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冬天,西安市臨潼區一個普通家庭添了個男娃,按村俗起個賤名好養活,故叫小名冰蛋,大名叫張斌。村子人沒有想到的是,就是這個普通孩子,卻因「網紅」成為秦俑館裡的「段子手」,多次露臉央視多個頻道欄目錄製節目,還有其它省市地方臺節目錄製;多家媒體對其事跡進行報導後,產生了積極的社會影響。他先後榮獲陝西省農業農村廳《陝茶代言人》、共青團陝西省委——「青春公益扶貧大使」等榮譽稱號。
張斌是兵馬俑展館講解員,兩年前如繁星點點,很少遊客能記得那個舉小旗,嘴裡不停嘮叨的他。同樣是他,隨後一改「八股文」式的講解詞,用了一年多的時間,紅於網絡,成為導遊界的「段子手」,吸引上千萬人氣,很多遊客只通過提前預約才能聽他妙語連珠。
找到網紅並非一件容易的事
今年11月份起,華商報記者著手準備採訪「網紅」這個系列。「冰蛋」是網紅,自然網上關於他的視頻也比較多,有一些公眾號的頭像就是冰蛋本人的頭像。掛冰蛋頭像是他本人嗎?記者先後關注、私信了多個掛著「冰蛋」本人頭像的公眾號,多數沒有回覆,只有個別的回覆,在詢問後,又不了了之。難道是「掛著羊頭賣狗肉」?網絡背後,真的很難說清誰是誰,誰又是為了誰?猶如俄羅斯套娃一樣,一個套著一個。
網絡無法聯繫,記者又通過其他渠道聯繫到兵馬俑博物館方。對方稱,「冰蛋」現在是網紅,已經更換了旅遊公司,他們也不好聯繫。
網絡和原單位無法聯繫到「冰蛋」,記者通過同事得到「冰蛋」電話。電話另一頭的「冰蛋」非常好相處,答應接受採訪,只是要跟他所在的公司聯繫,辦一下採訪手續。
11月25日,在聯繫到冰蛋所在的公司後,11月29日上午相約「冰蛋」採訪,非常守時的他一身普通裝束,他雖是90後,長著兵馬俑式的國字臉,很陝西。在採訪中得知,他祖祖輩輩都是西安臨潼人。
愛兵馬俑從講解員開始
人們常說擇業和擇偶一樣,需要看緣分,可張斌與兵馬俑的緣分可以說是命中注定、由來已久。
張斌的爺爺是兵馬俑博物館第一批建設者,叔父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考古隊的成員。耳濡目染之中,為張斌與兵馬俑之間似乎搭架了一座無形的橋梁,生活在臨潼的人沒有不知道兵能俑的,張斌自小的夢想之芽悄然破土而出,要「為兵馬俑發聲」。
張斌說,15歲時第一次從叔父口中系統地聽到有關兵馬俑的歷史知識;17歲,張斌接下叔父手中的「接力棒」,成為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一名普通員工。通過在博物院期間的工作和學習,他心中那個想要「發聲與傳承」的聲音越來越堅定。2012年,張斌通過全國導遊資格考試。
作為一名導遊,張斌不僅有夢想、有熱情。通過努力他成為單位講解員的負責人,帶領上百人的團隊。他熱愛唱歌、喜歡表演,尤其享受這份職業給自己帶來的廣袤舞臺,每每遇到遊客,無論健談與否,都能被張斌的熱情和才華吸引。
張斌說,兵馬俑展館裡的講解詞是集合考古人員、宣傳人員集體研究的,每位講解員先熟練背誦後,再復讀給遊客。因為有的歷史故事、專業知識並非所有的遊客都感興趣,就有了有遊客突然叫停的現象。
張斌力爭成為一名「問不倒」的導遊,他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用張斌的話說,就是平日裡多學習,學習陝西的歷史文化知識、了解遊客千人不同的旅遊心理及需求、豐富自身文化素養及導遊講解技巧。
久而久之,張斌不僅掌握了非常豐富的歷史文化知識,更加難得可貴的是他在運用知識進行講解的同時,還能恰到好處地融入自己的專屬風格,使得每一場現場講解都變得內涵豐富、幽默易懂、趣味無窮。
張斌講解員的工作幹到第六年時,年輕的心經歷了磨礪、奮鬥、詮釋,他也同樣深深陷入反思,難倒每天重複著「複讀機」的講解嗎?有時解講,遊客會突然打斷他說,先不講了,再到下個景點。八股文式的講解詞無法吸引遊客,不能指責對方,需要從自身找原因。
破繭重生 敢於突破八股講解
突破?又該如何突破?創新,又該怎麼創新?失敗後又是什麼結果?這一系列的問題,還是令張斌陷入深思。不突破就是驢拉磨,不創新就是複讀機。無前路可借鑑,自己可以闖出一條路來,那怕路面全是荊棘。
此後,張斌在掌握歷史的知識上,開始重新查詢,對典故、故事人物、歷史背景、流傳諺語進行了再查詢,再編輯,再合練,把生硬的專業知識,變成靈活機動的段子,在兵馬俑傳統講解開始到段子「金句」過度。
