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潛10907米!「海鬥一號」刷新紀錄,網友:可愛又迷人的存在

2020-12-24 環球觀察局
(海鬥一號)

自古以來,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就是生活在陸地上人類的夢想。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這個夢想已經不再遙不可及。就拿我國來說,嫦娥號探測器早已登陸月球,接下來的載人登月也是指日可待。而下五洋,我國的蛟龍號已經能夠下潛到7000米深海探測,這還不止,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全海深潛器「海鬥一號」更是刷新記錄,再次創造了歷史。

據央視網報導,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已經順利完成馬裡亞納海溝深淵科考任務並成功返回港口。此次科考中,由中國自主研發的「海鬥一號」全海深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實現4次萬米下潛,最大下潛深度10907米,刷新了中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填補了中國萬米級作業型無人潛水器的空白。

(海鬥一號正在進行深海作業)

據悉,海鬥一號在深潛過程中通過先進探測技術和搭載的先進傳感器,成功獲得了完整的全海深剖面等寶貴數據。對我國未來部署深海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此外,利用其配備的機械手,「海鬥一號」也完成了深淵海底樣品抓取、沉積物取樣、標誌物布放、水樣採集等科考作業。不過看起來如此具有科技感的深潛器,在露面之後卻遭到了網友的花式調侃。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海鬥一號不僅塗上了非常顯眼的黃、橙塗裝,其外部居然還有一對長著長睫毛萌萌的大眼睛。整個外觀看起來像一條巨大的深海魚。有網友表示,海鬥一號居然弄個這麼可愛的塗裝,這確定是新型深潛器嗎?實在是可愛又迷人的存在,估計海底的魚兒都要被它迷倒啦!雖然「海鬥一號」看起來萌萌的,但是其實力確實不容小覷的。

(網友評論)

實際上,要想建造潛入萬米深海的潛水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般來說,海水深度每增加100米,所受壓力便會增加10個大氣壓,潛入萬米深海對技術和材料的要求非常之高,目前世界上僅有美國、日本、法國、俄羅斯、中國等少數國家擁有建造深海載人潛水器的能力。

眾所周知,海底蘊含的資源非常豐富。石油、礦產等資源也吸引著全球各個國家競相進行著海洋開發事業,當下國際海底競爭形勢已日趨激烈。開發利用深海必然離不開深海裝載裝備,目前深潛器在民用、軍事領域的研發應用已是暗濤洶湧,多個國家都在競相投入。如今我國已經成功探索萬米深海,這對我國進行深海開發來說具有史無前例的重要意義。

(蛟龍號潛水器)

目前中國對於深海的探索已經步入世界前列,而擁有大深度潛水器,具備深海作業能力,是一個國家深海技術競爭力的綜合體現,中國在這方面的專研努力正在不斷令國人乃至世界都為之驚豔。(十二)

