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死安祿山之後,安慶緒和嚴莊面臨的出路是不一樣的

2020-12-27 六福雅士

殺死安祿山之後:

對於安慶緒來說,「兩頭都是死路」。

對於嚴來說,「兩頭都有活路」。

所以,殺死安祿山:

是安慶緒的一步「必死之棋」,

是嚴莊的一步「必贏之棋」!

安慶緒: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

一、如果安慶緒不殺死安祿山,則必然會死於安祿山之手。

第一,安慶緒才能平平,處事優柔寡斷。

第二,安祿山寵愛段氏,一直想「廢長立幼」,欲立安慶恩。

第三,安祿山萬年病魔纏身,性格急躁,脾氣古怪,動輒打罵,弄不好就要殺人。

所以,基於上述原因,安慶緒不先下手為強,必然會死在安祿山手下。

晚年安祿山:性情急躁,脾氣古怪,難以

二、安慶緒殺死安祿山,也必然是死路一條。

第一,殺死安祿山後,如果反叛失敗,則安慶緒會死於唐軍之手。

第二,殺死安祿山後,如果反叛成功,則安慶緒會死於嚴莊之手。

因為殺死安祿山之後,由於安慶緒不堪重任,大權全部落在了嚴莊手中。

反叛一日不成功,則安慶緒尚有利用價值,他可以再多活一會兒;

反叛一旦成功,則嚴莊必然會「黃袍加身」,宰了安慶緒,取而代之!

安祿山、安慶緒、嚴莊三人研判軍情

三、殺死安祿山之後,如果反叛成功,嚴莊則大有活路。

第一,如果反叛成功,嚴莊可以把安慶緒當做傀儡,自己臨朝攝政,活得有滋有味。

第二,如果反叛成功,嚴莊也可以逼迫安慶緒禪讓,自己當皇帝,活得氣派瀟灑。

嚴莊,頗有梟雄之姿!
安慶緒: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四、殺死安祿山之後,如果反叛失敗,嚴莊也大有活路。

因為安祿山一死,軍權在握的嚴莊,可以隨時倒戈,投向唐朝的懷抱,藉以活命,甚至加官晉爵。

真實的歷史就是這樣:

殺死安祿山之後,嚴莊恩威並用,叛軍「迴光返照」,再次攻佔了潼關和陝州,又打通了長安和洛陽之間的交通。

但在名將郭子儀的反撲下,叛軍大敗,從長安退到陝州,再退到洛陽,又一路退到鄴城(河南安陽)。

安史之亂示意圖

嚴莊一看大勢已去,遂著手布局,準備投降。

他一是讓安慶緒先向範陽撤退,自己假裝留後掩護;

然後,他害怕被俘虜的唐朝將領,將來告他的黑狀,翻他的後帳,就下令全部斬殺,包括哥舒翰、程千裡等人。

最後,他派出自己的妻子,裝扮成唐朝永王李璘的女兒,曉行夜宿,見到了唐軍大元帥(太子)李豫和郭子儀,協商投降的條件。

嚴莊投降的首要條件是:朝廷必須當眾向他頒發「免死鐵券」,不能清算後帳。

當時是安史之亂的第二年,唐朝為了動搖叛軍軍心,瓦解叛軍鬥志,便答應了嚴莊的要求,嚴莊遂率軍投降。

嚴莊後被封為司農卿,從三品,也算很不錯了。

六福雅士評曰:

嚴莊後來在唐代宗時期,得罪了當時的京兆尹劉晏,被貶為南江(四川南江縣)縣尉,歷史上沒有下文,不知是否善終。

估計沒有善終,因為他蠱惑安祿山反叛,殺死那麼多唐朝將領,最終還被朝廷封官,肯定會被仇家緊盯不放的。

他若善終,歷史上肯定會留有一筆。

歷史上沒有記載,大概率是被仇家害死了。

不管怎樣,嚴莊是一個「攪屎棍」,也算得上是一個「打不死的小強」了,生存能力極強:

他先是忽悠安祿山舉兵反叛,然後再殺死安祿山;

他又忽悠安慶緒殺死「自己的親爹」,反過來又拋棄了安慶緒;

他是唐朝官員,先是反叛唐朝,最後又投降唐朝。

一來二去,翻雲覆雨,最終還能全身而退,關鍵在於:

嚴莊此人具有戰略眼光。反叛初期,為安祿山制定的進攻路線,是先攻取朔方和山西。安祿山若聽從,則太子李亨就沒有「復國根據地」了。

嚴莊此人精於局勢判斷。反叛剛剛二年,他便扔下安慶緒等人,率軍投降唐朝了,沒有被殺,反而還封了官。而整個安史之亂,可是整整打了七年多呀!