2018年,一位遊客將張斌的講解視頻上傳網絡,讓更多網友認識到了這位「別人家的導遊」,一時間張斌成了秦俑館裡的段子手。
張斌說,2019年對他來講是一個轉折年,這一切歸於網絡。年初,他開始嘗試錄製講解短視頻,旨在依託網絡視頻平臺,向更多網友介紹有關西安的歷史文化。他將歷史文化故事巧妙貫穿於講解內容中,時而將觀眾帶入歷史鏡頭中,時而又以插入陝西方言、結合時下熱點的方式,加深大家對所講歷史的理解與體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對他的視頻感興趣、對陝西歷史文化感興趣、甚至激發了很多人對陝西歷史文物遺蹟的探索熱情。
張斌介紹,參觀秦始皇陵兵馬俑的全程距離約5公裡,解說需要2小時,他能講出好幾個不同的版本。2018年9月,他開始嘗試將相聲這種風趣幽默的表現形式,和講解詞結合在一起,力爭用寓教於樂的形式,讓遊客們真正學到知識。
除了聲情並茂的給遊客講述歷史知識外,張斌甚至把博物館裡所有的花花草草都學了一遍,只因為曾經有位遊客不經意間問了他一句「這是什麼花?」張斌還會在參觀之前向遊客們展示與一些兵馬俑的表情、五官「撞臉」的明星對比圖,如陳道明、王寶強、徐崢等明星都榜上有名,引得大家笑聲不斷。
其實,兵馬俑和明星們「撞臉」並非張斌的獨家發現,這只是他做了生活中「有心人」而帶來的「職業福利」。他用心將別人分享的圖片進行了對比與擴充,再把這些有趣的發現分享給遊客,讓原本離我們生活無比遙遠的文物們「活」了起來,讓文物會「說話」。就是這樣的「有心、用心之舉」,不僅增加了全程參觀的趣味性,而且調動了遊客們的積極性,也讓大家加深了對這些歷史文物的印象。
針對遊客的年齡層次、文化素養的不同,張斌會選擇「因材施教」的講解方式,力爭讓每位遊客都能聽進去、聽得懂、有收穫。正是憑著這股專業深耕、精益求精的勁頭,張斌成功地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一遍遍講好陝西文化故事,讓一批又一批遊客和觀眾獲得深層次的遊覽、聽史體驗。從此「段子王」成為冰蛋一個標籤。
先學本領 不能一味想當網紅
冰蛋紅了,有人羨慕有人愛,還有一些專門拜他為老師的。張斌說,來學習是好事,但他們根本不研究歷史,特別是對一些歷史典故不研究,不查閱,只是一味的想怎麼成為網紅,這樣目地性太強,就沒有吸引力。
冰蛋說,別看他現在表面風光,其實這多年,他都在研究歷史,研究陝西方言,有非常紮實的基礎。特別是現在成網紅後,更要注重實效,團隊幫他整理、校正、添寫一些經典語句,為此,他們團隊裡還專門聘請歷史系畢業的大學生進行編導。所以說,當一名「段子手」網紅導遊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當前一些人為製造「網紅」自我炒作的事情,冰蛋說,短視頻的網絡時代,的確能推紅一些人,很多人也受益於網紅,但有人故意製造,通過買流量,買粉絲的作法他非常看不慣,畢竟實實在在的數據才是檢驗自我水平的唯一標準,
冰蛋說,當導遊這麼多年,沒想到有一天自己能「紅」,在他看來,多年如一日的不斷努力、兢兢業業是應該的,沒什麼值得稱讚的。既然「走運」得到了那麼多人的喜愛和肯定,他覺得為家鄉、為百姓做點有意義最為重要。
家鄉的公益事業是大事
主播直播帶貨的「火」讓張斌萌生了化身主播,為家鄉帶貨助農的想法。他利用工作之餘加班加點學習,成功考取了全媒體運營師、網絡視聽主播等級證書,並嘗試著通過網際網路平臺,一步步為家鄉、為農民開啟公益直播之路。
很快,憑藉著聲情並茂、生動有趣的直播方式,張斌成功為陝西大荔冬棗、涇陽茯磚茶、寶雞擀麵皮、臨潼石榴等上百種品質過硬的家鄉產品代言,幫助家鄉拓寬了特色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為家鄉扶貧助農工作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如果說導遊只是個職業,那麼張斌用自己的熱情與努力為我們踐行了這份職業背後的社會責任與青年擔當。
張斌說,我一直在路上奔跑,我的夢想很簡單,那就是傳遞青春正能量,講好家鄉故事,傳播陝西歷史文化,讓更多人愛上兵馬俑、愛上陝西,最好能到人民大會堂來次直播」。
華商報記者 魏光敬
來源:華商網-華商報
相關熱詞搜索:段子手冰蛋網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