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留學生:看完瑞士奶牛的生活,我內牛滿面了……

2020-12-28 培莘酒店管理留學

先插播一條新聞:瑞士的國家「緊急狀態」,預期將於6月19日正式解除,瑞士政府希望最晚在7月6日之前,能夠恢復與其他申根區成員國之間的人員自由流動和旅行自由。

上周瑞士解除了人與人之間「2m」的安全距離,恢復"5m」的瑞士社交距離,沒錯,這很瑞士!

雖然人跟人之間有距離,但是瑞士人與奶牛之間卻親密無間。 6月13日,瑞士當地牧民都將牛群從阿德爾博登趕至恩斯特利根山放牧。而且牛群並不一定整個夏季都停留在一個地方,而是隨著季節向更高的草場遷移。牛群先慢慢遷移到最高的草場,然後慢慢吃草下山,而之前它們吃過的草坪已經又長了新草。大約在9、10月,牛群被趕回山下的村莊。

不管它在瑞士哪個牧場吃草,瑞士的奶牛都是幸福的。高海拔的牧場和清澈純淨的湖泊溪澗,為瑞士的奶牛提供了一片樂土。看完瑞士奶牛的生活,小培真的是內牛滿面啊!

每一頭奶牛都有自己的名字

瑞士據說有著世界上最嚴格的法律保護動物權利。每頭奶牛都有編號(奶牛身份證)和檔案,清晰紀錄名字、年齡、產奶量、疾病及用藥史等詳細資料,而且每年可以享受獸醫機構14次體檢,確保奶源的安全品質。夏天散養在外,只有晚上才回家擠奶睡覺;冬天則集中在牛舍圈養。法律甚至規定,冬天圈養的牛,每天必須有超過一小時的放風時間。

吃—帶花的草

瑞士奶牛的夥食不但包括被認為是最佳奶牛牧草的黑麥,還包括了其它的牧草,比如瑞士三葉草、高丹草、菊苣、車前草、蒂莫西草、還有鴨茅草等。並且牧民不是像大多牧場採用的除草劑和割草機除草,而是採用傳統的寬齒的割刀人工割草,這是因為如果用機器割草會損壞夾雜在牧草中的野花的花蕾,而人工割草則不會,牛吃了帶花的草,產下的牛奶味道才會格外鮮美。

喝—高山礦泉水

瑞士的水乾淨到什麼程度?據說很多微生物在瑞士山野的水裡無法生存, 沒有足夠的微生物,很多魚也無法在瑞士的湖裡出現。水至清則無魚——這就是瑞士奶牛喝的高山礦泉。

萬一,奶牛沒水喝了怎麼破?2015年的時候,由於連日乾旱,瑞士直接出動軍用直升機給羅西尼耶爾附近的牛群送水,可見這待遇!

玩—阿爾卑斯山牧場

遼闊的天然牧場裡,它們的家(寬敞的牛棚)依偎在靜謐的阿爾卑斯山麓下,漫步在高海拔、無汙染的阿爾卑斯山脈牧場,休憩在清澈純淨的茵特拉肯圖恩湖畔。呼吸純淨空氣,聆聽著溪澗叮咚,享受著愜意暖陽。

樂—選美大賽

奶牛每年還有豐富的娛樂活動,瑞士汝拉山區每年都會舉辦奶牛選美大賽。

醫—坐直升機去看病

此前,曾有新聞報導,瑞士某農場的一頭奶牛因足部受傷行動不便而「乘坐」一架直升機去往獸醫診所,場面十分拉風。

放牛郎—高門檻職業

瑞士奶牛的生活讓人羨慕,讓人恨不能像奶牛一樣活著,最接近這個願望的方式,就是當一名放牛郎——奶牛飼養員。

不過這個工種門檻很高,你得考張放牧牌照,這個牌照不比英國的駕照容易,還要作為幫工在山上實習三個月,表現優秀者才能持證上崗。

在牧場裡經常有兼職牧人。在阿爾卑斯山放牧,工作時間長而艱苦,報酬低,日工資在80-150瑞郎之間,比瑞士的平均工資低,每天工作14小時,長達4個月,幾乎沒有休息日。

然而這樣嚴苛的工作比不過陽光、自由和新鮮的山區空氣對城市人的吸引力,所以每年都有律師、醫生、老師、藝術家等人申請上山放牧。

在清新的環境裡,享受著陽光、豐腴的水草和專業人士的照顧,瑞士的奶牛能不幸福嗎?還記得瑞士國寶費天王的暱稱就叫「奶牛」嗎?

下輩子,我只想去瑞士做一頭奶牛,太幸福了!

