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人什麼情況下適合辭職創業?

2020-12-22 自由職業成長營

那日,我拼車到市區,車上的另外一位乘客與司機年齡相當,兩人便愉快地攀談起來,在他們的交談中我得知,司機大叔有一個正在上大學的兒子,他感到兒子年齡到了需要用更多的錢的時候了,讀書、談戀愛以及未來結婚都需要錢,所以他辭去了「混日子」的工作做起了計程車司機。我不經抬頭看了看他的後腦勺,猜測了下他的年紀,看上去四十多接近五十歲的樣子,身材不胖不瘦,從說話和動作敏捷上看身體還不錯。他說早在九幾年來到上海,進入了一家不錯的大型企業,公司早就給分了房子,這種同上海人一般的福利待遇可能真的讓人羨慕,「XX集團當個保安五年之後就有資格參與分房」,是的,上海的房子、車子都有了,真的容易讓人感到安逸和舒適,如果不是為了下一代,或許他還會繼續呆在這個舒適圈裡吧。不過我在內心感慨:我可不希望在他這樣的年紀還在為錢而奔波。

打工人什麼情況下適合辭職創業?

很多人問過我類似的問題,辭職創業前不論是心理上的準備、物質資源上的準備都有很多方面,洋洋灑灑地講都夠寫出一本書了,其實創業無非就是希望多賺些錢,賺錢到底有哪些規律和底層邏輯?最近通過看書、觀察和實踐,我得出了幾條重要的概念,也就是說辭職創業前你至少要具備這些思維:

選對一個賺錢的行業再去努力。

你的技能有多不可替代,你才有多值錢。

產品再好不懂營銷,依舊關門大吉。

臉皮不夠厚別去創業。

別怕失敗,幹就完了。

有50%的把握就夠了。

01

選對一個賺錢的行業再去努力

努力的人不一定都能成功,甚至絕大多數不會成功,賺錢這事更不是傻傻地努力就夠了,而是找到那些花最少的時間獲得最大的收益的事情,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選擇大於努力」。就像《躍遷》這本書裡講到的:高手就是在高價值領域,持續做正確動作的人。創業其實也要具備類似投資人的眼光,投資人可能並不親力到創業的具體實踐中去,但他們所花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決策上,他們要精挑細選出那些符合趨勢的、在高價值區域的、具有成長性的、投資最少回報最大的企業做投資,所以在創業之前,不如先學會投資人的思維,用戰略眼光去看看你想要做的事情是不是一個賺錢的行業,是否是高價值的,而不是僅僅從自己是否擅長作為出發點。

是否是「高價值」的行業,有幾點可以看:1.有沒有較大的市場需求,尤其是剛性需求。如:健康、教育相關產業。2.有沒有可以廣泛普及的機會。一方面是產品人群的廣泛適用性如零售、電商、知識付費,另一方面模式是否可複製,加盟模式、分銷模式等。3.有沒有足夠的技術壁壘。如有高科技含量的產品,無人駕駛、智能設備、高新生物技術等。

02

你的技能有多不可替代,你才有多值錢

文章開頭說到的計程車司機,途中我聽到他還感嘆過一句話:「出租司機我最多只能做一年,開車時間久了人要不行的……還是要有點自己的東西」。我相信司機大叔也感到這份一天五六百「高」收入的工作並不能長久,開車這項技能有非常高的可替代性,也許每天都有無數像他一樣辭掉「混日子」工作的新司機加入進來,任何一個領域都充滿了競爭,尤其是那些容易進入的行業,如果你的技能不具備不可替代性,那就非常容易隨時被搶走飯碗,那些身體比你強壯,熬夜比你厲害的年輕人將會一波又一波地替換掉這些中年人。

很多人會說我並沒有什麼不可替代的技能,我會的人人都會,我也很難做到行業最高標準,這時候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著急去入場創業,仔細觀察、調查和篩除掉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機會,不要在自己實力拼不過對手的方向切入,而是選擇換個角度。

如果優勢不足以當第一,那就搞差異化競爭,如果無法上主戰場,那就佔領二線戰場,如果綜合能力勝不了,那就找一個細分領域,從一個小頭部去更大的頭部。就像有人說「我想做電影導演」,但不是科班出身也沒有人脈資源,那能不能靠寫出暢銷小說,成為編劇,轉而成為導演。韓寒、郭敬明不也是先依靠寫作出名才有了做電影導演的機會嗎。

