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視角看校園欺凌原因:被欺凌方一再退讓,其他相關方事不關己

2021-01-18 劍客談教育

俗話說: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這背後的原因是,對於同一件事,公和婆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來表達觀點和態度的。

但這只是常見的第一種視角,發生了衝突之後,衝突雙方都認為我沒錯,是對方的錯!這種情況下,雙方都在攬功諉過,把責任往對方身上推。比如說,家長和孩子,學生和老師,學生和學生,老師和家長之間,常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第二種視角是,看到問題現象後,思考的是「我哪裡做得不對?」然後開始尋找問題的直接原因,動手解決問題。

這種敢於從自身找問題,不往他人身上推卸責任的視角看上去態度上比前者更值得誇獎,但其實結果上並不更加高明。因為這仍然算是單一視角看待問題,只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對本人來說其實也並不公平。比如說,明明是對方的錯,卻非要在自己這一面找問題,結果自然是放縱了對方,而委屈了自己。

有些家長在孩子犯錯之後,深刻反省自己的錯誤,結果自怨自艾,傷心難過,但其實就是孩子本人的責任。家長給孩子擔了責,反而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第三種視角則是換位思考,從多個角度來看問題。當矛盾發生時,既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也站在對方的立場上看,還脫離矛盾雙方,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更高明的人甚至能做到以上帝視角來看。

打個比方,我們看一個正方體時,離它越近,看到的面越少。第一種視角和第二種視角看到的都只是正方體的一個面,第三種視角則至少能看到兩面、三面乃至所有的面。

而看到的面越多,對於問題的本質就看得越清楚,解決問題就越能夠對症下藥。

比如說,在某小學裡,李同學長期欺凌朱同學,這個問題不同視角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1,第一種視角

李同學:我就是看小朱不順眼,見他一次就想打他一次,都怪他讓我心裡不爽!

朱同學:我一見到小李就發抖,他身高體壯,打架又狠,他的威脅我不敢不聽,告訴家長和老師只會挨更多的打。不怪我懦弱,是敵軍太強大了!

李同學家長:不怪我家小李太強,要怪就怪小朱太弱,要怪就怪小朱家長太慫!自己不爭氣,活該被欺負!

朱同學家長:不怪我不知情,就怪小朱這孩子太膽小太慫!怪小李太野蠻,怪小李家長太護犢子,太蠻不講理。

大家看,以這種視角來對待校園欺凌問題,則李同學會越來越兇狠,而朱同學會越來越可憐。

2,第二種視角

李同學和其家長這樣的人,從來也不會覺得自己有什麼錯,他們看問題都是第一視角。而朱同學和其家長,則常常先覺得別人有錯,更會覺得錯全在自己身上。

朱同學:都怪我,誰讓我膽小怕事呢?誰讓我打不過小李呢?誰讓我爸打不過小李他爸呢?被他欺負都是註定的,跟老師講跟家長講有什麼用呢?反正,被他欺負久了,也習慣了。

朱同學家長:我的孩子才不跟人家打架呢!我是個文明人,才不跟野蠻人一般計較呢!算了,他們一家人不講理,我們難道也要跟他們一樣不講理?鬥不過人家,只能自己吃虧,告訴孩子儘量躲著他吧,總有人會收拾他的!他們這麼猖狂,遲早會有報應的!

大家看,以這種視角來委曲求全,結果只能是讓對方變本加厲。

3,第三種視角

朱同學:小李欺負我,不是我的錯,是他的錯!我打不過他,可以向大人求助,我不求助,忍氣吞聲,只會在他面前更加可憐。有了第一次,我不反抗,就會有第二次。

朱同學家長:小李欺負我孩子,不是我孩子的錯,是小李不是東西!小李的家長給小李架勢子,他的家長更不是東西!我作為孩子的家長,在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還不站出來保護他,我到底在怕什麼?我鬥不過他,還有法~律幫襯!為了孩子,我也要堅決地跟小李一家人鬥到底!

其他同學:我們應該聯合起來,團結起來,共同對抗小李,否則,今天他欺負小朱,明天就會欺負我們其他人。

其他家長:今天我們不幫小朱家長,明天別的家長也不會幫我,誰知道這一家人哪天會欺負到我們頭上來?

