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膠片的反轉片:RDP III

2021-02-11 ifilm愛膠片

富士PROVIA 100F(RDP III)是日本富士膠片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日光型專業彩色反轉片。它採用最新的膠片顯影技術:具有顆粒細、曝光寬容度大等特點,可廣泛應用於風光、體育、廣告等攝影領域,是膠片發燒友們最愛的正片之一。

正片的存在,讓膠片攝影還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透過觀片器細品正片的底片,是一件非常寫意的事情。在放大鏡裡看著膠片迷人的紋理、心醉的色彩,讓人覺得攝影是這樣的美好、人生是這樣的美好。

在產的正片不多了,碩果僅存的三款:柯達的Ektachrome E100、富士的RDP III和RVP。一卷135的正片,含上衝掃費用一張也得5塊錢(2020年)。所以不拿好鏡頭去拍正片,還真對不起這反轉片。

富士的PROVIA 100F(RDP III)是Fujifilm的旗艦,也是富士膠片這麼多年來最出色的一款日光型彩色反轉片。

Rolleiflex 3.5 Provia 100F 120

和Velvia比,Provia更細膩,顏色也更正常一些。當然,他們官網上什麼超細適馬晶體技術、微顆粒可溶性控制技術、顯影抑制釋放技術、乳劑穩定性技術,你可以選擇性忽略。因為對於攝影者來說毫無意義,而且強調這些拗口的技術沒有任何營銷意義,因為競品寥寥,愛買不買。

Rolleiflex 3.5 Provia 100F 120

RDP III的確專業:超精細的顆粒、極佳的影調表現力、明快自然的色彩表現,讓愛好者們的口中充滿了溢美之詞。

RDP III顆粒細是出了名的,要論膠片的顆粒細膩,RDP算是頭一份的(不說E100那種數碼味十足的平滑)。它的均方根顆粒度數值(RMS)僅為8,可再現生動細微的影像細節,得到甚至比ISO 25和ISO 50這類慢速膠片更細的影像顆粒,而且顆粒的大小和形狀也都均勻平滑。再者RDP的影調也著實迷人,從強光到陰影調豐富,層次過渡細膩平滑,清晰且銳度合宜。PROVIA的整體色彩接近真實色彩,紅綠藍三色還原適度,讓整體色彩充滿了幸福感。

Rolleiflex 3.5 Provia 100F 120

衝洗方面,E-6工藝讓衝洗具有普遍性,藥水在萬能淘寶上也算好買。只是,正片衝洗對於溫度和顯影時間有較為嚴苛的要求,「差不多主義」可衝不出好片子。

Rolleiflex 3.5 Provia 100F 120

本人不是什麼專業攝影者,既不在棚內拍人像,也不扛著腳架走天涯,拍什麼動人心魄的風景。因此正片多拍娃,難得心血來潮拍人文,僅此而已。反轉片的拍攝心得不多,總結起來一句話:寧欠勿曝。

Rolleiflex 3.5 Provia 100F 120

過度曝光(兩檔以上),意味著死白的廢片;欠得厲害的照片,在強光下還是能通過觀片器看到豐富的細節。這也許就是正片最為神奇的地方了。對了,千萬別和彩色負片寧曝勿欠的口訣搞混了。

