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光產業扶貧走向品牌化

2020-12-28 大眾日報

□ 本 報 記 者 石如寬

本報通訊員 楊 峻

4月4日,60歲的王炳仁一早就來到壽光市扶貧蔬菜產業園,鑽進小西紅柿大棚,清除枯葉。「只要認真幹,一天至少掙150元,而且都是當天結算。」王炳仁說。

王炳仁是壽光市古城街道後王村人,一直單身,曾長期在多家村頭蔬菜市場打零工。「打零工很自由,但收入不穩定,吃飯也不準時。」王炳仁說。

2017年,王炳仁來到壽光市扶貧蔬菜產業園,一年掙了4萬多元。古城街道壘村74歲的單身老人鄭百成,在扶貧蔬菜產業園看大門,月工資1800元。

「園區農忙高峰時有60多人打工,平時有30多人忙碌。其中,長期就業的有20多位貧困戶。」壽光市禹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劉玉江說。

扶貧蔬菜產業園由壽光市扶貧辦主導,禹澤農業運營。整個產業園建設總投資約700萬元,其中2016年扶貧基金275萬元。壽光扶貧辦將基金整體委託給壽光市惠港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運作,惠港以275萬元基金入股,翰興蔬菜合作社以流轉土地及其資金入股,合作組建了禹澤農業,同時帶動社會投資425萬元。目前,扶貧蔬菜產業園有兩個園區,共佔地217畝多,建設蔬菜大棚21個,年產絲瓜、圓茄、番茄等綠色蔬菜150萬斤,年純收入達200萬元以上。

「禹澤農業負責扶貧蔬菜產業園的運營,期限為13年,每年拿出40萬元收益,用於全市絕對貧困人口及相對貧困人員託底脫貧。」壽光市扶貧辦主任王光明說。

近年來,壽光市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立足蔬菜產業優勢,發揮規模效應,統籌整合各類扶貧資金,針對壽光貧困戶的特點(插花式分布,老弱病殘多,無勞動能力的多),以產業扶貧為主要抓手,念好「品牌經」,重點打造「壽光扶貧」品牌園區,實現了產業規模大、產業質量高、品牌影響強、扶貧收益穩。

截至2019年底,壽光共統籌整合各類扶貧資金2500餘萬元,打造了扶貧蔬菜產業園、扶貧蔬菜無土栽培示範園、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區等五個縣級扶貧產業園和牛頭鎮扶貧車間、文家點翠園扶貧韭菜基地等鎮級重點產業園區,每年可產生扶貧收益193萬元。

扶貧收益可根據全市貧困戶數量和貧困程度實際情況,合理確定用於兜底脫貧的資金和收回本金的比例,確保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長期穩定增收,可有效帶動全市3萬名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為確保扶貧資金安全、收益穩定,壽光市大力實施「品牌提升」計劃,按照「品質、品牌」這兩品的戰略思路,設計「壽光扶貧」標誌,深入挖掘「壽光扶貧」的品牌作用,促進「消費扶貧」。

疫情暴發以來,扶貧企業的蔬菜滯銷問題影響了扶貧產品的生產和銷售。壽光市通過與品牌電商合作,採取「線上+線下」的模式,積極協調京東商城、建設銀行網上善融商城等知名品牌電商,與扶貧產業園區建立穩定供銷關係,開闢京東特產壽光扶貧館、善融扶貧館壽光專區,建設「壽光電商扶貧線下館」。

壽光市還積極創新「社會+產業」的扶貧方式,整合引導蒲公英公益、善德義工等優秀「品牌」公益資源,與產業園區實現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助力扶貧產業園運營發展。

