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永州訊(特約記者 陳斌 通訊員 馮德哲)近日,記者走進珠山鎮大衝村,20餘名脫貧後的村民正在芍藥種植基地進行除草、施肥等田間管理。放眼望去,滿目蒼翠,呈現出產業蓬勃發展的喜人景象。
「我們流轉了50畝土地用於種植芍藥發展集體經濟,貧困戶在流轉土地實現增收的同時,還可以到基地務工,每天有70到100元的收入,雙管齊下幫助貧困戶提高脫貧質量和穩定性。」談起村裡的脫貧產業,村支書李平波如數家珍。「2018年,在大衝村入口建起了1500平方米的光伏扶貧電站,配套的變壓器設備和線路施工完備。建成以來,該電站的發電量達到18.95萬千瓦時,為村集體產生經濟效益16.49萬元。」
近年來,大衝村大力發展扶貧產業,通過土地流轉、就業幫工、入股分紅等形式帶動貧困戶增收致富。引進溫氏養殖帶動貧困戶建成養殖場7家,年出欄生豬可達10000頭,讓貧困戶穩定脫貧致富;成立了大衝村蔬菜種植合作社,建設標準化蔬菜大棚16個,種植蔬菜220畝,其中特色蔬菜韭黃80畝,每畝可增收1.1萬元,帶動貧困戶30人就業;發展禾花魚養殖150畝,每畝可增收1300元,實現了全村71戶280人貧困戶產業到戶全覆蓋。
貧困戶李振榮流轉了80餘畝土地種植紅心袖,他高興地說:「只要把果樹管理好,品質好的紅心柚可賣6到8元一個,每畝有近4000元的收入。」
通過實施產業扶貧、產業帶動,大衝村既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又拓寬了貧困戶收入渠道、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產業扶貧的累累碩果,為確保穩定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