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日
香港回歸祖國
舉國歡慶
這對於所有中國人來說
都是值得紀念的日子
相信大家當時激動地在電視機前
看回歸直播的情景還歷歷在目
▼
時光荏苒,如今香港已回歸20周年。
習大大再次踏上香港,在機場發布重要講話。
他表示:「時隔9年再次踏上香港,
感覺很高興,香港一直牽動他的心。」
▼
習大大將出席香港回歸二十周年慶祝大會及第5屆政府就職典禮,
也會視察港珠澳大橋或西九文化區等,並檢閱駐港解放軍。
▼
記憶裡的1997年,記憶裡的香港味道
東西方的融合,古今的碰撞,給香港打下了深刻的文化烙印,他們就像河流靜靜地在大地上流淌,任憑歲月的流逝,它深埋心中。
20年,內地與香港都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那麼在你心中,香港的「想像」與「記憶」是什麼?
早在1965年,香港已經採用洋紫荊作為市花,當時新成立的市政局就用了洋紫荊為標誌。
由於香港同胞對紫荊花的酷愛,1997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繼續採納洋紫荊花的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的設計圖案。
維多利亞港的名字,來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
早年已被英國人看中有成為東亞地區優良港口的潛力,後來從清政府手上奪得香港,發展其遠東的海上貿易事業。
維多利亞港一直影響香港的歷史和文化,主導香港的經濟和旅遊業發展,是香港成為國際化大都市的關鍵之一。
大陸對香港的認知一般都源於TVB製作精良的港劇。
由於是香港首間獲得免費無線電視牌照的電視臺,故一般被稱為「香港無線電視臺」或「無線」、「三色臺」,也是世界第一大華語商營電視臺。
說到香港標誌,不得不提四大天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曾經代表著多少80.90後的青蔥歲月。
因為四大天王,中國內地誕生了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追星族,內地人們第一次感受到了港臺流行文化對生活造成的強大衝擊。
1897年電影開始傳入香港,在1997年回歸之前,香港已發展成為華語世界以至東亞電影的製作基地之一。幾十年來,無論在創作觀念、多元化風格、影像技術處理還是市場營銷等方面都居於亞洲先鋒地位。
創立於1982年的香港電影金像獎,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與臺灣電影金馬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已舉辦36屆。
電車行駛中司機時常用腳觸動掛在車下的腳鍾,發出「叮噹、叮噹」的聲響,因而被香港人稱為「叮噹車」。
叮噹車帶著叮噹的奏樂聲響,穿梭時空,馳騁在擠滿各式招牌的狹隘街道,已經響了100多年,至今仍馳騁在它自己的軌道上。
香港的馬匹在賽馬場上奔跑了100多年,除了二戰的炮火,不曾因其他原因停止過。香港馬匹「精英大師」曾因17連勝揚威國際,被港人冠以「傳奇」、「永不言敗」等名詞。
「舞照跳,馬照跑」,這句出自鄧小平的承諾,如今仍是港人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成為外界觀察和檢驗香港是否成功落實「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一個視角。
香港小姐是香港大型的選美活動,於1946年開始出現。原由私人機構在香港北角麗池夜總會舉辦,直至1973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開始舉辦每年一度的香港小姐選舉,之後才統一由無線電視舉辦。
港姐是香港女性美的代表,高貴端莊,堪稱女性楷模,是香港一張永恆的魅力名片。
飛虎隊,亦稱其為特警隊,綽號為飛虎隊。其在警隊內部的正式名稱是警察機動部隊特別任務連,是香港警察的反恐主力。
於1994年成立,為香港第一支軍事化特警部隊,主要職責為處理高危險性的罪案、拯救人質、反恐、要員保護、偵測、搜索、執行水底及水面(包括水底搜索、跟蹤、搜證及潛水拯救等)、空中及特別行動並且於災難中提供緊急醫療服務等。
茶餐廳,是一種起源於香港的快餐食肆,提供揉合了香港特色的西式餐飲,是香港平民化的飲食場所,也代表了港民們的草根文化。
這是屬於香港的20年,這是備受矚目的20年
香港20年間的經濟發展可圈可點。
本地生產總值從1997年的1.37萬億港元增長到2016年的2.49萬億港元,20年間增長82%,年均增長3.2%;
人均本地生產總值同期增長六成,超越日本和歐盟。財政儲備從回歸之初的3700億港元增長到2016年的近1萬億港元,增長150%;外匯儲備從928億美元增長到3905億美元,增長了3.2倍。
▼
20年來,香港作為國際金融、貿易和航運三大中心的地位依然穩固,特別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大大強化。截至2016年年底,香港證券市場總值約3萬億美元,排名亞洲第四、全球第七;
首次公開募股額再次榮登全球首位,超過紐約、倫敦;人民幣存款和存款證結餘超過6250億元,成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
▼
香港專業的金融連結優勢、人才優勢讓香港的20年以光速的發展步伐,一往無前。
前不久,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提出,未來20年,香港將從內地的融資中心轉化為三個新中心:內地的全球財富管理中心、領先的離岸風險管理中心,以及內地的全球資產定價中心。
▼
1997~2017,團結一心共實現偉大中國夢
一起血脈相連
不在乎遠近
兩地
心連心
一起走向世界
一國之利 兩制之便
國家所需 香港所長
一起推陳創新
創新 讓我們發展得更好
一起緊扣相連
開放 國際化 超級聯繫人
一起緊握機遇
無盡的人才 全心奉獻
二十載 一起 繼往開來
一起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