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插播一條新聞:瑞士的國家「緊急狀態」,預期將於6月19日正式解除,瑞士政府希望最晚在7月6日之前,能夠恢復與其他申根區成員國之間的人員自由流動和旅行自由。
上周瑞士解除了人與人之間「2m」的安全距離,恢復"5m」的瑞士社交距離,沒錯,這很瑞士!
雖然人跟人之間有距離,但是瑞士人與奶牛之間卻親密無間。 6月13日,瑞士當地牧民都將牛群從阿德爾博登趕至恩斯特利根山放牧。而且牛群並不一定整個夏季都停留在一個地方,而是隨著季節向更高的草場遷移。牛群先慢慢遷移到最高的草場,然後慢慢吃草下山,而之前它們吃過的草坪已經又長了新草。大約在9、10月,牛群被趕回山下的村莊。
不管它在瑞士哪個牧場吃草,瑞士的奶牛都是幸福的。高海拔的牧場和清澈純淨的湖泊溪澗,為瑞士的奶牛提供了一片樂土。看完瑞士奶牛的生活,小培真的是內牛滿面啊!
每一頭奶牛都有自己的名字
瑞士據說有著世界上最嚴格的法律保護動物權利。每頭奶牛都有編號(奶牛身份證)和檔案,清晰紀錄名字、年齡、產奶量、疾病及用藥史等詳細資料,而且每年可以享受獸醫機構14次體檢,確保奶源的安全品質。夏天散養在外,只有晚上才回家擠奶睡覺;冬天則集中在牛舍圈養。法律甚至規定,冬天圈養的牛,每天必須有超過一小時的放風時間。
吃—帶花的草
瑞士奶牛的夥食不但包括被認為是最佳奶牛牧草的黑麥,還包括了其它的牧草,比如瑞士三葉草、高丹草、菊苣、車前草、蒂莫西草、還有鴨茅草等。並且牧民不是像大多牧場採用的除草劑和割草機除草,而是採用傳統的寬齒的割刀人工割草,這是因為如果用機器割草會損壞夾雜在牧草中的野花的花蕾,而人工割草則不會,牛吃了帶花的草,產下的牛奶味道才會格外鮮美。
喝—高山礦泉水
瑞士的水乾淨到什麼程度?據說很多微生物在瑞士山野的水裡無法生存, 沒有足夠的微生物,很多魚也無法在瑞士的湖裡出現。水至清則無魚——這就是瑞士奶牛喝的高山礦泉。
萬一,奶牛沒水喝了怎麼破?2015年的時候,由於連日乾旱,瑞士直接出動軍用直升機給羅西尼耶爾附近的牛群送水,可見這待遇!
玩—阿爾卑斯山牧場
遼闊的天然牧場裡,它們的家(寬敞的牛棚)依偎在靜謐的阿爾卑斯山麓下,漫步在高海拔、無汙染的阿爾卑斯山脈牧場,休憩在清澈純淨的茵特拉肯圖恩湖畔。呼吸純淨空氣,聆聽著溪澗叮咚,享受著愜意暖陽。
樂—選美大賽
奶牛每年還有豐富的娛樂活動,瑞士汝拉山區每年都會舉辦奶牛選美大賽。
醫—坐直升機去看病
此前,曾有新聞報導,瑞士某農場的一頭奶牛因足部受傷行動不便而「乘坐」一架直升機去往獸醫診所,場面十分拉風。
放牛郎—高門檻職業
瑞士奶牛的生活讓人羨慕,讓人恨不能像奶牛一樣活著,最接近這個願望的方式,就是當一名放牛郎——奶牛飼養員。
不過這個工種門檻很高,你得考張放牧牌照,這個牌照不比英國的駕照容易,還要作為幫工在山上實習三個月,表現優秀者才能持證上崗。
在牧場裡經常有兼職牧人。在阿爾卑斯山放牧,工作時間長而艱苦,報酬低,日工資在80-150瑞郎之間,比瑞士的平均工資低,每天工作14小時,長達4個月,幾乎沒有休息日。
然而這樣嚴苛的工作比不過陽光、自由和新鮮的山區空氣對城市人的吸引力,所以每年都有律師、醫生、老師、藝術家等人申請上山放牧。
在清新的環境裡,享受著陽光、豐腴的水草和專業人士的照顧,瑞士的奶牛能不幸福嗎?還記得瑞士國寶費天王的暱稱就叫「奶牛」嗎?
下輩子,我只想去瑞士做一頭奶牛,太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