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的香港娛樂圈是什麼樣子的

2021-02-07 孟大明白

今天是香港回歸20周年,20年如白駒過隙,仿佛就在昨天的事,眨眼間已走過人生的四分之一。當年聽艾敬唱「1997年快些到吧,到了我就可以去香港」,那時還覺得1997很遠很遠,現在的確它很遠很遠,是已經走過了很遠很遠。



1997年的香港電影是個平年,票房第一名《一個好人》比成龍上部電影的票房少了1200萬,但還是以4500萬穩居第一,成龍演的是一個廚師,當然還是功夫廚師。



周星馳在稱霸香港影壇數年之後,1997走向了頹勢,這一年他只有《算死草》和《97家有喜事》分列第四和第二位。



可嚴格說來,這兩部電影的主演都不是他。《97家有喜事》沿襲了《92家有喜事》的賀歲創意,主演黃百鳴、吳鎮宇、吳倩蓮不能和當年的張國榮、吳君如、張曼玉相比,《家有喜事》,我們只記得九二年那一部。



《算死草》也是繼續套用《審死官》的清朝訟師題材,實質男主角葛民輝,音樂組合軟硬天師中的軟天師,當年王晶試圖力捧他做周星馳接班人,結果大家也看到了。拍戲過程中,周星馳和導演馬偉豪不合,拍了六天就離開了。



另一個走向頹勢的系列是曾經紅遍香江,無數青少年激動仿效的《古惑仔》系列,此處應響起「叱吒風雲我任意闖萬眾仰望」。


不過《古惑仔》本身就是錄像廳時代荷爾蒙衝動的產物,打打殺殺沒什麼頭腦,只是由於香江第一長發美男子鄭伊健太過帥呆,才迷惑了萬千少男少女。



在前幾年的《極速前進》節目中,鄭伊健、陳小春對出演《古惑仔》流露出了後悔,陳小春說:「因為我們是負能量,因為我們教壞人。但要記得我們只是演員。」



有路人和他們打招呼說:山雞哥,浩男哥,這是你們的銅鑼灣。鄭伊健一言不發地走開。


不過這一年香港金像獎最大的贏家倒是頗具象徵意味,最佳導演、影片、編劇都是《甜蜜蜜》,這部裹著愛情糖衣實則反愛情的電影,男女主角都是從大陸到香港討生活的新移民,伴隨著鄧麗君甜蜜的歌聲,卻是他們橫亙了十年,並不甜蜜的命運、掙扎與嘆息,有了《甜蜜蜜》,1997年的香港影壇就值得記憶。



1997年的香港小姐選舉同樣是個平年,大概沒幾個人記得冠軍翁嘉穗、亞軍李明慧是何許人也,因為她倆相貌都不出眾,五官小,氣質淡,身高也矮,一個一米六四,一個一米六二。只有季軍,當時被笑話鼻翼寬寬的佘詩曼一直在娛樂圈摸爬滾打了下來。



這年港姐最勁爆的是樁三角戀故事,人稱鄔公奇案。七海化工集團參與贊助了1997年的港姐,李明慧宣布說她將與該集團主席鄔友正結婚並退出娛樂圈,說時一臉甜蜜。


話音未落一個月,李明慧的好姐妹,冠軍翁嘉穗就被拍到和鄔友正約會,鄔還在電視上發表悔婚宣言:「我沒有宣布和她結婚!只是閒話家常時提過一下,沒有當真的!其實我和每個女孩拍拖都想結婚的,我又沒老婆,當然說隨時可以結婚啦!可能這樣就產生誤會了。「


有人還爆了李明慧收了鄔120萬分手費,為此鄔還起訴了媒體,李明慧羞憤之下,避走他鄉。翁佳穗順利和富豪結婚,生了兒子,到現在還是恩愛夫妻的姿態出現,二女搶的就是這樣一個男人。



雖然港姐一地雞毛,但那年的TVB還是出了一些精品劇。可以稱之為經典的有黃日華版《天龍八部》,儘管後來的胡軍比黃日華高大威猛,更符合喬峰外型描寫,但97版有很多不可替代的珠玉在前。



