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員聚焦新基建 頂層規劃配套政策呼之欲出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 代表委員聚焦新基建頂層規劃配套政策呼之欲出

⊙記者 於祥明 ○編輯 林堅

新基建發展的重點領域: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備受關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今年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新基建已成為2020年中國經濟發展話題中的一個高頻熱詞。

下一步如何推進新基建?對此,出席全國兩會的多位代表委員從不同角度踴躍建言獻策。

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

新基建作為「兩新一重」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的重點領域已經明確:即發展新一代信息網絡,拓展5G應用,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激發新消費需求、助力產業升級。

全國政協委員、國網電動汽車公司董事長全生明建議,落實新基建戰略部署,全面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

全生明直言,目前充電設施仍然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主要短板之一,必須科學指導充電行業發展方向,全面加快充電設施建設。他建議,加快構建「有序慢充為主、公共快充為輔」的充電網絡,同時在充電設施建設中,注重形成互動化、共享化的建設運營導向。

全生明表示,在政府的支持與鼓勵下,以市場帶動技術創新,以技術促進市場發展,充電設施產業必定能走出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做好充足準備。

全國政協委員、證監會科技監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張野建議,將基礎軟體納入新基建範圍。張野注意到,目前新基建偏「硬」,「軟」的方面,如基礎軟體等較為薄弱。

「未來的區域競爭,很大部分來自於對數字經濟和數據的競爭。」全國政協委員、富通集團董事長王建沂建議,把握新基建機遇,推動建設「長三角大數據中心」。

多位代表委員認為,應當從技術創新、人才、產業鏈以及推進社會改革和完善法治環境等方面集中力量、統籌布局,推動新基建引領我國產業升級,激發經濟新活力。

發揮制度優勢做好頂層設計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李彥宏表示,新基建涉及面非常廣,如果「鬍子眉毛一把抓」,可能造成每項推進速度都不夠快。他建議,發揮中國的制度優勢,做好頂層設計。

事實的確如此。新基建之新,對宏觀產業政策的制定也是一項全新挑戰,相應的政策工具選擇需要探索。上證報記者了解到,在頂層設計方面,國家發展改革委正在加強研究,擬出臺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發展的有關指導意見。

「傳統基礎設施建設,基本上是政府主導,新基建與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以及新產品、新服務聯繫緊密,直接作用和服務於工業、農業、交通、能源等垂直行業應用,以市場化、企業化運作為主,投資主體、投資模式呈現多元化,且行業應用、市場培育需要一個過程,需要發揮好市場和政策兩個作用,加大綜合施策的力度。」國家發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徐憲平認為,新基建需要加強規劃導向和配套政策。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投資研究所研究員吳亞平認為,鑑於新基建涉及多個行業領域、多個部門的職責分工,也涉及中央和地方事權劃分,編制新基建發展規劃,有助於形成共識和合力。

就新基建發展相關規劃而言,多位專家的共識是:要突出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明確新基建發展的基本思路和發展路線圖,明確新基建發展的目標、任務和重點,提出重大創新工程、重大建設項目和重大改革舉措,提出投資、財稅、金融、人才等相關政策措施。

數據要素市場培育需要政策推動

更大力度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應用,也是代表委員的關注點之一。全國政協委員、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提交的提案之一,就是推進政府公共數據開放應用,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建議,設立數據治理委員會,將政府公共數據整體開放。

值得注意的是,社會各方對數據資源的重要性已經達成廣泛共識。近期對外發布的《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中,數據比肩土地、資本等,成為「第五大要素」。該文件提出,「要推進政府數據開放共享,提升社會數據資源價值,加強數據資源整合和安全保護」。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趙辰昕在全國兩會期間的新聞發布會上也明確表示,今年將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的綜合改革試點,制定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的政策文件,吸引各種所有制企業參與要素交易平臺的建設。

