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首歌,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被這首歌感動的人應該也非常多。我就是其中一個,每當懷疑自己否定自己的時候,就會打開音樂軟體,開始循環播放這首歌。
這首歌是張國榮為了表達自己的人生態度而創作的一首歌曲。張國榮先作曲,然後問林夕,說「這首歌詞開頭已經想好了,叫I am what I am,來自一部電影的對白,那下面你知道我想寫的是什麼嗎?」林夕說他知道,然後寫完歌詞給張國榮看,張國榮說果然就是我要的。林夕一共做了兩個版本的歌詞,國語版和粵語版。兩個版本我都挺喜歡的,不過常聽的是國語版,因為國語歌詞能聽懂,所以更能打動自己,給自己力量。
《我》收錄在《大熱》這張專輯中
1997年張國榮在自己的演唱會上,當著萬千歌迷的面,對唐鶴德表白,「唐先生是除媽媽之外,我生命中摯愛的人。」戀情公開後的他們,多多少少會受到別人的非議,也總是被狗仔偷拍他們一起出街的畫面。2000年,張國榮就演唱了這首《我》,表達了自己的人生態度:你說任你說,我依然只做自己。
現實中,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堅持自我,不管別人怎麼說,都能堅定如磐石,絲毫不動搖。在我看來,當你沒勇氣去堅持一件你覺得正確的事時,聽聽這首歌,你會獲得很大的勇氣。
我表姐,從小就學習好,家裡人一直以為她會上一個好的一本師範大學,然後回家考個老師當,安安穩穩過一輩子。沒想到,高考來臨之際,表姐對她父母說她要去法國學西餐,她不想按父母想的那樣上師範當老師。當時她父母就炸了,輪番轟炸她,跟她說她的想法有多危險,多不靠譜。表姐不為所動,堅持自己要去法國學西餐。她跟父母拉鋸戰到高考的前一天,說她不會去參加考試的。她父母這才妥協,說同意讓她去學西餐,但前提是她要去參加高考,去上大學學法語,大學畢業後才可以去法國學西餐。四年後,表姐成功得到了父母的資金支持和精神上的支持,去了法國學西餐。現在,她已經是藍帶頂級的廚師,在自己喜歡的城市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
在她成功後,我問過她,當時年齡那麼小的她是怎麼有勇氣跟父母說出自己的想法,並且堅持了自己的想法那麼多年都沒有動搖過。表姐說,她當時其實心裡也很發怵,但當時如果她不堅持的話,那她這輩子都不可能有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兒。所以,她內心一不堅定的時候,就單曲循環聽張國榮的《我》。那是我第一次知道,一首歌可以給人那麼大的精神力量。
從那以後,我也開始把這首歌當成自己的精神力量。當高考選擇專業的時候,毅然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歷史專業;當父母讓我本科畢業就回家當老師的時候,毅然選擇了繼續讀研讀博;當父母催我找男朋友結婚的時候,很堅定的告訴他們,自己不著急結婚生孩子。雖然在過程中,也遇到過很多阻礙,但都在我聽著這首歌給自己精神力量的時候,問題迎刃而解了。所以說,我們要堅定做自己。只有你堅持做自己的時候,別人才不敢輕視你,糊弄你。你才能讓自己「做最堅強的泡沫」、「開出一種結果」、「對世界說什麼是光明和磊落」。
「I am what I am 我永遠都愛這樣的我」
「不用閃躲 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
「我就是我 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