還沒有來得及猥瑣的陳浩民,是我個人最喜歡的一版段譽,懵懵懂懂色而不淫的貴公子,不知怎麼後來會變得如此渾濁。



木婉清的扮演者趙學而皮膚微黑,可是既俏麗又冷漠,她也曾是謝霆鋒的女友,實話說比蔣欣版有味道。



雪梨演的馬夫人雖然不漂亮但騷媚入骨



如果說有遺憾,就是演王語嫣的李若彤和演慕容復的張國強年紀太大,不像少男少女。



為了慶祝香港回歸,無線還拍了《難兄難弟》,主演是羅嘉良、吳鎮宇、宣萱和張可頤。這是個很經典的故事,背景是香港人都非常熟悉的六、七十年代娛樂圈。



那時最紅的兩個女星陳寶珠、蕭芳芳,她們的粉絲多是工廠女工,為了粉她們鬥得死去活來。現在粉絲都是為了男偶像鬥,以前卻是為了女偶像,原因是陳寶珠經常反串男角,粉絲把她當情人來愛的。當然故事是瞎編的,只是有一些背景和細節有據可查。



無線電視辦的另一個慶典「十大勁歌金曲頒獎」才是香港娛樂圈真正的縮影,大概很少有哪個地方的明星像香港這樣,有如此多的影視歌三棲,而且每行都做到頂尖,樂壇的那些人同時也佔據著影壇。


當時最紅的還是「四大天王」,這個稱號的由來沒有定論,最早應該是《東方日報》提出來。在譚詠麟、張國榮這兩大粉絲團體退出戰場後,先是劉德華、張學友和譚力推的李克勤最活躍,但是半路殺出了黎明、郭富城。



黎明憑著一張俊臉主演TVB的《人在邊緣》等劇,大攝影師杜可風說黎明是他拍過最好看的臉。



審美這事見仁見智,港媒的審美非常模式化,對男性的形容詞是「高大威猛健碩俊俏」,黎明佔了高大俊俏;對女性的形容詞主要是大波,當然靚麗也很重要。


郭富城本來是TVB的伴舞,也在一些劇集裡跑龍套,其實那時他演技就不錯,我記得他和當時他的女友姚正菁演過一個電視劇,名字不記得了。劇情是姚被人輪姦,他被綁在一邊目睹了這一切。



那時郭富城剛開始演戲,就能控制住這個極端戲劇化的情緒:痛苦、懊悔、憤怒、心疼。。。。種種都能看到。


只是他離高大這個詞有點遠,在香港一直出不了頭。直到在臺灣拍了機車廣告,被潑了一臉水,無辜的眼神,溼溼的頭髮,打動初戀少女心,旋風般紅回香港。



1997年的勁歌金曲被四大天王包攬,當然也有其他很活躍的明星。女歌星前三名是王菲、鄭秀文、陳慧琳,還有當時沒有退隱的彭羚。



男歌手有古巨基、許志安等人,陳奕迅還沒有出現,謝霆鋒已經在臺邊邊上站著了,他是新人獎的金獎。



那一年張惠妹憑藉《原來你什麼都不想要》猛龍過江,拿了最受歡迎國語歌曲和新人獎銀獎。


頒獎前會採訪歌手誰最有希望獲獎,就能看出其中的微妙關係。當時劉德華和黎明的粉絲鬥得最厲害,因為他倆都是偶像派。所以他們大多會說希望學友得獎,其他人也有互提的,但沒一個歌手提黎明,大概是嫌他唱得不好,也可能因為他是外來戶。


1997年的香港回歸晚會是聚得最齊全的一次,在人民大會堂表演,有一首聯唱《香江組曲》,不但集齊了多年沒有同臺過的四大天王,還有葉倩文、林子祥、王菲等人。



這個組曲裡面由《東方之珠》、《虹彩妹妹》、《掀起你的蓋頭來》等好些歌的拼盤,但歌詞完全改到媽都不認,大家可以欣賞一下。




我同時看了下1998年慶祝回歸一周年的歌會,20年過去了,內地娛樂圈基本上大換血了,當年參加歌會的解曉東、林萍、陳紅、眉佳。。。估計年輕觀眾已經完全沒聽說過了,而香港娛樂圈的這些人還在幕前活躍著,至少會時不時出現一下,也許這就是不認輸不服老的香港精神吧!