相關焦點

  • 個稅起徵點提至1萬 「激活」集體訴訟……代表委員哪些建議戳中你?
    來源:中國財富幫作者:田欣鑫 2020年全國兩會正在舉行,代表委員們紛紛亮出一份份精心準備的建議和提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經濟形勢有不少變化,代表委員們的建議和提案也往往緊貼形勢變化。此外,丁士啟建議,制定更靈活的退市政策,避免業績較好的大盤股因市場波動導致股價臨時性低於面值引發退市風險。行業聚焦新基建「新基建」因其推動經濟發展新動能的地位,成為本次兩會的熱點話題。
  • 新基建,是什麼?
    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信息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衛星網際網路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慧、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 六委員出點子 聚焦山西高質量發展
    1月16日,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聚焦我省「高質量發展」,積極建言獻策,提出了不少好點子。  發揮資本市場優勢讓上市公司強起來  黨的十九大提出,要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 ...一文看懂新基建七大關鍵領域有哪些發展機會|新基建深度研究報告
    2020 年開年以來,已有北京、廣東、重慶、湖南等多個省市的 2020 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及新基建。由此可見,2020 年有望成為新基建的大舉布局之年。新基建將將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既助力「十三五」規劃妥善收官,又與「十四五」規劃發展目 標相契合,大概率將成為「十四五」的重要發展方向。
  • 2020貴陽新基建及智慧城市安全高峰論壇在貴陽經開區召開
    12月10日,2020貴陽新基建及智慧城市安全高峰論壇在貴陽經開區貴陽大數據安全產業示範區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聚焦新時代產業變革下新基建與智慧城市安全問題,暢談科技合作、安全協同、產業創新,以增進共識,凝聚合力,共同為新基建與智慧城市發展進步貢獻智慧和力量。
  • 氫將定義成能源品種,氫能頂層設計呼之欲出
    《財經》記者從多個信源獲悉,中國政府已把氫定位為新的能源品種,將大力推動氫能發展,由多個部委參與的中國氫能發展整體規劃正在制定之中。「中國氫能產業頂層設計呼之欲出。」國際氫能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毛宗強對《財經》記者說,由於既有利益格局較為複雜,船大難掉頭,所以氫能的整體規劃制定一定要謹慎,步伐不宜太快。
  • 新基建深度報告:新基建開啟創新大時代,七大行業深度研究
    為了推動傳統產業轉 型升級,促進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我國致力於構建 5G、物聯網、雲計算等科技創 新基礎設施體系,為創新發展築基的科技基建將有望得到大規模建設。科技基建 可被劃分為兩部分,一是以電子、通信為代表的「硬科技」,要求加強 5G、半導 體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以計算機為代表的軟科技,要求加強雲計算、物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
  • 信宏業:「新基建」時代的「新文旅」
    文旅部和各地文旅廳(局)領導、行業專家、全域旅遊重點城市代表、企業代表等600餘人齊聚,放眼國際前沿、聚焦行業趨勢、推進科技創新、整合產業資源。會上,文化和旅遊部信息中心副主任信宏業以《「新基建」時代的「新文旅」》為題發表了主題演講。今天的我們處在時代變革的大潮中,每一天都在變化,每一時刻都在演進。
  • 2020大灣區論壇聚焦醫療健康和新基建機遇 探索香港新角色
    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大灣區﹕前行啟新程」,由中國日報攜手絲綢之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市穗港澳合作交流促進會協辦,論壇另設三場研討會,聚焦灣區醫療健康服務、新基建機遇、香港新角色。此次論壇吸引了近400名政商學界人士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參加,其中包括25國駐港總領事。
  • 劉沁:工業傳感器夯實新基建創新基礎丨傳感器產業「十四五」展望
    為此,本報特開闢「傳感器產業『十四五』展望」專欄,邀請業內專家把脈傳感器產業,從技術、應用、市場全面梳理國內傳感器產業的發展狀況,為新基建的建設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傳感器創新體制及相關政策不明確、不完善,資金使用、基礎研究立項、核心技術開發、核心元件配套等以分散的形式開展工作,無法形成有力的科研創新體系來解決基礎核心技術和成果推廣。如重大裝備核心裝置用傳感器、變送器,產品幾乎100%從國外進口,相關核心敏感元器件(晶片)95%以上依賴國外。第三,對傳感器技術的頂層設計、基礎工藝和共性關鍵技術缺乏統籌規劃。
