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緒,到底是借了誰的膽子,竟敢弒父安祿山?

2020-12-27 騰訊網

唐朝的開國皇帝是李淵,而在李世民的勵精圖治下,唐朝強極一時,貞觀之治。到了唐玄宗李隆基則是功過參半,李隆基的前半生開創了開元盛世,後半生則導致了唐朝的衰落。

唐朝真正意義上的由盛轉衰正是安史之亂,這次叛亂直接導致了唐朝一蹶不振,而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便是安祿山,可安祿山皇帝的位置還沒坐熱,就被自己的兒子安慶緒給殺了,究其何因呢?

公元755年安祿山手握20萬重兵,打著剿滅奸臣楊國忠的旗號,浩浩蕩蕩的直逼京城,唐玄宗得知安祿山造反之後,一氣之下殺了居住在都城安祿山的大兒子安慶宗。次年,安祿山自立為王,建立了大燕帝國,在安祿山坐上皇位之後,他的二兒子安慶緒也被冊封為晉王。

自從安祿山當上皇帝後,喜好酒色,整日酒池肉林,漸漸的身體開始走起了下坡路,雙眼的視力越加模糊,安祿山開始考慮自己的接班人,而接班人就只剩下了二兒子安慶緒和小兒子安慶恩了。安慶恩的母親深得安祿山的寵愛,所以安慶恩很有可能繼位,而這一點早已被安慶緒所洞悉,在中書侍郎嚴莊的慫恿下,安慶緒弒殺了自己的父親安祿山,並且自立為帝。

安慶緒性格內向,說不上有什麼大的野心,之所以能有膽量殺害之的父親,完全是嚴莊搞得鬼,嚴莊,原為唐朝節度使安祿山的軍師,深受重用,就連起兵造反也是他慫恿俺安祿山幹的。那麼既然他是安祿山功臣,為何會有此殺主之心呢?

原來安祿山的的確確是一個性格扭曲之人,自從當上皇帝之後,經常對手下謾罵毒打,就連功臣嚴莊也不放過,伴君如伴虎,天天在安祿山的身旁,動不動就被虐待,如履薄冰,不知道自己的小命何時就會丟掉,於是就動了殺機。

光有這個心還不夠啊, 嚴莊聽到安慶緒對安祿山所選繼位之人強烈不滿的情緒時,便憑藉三寸不爛之舌,讓安慶緒妥協了,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唯獨缺了屠夫,之後嚴莊又找到了劊子手李豬兒,李豬兒是安祿山身邊的宦官,自然也被安祿山經常虐待,這不三人一拍即合。

在一個月高風黑的夜晚,安祿山還沉醉在酒池肉林中,李豬兒藉機連砍安祿山數刀,一命嗚呼。安慶緒也順利當上了大燕政權的第二位皇帝,但安慶緒真的能掌握實權嗎?

