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三國猛將(一):漢末董卓軍第一大將徐榮

2021-02-23 說三國

我們喜歡三國,自然是被他的名將如雲所吸引。一部《三國演義》,塑造了無數文臣虎將,其中武將更是描繪得精彩紛呈。其中武功第一為呂布,蜀漢的五虎將,曹魏的五子良將,東吳十二虎臣等……

但《三國演義》畢竟還是小說,歷史上的三國比起演義中的更為血腥,更為直接。同時也有著更多的悍將在舞臺中心展現自己,只可惜他們沒能跟對領導,從而被歷史所遺忘。說三國準備一個被遺忘的名將系列,將來一一介紹那些有著卓越能力但卻被演義或歷史忽略的名將。

在《三國志》記載中,曹操有過兩次亡命敗退。一次在宛城,就是著名的「此城有妓女否」事件,這一戰讓曹操損失了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將典韋,所以知名度極高。而另一次就低調了很多,就是曹操追擊董卓時遭遇大敗的滎陽之戰。而這場戰役中,董卓軍的指揮官正是我們這期的主角徐榮。

徐榮,玄菟人。東漢末年將領。本為中郎將,曾向董卓推舉同郡出身的公孫度出任遼東太守。而在董卓當政其間,徐榮為董卓為首的朝廷效力,因此在關東諸侯討伐董卓時,他作為董卓軍大將站在了諸侯的對立面。正是在這個階段,徐榮展現了董卓軍第一大將的風採!

曹操在滎陽的敗仗不可謂不慘

當時關東諸侯攻克洛陽,大將停滯不前,曹操親率5000本部兵馬追擊跑往長安的董卓。但進軍到滎陽汴水的時候,正遇到董卓手下大將徐榮,自然雙方擺開人馬,便是一番大戰。在徐榮率領的大軍衝鋒之下,曹操大敗。在潰逃中,曹操的戰馬也因中箭而無法騎乘。眼看曹操將亡,曹洪趕來,讓出自己的戰馬給曹操,步行保護這曹操得以逃脫。而此戰曹洪也因:「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公。」成為了曹操的心腹之將。

進至滎陽汴水,遇卓將玄菟徐榮,與戰,操兵敗,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操,操不受。洪曰:「天下可無洪,不可無君。」遂步從操,夜遁去。榮見操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資治通鑑·卷五十九》

除了大敗曹操之外,徐榮的另一次閃光則是連續兩次擊敗了盟軍中最具戰鬥力的孫堅部。

孫堅部可謂是關東諸侯中戰鬥力最強的軍隊,卻連續於徐榮之手

191年,他曾與孫堅在梁遭遇,第一戰便擊敗了當時堪稱關東第一軍的孫堅部隊,生擒了關東一方所任命的潁川太守李旻。結果董卓便實施了一場恐怖的報復,他將生擒的所有關東軍士兵,全部用布包纏起來,倒立懸掛著,灌入熱膏油,將他們活活虐殺。

長沙太守孫堅亦率豫州諸群兵討卓。卓先遣將徐榮、李蒙四出虜掠。榮遇堅於梁,與戰破堅,生禽潁川太守李旻,烹之。

——《後漢書·董卓傳》

演義中祖茂替孫堅引開董卓追兵的一幕是真實且有記載的

孫堅在梁東屯兵之時,董卓軍大將徐榮向他發起了強大攻勢。直接導致孫堅只帶著幾十名下屬逃出重圍。後來的一幕在《三國演義》中也有所描寫,孫堅與祖茂將頭盔互換,祖茂引開了董卓的追兵使得孫堅從小路逃生。梁東一戰,孫堅完全不是徐榮的對手。孫堅不斷收拾殘兵向西撤退,最終落腳於梁西陽人一帶。

孫堅移屯梁東,為卓將徐榮所敗,復收散卒進屯陽人。

——《資治通鑑·卷六十》

連續兩次擊敗孫堅,可見徐榮帶兵能力之強,絕非《三國演義》中所寫的那般不堪!