至於安慶緒,後來被史思明俘虜,縊死了。

關注我,六福雅士。風趣幽默,笑對生活;犀利辛辣,談史論道。

相關焦點

  • 安慶緒,到底是借了誰的膽子,竟敢弒父安祿山?
    次年,安祿山自立為王,建立了大燕帝國,在安祿山坐上皇位之後,他的二兒子安慶緒也被冊封為晉王。 自從安祿山當上皇帝後,喜好酒色,整日酒池肉林,漸漸的身體開始走起了下坡路,雙眼的視力越加模糊,安祿山開始考慮自己的接班人,而接班人就只剩下了二兒子安慶緒和小兒子安慶恩了。
  • 公元757年1月30日,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死
    756年正月一日,安祿山於東京(今河南洛陽)登基稱帝,自稱大燕皇帝,建元聖武,以達奚珣為侍中,張通儒為中書令,高尚、嚴莊為中書侍郎。 同時安祿山廢長立幼,打算立安慶恩為太子,致使此時第一順位繼承人安慶緒頗為不滿。 公元757年1月30日,安祿山之子安慶緒聯合安祿山首席謀士嚴莊,貼身宦官李豬兒共謀安祿山。
  • 安慶緒為何要殺了自己的老爸安祿山?僅僅只是為了帝位嗎?
    因此,從歷史種種記載,我們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安慶緒要殺死自己的老爸安祿山。無他,只因皇位太誘人。安慶緒,安祿山嫡次子,生母是安祿山的原配夫人康夫人。755年,當安祿山的嫡長子安慶宗,因安祿山的反叛,被玄宗下令誅殺後,安慶緒就成為了安祿山所建立的燕國的最為合法的繼承人,最初安祿山也的確是把他當作繼承人來培養的。按理說,既然是被燕國上下所認可的儲君,安慶緒只需等待安祿山駕崩,他就能名正言順的坐上皇帝寶座,執掌大燕國。
  • 安慶緒是個瘋子,可我竟然有點心疼他
    最後,安慶緒愛的有點走火入魔了,珍珠說「你瘋了」,是的,安慶緒瘋了,為了她,瘋狂了一生。2彼時,沈珍珠是吳興太守沈易直之女,是有名的大才女,安慶緒是安祿山次子,卻一直不受父親待見。沈珍珠的母親和安慶緒的母親是閨中好友。
  • 安慶緒:愛而不得沈珍珠,當有能力擁有時,珍珠卻愛上廣平王李俶
    安慶緒字仁執,營州柳城(今遼寧省錦州市)人,粟特族,平盧節度使安祿山次子,母為康夫人。性格內向,對沈珍珠是敢愛不敢說。他和沈珍珠是從小一起長大,也是他一直在沈珍珠的身邊守護者。而他也曾多次想要向沈珍珠表達自己對她的心意。
  • 桀驁安祿山,不馴史思明
    有一次他讓奚族人抓住了,他並不害怕,告訴對方自己是唐使,結果面見了奚族首領,對方聽他說是來講和的,也很禮遇他,並派了一員官階不小的將領送他回去。結果他半路上給自己人送信,提前埋伏好,把送他的人給殺了。他領著對方的首級,隨後邀了功。有一次安祿山打仗打輸了,史思明逃跑到山谷中,三個多月沒出來,為什麼不出來?
  • 安史之亂一共打了8年,其實安祿山死得早,死因不忍直視
    安史之亂一共持續了8年,雖然安祿山是安史之亂中絕對的主角,但是除了策劃發動這場叛亂之外,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過這個人的影子,因為安祿山死的很早,僅僅在發動叛亂一年多之後,安祿山就已經死在了兵變當中
  • 忽悠大王史思明:忽悠安慶緒後忽悠唐肅宗,遭報應慘死兒子手中
    都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像安祿山這樣臭名昭著的人物,也少不了一個鐵桿兄弟,就是跟他一起掀起浩劫的史思明。史思明本姓阿史那,突厥人,名叫崒幹,跟安祿山同歲,倆人自小一起長大,是無話不談的好基友。安祿山認了義父,在軍中站穩腳跟後,史思明成了他的忠實馬仔,以驍勇善戰著稱,在軍中也立了不少軍功。33歲時,史思明因為吞了官府的錢,被追的無處容身,逃到了奚族人的地盤。奚族是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因為疆域問題跟朝廷鬧得不是很愉快,捉到史思明之後也沒有好氣,準備殺了他。