相關焦點

  • 菜博會、種博會網上亮相 壽光蔬菜演繹產業轉型「強勁脈動」
    備受矚目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暨2020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種業博覽會也即將如期搬到「網上」舉辦。在這個特殊的春天裡,壽光蔬菜依然展現出產業轉型升級的「強勁脈動」。濰坊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惠新安致辭核心引擎:通聯世界不止不息面對60萬畝的龐大當量,壽光蔬菜產業憑什麼展現出如此超強的韌勁和產業定力?其根本原因就是歷經30年發展積累,壽光蔬菜已形成了極其完備的產業體系。
  • 濰坊壽光:「扶貧豆瓣」擺上電力職工餐桌 吃出幸福味道
    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15日訊5月12日,由壽光上口鎮程北上口村村民出產的黃豆瓣進入國網壽光市供電公司職工的菜單,這是該公司今年以來開展「消費扶貧」的又一項舉措,為壽光市上口鎮程北上口村脫貧致富貢獻一份力量。
  • 喜德縣聯手涼山家平臺開展產業扶貧新模式
    2020年1月3日上午,喜德縣人民政府與涼山家平臺(四川涼山家平臺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於喜德縣商務經濟合作和外事局二樓會議室進行了關於地標產品「喜德閹雞」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喜德漆器」的授權籤約儀式,喜德兩大主要產業正式開創產業網際網路裡程碑。
  • 金融力量助力山東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深化產業扶貧
    陳鵬 攝(抗擊新冠肺炎)金融力量助力山東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深化產業扶貧中新網濟南2月19日電 (朱沙 沙見龍)2020年以來,農行山東省分行在嚴防疫情的基礎上,優化金融服務助力企業復產復工,同時提高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可持續性,推廣扶貧新模式,支持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依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涉農企業等客戶群體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天水:產業扶貧拔「窮根」 造血夯基摘「窮...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天水:產業扶貧拔「窮根」 造血夯基摘「窮帽」 2020-12-17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產業扶貧與鄉村產業振興有機銜接的主要政策施力點 2020年07月28日 09:44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張貴友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 蕭縣新莊鎮溝頭村:大棚香菜香,扶貧產業強
    從吃扶貧資金到吃產業飯,現在的她幹勁兒十足。從2018年開始,溝頭村第一書記楊健就多次帶領村書記、主任一起去山東濰坊、壽光實地考察,謀求產業發展之路。終於在2020年建成耗資100萬元、佔地16畝、寬8米長128米的溫室大棚10座。目前全部被種植大戶劉先進租用,前後共帶動王雪華、白玉芳、陳勝利等三十餘戶貧困戶增加務工收入。
  • 長期照護險「長春樣本」走向品牌化
    與此同時,我市護理服務機構還積極引入國外先進專業技術和理念,運營模式走向品牌化和連鎖化,促進了相關老齡產業發展,形成了新的經濟增長極。來源:長春日報
  • 解決茶行業扶貧痛點,小罐茶做對了什麼?
    在精準扶貧、承擔社會責任的道路上,湧現了一批優秀的企業。大會上,小罐茶就憑藉首創的「振興中國好茶公益助農行動」扶貧項目以及多年來在公益領域的表現,作為唯一一家茶企,獲得「年度扶貧獎」。茶農的生活一直牽動著小罐茶的心。
  • 國務院新聞辦就產業扶貧進展成效舉行發布會
    (徐想 攝)一是貧困地區特色產業快速發展。832個貧困縣全部編制產業扶貧規劃,累計建成種植、養殖、加工等各類產業基地超過30萬個,旅遊扶貧、光伏扶貧、電商扶貧等新模式新業態加快推進,每個貧困縣都形成了2-3個特色鮮明、帶貧面廣的扶貧主導產業。
  • 星巴克再次攜手中國扶貧基金會 啟動咖啡產業扶貧二期普洱項目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侯雋)4月16日,星巴克宣布向中國扶貧基金會捐贈12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816萬元), 啟動「共享價值」咖啡產業扶貧計劃二期項目,助力雲南省普洱市下轄的兩個國家級貧困縣咖啡產業扶貧戰略,以期幫助當地咖農種出「好咖啡」過上「好生活」,同時,通過持續的努力推動高品質的中國雲南咖啡走向國際市場。
  • 點石成金,綠色發展:科技助力水城縣玄武巖纖維產業扶貧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科技扶貧是實現精準扶貧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科技成果在貧困地區的產業轉化是實現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有效途徑。在脫貧攻堅的關鍵階段,因地制宜開展科技成果轉化,促進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加強新技術引進,從根本上推動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已成為科技扶貧工作中的重要著力點。
  • ...助農帶貨天團」來襲 共青團山東省委奏響電商扶貧直播青春最強音
    團省委副書記領銜,全省多位團幹部開啟帶貨模式在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劉少華的帶領下,濟南團市委副書記孟雲霞、濱州團市委副書記趙泳、濰坊壽光團市委書記金聖凱、濰坊濰城區團委書記徐曉靜、臨沂團市委青年志願者行動指導中心主任(臨沂市蒙陰縣野店鎮南晏子村第一書記)徐大德等團幹部首次走進直播間,與網友熱情互動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 ​磐石市黨群聯建扶貧田見聞:扶貧田裡...
    這,就是磐石市探索實施的黨群聯建扶貧田項目之一——民主村植桑養蠶扶貧田。2018年,磐石市開始實施黨群聯建扶貧田項目,累計投入資金1.96億元,面積達到840公頃,形成了食用菌、中草藥、畜牧養殖、光伏發電、桑蠶養殖、果蔬等「六大脫貧產業」,探索出一條貧困戶產業脫貧全覆蓋的新路子,其做法已在吉林市全面推廣。
  • ...肉羊產業)技術扶貧團隊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產業技術扶貧優秀團隊
    原標題:李國智(肉羊產業)技術扶貧團隊被農業農村部評為產業技術扶貧優秀團隊中國甘肅網1月13日訊據隴東報報導(記者李文)近日,農業農村部辦公廳通報表揚了全國產業技術扶貧優秀團隊,環縣李國智(肉羊產業)技術扶貧團隊在列。
  • 大同區扶貧工作隊:千方百「技」打通產業扶貧之路
    大同區扶貧工作隊:千方百「技」打通產業扶貧之路 2020-10-16 20: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千企幫千村】內丘崗底村:小蘋果成就扶貧大產業
    當時的蘋果還不叫「富崗蘋果」,雖然品相不好,但看到村裡握有蘋果種植這一把「好牌」,退伍兵出身、擔任村「一把手」的楊雙牛就想做大蘋果產業,建起河北省第一家蘋果小鎮,並成立村辦企業河北富崗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村民和公司形成共同命運體,風險共擔,利益均沾,同心合力發展蘋果產業。2019年,崗底村人均收入達到4.5萬元,成了太行山靠綠水青山起家的富裕村。
  • 板繞村產業扶貧助農增收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產業扶貧故事》
    板繞村產業扶貧助農增收案例入選農業農村部《產業扶貧故事》 發布時間:2021-01-18 10:18:02      來源:黔西南日報   近日,農業農村部在全國遴選產業脫貧典型和產業幫扶典型
  • 江永:消費扶貧唱響「四季歌」
    近年來,該縣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促農增收,採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合作化運營模式,走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之路,在全縣9個鄉鎮大力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產業扶貧,先後實施產業項目246個。建成以香柚、夏橙等為主的水果產業基地23萬畝,發展香芋、香姜、香菇等特色蔬菜栽培面積20.4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