而華雄則是跟著胡軫、呂布在陽人與孫堅作戰,沒想到兩個老大內訌了

正是此戰過後,孫堅收攏散卒,與董卓的另一支由胡軫、呂布率領的軍隊在陽人作戰。結果卻是孫堅擊破董卓軍,都督華雄被斬殺。徐榮在梁東擊破孫權之功,卻被胡軫、呂布的內訌搞砸了。

卓遣東郡太守胡軫督步騎五千擊之,以呂布為騎督。軫與布不相得,堅出擊,大破之,梟其都督華雄。

——《資治通鑑·卷六十》

徐榮最終死在董卓餘黨的鐵騎之下,他到底是董卓的人還是朝廷的人呢?我偏向後者

自此,徐榮在董卓軍再無閃光時刻。直到數年之後,董卓被誅,董卓餘逆涼州軍閥李、郭在賈詡的唆使下反叛,徐榮再次走上戰場,只是這一次他的刀鋒面對的不再是關東諸侯,而是西涼鐵騎!這次的戰鬥他沒有延續當年的輝煌,在胡軫的背叛下,徐榮獨自面對西涼虎師,最終血灑疆場。徐榮的演出到此為止。

允聞之,乃遣卓故將胡軫、徐榮擊之於新豐。榮戰死,軫以眾降。

——《後漢書·董卓傳》

後人願意將徐榮歸在董卓麾下,但小編認為,徐榮心中只知道有朝廷,從來不管朝廷掌權者是誰。何進掌權就聽何進,董卓掌權就聽董卓,呂布掌權就聽呂布。徐榮就如同一匹沒有遇到伯樂的千裡馬,半生英雄卻總跟錯老大,懷才不遇最堪悲情。徐榮的悲情,或許是那個時代的註腳吧。