相關焦點

  • 67歲的斯琴高娃為什麼移民瑞士?(內附:瑞士移民功略)
    如今67歲的斯琴高娃雖然在老一輩表演藝術家中年齡算不上太大,但因為早年得病卻需要依靠拐杖和輪椅生活。我來給答講一下詳細攻略:1、移民瑞士可以哪有幾種途徑?程序如下:留學申請者將籤證申請材料提交至瑞士駐中國大使館或瑞士駐上海總領事館,使領館在審查完材料後,再將材料寄到相應的瑞士各州移民局。整個申請過程最長可達3個月。另外各州的籤證要求也有所不同,像有些州對學生的年齡有限制。因此您在辦理籤證前一定要將這方面的事宜向校方打聽仔細。 申請籤證過程中常見的問題答疑如下: 問:在尚未持有護照的情況下,是否可以遞交留學籤證申請材料? 答:可以。
  • 瑞士人的禮儀
    在蘇黎世的國際機場,走出機艙,迎面矗立著巨大的「grueezi」在歡迎你;高速公路一進瑞士境內,路邊也醒目地立著個大大的「grueezi」牌子。每次見到這句問候,我一個外鄉人心裡都會湧起一陣溫暖,可想那些遠道歸來的瑞士人此刻會是怎樣一種回家的感覺。 在瑞士,政府鼓勵人們使用公共運輸,無論是長途火車,還是市內電車,服務都是一流的。
  • 瑞士 · 蘇黎世 | 拋棄戀愛腦,用力吃掉五百年的歷史
    不過,在打卡城堡、圍觀天鵝之餘,要在瑞士吃到合心意的餐廳,卻真的不容易。寫完巴塞爾和Flims的賞雪之行(戳這裡看流水帳),輪到了蘇黎世的美食之旅。老闆作為一名私人收藏家,店內牆壁上裝飾著不少舊照片,能看到我們親切的 Chanel奶奶、YSL的創始人 伊夫聖洛朗,更有 畢卡索、阿爾貝託賈科梅蒂、詹姆斯喬伊斯 等牛啤的藝術大家。
  • 「尋源」之旅繼續,跟著瑞士留學生逛徐家匯這四個地方!
    小編的話上一次,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瑞士留學生蓮香就閱讀《徐家匯源》為契機,聊了聊東西方文明的不同之處,在感嘆中國文化海納百川、中國人民熱情好客之餘,也表達了對徐家匯的喜愛之情。
  • 申請去瑞士留學應具備的條件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學校、每一個專業都根據自身特點對留學生提出了不同的入學標準。今天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申請去瑞士留學應具備的條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本科留學條件一、經濟條件:外國留學生的學費會略高於瑞士本國學生。
  • 有人@你來聽瑞士留學生版《安靜》
    這是一首瑞士留學酒店管理的學生改編杰倫小公舉的《安靜》。歌詞裡面滿滿都是他對瑞士的愛,對酒店管理的夢想...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吧~四月的瑞士天氣好似預期開滿花的時期花香瀰漫天際人潮湧動中你我早已熟悉
  • 《龍馬傳》ep10的分離還是讓我內牛滿面
    但是他一定有認真的想過,認真考慮了如何去回應這份感情,但是此時對龍馬來說,去認識這個世界,去學習更多的東西才是更重要的事情,他對加尾說,誠懇地說了自己的想法,加尾,我是喜歡你的,但是這份感情是不是男女之間的感情自己也不是很明白。他告訴她他要去看世界。於是出發去了江戶修行。加尾從這句話中看到了希望吧。她拒絕了難得的好親事,為了能跟得上龍馬的腳步,開始學習知識。
  • 《愛的迫降》火了因特拉肯,瑞士人卻獨愛少女峰下童話小鎮文根
    韓劇《愛的迫降》取景地火了瑞士的因特拉肯,但距離其不遠還有一個離少女峰最近的小鎮文根(Wengen),是歐美遊客最愛的度假與滑雪勝地。小鎮高出勞特布龍嫩Lauterbrunnen)河谷近400米,在此既可以清楚地眺望嫵媚的少女峰,又可以俯瞰碧綠的勞特布龍嫩河谷。
  • 瑞士公立大學的申請方案介紹
    瑞士 的很多研究生項目都會為學生提供帶薪實習,而且學生畢業後留在當地就業也相對容易。 瑞士的大學院校加入了國際教育上的研究計劃,同時擁有培養國際一流人才的精英教育培訓中心,比如位於瑞士蘇黎世的瑞士聯邦高等理工大學,堪稱是世界一流。由於瑞士政府 對高等教育的投入多,公立的大學學費對本國的公民都較低,每年都是僅僅象徵性的收取500瑞士法郎左右。
  • 瑞士留學值不值得?留學生分享經驗