03

產品再好不懂營銷,依舊關門大吉

如今這個時代實在不缺好的產品,缺的是把好的產品讓更多人知道和賣出去。「酒香也怕巷子深」,你的產品無論多麼獨樹一幟,有多麼高的科技含量,如果沒有好的營銷配合,只會被繁華的世界埋沒。創業者可以不懂營銷的實踐,卻不能不懂營銷的思維,如果你連你產品的目標消費者是誰、他們對什麼感興趣、哪裡找到他們一問三不知,或者對這幾個問題猶豫不決,那就不要輕易開始你的創業,一旦開始就很有可能增加你試錯的成本。你可以先去做做調查,拿著你的產品去問問潛在客戶他們是否需要和感興趣。

現在做生意就是做流量,產品一旦生產出來或者被批發回來,但你沒有流量就很容易陷入資金無法回籠的困境,高手們則是先做流量,再針對粉絲的偏好出售他們需要的產品。

04

臉皮不夠厚別去創業

創業其實和上戰場打仗差不多,競爭就有輸贏和成敗,臉皮太薄的人很難創業成功,究其原因就是他不敢爭取勝利。商業上的輸贏成敗就是看誰先取得先機、佔領優勢,我們不但要從各個方面與對手競爭,還得時刻研究對手超越對手,甚至還要給對手「心狠手辣」的打擊,佔據不了頭部搶佔不了市場,第二和倒數第一很多時候是沒有什麼區別的,所以如果沒有成功就等於失敗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爭取勝利。

從另一方面說,臉皮厚也是要敢於收錢,有些人剛開始創業賣東西給熟人都不好意思收錢,也不好意思要求別人幫自己做宣傳,這樣的老好人也不適合創業,想創業就先鍛鍊向身邊的熟人收錢開始,即使是不收錢或少收錢也要要求朋友在朋友圈等地方幫你做宣傳,其實人們對不勞而獲的東西才會感到沒有價值而不珍惜,收錢才是體現你價值的最好方式。

05

別怕失敗,幹就完了

怕失敗的心理阻止了很多人去創業,聽到「創業」兩個字都足以聞風喪膽,創業失敗率著實非常高,但其實網際網路時代又是創業成功率最高的時代,很多人不花一分錢寫公眾號、做自媒體就能贏得粉絲獲得高收入。不斷學習和掌握創業的底層邏輯,把試錯成本控制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多試幾次就一定會離成功越來越近。永遠不要抱怨時代、出身,抓住你能抓住的機會,只要肯幹就成功了一半。

06

有50%的把握就夠了

「不要因為容易而去做一件事,而因為有價值才做。」《躍遷》一書說到高手們都會先思考價值,他們相信方向正確就值得去做,因為資源、技能、優勢都可以之後再補足和積累。但我們一般想到的都是先從自己的優勢出發,反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才發現,這些優勢不是真正的優勢,尤其是找不到對應的市場,陷入不知道自己的客戶是誰,總在尋找客戶的茫然中。就像一開始我做攝影師,我認為攝影技術是我的優勢,可是入行之後才發現比我優秀的攝影師太多了,後來我覺得我會後期是優勢,可比我優秀的後期也有很多,後來我做了廣告導演,也有更多比我厲害的導演,最後我發現我真正的優勢是我比一般的廣告導演更懂營銷,因為我大學的專業是廣告學,那時就建立了一些基礎的思維,並且後來我也很喜歡研究營銷的學問,還自己嘗試做了自媒體,我更懂具有營銷功能的視頻、商業自媒體應該怎麼做,同時這也符合很多企業客戶的對視頻的真正需求。

當你找到一件有價值的事,但你還不具備做這事的能力,那就去找有這項技能的人合作,或者是自己去學習,把一項複雜的學問拆解成自己能夠學會的小部分知識,一項項攻破,在實際中邊做邊學也是成長最快的方法。