老師:今天我們如果息事寧人,不打敗小李一家人的囂張氣焰,明天他們一家說不定就欺負完學生來欺負老師了!到時候,我們更無助。

大家看,在這種視角下,校園欺凌的原因就呈現出來了,被欺凌一方一再退讓,而其他相關方一開始都採取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如果大家從一開始就堅決地與欺凌者作鬥爭,他們就囂張不起來。

而鬥爭並不能只靠個人的力量,要團結更多可以團結的人,更要相信法~律,不要怕麻煩。如果你怕了小麻煩,就一定會有更大的麻煩等著你。

對於校園欺凌,你有什麼高見?歡迎留言探討。

相關焦點

  • 央視《守護明天》第三集:《持續欺凌之後》,聚焦校園欺凌話題
    央視《守護明天》第三集:《持續欺凌之後》,聚焦校園欺凌話題 2020-11-26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當校園欺凌轉變為社會欺凌
    明明母親在家長群裡溝通時,透露了明明有自閉症的信息,遂被其他家長群起攻之,更有家長找到幼兒園要求讓明明退學。因此家屬猜測這是導致她輕生的直接原因。無獨有偶,今年7月,深圳一小區的業主就發起公開抗議,反對有自閉症孩子的家庭入住小區的公租房。
  • 沒有誰是天生的校園欺凌者
    繼《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後,又一部圍繞校園暴力為主題的網劇《刺》開始播出。一直以來,我對這塊主題就比較關注,這部劇也必然不能錯過。我還是肉疼地充了VIP看了幾集,這部劇與電影最大的不同就是,時間跨度很大。這意味我們能清晰地看到,曾經的校園欺凌者和被欺凌者,她們十年後在生活、職場的模樣。
  • 校園欺凌調查:哪些孩子容易被欺凌?如何防治?
    重度校園欺凌的發生要從家庭和學校找原因儘管學生的個體特徵是影響其是否會遭受校園欺凌的因素,但我們不能因此就將校園欺凌的原因歸結到學生個人身上。實際上,學生所在的家庭和學校對於校園欺凌的發生、嚴重程度以及後果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 校園欺凌!究竟原因是什麼?
    校園欺凌,是一個敏感的話題!百度「校園欺凌」,形形色色令人痛惜的鏡頭不忍直視,為什麼花季少年竟能如此的衝動、如此的暴力,發人深省。於是,不可避免的在某個時間、某個場所、一群人就會發生衝突,更有好事者,把一些相關的視頻發到網上、抖音上,以滿足自己的快感,從而造成不良的社會反響,對被害者的心理留下難以剔除的陰影!我想,如果一所學校驅趕了一個差生,實際上就是變相的為學校、為社會變相地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雖說「兔子不吃窩邊草」,但恰恰校園欺凌與學校關係剪不斷、理還亂,糾葛不清。
  • 《少年的你》都談校園欺凌,也談談魏萊的幫兇們
    剛剛公布的第三十九屆電影金像獎提名名單中,由曾國祥指導,周冬雨,易烊千璽主演的電影《少年的你》獲12項提名,豆瓣評分8.3。電影講述高三復讀少女陳念陷入一場校園欺凌,一次偶遇,陳念認識了名為小北的小混混,小北暗中保護陳念時,引發一連串的連鎖事件。
  • 預防校園欺凌 共創和諧校園——海鹽縣三毛小學開展預防校園欺凌...
    預防校園欺凌 共創和諧校園——海鹽縣三毛小學開展預防校園欺凌主題教育活動 發布日期:2020-11-09 09:02 信息來源:市教育局瀏覽次數:
  • 2020公務員面試熱點:校園欺凌事件頻發,整治校園欺凌刻不容緩
    由於很多案件都達不到刑事層面,有的還進入不到司法程序,這也讓未成年「暴力」成為了可怒不可治的原因之一。10月2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等。這次提請審議的修訂草案將著力解決校園安全、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
  • 校園欺凌受害者回訪調查:被欺凌改變的人生
    近年來,校園欺凌案層出不窮。圍毆、逼迫喝尿、下「春藥」,不斷出新的欺凌招數挑戰著社會道德底線。曾經被欺凌的孩子,隨著新聞的火爆廣受關注,又很快淡出視野。他們成為不斷累加的案例中的一個數字。那些發生在他們瘦弱身體上,隱匿而綿長的傷害鮮被關注。  他們都去哪兒了?記者回訪發現,轉學、搬家……大多數受害方選擇隔離那段經歷,但離開就能解脫嗎?
  • 校園欺凌問卷調查 結果讓你意想不到
    隔代撫養的孩子更易捲入校園欺凌除了個人特徵,家庭因素也是影響孩子捲入校園欺凌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據本次調查的人口學信息,團隊將所得樣本家庭類型分為隔代撫養家庭與非隔代撫養家庭。研究結果發現,相比於非隔代撫養家庭的孩子,隔代撫養家庭的孩子更多地參與校園欺凌。