相關焦點

  • 下潛10907米!"海鬥一號"刷新紀錄 萬米深淵"做作業"
    (原標題:下潛10907米! 「海鬥一號」刷新紀錄,萬米深淵「做作業」,填補空白!)
  • 下潛!下潛!下潛!海底一萬米,你好!
    海洋佔全球面積的71%,深度超過6000米的海域僅佔海洋面積的1.2%。然而到目前為止,人類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也就是說,還有95%大海的海底仍是個謎。地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存在生命的星球,海洋最深處達11034米,也就是馬裡亞納海溝的區域。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來看一組數據:10米,這是普通人在不攜帶任何潛水裝備可以下潛到的深度;113米,這是一名法國潛水員創造的裸潛紀錄;332米,這是人在藉助水下呼吸器後下潛到的最深紀錄;10898.5米,這是2012年卡梅隆搭乘的「深海挑戰者」號下潛到達的深度。
  • 【解放日報】深潛10909米
    日前,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有人疑惑,這是馬裡亞納海溝最底部嗎?為什麼不派機器人去探測?「奮鬥者」號如何在萬米深淵採集海底樣品呢?記者為此採訪了幾位專家。
  • 「深海一號」將抵深圳 「大國重器」集中亮相2020海博會
    據悉,海博會期間將推出配套活動,「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等實船將在深圳亮相展示。  2020海博會上,10月14-16日期間將開放1680個名額供市民免費參觀「深海一號」、「蛟龍號」、「天鯤號」。屆時,公眾可以近距離接觸「大國重器」,感受中國海洋科技創新發展的實力。網上預約通道將於10月10日上午10時在海博會官微「海洋經濟博覽會」和海博會官網開啟。
  • 這才是大國科技,中國載人潛水器又創新紀錄,下潛10058米最深海溝
    據央視網消息稱,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了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在這個記錄創造之後,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不得不說,「奮鬥者」號又創造了一個新紀錄。
  • 「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將抵深 集中亮相「大國重器...
    記者從2020海博會承辦單位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獲悉,海博會期間將推出精彩紛呈的配套活動,邀請大國重器「深海一號」暨蛟龍號、「天鯤號」等實船來深亮相展示,營造濃厚的全民愛海親海近海氛圍。為加快發展深遠海、大洋、極地通用技術,突破海洋調查、探測工程技術與裝備開發「瓶頸」,一批「大國重器」應運而生,「海上大力士」振華30輪自航式全迴轉起重船、「深海巨獸」藍鯨1號海上鑽井平臺、「極地精靈」雪龍號和雪龍2號極地科考船、「深海精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等,不斷刷新人類對藍色星球的認知,守護藍色國土安全。
  • 【中國新聞網】「奮鬥者」萬米深潛海試:中科院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中科院 供圖「奮鬥者」號正在布放入水,準備開展下潛作業。中科院 供圖  中國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28日返回三亞。  一是聯合四川航空工業川西機器有限責任公司等單位,建成用於載人球殼耐壓測試的容積與工作壓力技術指標最高的超大型深海超高壓模擬試驗裝置;二是聯合中國船舶集團等單位建成完備的「奮鬥者」號海試支持母船「探索一號」和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萬米海試水面支持保障條件;三是組建專業化的載人深潛運維團隊,積累了豐富的載人深潛作業經驗以及馬裡亞納海溝海鬥深淵區的海洋環境數據
  • 媒體報導---「探索一號」萬米深潛科考
    「探索一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布放地震儀  「呼叫海底,呼叫海底」,「探索一號」科考船在甲板上發出回收指令。而且,萬米地震儀下潛作業600個小時,待呼喚時說醒就能醒。  百兆帕水壓 戴著「項圈」像水母一樣飛升  「海底水壓非常大,海鬥深淵的萬米壓力是100MPa(兆帕),就是1平方釐米負載1噸的重量。一臺海洋儀器要到萬米深處所承受的壓力,相當於一個手指甲蓋上要承擔一部小轎車的壓力。」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
    原標題:巡航「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都經歷了什麼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中國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
    新華社三亞12月21日消息,當日,在完成所有航次任務後,「奮鬥者」號海試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返回三亞,歷時57天的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10月26日11時,「探索二號」從三亞起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執行「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海試保障與「深海勇士」號深潛航次任務。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航次期間,「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朱敏 何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1月28日上午8時30分左右,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馬裡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南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
  • 歷時57天,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
    新華社三亞12月21日消息,當日,在完成所有航次任務後,「奮鬥者」號海試保障母船「探索二號」返回三亞,歷時57天的馬裡亞納海溝萬米海試順利收官。10月26日11時,「探索二號」從三亞起航,前往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執行「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海試保障與「深海勇士」號深潛航次任務。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獲悉,航次期間,「探索二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挑戰者深淵」與「探索一號」科考船進行了多次聯合深潛作業。
  • 中美俄潛艇下潛深度差多大?俄最深美軍600米,我國數字令人驚喜
    對於潛艇來說除了需要具備隱身性能外,還有一個比較重要的參數是它的下潛深度,那麼中美俄三國的潛艇在深度上存在的差距有多大?俄羅斯在這方面的造詣最深,早在1986年的時候,由蘇聯研製的685級潛艇K270號,下潛深度就達到了1300米,並創造了世界紀錄,至今無人打破。但是因為其所採用的先進技術等耗資巨大,最終也並未進行量產列裝。
  • 「奮鬥者」深潛超萬米 中國人「全海深」科考終夢圓
    就在此10多天前,「奮鬥者」號在同一海域下潛一舉突破1萬米(10058)米大關。這連續取得的成就標誌著中國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海試取得成功,意味著中國人駕駛自己的潛水器可以自由到達大洋任何深度並開展科學考察,取得了中國深海裝備和深海技術的重大突破,實現了夢寐以求的中國科學家大洋科考「全海深」進入。
  • 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