相關焦點

  • 國民初戀新劇「啟動」:不想創業的打工人,不是好社畜
    原創 魚叔 獨立魚電影最近,「打工人」梗突然火了。一夜之間,網上全是關於打工人的段子和表情包。人人皆以打工人自豪,以打工人為榮。調侃歸調侃。從毫無背景的打工人,到家財萬貫的富二代;從努力認真的平庸者,到天賦異稟的才俊。每個角色各不相同,但都有同一個創業夢。先從裴秀智扮演的徐達美說起。達美小時父母離異,母親改嫁,父親早逝。奶奶一邊擺攤賣熱狗,一邊撫養她長大。
  • 十年集團酒店高管,辭職創業選擇快樂星漢堡品牌!
    原標題:十年集團酒店高管,辭職創業選擇快樂星漢堡品牌!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是打算一輩子為別人打工,還是自己創業當老闆?如今是大眾創業的年代,有的人經商沒幾年就成為了富人。有的人雖然有創業的心思,但是一直找不到好的創業項目,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就是漢堡加盟項目。
  • 我聽過最毒的雞湯,是讓人辭職去開店
    能看見並讀懂這些熱搜的老闆沒幾個,嘴上說著「要辭職」的打工人,也終是沒有將創業付諸行動的勇氣。非但不敢辭職,臨近遲到了,他們奔向打卡機的小碎步還不得不再快一些。「開一家店」怎麼就成為打工人的備胎了?打工的生活,確如萬能青年旅店歌中所唱:「傍晚6點下班,換掉藥廠的衣裳,妻子在熬粥, 我去喝幾瓶啤酒。如此生活30年,直到大廈崩塌。
  • 打工人的賺錢邏輯 - 創業篇
    (圖片來源:攝圖網)作者|徐霄鵬  來源|產品遇上運營(ID:alden_xu)前文《打工人的賺錢邏輯 - 打工篇》談了打工賺錢,本文再聊聊創業。商業模式,我的理解就是把什麼商品,通過什麼渠道,賣給什麼顧客,怎麼賺到錢,以及你有什麼合作夥伴,具備什麼資源和成本優勢。這些方面可以一一推敲,找到自己的優勢所在,作為創業切入點。比如某些小夥伴,老家有某種特別的農產品,比如蒙頂黃牙、深山蜂巢蜜、潛江小龍蝦、陽澄湖大閘蟹……這就像礦一樣,別人沒有,這就是商品優勢。
  • 拼多多23歲女孩猝死後,一名26歲打工人的自白書
    打工人、小丑梗爆火我一點都不意外,真正的解決方案出來前,自我調侃成了消解生活壓力的方法。   巨頭們還有完善的福利制度和明確的加班費用,而在巨頭影響下,又有多少中小型創業公司,在加班費不明確的情況下,讓員工學習狼性文化。
  • 適合自己才最好 男人30到底是創業還是理財
    男人到了30歲,一般手頭上都會小有積蓄,30萬-50萬應該有的,這時候是選擇辭職創業,還是選擇繼續穩定的工作,把錢拿去理財?理財師對兩種選擇進行分析對比,一番比較之後,自然就有了答案。  1。創業  恐怕很多奔三的男人都會有「創業」的想法,尤其是工作不順、職業前景困惑的,更有「老子明天不上班」的衝動。
  • 我聽過最毒的雞湯,是讓人辭職去開店-虎嗅網
    能看見並讀懂這些熱搜的老闆沒幾個,嘴上說著「要辭職」的打工人,也終是沒有將創業付諸行動的勇氣。非但不敢辭職,臨近遲到了,他們奔向打卡機的小碎步還不得不再快一些。一、「開一家店」怎麼就成為打工人的備胎了?
  • 創業究竟有多難?為何大部創業的人都失敗了?真實原因是什麼?
    最近非常流行一個梗,那就是「打工人打工魂」。說起來,現在不少人都在努力打工,提升自己,改變自己的生活品質。但是打工打到一定程度,不少人都會選擇創業,懷揣著夢想去為自己的事業「打工」。只是,為別人打工容易,為自己打工卻異常艱辛,並且到最後也沒有堅持下去,不僅浪費了不少的錢財,而且還耗費掉寶貴的時間。那麼創業是否真的那麼難?
  • 五十歲的中年人還能創業嗎?做什麼較好?
    通常來説,四五十歲的中年人是創業的最佳年齡。因為,五十歲的人與年輕人相比,社會經驗豐富,而且人脈關係也較廣,更適合於創業。而與體力和腦力都在衰退期的老年人相比,五十歲的人年紀輕、精力好、身體狀態還不錯。所以,五十歲是一個比較適合創業的年齡。
  • 一大波房企總裁辭職創業!地產開發還有第二春?
    其實,無論是總裁辭職,還是辭職創業,都不是什麼大新聞。畢竟,近年來,總裁和新東家的蜜月期越來越短。至於房企高管辭職創業,早在2014-2015年時,就曾經出現過一波高潮。但地產總裁辭職創業,還扎堆幹地產開發,卻有點意思。
  • 什麼時候是辭職的最好時機?
    人的本性使然,他們想繼續做下去,有他的理由,他們要辭職,一樣有他的想法。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予一份柔軟的支持。<2>當你想辭職了,說明你的心想要一份改變,那麼什麼時候是辭職的最好的時機?有次他看到一個同事家養了條寵物狗,從中看到了商機,於是就辭職出來單幹。家裡人一開始各種不支持各種反對,身邊朋友們也覺得他有點太把創業當兒戲,這年頭哪有這麼容易就能創業成功的。
