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2020-12-27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9日消息(記者朱敏 何源)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11月28日上午8時30分左右,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馬裡亞納海溝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海南三亞南山港碼頭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也隨船勝利返航。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萬米載人深潛的國家。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如今,它探索萬米海底的奧秘,獲取了大量生物、地質等深淵海底樣品,載譽而歸。「奮鬥者」號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海底世界?完成萬米深潛紀錄的過程中,攻克了哪些技術難題?

11月10日8時12分,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成功坐底世界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我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三位潛航員第一時間向全國觀眾分享了他們的心情。「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區域共開展了13次下潛,其中8次下潛超過10000米。

11月19日,「奮鬥者」號第四次探底,來自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的女科學家賀麗生首次下潛,看到萬米深海的景象激動不已。相比之下,同在載人艙的中科院聲學所高級工程師、「奮鬥者」號副總建造師、主任設計師劉燁瑤平靜得多,承擔過「深海勇士」號下潛任務的他,已多次到過深海。劉燁瑤說:「這種心態還是來自於我們對『奮鬥者』技術狀態的一種自信。我們突破萬米其實不僅僅是深度從4位數到5位數,而是我們證明了中國載人深潛有實力挑戰深淵,對最深的海洋具備探索和科考能力。」

那麼,裝有潛航員的潛水器是怎麼完成萬米下潛的呢?潛水器下潛到什麼深度、往什麼方向行進、如何取樣、什麼時候上浮,完成這一系列動作需要一個「駕駛員」,而這個「駕駛員」就是中科院瀋陽自動化所負責研製的控制系統。瀋陽自動化所水下機器人研究室副主任、「奮鬥者」號萬米機械手項目負責人張奇峰表示,該所自主研製的智能化控制系統、電動觀測雲臺以及主從伺服液壓機械手等全海深技術裝備,有力支撐了「奮鬥者」號實現高精度航行控制、全景科學觀測、高精準作業取樣等功能。張奇峰介紹:「在這次下潛作業裡面,我們也通過直播包括幾次現場連線的方式,看到了兩臺機械手在萬米海底做各種生物取樣、巖石取樣以及可靠操作的一些實驗。整個控制系統和全海深機械手為『奮鬥者』號水下安全航行、機動觀測和深海作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從「深海勇士」號的4500米到如今「奮鬥者」號的10909米,絕不是簡單的數據變化,加倍的下潛深度意味著不止於加倍的技術攻關。就潛水器本身來說,如何完成萬米下潛,又如何平安浮上來,考驗著選材和製作技術。中科院理化所研究員、「奮鬥者」號浮力材料研發團隊負責人張敬傑介紹,此次「奮鬥者」號潛水器採用的固體浮力材料,核心技術問題是要解決材料密度與強度的協同關係,既要密度低又要耐高水壓。張敬傑說:「為了保證安全,我們開展很多測試。首先是固體浮力材料本體,即浮力材料標準塊,根據要求對其進行不同壓力條件全檢和抽檢測試;其次,我們還要根據總體設計對數千標準塊進行粘接,加工成不同形狀和結構的浮力材料構件,並對其進行抽檢測試,從而確保浮力材料滿足『奮鬥者』號總體設計要求,所以整個測試量非常大。」

「奮鬥者」號深潛器的一大特點是載人。與深潛器一起下潛萬米深海的有三位潛航員。載人艙是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核心關鍵部件,是人類進入萬米深海的硬體保障和安全屏障。為了保證人員安全,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鈦合金團隊採用自主發明的鈦合金新材料,建造了世界最大、搭載人數最多的潛水器載人艙球殼。中科院金屬所研究員、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載人艙項目負責人楊銳介紹:「在一般材料韌性和抗擊性的情況下,強度要大大提高,不提高只能勉強坐兩個人。第二個是做厚板,要保證性能和組織均勻性,這裡面創造了很多第一,把國內設備用到了極限。我們是國創而不是國產化,我們在世界上形成了獨一無二的新材料。」

作為人類歷史上第4艘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研製建造及海試電視直播過程中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11月13日,「奮鬥者」號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載人潛水器與「滄海」號著陸器在萬米海底的聯合作業,向全社會進行了視頻直播。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孫科林介紹:「『滄海』號上的多個相機和監控相機的視頻傳輸到水面母船,再經過水麵母船衛星直播系統,傳輸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實現萬米海底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演播室雙向視頻傳輸。」

實現這樣歷史性一刻歸功於中科院聲學所研發團隊自主研發的全海深水聲通信機以及多項聲納和慣性導航設備的系統集成。劉燁瑤表示,相較於「蛟龍」號與「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的聲學系統實現了完全國產化,突破了全海深難關,技術指標更高,承擔了通信、探測、定位、導航等任務。劉燁瑤介紹:「水聲通信是潛水器和母船之間唯一的溝通橋梁,數字水聲通信在萬米深度下實現了雙方向母船和載人潛水器高速通信,完成了文字、語音、圖片和數據傳輸。聲學系統還實現了潛水器對海底超視距觀測和精細測量,對海底搜尋目標物以及在海底複雜地形航行中對地形探測起到關鍵作用。通過超短基線定位聲吶、都卜勒測速儀等多種設備和傳感器,實現了萬米深度輔助導航,完成連續自主精準可靠水下導航和定位,實現了我們在萬米海底的大海撈針。」