  • 校園欺凌 你的不以為然,就是助鄒為虐
    甚至一些情感關係的欺凌也可以算到其中,比如傳播謠言,有意疏遠或是故意忽視。在社交媒體普及的今天,欺凌行為還可以是數位化的,比如通過簡訊息、電郵、和社交網絡進行語言攻擊。2015 年一項針對中學校園欺凌的研究表明,54.9%的中學生受到過校園欺凌(Zhu & Chan, 2015)。
  • 預防校園欺凌,共建和諧校園
    陽光自護 預防校園欺凌 為積極響應2020中央專項「陽光自護」困境青少年安全教育服務項目精神及進一步做實做細校園安全教育工作,全面保障學生身心健康,防範杜絕校園欺凌暴力事件發生,構建平安和諧校園,2020年11月23日上午,牛家口小學特邀請晉源區人社檢察院第二檢察部副主任王採平同志和高美娜同志為該校全體師生帶來了一場
  • 《花過天晴》請不要讓校園欺凌如此合理正義化
    無論是花樣男子還是續篇花過天晴,都涉及到校園欺凌,而花樣男子雖然作為一部少女漫來說,但是無論是日韓臺還是和諧之上的內地,在改編成電視劇時都無法迴避這個問題,所以就看編劇這麼處理才能避免三觀不正。這個方面處理的最尷尬的還是一起來看流星雨,雖然芒果臺口口聲聲說我們不暴力、我們不拜金,確實流星雨在校園暴力和欺凌方面鏡頭比起其他版本要少的很多,但是H4在學院的學生無腦追捧,看見無論男女看見H4打人都一臉花痴相,除了女主楚雨蕁,其他被欺負的人也是一臉花痴心甘情願的被H4欺負,而h4並不像其他版本的f4那樣在學校裡權力隻手遮天,劇中的老師校長也不像其他版本那樣懦弱,他們不怕H4,甚至敢正面評論和懲罰
  • 城市與社會|解決校園欺凌應重視同伴教育的作用
    為防止校園欺凌問題的惡化,今年6月全國人大代表在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二審稿審議會議上提出需完善學生欺凌行為的處理程序基礎。12月,教育部予以回復,表示將支持配合有關部門完善涉及校園欺凌問題的法律法規規章,積極推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的修訂。 校園欺凌頻頻發生,背後原因是什麼?
  • 校園欺凌,青春不可言之之傷!
    最近幾年間,校園欺凌霸凌事件層出不窮,,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時候書聲琅琅的校園,變成了劊子手隨便屠宰的地獄,本該是享受青春靚麗年華的少男少女,卻一不小心步入社會的深淵,走上了校園暴力的不歸路。
  • 烏合之眾的狂舞:從馬思純自述看校園欺凌
    這是對校園欺凌慘烈的最後反抗。有人因為校園欺凌失去了生命和活下去的勇氣,但更多的人,背負著校園欺凌的傷口卑微的活著。 現實生活中,大部分被欺凌的孩子並沒有經歷像電影裡所描述的曲折情節,網上一個關於語言暴力的話題下,網友的留言讓人看後十分難過。他們甚至講不出讓你憤怒的細節,但就像喝下了慢性毒藥,被欺凌者的生命和活力一點點被侵蝕,中毒的痛苦往往伴隨一生。
  • 對於校園欺凌,請別輕描淡寫
    根據《中國校園欺凌調查報告》,在校園中,語言欺凌行為發生率明顯高於關係、身體以及網絡欺凌行為,佔23.3%;絕大多數欺凌者也是被欺凌者;關係欺凌的長期性、反覆性特點明顯;隱瞞校園欺凌事實成為被欺凌學生的「第一選擇」;校園欺凌主要來源於同班同學;男生是欺凌行為的主要參與者。校園欺凌的手段逐漸增多,行為數量逐年增加,已成為社會無法迴避的問題。
  • 校園欺凌何時休?每次欺凌事件都令人觸目驚心
    近年來,校園欺凌事件頻頻發生,欺凌者不僅對被欺凌者動粗、辱罵,甚至在這過程中還用手機記錄下,上傳到社交平臺,以進行炫耀。不僅不以之為恥,反而以之為榮,對被欺凌學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嚴重侵害的同時,也極大地破壞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影響了學生的正常成長。
  • 反校園欺凌,各國如何保護「少年的你」?
    這首名為《別笑我》的歌,是詞作者在知道了自己的女兒因為有雀斑被同學欺凌之後,為了鼓勵孩子而創作的。 隨著電影《少年的你》上映,「校園暴力」這一議題再次引起公眾熱議。不僅在中國,在其他國家,也存在著校園欺凌的現象。為遏制校園欺凌,多國紛紛出招嚴肅對待。不僅明確學校、家長、法律的責任,還呼籲「沉默的大多數」勿做旁觀者。
  • 校園欺凌事件頻繁發生,背後的原因,無非這4點
    以前的校園如同清晨的空氣,乾淨而又溫馨,同學的歡聲笑語充滿著校園,學生時代是非常的美好,這也成為80後的集體回憶。可是,曾經充滿歡笑的校園,如今卻因為頻頻發生的校園欺凌事件,而成為大家都擔心的地方。前段時間,一部電影《少年的你》,再次引起大家對校園欺凌事件的高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