-END-


相關焦點

  • 時代的飛躍——富士膠片到膠片模擬模式
    膠片技術作為富士的核心,是以照相化學、照相光學、彩色畫像評價技術等影像和彩色的處理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富士膠片的色彩表現全面、平衡自然,且影像立體感強。其彩色膠片能夠感應細微的色彩變化,不論是在強烈的高光還是灰暗的光線環境都有非常良好的表現。可以說富士膠片技術在今日的富士數位相機產品的發展中起到了最為關鍵的推動作用。
  • 旅行體驗傳說中的富士VELVIA 50彩色反轉片
    好不容易能有一次短途旅行的機會,我們帶上了久負盛名的富士VELVIA 50彩色正片,開啟了本次的膠片色彩探索之旅。我們曾在節目中提到過彩色負片的顏色還原問題,因為負片反轉色彩後還有一個除去色罩並校正顏色的操作過程,所以最終的照片都需要二次調整以儘可能接近真實;而基於彩色負片寬容度高的特點,我們也可以主觀地去進行調色,得到各種膠片特有的的色調風格。
  • 富士X-SPACE膠片季活動搶先探
    我不禁啞然失笑:是啊,雖然現在是數碼影像天下,但實際不過一二十年前仍是膠片大行天下的歲月。只不過怎麼在我心中「膠片」這個詞仿佛已經是相隔遙遠的上上世代的產物了?這段對話發生於上海淮海路、淡水路交界的「X-SPACE富士影像共享空間」裡。我從公眾號上得知富士從7月24日到9月9日舉行第二季「Hi,Film!」
  • 膠片有毒 | 膠片拍攝的日本各地
    開始玩膠片攝影也有兩年,從分不清負片,反轉片區別的新手,到衝洗,數碼化都可以DIY,能根據拍攝主題環境挑選合適的膠捲,玩就好了。
  • 富士當前4款反轉片的特點與使用(新版)
    目前世界上的反轉片種類已經非常少了,最主要的是富士的幾種片子。同時,中高感的反轉片都已經沒有了,目前只有50,100,200這三種規格(不考慮LOMOGRAPHY)其中又以富士最為主力。>因為RVP100F只有頁片,所以這裡就不怎麼介紹了,主要講富士三種常見的彩色反轉片,這也是富士最著名的,歷史最悠久的產品。
  • 【03】全類型膠片知識總論——黑白,彩負,反轉片的非數碼化體驗流程
    你市面上能買的到的黑白膠捲,除了Foma R100(人家是黑白反轉片),都是黑白負片,拍攝出來的圖像是相反的,白的是黑的,黑的是白的。  黑白負片也可以反轉衝洗打幻燈,此處不表。  黑白負片是今天后期玩法最多的膠片。事實上,拍黑白而只掃描,在很多人看來是不明智的。  傳統來說,黑白負片處理成成品照片的方法便是:光學放大。
  • 「跨國公司」富士膠片:研發不止步 追求無止境——訪富士膠片(中國...
    來源:經濟雜誌2019年,是日本富士膠片控股株式會社(即富士膠片集團)85周年慶。富士膠片自1934年初創階段從攝影膠片起家,持續在影像、醫療、印刷、高性能材料等多領域進行了創新性的探索。截至2019年3月,富士膠片在全球範圍內已有279家子公司,員工逾72000人,(2018年4月–2019年3月)銷售收入達219.05億美元。
  • 品嘗膠片的味道 富士韓國推出膠片泡麵
    都覺得膠片的味道很「毒」,那麼你想嘗嘗麼?近日,富士韓國區推出了全新的產品膠片拉麵。這款貼標Provia 100F的新款拉麵,或許會是你一嘗膠片味道的好機會。富士韓國推出的膠片泡麵新泡麵也是韓式經典辣白菜味    這款新拉麵由富士韓國推出,拉麵桶採用了富士Provia 100F的經典配色。
  • 富士膠片:與其說是轉型,不如說是進化
    被數位化浪潮淹沒後,這家昔日的膠片巨頭已經尋找了諸多轉型方向。數字影像、醫藥、數字貨幣,但都沒有成效。其實,與柯達同時代的另一家「膠片巨頭」富士膠片,早已完成了徹底轉型,在多個領域擁有領先技術,市場地位和規模也遠超當年。富士膠片的轉型有清晰的特色,它鼓勵整個公司重新梳理已有業務中的核心技術,並思考這些技術是否可以用在完全不同的其他市場。