相關焦點

  • 西安光機所助力「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
    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三亞。記者從西安光機所獲悉:該所研發的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3D攝像機、全海深小型高清相機以及全海深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工作正常、性能穩定,為此次萬米海底作業及萬米載人深潛電視直播提供了技術支撐與保障。
  • 習近平致信祝賀「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於28日勝利返航。習近平在賀信中指出,「奮鬥者」號研製及海試的成功,標誌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今天的「奮鬥者」號,你們以嚴謹科學的態度和自立自強的勇氣,踐行「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的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典範。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科普展在京開幕
    聲學所工程師廖佳偉講解了「奮鬥者」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奮鬥者」號副總建造師、主任設計師、潛航員,聲學所高級工程師劉燁瑤做了科普報告。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標誌著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
  • 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為什麼要越潛越深北京時間11月10日7時42分,「奮鬥者」號潛行深度再次成功突破萬米!「奮鬥者」號海試現場指揮部隨之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北京時間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10909米是什麼概念?
  • 【新華網】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10月10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與「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市南山港啟程開展萬米級海試。新華社記者 趙穎全 攝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  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 「奮鬥者」號通過萬米深潛試驗後拆檢 有望年前入級
    昨天,從海南三亞傳來好消息,誕生自無錫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後,順利通過深潛試驗後拆檢,有望年前入級。在位於三亞市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某實驗室內,記者看到,一個圓滾滾的「鐵傢伙」架在高處,經過多次設計深度海試之後,「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載人艙、深潛器框架和高壓罐等附屬結構在此接受最後一次綜合檢測。此前,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無錫分院工作人員已經對它的外部結構進行拆除,露出了主體球形艙體,在特檢院進行拆檢後,中國船級社專業驗船師還要對「奮鬥者」號進行入級檢驗。
  • 瀋陽自動化所召開黨委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致「奮鬥者」號賀信
    」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的賀信。  從「蛟龍」號到「奮鬥者」號,瀋陽自動化所黨委歷來高度重視載人潛水器團隊黨建工作,指導成立海試臨時黨組織、開展黨建活動。「奮鬥者」號副總設計師、控制系統負責人趙洋擔任「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海試隊臨時黨委副書記,帶領團隊切實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執行了創紀錄的萬米深潛任務。
  • 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
  • 「奮鬥者」號海試團隊創下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11月30日,英勇的「奮鬥者」號海試團隊完成深海探索之旅,回到位於無錫的中國船舶七〇二研究所。10909米,是他們在馬裡亞納海溝創下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奮鬥者」號,中國載人深潛團隊二十年磨一劍,始終潛心研發深海裝備、鑽研深淵科學,歷經無數驚濤巨浪徵服萬米深度,堅定了中國人逐夢深藍的底氣。
  • 身懷絕技勇闖萬米海底 「奮鬥者」號了不起
    「奮鬥者」號正在注水下潛。中國科學院供圖搭載「奮鬥者」號的「探索一號」船(前一)。中國科學院供圖核心閱讀11月28日,「奮鬥者」號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並順利返航。「奮鬥者」號啟航以來,在馬裡亞納海溝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創造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不斷刷新的數字背後,是抗壓、控制、通信、浮力等多個關鍵領域的技術攻關,體現著我國自主研發深海裝備技術的突破和進步。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回海南三亞。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下海前一小時 關鍵設備報警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萬米級海試:下海前一小時 關鍵設備報警 2020-11-18
  • 10909米!中國成功挑戰海洋最深處:勝利返航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題: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新華社記者張泉、董瑞豐、趙穎全、陳凱姿海南三亞,南山港。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
    原標題:巡航「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都經歷了什麼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奮鬥者」號「大腦」和「雙手」研發團隊分享萬米深潛故事
    海底是一片黃色的荒漠,上面躺著透明的海參,另外還有幾毫米長的白色多毛生物在淡藍的海空中緩緩遊動。海底作業的6個小時過得很快,有點意猶未盡。」「奮鬥者」號副總設計師、控制系統負責人趙洋近日告訴記者。今年11月10日,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28日,「奮鬥者」號凱旋。
  • 【中國新聞網】「奮鬥者」萬米深潛海試:中科院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中科院 供圖  中國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28日返回三亞。記者當天從中國科學院獲悉,該院所屬10餘家單位全面參與「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工作,是研製任務的核心單位,海試任務的牽頭組織單位,「奮鬥者」號的業主單位,為「奮鬥者」號研製和海試發揮核心關鍵作用。
  • 尋找地下文明,「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在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接近11000米。面對惡劣的海洋環境,都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海洋中去探索。
  • 面對面丨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 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 載人深潛精神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萬米海底,妙不可言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11月28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載譽歸來!在海試返航歡迎儀式現場,從「探索一號」科考船上走下來的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副所長、「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
  • 「奮鬥者」號深海歸來,江蘇「工匠」提交「體檢」結果
    2020年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10909米海試後勝利返航歸來。深海萬米回來,「奮鬥者」號需要進行新一輪全面「健康體檢」。究竟如何為這艘神秘的「龐然大物」進行「體檢」?1月15日,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召開座談會為大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