相關焦點

  • 殺死安祿山之後,安慶緒和嚴莊面臨的出路是不一樣的
    安慶緒: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一、如果安慶緒不殺死安祿山,則必然會死於安祿山之手。第一,安慶緒才能平平,處事優柔寡斷。第二,安祿山寵愛段氏,一直想「廢長立幼」,欲立安慶恩。第三,安祿山萬年病魔纏身,性格急躁,脾氣古怪,動輒打罵,弄不好就要殺人。
  • 安慶緒為何要殺了自己的老爸安祿山?僅僅只是為了帝位嗎?
    因此,從歷史種種記載,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安慶緒要殺死自己的老爸安祿山。無他,只因皇位太誘人。安慶緒,安祿山嫡次子,生母是安祿山的原配夫人康夫人。755年,當安祿山的嫡長子安慶宗,因安祿山的反叛,被玄宗下令誅殺後,安慶緒就成為了安祿山所建立的燕國的最為合法的繼承人,最初安祿山也的確是把他當作繼承人來培養的。按理說,既然是被燕國上下所認可的儲君,安慶緒只需等待安祿山駕崩,他就能名正言順的坐上皇帝寶座,執掌大燕國。
  • 公元757年1月30日,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
    天寶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安祿山攻陷東都洛陽。 756年正月一日,安祿山於東京(今河南洛陽)登基稱帝,自稱大燕皇帝,建元聖武,以達奚珣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
  • 安慶緒是個瘋子,可我竟然有點心疼他
    1在《大唐榮耀》裡,有兩個角色,我舉得挺有深度的,一個是廣平王李俶,另一個就是安慶緒。這兩個人在歷史上都確有其人。有人問,安慶緒到底是好人還是壞人?最後,安慶緒愛的有點走火入魔了,珍珠說「你瘋了」,是的,安慶緒瘋了,為了她,瘋狂了一生。2彼時,沈珍珠是吳興太守沈易直之女,是有名的大才女,安慶緒是安祿山次子,卻一直不受父親待見。沈珍珠的母親和安慶緒的母親是閨中好友。
  • 安慶緒:愛而不得沈珍珠,當有能力擁有時,珍珠卻愛上廣平王李俶
    特別是安對慶緒,因為安慶緒是他最看重的一個兒子,同時也是他最容易掌握的人(因為安慶緒.喜歡沈珍珠所以安祿山經常用沈珍珠的安全來威脅安慶緒)安慶緒有勇有謀,是安祿山最有能力的一個兒子,所以安祿山很重視他。同時安祿山也是一個狠心的人,他會因為安慶緒破壞他的一點點事就很嚴重的鞭打安慶緒。
  • 忽悠大王史思明:忽悠安慶緒後忽悠唐肅宗,遭報應慘死兒子手中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安祿山這樣臭名昭著的人物,也少不了一個鐵桿兄弟,就是跟他一起掀起浩劫的史思明。史思明本姓阿史那,突厥人,名叫崒幹,跟安祿山同歲,倆人自小一起長大,是無話不談的好基友。史思明52歲時跟著安祿山起兵造反,是叛軍中的先鋒主將。他率領所部攻長安克洛陽,為安祿山打下了一片天下。安祿山登基之後,對史思明也非常大方,任命他為範陽節度使,手下掌管了大片區域和半數的叛軍兵馬。安祿山的死,跟史思明有很大的關係。
  • 安史之亂一共打了8年,其實安祿山死得早,死因不忍直視
    就好比是唐朝只防外敵不防內患,安祿山也是如此,殺死他的人正是安祿山最信任的兒子安慶緒。 關於安祿山這個人的叛亂,其實是因唐朝的民族政策非常的開放包容,安祿山雖然手握三個兵鎮,麾下軍隊將近20萬,但他自己是一個胡人。
  • 李俶和安慶緒的前世今生(上)
    實在不是本人沒見過世面,誰讓他倆帥的慘絕人寰呢? 以我對演藝圈那點不太多的了解說起來,歡瑞挑男演員的眼光真是一流一流超一流,很多都是照著書裡長的美男子,劍眉星目,溫雅端方,那叫一個賞心悅目啊!要不古人怎麼說秀色可餐呢?
  • 安史之亂爆發一年多,安祿山就已經死了,為何還打了6年才平息?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而這一場叛亂的主角自然是挑起戰火的安祿山,安祿山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人,他通過各種討好的手段獲得唐玄宗的信任,在經過漫長的準備之後,最終發動了叛亂,但是其實在安史之亂爆發一年多後,安祿山就被自己的兒子給殺害了,可是為何在安祿山死後,這場戰亂還打了6年才平息呢?
  • 安史之亂歷時多久,安史之亂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簡介
    初九,崔乾佑攻佔潼關,哥舒翰被部將挾持至洛陽,投降了安祿山。安史之亂是誰平定的安史之亂歷經七年,集合了各個使節與唐朝內部叛亂,如此大規模的動亂使得盛唐漸漸衰落,經過長久的抗戰與平定才逐漸平息,那如此大的一場動亂又是誰平定的呢?誰又是最大的功臣呢?安史之亂最大的功臣莫過於武舉出身的郭子儀。 郭子儀(697—781),華州鄭縣人,祖籍山西汾陽,唐代著名的軍事家。武舉出身。
  • 民間盛傳:安祿山與楊貴妃「有染」,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等安祿山的年紀到了十多歲時,安祿山以與他的同母異父哥哥及後父安延偃生活在一起為恥。約定同安思順等人結為兄弟,就定為姓安。 長大成人後,安祿山通曉六國語言,當了個為買賣人協議物價的牙郎。體驗了生活百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