相關焦點

  • 香港娛樂圈的1997
    那個時候沒有香港明星,還怎麼撐得起娛樂的門面?1997年香港回歸。香港娛樂圈的大件事有「周潤發、楊紫瓊」打進好萊塢。其實周潤發到好萊塢已經幾年了,但直到1997年才演了處女作《血仍未冷》(《替身殺手》),演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冷面殺手,片酬三百萬美元。
  • 香港回歸老照片,1997年
    同上1997年3月2日,由香港各界慶祝回歸委員會和香港公益金聯合舉辦的「慶回歸為公益千萬行」活動在香港舉行,香港各界130多個團體共三萬多人參加了長達一小時的步行活動,該活動的目的是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並為公益金籌款
  • 1997回歸那一年,香港的娛樂圈發生了這些事
    20年前的今天,香港回歸,現在,當我們回看那時的香港娛樂圈當然,20年後的現在,這些人事物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又早已是另外一番景象。張國榮舉辦「跨越97」演唱會,正式重返歌壇這場張國榮闊別歌壇7年後的重返演出——從香港唱到內地,再唱到日本、東南亞、英國、美國等地,幾乎佔據了97年大半年時間。
  • 夏洛回到了1997年,1997年究竟發生了多少事
    今天我們就順著夏洛的這股風,跟隨夏洛回到 1997 年,看看那時的娛樂圈都有什麼事發生呢?年香港娛樂圈的兩大玉女周慧敏 & 楊採妮分別宣布退出娛樂圈,只不過原因大不同:周慧敏覺得事業太忙無暇顧及生活,而楊採妮則是放棄事業,選擇與男友邱韶智共同創業;
  • 1997~2017,香港回歸20年!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舉國歡慶
  • 香港回歸20年 | 重溫1997
    1997年7月1日,香港結束了長達100年的屈辱殖民史,東方之珠正式完璧歸趙,成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這一天,註定將是被中華名族記載史冊的日子。20年後,四季更迭,時光荏苒,在你心中,對於香港的記憶是什麼呢?今天,香港回歸20周年,微微就和大家聊聊關於香港的那些事兒。1842年,南京條約籤署,清政府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
  • 香港回憶│請回答1997
    不知不覺間,這是香港回歸祖國的第21個年頭了。今天不妨跟著小派的腳步,回顧一下1997年的香港。那些滿懷回憶感與膠片式的人與事,原來都發生在1997年..1996年年底至1997年,哥哥張國榮回到了闊別六七年的紅磡舞臺舉辦了主題為《跨越97》的演唱會,以此宣布他的正式復出。演唱會上他與梅豔芳的合唱,成為香港樂壇至今無法忘懷的經典。
  • 真正的銅鑼灣扛把子,在1997年買下銅鑼灣,卻在44歲遭暗殺
    真正的銅鑼灣扛把子,在1997年買下銅鑼灣,卻在44歲慘遭暗殺對於00後來說可能並不認識銅鑼灣這個地方,但是80 90後卻非常熟悉
  • 鄧小平與香港:1997年不收回香港,我就是李鴻章
    他說:「我們歷來認為,香港主權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但香港又有它的特殊地位。即使到了1997年解決這個問題時,我們也會尊重香港的特殊地位。」鄧小平還說:「如果中國那時不把香港收回來,我們這些人也交不了帳。新界的租借,香港島、九龍半島的割讓,是過去的不平等條約定的,現在實際上是廢除條約的問題。」
  • 回望1997,那一年的香港,都在電影裡了
    年,整個香港都處在喜悅與焦急,對未來的憧憬與迷茫之中,而這些一切也在當年的香港電影中有所體現。回望1997年的香港電影,那一年的時代景致便躍然眼前,對於武打片與喜劇片的熱衷,對於時年小鮮肉的熱捧,那時候的香港電影與如今有那麼多不同的地方,卻又有那麼多的相同之處。今天,小編就帶大家回顧下1997年的那些香港電影,彼時的它們講述著香港味兒極濃的故事,此時的它們,或泯滅在時光中,或已然成為經典。
  • 見證1997 香港回歸
    2017年7月1日 紹興晚報 A06、A07版     今天就是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的日子。1997年6月我作為紹興日報社的特派記者赴香港採訪。即將竣工的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飛冀樓,1997年中英兩國政府香港主權交接儀式將在這裡舉行