相關焦點

  • 破曹操、敗孫堅的超級猛將,真實身份竟是李儒?
    徐榮、鞠義、高順,是漢末三國統兵戰力最強的代表人物,也是被世人嚴重低估的三大名將。
  • 三國第一猛將:二十回合四連勝,敵將兩死一傷一逃脫,天下揚名
    第三個是孔融手下大將武安國,一看他的名字,就可以確定,這是一個小說中虛構的人物,因為按照漢末時代的取名習慣,都是單字名,一般在小說中能看到雙字名的,80%以上都是小說作者虛構出來的。總之,武安國名叫「安國」,這是小說中記載的,並不是說他複姓「武安」,單字名「國」,關於此事,就不多做分析了,因為本文討論的是呂布的神勇,而非漢末三國的取名習慣。還是說回正題,武安國屬於歷史演義小說中的一大類型,錘將,一般來說,錘將都是強力神勇型的,所以武安國也能跟呂布支撐十餘個回合,而且即使是被呂布打的身受重傷,但好歹算是保住了性命,跟呂布單挑落得如此結局,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 漢末三國,不平凡的建安二十四年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對漢末三國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在這一年裡,發生了太多的事。在這一年裡,曹魏、劉備集團、孫吳三方上演了一次次生死博弈。94版三國曹操劇照曹魏集團219年初,曹操的心腹大將夏侯淵在定軍山被斬殺,漢中爭奪戰中失利,南陽發生叛亂
  • 《真三國無雙》電影即將上映,再回頭看看三國猛將的風採
    三國武將第一人,無論野史,正史亦或者其餘史書記載,都以呂布為先人中赤兔,馬中呂布,三國演義中呂布一登場便以強勢的姿態帶領丁原的并州狼騎擊破當時頗有威名的董卓軍,在野史中,呂布很早就出場了,只不過在徵討異族,在此期間獲得飛將的稱號,令當時的異族不敢輕易進犯。
  • 三國二十四名將中,猛將雖多,但文武雙全的大將,只有8人
    三國名將雖多,但是最出眾的還是三國二十四名將。這24人是袁紹帳下的顏良、文丑,蜀漢陣營的五虎上將,以及魏延、姜維,曹魏陣營的張遼、張郃、許褚、典韋、龐德、鄧艾、夏侯惇、夏侯淵、張繡和徐晃,江東陣營的孫策、太史慈、甘寧和周泰,以及三國第一名將呂布。
  • 誰才是正史裡的三國第一猛將?
    《三國演義》可能是我國最家喻戶曉的一本小說了。其實早在羅貫中寫《三國演義》之前,三國故事就已經廣為流傳。《三國演義》中武力第一的當屬呂布。意思是黃忠和趙雲強壯勇猛,如同漢朝灌嬰跟滕公夏侯嬰這樣猛將。這個評價也不算低。《雲別傳》中記載「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一尺約合現代的 24 釐米,八尺是 192cm。當然這個八尺肯定是四捨五入的約數,不會正好一米九二,但是趙雲身材高大肯定是沒錯的。
  • 按照正史記載,三國第一猛將是誰?
    「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喜歡《三國演義》的讀者對這句順口溜一定不會陌生,這是民間對《三國演義》中猛將實力做的一個排名,可能其他的猛將實力會有所爭議,但呂布確確實實堪稱是《三國演義》裡的第一猛將。不過,如果拋去演義的內容不談,按照正史記載,誰才有資格稱第一猛將呢?
  • 歷史上呂布是三國最強?此人曾戰敗呂布兩次,原來都被小說騙了
    凡讀過漢末三國這段歷史的人,都知道呂布勇武,史書上稱其為「飛將」,在《三國演義》中,更是被公認為三國第一猛將,無論史書還是小說,都可以看出呂布的勇武。但是,還有一個人堪稱三國中最強的虎將,曾連續兩次擊敗呂布,董卓根本不敢惹,還想於其聯姻,卻在一次意外中喪生。
  • 三國正史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人是誰?不是呂布,也不是關羽和趙雲,而是他!
    三國正史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人是誰?如果要問三國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人是誰?;然而從正史來看三國斬殺敵方大將最多的人是誰?樂進堪稱是三國第一勇猛的先鋒大將,也是曹操麾下衝鋒陷陣的第一猛將,《樂進傳》中關於他先登破敵的記錄很多比如「擊呂布於濮陽,張超於雍丘,橋蕤於苦」;「從徵張繡於安眾,圍呂布於下邳,破別將,擊眭固於射犬,攻劉備於沛,皆破之」;其後官渡之戰和平定河北
  • 三國十大猛將都用的什麼兵器?感覺呂布和張遼的兵器名字非常霸氣