  • 李俶和安慶緒的前世今生(上)
    17年的《大唐榮耀》裡,嘉倫和他演的是一對死對頭,李俶和安慶緒真的從愛情掐到事業啊!唉,這是種什麼樣的孽緣啊安慶緒從頭到尾對珍珠的痴戀是真,傷害也是真。前期讓人不忍心責怪他,後期讓人忍不住弄死他,就是這麼一個矛盾的結合體。
  • 安史之亂爆發一年多,安祿山就已經死了,為何還打了6年才平息?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轉折點,而這一場叛亂的主角自然是挑起戰火的安祿山,安祿山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人,他通過各種討好的手段獲得唐玄宗的信任,在經過漫長的準備之後,最終發動了叛亂,但是其實在安史之亂爆發一年多後,安祿山就被自己的兒子給殺害了,可是為何在安祿山死後,這場戰亂還打了6年才平息呢?
  • 民間盛傳:安祿山與楊貴妃「有染」,真相究竟是怎樣的?
    安祿山當了個不大不小的官之後,見到楊貴妃受寵日隆,善於溜須拍馬和逢迎的他,感到機會來了。 安祿山見到楊貴妃時,表現出強烈的孺慕之情,說感覺很親切。請求當楊貴妃的養子,進宮朝見唐玄宗之前,都先拜望楊貴妃。
  • 安祿山又胖又醜?其實他可能是一枚帥胖,因胖而起,亦因胖而亡
    [朋友,「過期大還丹」將為您深度剖析歷史上的傳奇人物和事件,敬請斧正!歡迎關注、點讚和交流!]張守珪嫌棄他肥胖,於是安祿山不敢飽食;讓一個胖人節食,這應該是需要很大勇氣和毅力的。加上他能力出眾,被張認為義子,並官至幽州節度副使。這時另一個機會出現了,御史中丞張利貞到河北視察,安祿山極盡獻媚之事,並花重金買通張利貞身邊的人員;張利貞回去後在唐玄宗面前給他說了不少好話,唐玄宗開始重用安祿山。
  • 從《水月洞天》到《暮白首》,認識不一樣的盧星宇
    提到盧星宇可能有人不太熟悉,但如果說到他參演的電視劇和飾演過的角色,很多人都印象深刻,他飾演的角色大多為反派。如今他在《暮白首》中飾演的容靖灃野心勃勃,老謀深算,表現非常精彩。我們來看看這些年他還演過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水月洞天》御劍山莊—尹天奇《水月洞天》圍繞童氏一族,講述了家族幾百年的恩怨情仇。
  • 同為興唐名將,郭子儀和李光弼的人生結局為何不同?
    但七月唐肅宗繼位,八月份郭子儀就趕到靈武,毫不遲疑,不顧一切;  郭子儀趕到之後,成為唐肅宗的兵部尚書,但並未統管全部兵馬。唐肅宗任用的一批有擁立之功的文官武將帶兵與叛軍交戰損失慘重,同時安祿山手下大將阿史那從禮從塞外繞路並和一些異族軍隊數萬人突襲唐肅宗大本營。
  • 唐肅宗李亨和父親唐玄宗的恩怨
    ,自己跑的也不順利,遭遇了兵變,最後只能將老婆楊貴妃殺死。但是唐玄宗並不是打算移交所有權力,就像他的父親李旦那樣,留了一部分,最重要的那部分,為了安撫自己的兒子,唐玄宗又開了個條件,只要軍隊能打進長安和洛陽,李隆基就正式退位。公元757年,郭子儀被任命為副帥,李亨的長子李豫為主帥,帶著全部人馬準備進攻長安,當時有個叫李泌的官員向李亨建議,現在安祿山已經死了,他的部隊都屯在長安和洛陽一線,為什麼不集中部隊攻打他們的老巢,範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