  • 騰訊雲的新基建實踐觀:以未來謀定當下
    國內數據中心行業解讀新基建的熱潮延續了一個多月仍未退去,倒是從另一個側面體現出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期性。不過,解讀誠可貴,實踐價更高。新基建雖然有個「新」字,但也只是相對而言,並非橫空出世,而是頗有傳承,本周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型基礎設施涉及範圍的發言更證明了這一點。
  • 經濟暖意初現 更大力度政策呼之欲出
    新華社北京4月20日電(記者班娟娟)《經濟參考報》4月20日刊發題為《經濟暖意初現 更大力度政策呼之欲出》的報導。文章稱,日前出爐的一季度宏觀經濟成績單顯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一季度我國經濟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雖然GDP同比負增長,但降幅小於市場預期。特別是3月主要經濟指標呈現回升勢頭,降幅明顯收窄,經濟暖意初現。
  • 新華社:「新基建」在深圳率先火起來!
    深圳市長陳如桂也敏銳地洞悉到,「深圳市正面臨新一輪重大發展機遇,而這一機遇的核心就是『新基建』。」為此,深圳把目光聚焦在以AI、5G等為代表的「新基建」上,針對5G、工業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基建領域,密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部署了一大批重點項目。其中,「AI+5G+8K」為引擎的新基建正展現強勁的動能。
  • 平安私人銀行觀察:全球寬鬆再起 穩增長政策推進 新基建賦能提效...
    研究認為,全球新一輪量化寬鬆再起,中國的貨幣政策「以我為主」,新基建扛起穩增長、提質效大任。在「疫情」與「政策」交織之下,A股有機會在波動中維持向上,其中「核心資產」與政策驅動「新基建」概念為長期布局方向。  全年經濟預測從平穩向「V型」或「U型」轉變  當下春分已分,夏至未至。
  • 全國率先出臺「新基建10條」廣州開發區打造數字經濟新樣板
    魚珠片區重點布局「人工智慧」新基建,打造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統籌規劃25平方公裡,以中國軟體CBD為區域核心,重點打造「一區」(以區塊鏈為特色的軟體名區)和「一鎮」(以泛浙大產業創新園為核心的人工智慧小鎮(橫沙))。
  • 兩會微談|委員王旬果:建議對一些重大疾病再出臺特殊補助政策
    大眾網·海報新聞濟南1月20日訊(記者 張穩 陳俞印) 民生保障是每年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們關注最多的熱點話題之一。而在這個領域當中,對醫療話題的關注度可以說尤其高。在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山東省政協委員、東營市人民醫院腫瘤科主任、市立腫瘤醫院院長王旬果帶來的建議就與醫保、醫養結合等息息相關。王旬果委員這次主要關注居家養老方面的話題,「現在老年人越來越多,再加上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大部分老人都願意在家裡養老。同時,目前的養老機構本身就存在不足的問題。基於這樣一個現實的狀態,居家養老應該還是一個主要的養老方式。
  • 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青島實驗室成立_太平洋財富網_專業金融財經...
    新基建建築產業聯盟是為適應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的需要,圍繞智慧城市、智慧文旅、智慧農業、智能製造、智能建築與家居等項目,為產業園區、地產企業、家居建材等製造業企業提供項目落地以及與新基建關聯企業合作對接服務
  • 易煉紅主持召開「兩代表一委員」座談會徵求意見建議
    12月27日,省長易煉紅主持召開「兩代表一委員」座談會徵求意見建議。(海波 攝)12月27日下午,省長易煉紅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黨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對做好政府各項工作、修改和完善省政府工作報告的意見建議,通達民意,凝心聚力,確保我省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座談會上,凌繼河、黃俊、賴蓉蓉、江崛、馮帆、鄔成香、易豔丹、陳文華、楊劍、湯彬等10位代表、委員先後發言。
  • 新基建春風勁吹 紫光股份「航母編隊」已強勢啟航
    目前,無論是政策還是市場,大家都已經對新基建形成共識:那就是隨著新基建的實施,將促進更多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升級,5G+AI+雲將會是影響未來智能社會和百行百業的重要生產工具。  在新基建浪潮之下,各家雲計算巨頭開始加速布局,關注度再次升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