  • 加油打工人搞笑段子怎麼寫 早安打工人加油打工人究竟是什麼梗
    加油打工人搞笑段子怎麼寫1、你的朋友圈好久沒提及星球、銀河、宇宙、夢想、文學了,怎麼,是不是跟我一樣去打工了?2、打工人,打工魂,打工人都是人上人!3、打工日記:陰,今天是打工第一天,早出晚歸,我想勸退我自己。
  • 網際網路打工人!趁你還沒到35歲
    今天,我們和不同職業的網際網路打工人一起聊聊他們的職場生涯。我打工10年了,還是很普通、不敢隨便辭職的那種,在非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做非核心業務,是個非核心員工,這個概括準確又心酸。這是個5%和95%的世界,如果你屬於5%,你在參與甚至決定這個世界的走向,但如果你屬於95%,你只能是打工人。
  • 大學生辭職擺攤賣蛋堡:創業雖艱辛,但是值得
    大學生辭職擺攤賣蛋堡:創業雖艱辛,但是值得可是近日,網絡上出現了一位紅人,他來自黑龍江哈爾濱,楊波大學畢業10年後辭掉工作,和妻子一起創業擺攤賣蛋堡。這樣的選擇很少會有人去做,因為風險太大了,很多人都安於現狀。他稱創業雖艱辛,但是值得,他這三年來帶了700多個徒弟,有的還是從非洲趕來學習。最高的時候,自己一個月賺了12萬。
  • 男人適合什麼創業項目?最後一個沒想到!
    創業,是每一個男人的夢想,然而30歲又是一個分水嶺,面對家庭的壓力,大部分人選擇創業,困難就在於很多人都不知道有哪些項目適合去做。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整理了幾個適合30歲男人的創業好項目,每個項目都蘊含著巨大的商機,就看我們如何把握了。
  • 網際網路打工人,趁你還沒到35歲
    今天,我們和不同職業的網際網路打工人一起聊聊他們的職場生涯。我打工10年了,還是很普通、不敢隨便辭職的那種,在非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做非核心業務,是個非核心員工,這個概括準確又心酸。這是個5%和95%的世界,如果你屬於5%,你在參與甚至決定這個世界的走向,但如果你屬於95%,你只能是打工人。在工作中,我被提醒是「打工人」的瞬間有很多。
  • 今年本來就不好找工作,為什麼辭職的人還是有那麼多?
    不管是什麼時候,總還是有人辭職的,而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其實辭職的人相對來說要少很多了,不知道題主的還是有那麼多是跟去年比還是跟前年比呢?有沒有具體的數據呢?不過確實,就算是今年經濟形勢不太好且疫情的影響的情況下,還是有不少人辭職,這主要有幾方面的原因:1、厲害的人不管任何時候都不擔心找不到工作,經濟形勢不好也好,疫情影響之下的經濟形勢更不好也罷,對於工作能力比較強的人來說,都不影響他們選擇更好的機會,所以有一部分人之所以離職是因為他們有更好的機會。
  • 《天道》:創業賺錢應該辭職「全力以赴」?還是「腳踩兩條船」?
    還有一些人,本來有很好的工作,辭職去創業,結果失敗了,不但錢沒了,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如果「全力以赴」去創業,那風險是非常高。而更低風險的創業模式,在《天道》丁元英有說,非常值得參考。
  • 打工人——自嘲亦是自勵
    無論你是不是,最近應該都見到不少關於「打工人」的梗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過安檢的時候檢測儀一直響,安檢的姐姐讓我把所有的東西都掏出來,檢查過了,還是一直響,然後,她問我幹什麼的,我說我打工的,她說:好傢夥,難怪檢測出了鋼鐵般的意志。早安,打工人!」
  • 7位網際網路打工人自述:累就對了,畢竟只能打工到35歲
    我是一個不懂得拒絕的「打工人」,很聽話的,老闆讓做什麼,我就做什麼,不管多晚,任務都要完成。我是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用戶運營,日常工作是招募學生用戶。我打工10年了,還是很普通、不敢隨便辭職的那種,在非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做非核心業務,是個非核心員工,這個概括準確又心酸。這是個5%和95%的世界,如果你屬於5%,你在參與甚至決定這個世界的走向,但如果你屬於95%,你只能是打工人。在工作中,我被提醒是「打工人」的瞬間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