  • 膠片相機動手玩-富士tiaraII
    這是自重力的第一篇膠片相機使用心得,不知怎麼開頭就直接進入正題吧。
  • 膠片的味道|膠片攝影入門必看,你所不知道的膠片知識
    膠片攝影目的不同,使用的膠捲各異。最主要的幾個分類是黑白卷、彩色正片和彩色反轉片(負片)。最常見的膠片尺寸是35mm。許多單眼相機(SLR)和旁軸相機都使用這種膠捲。這樣的底片成卷裝,每卷可成像24或36張。其他兩種主要尺寸的膠片為中畫幅膠片和大畫幅膠片。中畫幅比35mm卷大許多,需要專門的相機。
  • 富士TIARA II-高顏值小巧的膠片隨身機
    富士TIARA II-高顏值小巧的膠片隨身機
  • 富士X-S10相機體驗膠片色彩人像
    不久前,富士推出了全新的X-S系列無反相機,第一臺便是富士X-S10。這臺相機與我們以往印象裡的富士有所不同,外觀布局上並沒有那麼「富士」,而且機身設計小巧精緻,但是性能和配置上卻又比肩富士旗艦級無反相機X-T4。
  • 再少一款 富士Velvia 100F 120膠捲停產
    對於膠片愛好者而言,接下來的消息有些讓人無奈。由於需求量減少,富士膠片宣布正式停產Fujichrome Velvia 100F 120反轉膠片(RVP 100F)。預計這款膠片將於2015年2月上旬全面停止出貨。
  • 富士500膠片相機漂流創作計劃招募啟動
    富士 「Hi,Film!」膠片季回歸 500膠片相機漂流創作計劃招募啟動!    2020年夏天,這場膠片狂歡將再度續寫!第二季「Hi,Film!」膠片季即將在7月24日-9月9日回歸富士X-SPACE。
  • 膠片兩巨頭再爭鋒富士膠片instax SQ10方形拍立得與柯達2款橫評
    而拍立得就是把拍攝和輸入二合一的相機,早在膠片時代就有眾多擁躉,在如今膠片時代回歸的風潮下,更是復古和潮流的代名詞。今天我們就對三款拍立得相機進行評測,十分有趣的是,測評室裡的這三款就是曾經膠片時代的兩大巨頭——富士膠片和柯達的拍立得產品,富士膠片instax SQUARE SQ10數模一次成像相機、柯達的printomatic和mini shot拍立得印表機。
  • 膠片模擬的魅力 富士X-T200相機街拍美女
    這臺相機主要面向於入門用戶而推出,但是其配置性能表現卻比大部分入門級相機要更加強悍,搭配上富士內置的膠片模擬,可以輕鬆滿足用戶對於街拍的需求。今天,我們和時尚旅遊博主一起拿著富士X-T200走到街頭,體驗它的膠片模擬和街拍的樂趣。    本文圖片由時尚旅遊博主--伊蓮137拍攝。
  • 富士將於今年全面停產黑白膠片 除了它
    隨著復古風的流行,不少人認為膠片市場將捲土重來。然而,近日有消息稱,富士將於今年停產多款膠片,其中Neopan 100 Acros更是富士最後一款黑白傳統膠片,換言之,除了Instax mini monochrome就沒有富士黑白膠片了。
  • 富士6×7中畫幅膠片:慢節奏的質感
    用旁軸秒殺你的120單反——新一代的大徠卡GF670系列你還記得曾經的富士GA645、GS645麼?「大徠卡」的名號曾經被所有偏愛中畫幅底片的畫質,卻又不能忍受沉重單反的攝影師牢記在腦中。富士在微單/單電相機成為風潮的2010年逆流而上推出GF670和GF670W,在我看來,除了對利潤的期待,更多的是「Fujifilm」(富士膠片)的堅持。
  • 膠片與數碼的對比:質感
    柯達E100VS反轉片愛克發公司的Ralph Schaetzing將畫質定義為三個組成部分:圖像的可客觀測量的物理特性,觀測者的主觀感知,與具體場景的性能需求。如此歸類,膠片的質感很難用儀器去觀測,更多的是觀測者的主觀感受。質感怎麼定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