  •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對香港股市的衝擊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香港恆升指數期間下跌1萬多點。圖為恒生指數日K線圖  1997年6月,一場金融危機在亞洲爆發,這場危機的發展過程十分複雜。到1998年年底,大體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1997年6月至12月;1998年1月至1998年7月;1998年7月到年底。  第一階段:1997年7月2日,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制,實行浮動匯率制,引發了一場遍及東南亞的金融風暴。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
  • 香港回歸20年了,1997年的電影票房前十你看過幾部?
    本文首發於香港電影公號今天是香港回歸20周年的日子回到20年前的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旗幟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冉冉升起1997.7.1~2017.7.1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們把眼光帶回20年前看看1997年香港票房最賣座的十部電影《 97古惑仔之戰無不勝》
  • 1997-2001年香港黑色警匪電影巡禮
    [3]與美國「黑色電影」極為相似,在1997~1998年香港社會發生巨變之際,香港的警匪電影中同樣出現了一批具有「黑色特徵」的影片。這批電影與以往的警匪電影相比風格迥異,影片文本雖各不相同,卻又有其驚人的內在一致性。此類影片的創作一直延續至2000年前後,筆者將此一類的電影稱之為香港警匪電影中的「黑色電影」。
  • 1997年香港回歸,大喊「我終於有國家了」的溫兆倫,現在發展如何?
    除了在影視劇中亦正亦邪的角色之外,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在1997年香港回歸的時候,大喊自己終於有國家了。那這麼多年過去了,他現在發展如何呢?當時香港還沒有回歸,因此不能寫中國。經過長時間的考慮後,他才寫下香港。
  • 1997年香港回歸,大喊「我有國家了」的溫兆倫,現在怎樣了?
    香港娛樂圈在鼎盛的時候擁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明星,並且也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雖然現在香港的娛樂圈發展漸漸向大陸偏移,可即使這樣也不能阻止大家對香港明星的喜歡。以前的明星三觀很正,長得也很帥氣,不像現在存在了很多的漏洞和一些反面人物。
  • 1985年的香港是什麼樣子的?
    1985年的香港。那一年,是中英談判後的第二年,也是香港正式進入回歸的第一年。這是那一年的灣仔。
  • [牛眼辣評]香港1997年回歸後真實現狀
    摘錄香港某人原話節選稱(刪除部分無關內容句段);香港人在1997回歸(香港人稱之為「97大限」)前,能移民的都移民到國外去了
  • 1997到2017,香港回歸20年,這28張歷史圖片帶你回顧滄海桑田
    2017年7月1日,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 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兩國政府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新翼5樓大會堂舉行。二十年的歲月,給這片歷經滄桑的土地帶來怎樣的變遷?讓我們隨著鏡頭,一路重拾回歸後的香港時光。
  • 1997年香港回歸,大喊"我終於有國家了"的溫兆倫,如今如何了?
    雖然溫兆倫在香港土生土長長大,但是他的祖籍上海。可是在很多人都期待著溫兆倫,更多作品產出的時候,他突然從娛樂圈消失了。為了紀念這段感情,溫兆倫還專門李麗蕊創作《我的sara》,被很多人稱為娛樂圈的情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