    三國時期名將很多,但是這裡主要討論《三國演義》裡的十大排名,或許與傳統的排名有點不一樣,這個都是可以討論的;看看這十大猛將都用的什麼兵器,附帶坐騎,因為作為一個將軍,好的兵器和坐騎才能更完美的發揮真實實力。TOP、10 孫堅孫堅據說是孫武的後代,於漢末徵討黃巾有功,被拜為長沙太守。
  • 運城市和臨汾市在漢末三國時期屬於哪個郡,出過哪些名人
    那麼,從春秋至漢末三國時期的運城市和臨汾市屬於當時的哪個郡呢?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要從「河東」這個名詞說起。「河東」一詞最早出現時,只是一個泛指的地域概念,凡是在黃河以東的地區都能稱之為河東。據《戰國策秦策》載,戰國時期的魏、齊、韓三國,舉兵攻伐秦國的時候,秦王無力拒敵,準備割讓河東的地域求和。
  • 三國裡牛皮吹的響,結果卻活不過半集電視劇的三個來搞笑的大將
    董卓的手下大將華雄,在汜水關,憑一已之力抵擋十八路諸侯聯軍的進攻,中間還偷襲了孫堅的營寨,大敗孫堅軍,並斬了孫堅部將祖茂。這可如何是好,於是,十八路諸侯討論由誰來乾死華雄,首先被派去的俞涉,他是袁術手下的大將,他主動請戰,結果戰不到三個回合,被就華雄斬了。
  • 正史中三國第一猛將到底是誰?
    演義中的呂布誰是三國(包括東漢末年)第一猛將有人會說了,這還用問麼?當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的呂布!
  • 被遺忘的三國猛將(六):曹操的邊疆柱石:黃須兒曹彰
    被遺忘的三國猛將(六):曹操的邊疆柱石:黃須兒曹彰這是我們被遺忘的名將系列的第六期,這一期我們來說的是一位大家耳熟的名將。但我們對他的認知更多僅限於一個定語:曹操的三子。他是曹操的黃須兒,也是曹操兒子中最勇猛的一位。讓我們開始吧。
  • 【三國猛將傳】《三國演義》中被忽視的兩員猛將
    一部《三國演義》,帶我們認識了三國的烽火硝煙。同時也讓我們認識了關羽、張飛、呂布等一幹猛將!
  • 呂布一生未殺過名將,卻是公認的三國第一猛將,吹出來的嗎?
    這還不算完,後來呂布又被司徒王允用計挑撥,呂布直接殺了董卓,這樣一來呂布被人看不起也正常,要知道丁原對他可不薄,結果董卓稍微用了點東西誘惑,呂布便能殺了自己義父。
  • 帶你認識漢末黃巾陣營中的那些猛人們
    黃巾起義,往往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開端。在《三國演義》中,許多的漢末諸侯都是以討伐黃巾起家。其中不乏像劉備,董卓等人。從歷史上來看,黃巾的起義基本屬於底層農民軍發起的戰爭,在面對眾諸侯的正規軍時常常盡以失敗而收尾,可以說戰鬥力並不強,這一點我們可以從曹操收編的青州軍可以看出一二。
  • 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三國二十四名將排名,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  黃許孫太兩夏侯,二張徐龐甘周魏,槍神張繡和文顏,雖勇無奈命太悲,三國二十四名將,打末鄧艾和姜維。接下來看一下他們每個人的簡單介紹。趙雲有勇有謀,文武雙全,是三國裡最完美的角色之一。三、古之惡來——典韋,曹營第一猛將,雙戟八十斤天下無雙,以一擋十,智勇雙全,忠心護主。只可惜,因曹操一時貪慾,害得猛將寡不敵眾戰死,死後曹操為之痛哭流涕。一、飛將軍——呂布,手中畫杆方天戟,座下嘶風赤兔馬,劉關張三人合力尚且沾不得上風,轅門射戟表現了其一流的箭術,三國第一猛將,當之無愧。
  • 李儒:三國裡最被忽略的頂級謀士
    李儒堪稱是董卓集團的第一謀臣,甚至可以說是唯一智囊,他在董卓集團的地位,不亞於諸葛亮在劉備集團,周瑜在東吳集團的地位,是個至關重要的角色,董卓在三國前期橫行一時,可以說關鍵就是出於李儒的謀劃。李儒的第三次決策也很是重要,這次決策讓董卓集團得到了三國第一猛將呂布,董卓甚愛呂布之勇,甚至說「吾觀呂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慮天下哉!」這樣的話,這時候手下將領李肅就獻計說以金銀珠寶,特別是赤兔寶馬來收買呂布,聽到這話,董卓馬上就問李儒「此言可乎?」,李儒回答的非常乾脆也很精彩:「主公欲取天下,何惜一馬!」
  • 原來呂布在董卓軍中地位並不高,胡軫徐榮等無名之輩都比他大
    當時,曹操見關東諸軍皆遲疑不進,每日只是置酒高會,作壁上觀,心中憤懣不已,遂獨自領兵西進滎陽,半途卻被董卓部將徐榮擊破,受傷夜遁而去。長沙太守孫堅也率兵攻打董卓,又被徐榮擊破。榮軍還生擒了潁川太守李旻,將其烹殺,並將剩餘義軍俘虜用油布纏裹,捆成木乃伊一般,然後點火活活燒死,直燒的號聲震地,臭氣燻天。殺人殺出創意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