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國際汽聯世界汽車運動理事會(World Motor Sport Council)通過了F1關於比賽、預算、技術等規則的一系列修改,這些得到確認的新規即刻生效。其中,各支F1車隊預算上限縮減的規定引起了外界關注。根據10支車隊和管理機構就預算上限達成的一致,2021賽季各支車隊的預算帽將由先前的1.75億美元縮減至1.45億美元,2022賽季減至1.4億美元,2023賽季減至1.35億美元。
預算帽是什麼?
「預算帽」的概念就是F1為各車隊統一設置的預算上限,2019年10月正式成為一項比賽規則,並將在2021賽季首次實施。預算帽的約束範圍主要涵蓋和賽車性能相關的支出項目,例如賽車底盤、空氣動力學部件的研發製造成本。但預算帽的計算範圍不包括車手工資、3名薪水最高的車隊員工的工資、營銷開支,以及比賽過程中產生的航班和酒店費用都不算在內。
此後,預算帽涵蓋的支出項目經過了一些修改,例如不包括請產假、陪產假、病假的員工的工資成本,以及車隊員工提供的醫療福利成本也不納入預算帽的管理範圍。這樣做也為了避免車隊因壓制預算而損害員工福利的情況發生,同時也讓車隊更加容易地遵守預算帽的規則。
為什麼要設置預算帽?
在預算帽實施之前,梅賽德斯、法拉利等F1強隊的年預算一度突破5億美元,而個別小車隊的年預算卻不足1億美元!巨大的資金差距導致F1車隊之間出現了較大的實力斷層,也讓這項比賽變得缺乏競爭氛圍和觀賞性,誰輸誰贏似乎變得沒有懸念。
F1為了賽事的長遠健康發展,並試圖改變上述的情況,於是就有了給車隊設置預算帽的方案。最初,F1給各車隊設置預算上限的目的是限制大車隊過高的開銷,從而縮小強隊與弱隊之間的實力差距,力圖創建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
為什麼預算帽被降低?
今年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導致全球許多行業和領域都出現資金困難,預算帽在F1和各車隊在未來幾年內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有了新的意義。疫情爆發不僅導致2020年F1比賽推遲,還給10支車隊造成了巨大的財務壓力。因此,F1各車隊和國際汽聯進行了商討,共同想辦法降低車隊成本(尤其短期運營成本),以解決賽事長期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其中,推遲2021新賽車的研發就是一個降低開銷的有力措施,各車隊2020年的賽車可以在2021賽季繼續使用。
儘管F1強隊的背後都有國際性大企業的資助,但考慮到今年特殊的經濟狀況,這些贊助車隊的大企業也面臨著財務上的巨大壓力,他們可能會重新評估有無必要再對F1賽事持續投入。因此,之前設定的2021賽季1.75億美元的預算帽還是顯得偏高,於是F1和國際汽聯決定進一步降低預算上限,讓車隊有效降低運營成本,希望賽事能夠長期持續進行下去。
預算數字是確定的嗎?
預算帽並不是一個確定的數字,根據本次F1最新修訂的規則,2021賽季各車隊的預算上限為1.45億美元,2022賽季減少到1.4億美元,2023賽季則繼續減少到1.35億美元。
未來三年預算帽呈逐年下滑的趨勢,這樣以便大型車隊能有更多時間調整車隊規模,來更好遵守預算上限。梅賽德斯、法拉利、紅牛三支車隊的規模遠遠大於私人小車隊,車隊商討出節約預算的對策以及內部的架構重組和人員調動都需要時間,而這些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
另外,新的規則中也存在著一個允許增加預算帽的機制。如果通貨膨脹率超過3%,2021-2023賽季的預算帽金額可以適度調整。
預算帽規則怎樣執行?
為了讓預算帽規則落地執行,國際汽聯專門創建了一個預算帽管理機構來監管各支車隊的財務情況。一些車隊表示希望今年就開始參加預算帽的軟實施期(即虛擬試運行期),從而提前發現自己在財務系統和運營流程上的問題。
此外,規則制定者還加強了法規中的合規性監視和執行機制。這樣一來,國際汽聯就可以在賽季中對F1車隊工廠進行實地考察,以確保車隊在實際運營過程中能夠遵守《財務條例》。
如果有車隊不遵守預算帽規則,該車隊將面臨三類處罰:首先是罰款,罰金視具體情況而定。第二項處罰是輕微的體育處罰,包括公開譴責,扣減車隊積分或車手積分,限制測試,或進一步降低該車隊的預算上限。第三項則是嚴重的體育處罰,車隊將被剝奪F1參賽資格。
總體上看,這次F1預算新規修改意義深遠,很大程度上將改變F1車隊持續多年的競爭格局,強者恆強、弱者恆弱、強弱差距越來越大的情況或將徹底扭轉;同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其造成的經濟困難,預算帽規則的實施和修改對於F1賽事本身來說也是一種自救行為。最後,期待未來情況能夠有所好轉,希望這項賽車運動能夠長久進行下去並且越來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