    (小培補充:前些日子大熱的韓劇《愛的迫降》最後一集男女主相遇的瑞士酒店,就是LHW 在瑞士的成員酒店——維多利亞少女峰水療大酒店(Victoria Jungfrau Grand Hotel&Spa)。Q你了解你瑞士的同學現在都在做什麼嗎?
  • 瑞士鐵力士山:被天使吻過的山峰
    瑞士鐵力士山:被天使吻過的山峰 2020-05-11 03: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瑞士購物不得不說的故事 - 瑞士手錶
    在旅行中,攻略中,除了看風景,吃東西,購物也是必備的要素之一。社長介紹了兩篇瑞士的旅行,今天我們就來補充一下,去瑞士購物不得不說的故事:瑞士名產 - 手錶。愛彼公司在瑞士設有鐘錶學校,每名學徒必須在鐘錶學校中修完4年課程,才能取得鐘錶匠資格。此外,還要經過1至2年訓練,才能製造超薄機芯,而要開始製造複雜機芯前,還需10年訓練。
  • 一段濃縮的歷史:佩吉兄弟和安格魯-瑞士公司
    然而,他卻在瑞士鄉下發現了咀嚼著清新嫩草的奶牛。受此情景的激發,他聯想到一種廣受歡迎的新型美國食品,報導美國內戰的記者表示曾看到這種食品被發放給聯邦軍隊。歐洲首家煉乳工廠蓋爾•波頓(Gail Borden)於1850年代初期發明的罐裝煉乳在1860年代被認證為軍隊中不可多得的補給品。
  • 看完《愛的迫降》,瑞士真的很美
    不僅兩人在劇中曲折的愛情讓無數人動容,而貫穿全劇的初遇地——瑞士的美景更是圈粉無數!不少人看完直呼:「我也好想去瑞士跟歐巴談戀愛!」大概是可以重新找到生活下去的勇氣的地方……它的景色可以讓你重新認識這個世界,讓你的內心充滿美好。劇中有一個情節,瑞士的治療師說,70%的人來瑞士看過美麗風景之後,都會找到生活的勇氣。
  • 瑞士:永久中立國
    我這個人小時候知識水平就比較高,大概是在小學二三年級的時候,我就知道瑞士是一個獨特的國家,因為我家有一本80年代蘇聯出版的《世界各國概況》,在其中的人均收入榜單上,瑞士高居第一,當時就高達6萬多美元,50萬人民幣別說20多年前,放在今天我都不敢想像。
  • 瑞士的聖誕,治癒了我的2020!
    瑞士的聖誕,治癒了我的2020!>便是瑞士的童話夢境>��:Zürich ��: @myswitzerland (via IG)駕駛著這輛電車的人不是司機而是樂呵呵的聖誕老人帶著他的禮物在城市間穿行傳遞溫暖與祝福02看山野之色
  • 有一種怪胎叫瑞士人
    在瑞士坐公交,你真的能精確到分。(圖/mishanita)「我要說的是,去年,瑞士某人把見面地址的經度,緯度都告訴我了。」「瑞士人:『我在十一月的時候想去加拿大旅遊,你有什麼建議嗎?』加拿大人:『雖然現在訂機票還早了點,但提前做好安排還是不錯的...哪一年的11月?』
  • 【微特稿·社會與生活】疫情「吞噬」瑞士巧克力銷量
    【新華社微特稿】新冠疫情衝擊瑞士巧克力銷量,瑞士巧克力行業協會27日發布一份聲明,瑞士今年前8個月巧克力銷量大幅減少14.3%。 瑞士巧克力行業協會由瑞士數家巧克力生產商組建,成員包括百樂嘉利寶公司、瑞士蓮公司。
  • 被鄰居「打劫」,向疫情投降,你以為的瑞士其實並不幸福
    這個國家,就是被多人稱為「幸福之國」,實則並不幸福的——瑞士。瑞士這個國家很有意思,因為你基本上看不到他們的新聞,整個國際形勢最嚴峻的時候,瑞士就仿佛現實版「桃花島」,與世無爭,衣服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模樣。而作為一個常年處於中立態度的國家,即使川普某人,也甚少會去挑釁打理。
  • 瑞士電影縱覽
    近年來,一些故事片在瑞士也大獲成功,比如《海蒂》、《我的名字叫歐根》和《姐有情永在》(又譯《姐姐》)。        瑞士電影的一個顯著特色,就是特別突出對瑞士生活的描述,其中不乏批判性眼光。        20世紀的電影創作活動可以分為四個時期:瑞士德語區的無聲電影(1915–1919)、法語區的無聲電影(1919–1924)、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以及戰後的經典電影(1930–1964),以及當代電影(從1964年至今)。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隨著法國電影新浪潮的興起,瑞士也同時開始了一場名為「新瑞士電影」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