常。」
(雲南鎮雄遊氏字輩由遊定高等宗親提供)
18.4. 雲南鎮雄塘房鎮
字輩序:「文章華國久,英雄濟大邦」。
(鎮雄塘房鎮遊氏字輩由遊章順等宗親提供)
18.5. 雲南昭通
始祖起自於(雨音)廣平郡,系出姬姓,鄭穆公子遊吉之後,又晉桓莊之族,亦為遊氏,我遊氏先祖明朝洪武年間,遊天元在朝為武軍鎮守河東水賊,因賊勢猖狂,被賊所擄,留妣田氏九娘與子轉故鄉廣東道南雄府世清縣小地名臺彎。
雍正年間南蠻不化騷擾,弟兄奉令出徵剿伐夷蠻。弟兄統領兵馬徵到雲南昭通烏蒙蠻夷。因開富、明在陣身亡。所存遊開仕外奔流落彝良田黃寨下關口住址。卸職為農。遊開仕娶親黃、朱氏。黃氏無嗣,朱氏所生遊文才。繼續此綿綿永世萬古結宗。
字輩:「天呈開文章仲世德書連童子流芳永茂人發滿園龍」。
(雲南昭通遊氏家族起源和字輩由遊連祿等宗親提供)
19. Z浙江
19.1. 浙江溫州
遊富治八世孫碧川(1628年農曆11月十五日)從漳州府龍溪(南靖縣)和溪鎮迎新村遷徙浙江省平陽鰲步,宗堯、宗美二公約於清康熙年間再遷蒼南縣靈溪鎮曉峰村繁衍成族後裔分居蒼南靈溪、瑞安九裡、溫州、福鼎、霞浦牙城、三沙等地。靈溪、馬站、平陽是三個支派,於1993年三地聯譜後統一字輩。
19.1.1. 蒼南靈溪曉峰村
鰲步遊氏的始遷祖碧川公。
字輩序:「碧瑞新宗永,元文淑昌盛,深仁世協和,(積善加多慶,這五字不啟用),思源成全統,光揚先達勳,錦繡前程顯,偉績輝煌家」。
(溫州蒼南靈溪曉峰村遊氏字輩由遊協興宗親提供)
19.1.2. 蒼南馬站閘橋頭村
蒲門遊氏的始遷祖淵源公,遊淵源(名庫)約生於1590年,妣林氏生子一名玉堂(1622~1690年),於崇禎年間從漳州府遷徙浙江處州(今麗水)青田船寮。後因青田水患,水淹廬舍,遷居平陽南港石佛寺。於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再轉遷平陽蒲門五十四都閘橋頭(今蒼南縣馬站鎮閘橋頭村)定居。繁衍成族,後裔分居馬站和玉環等地。
字輩序:「淵玉吉允維,仁宗志存孝,友奕世修齊,思源成全統,光揚先達勳,錦繡前程顯,偉績輝煌家」。
(溫州蒼南馬站閘橋頭村蒲門遊氏字輩由遊協興宗親提供)
19.1.3. 平陽縣昆陽迎新村
雅堠遊氏的始遷祖昌公。
字輩序(六世始):「奎(尚、忠)存,舜子元必起,朝正經煥貫,佩聚廣兆豐,思源成全統,光揚先達勳,錦繡前程顯,偉績輝煌家」。
(溫州平陽縣昆陽迎新村遊氏字輩由遊協興宗親提供)
19.2. 文成縣樟臺鄉
始遷祖德宇公
字輩序:「德一元文,仲啟承惟,宗聖道宜,先登賢人,應世朝天,子可卜邦,家景運興」。
(溫州文成縣樟臺鄉遊氏字輩由遊協興宗親提供)
19.3. 泰順莜村鎮南浦溪
南浦溪遊氏始遷祖三利(諱一創)
字輩序:「一可茂正家國隆昌,志存邦必序統長祥」。
(溫州泰順莜村鎮南浦溪遊氏字輩由遊協興宗親提供)
19.4. 泰順縣龜湖鎮
始遷祖思聰公
字輩序:「思光天榮萬興文嗣美秀立雪紹書香」。
(溫州泰順龜湖鎮遊氏字輩由遊協興宗親提供)
遊氏家族公眾號收錄遊氏家族資料,包含但不限於:
家族淵源:發布、分析、保存家族史料、家族信息;發布尋親信息、協助各支派認祖歸宗;
宗親作品:展示遊氏宗親創作的作品: 小說連載、書法展示、詩詞歌賦。
宗親產品:推廣遊家人自產自銷的質量上乘產品。
大美祖居:介紹遊氏家族祖居美圖、景觀、人文。
資料可發至郵箱:youclan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