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020-12-27 新華社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題: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新華社記者張泉、董瑞豐、趙穎全、陳凱姿

海南三亞,南山港。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

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載人深潛精神又將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小標題)裡程碑!中國躋身深潛世界「排行榜」前列

你好,神秘的深海!

大洋之底,馬裡亞納海溝,迎來「奮鬥者」號的無聲問候。我國從此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認識海洋,才能更好地開發、保護海洋。

馬裡亞納海溝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約11000米,相當於珠穆朗瑪峰疊加華山的海拔高度。

11月10日清晨,載有3名潛航員的「奮鬥者」號從「探索一號」母船機庫緩緩推出,被穩穩起吊布放入水,近4小時後,「奮鬥者」號成功坐底,下潛深度達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從全球範圍看,大深度載人深潛是一道很難逾越的關口。

中國起步晚,卻迎頭趕上。

2012年,7000米級「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問世,創造當時同類作業型載人潛水器下潛深度7062米的世界紀錄;2017年,4500米級「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獲得突破,實現「關鍵技術自主化、關鍵設備國產化」。

攻關不停步,海洋科技必須自主自強。

作為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的一個核心研製項目,「奮鬥者」號實現了跨系統、跨單位、跨部門的大團隊合作。

「十三五」以來,科技部會同中國科學院、中國船舶集團,組織近百家科研院所、高校、企業近千名科研人員,經過艱苦攻關,成功完成「奮鬥者」號的研製工作。自2020年7月起,「奮鬥者」號先後赴南海、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海域分階段進行了海試驗證,累計完成30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中國船舶集團董事長雷凡培說,中國船舶集團作為全海深載人潛水器裝備研製項目牽頭單位,充分吸取「蛟龍」號、「深海勇士」號研製的成功經驗,在「奮鬥者」號研製中,突破了一系列關鍵核心技術,已經具備全海深技術能力,為後續深海探測、深海開發打下了堅實基礎。

萬米深海從此不再對中國人緊閉大門。從進入、認知深海,再到探查、開發深海,建設海洋強國的前景如畫卷徐徐展開。

中國科學院黨組書記侯建國說,未來將進一步加強基礎研究和國際合作,結合「奮鬥者」號等深海裝備集群的應用,發起由我國主導的國際深淵深潛科學研究計劃,打造支撐深海科技可持續發展的隊伍,推動深海科技再創高峰。

(小標題)不容易!關鍵技術「護航」萬米深潛

海底1萬米的世界,只有跨過核心技術的門檻,才能得其門而入。

「奮鬥者」號的特殊本領,可以用五個關鍵詞來概括。

——設計。

「奮鬥者」號下潛到萬米深海,還要攜帶3名潛航員長時間穩定作業,設計難度可想而知。

設計人員針對超高壓複雜環境,採用多系統融合集成設計,使「奮鬥者」號潛浮速度、艙內空間使用率等指標大幅提升,同時通過載人艙實時監測和評估策略,實現潛水器優良的機動性能和安全性能,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抗壓。

在萬米深海,水壓超過110兆帕,約合1千個標準大氣壓,相當於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

這種極端壓力條件下,按照載人艙的目標尺寸和厚度要求,以往深潛器使用的材料已經不能滿足要求,需要找到一種高強度、高韌性、可焊接的鈦合金。

科研團隊歷時數年,自主發明了特殊鈦合金材料,又通過攻克高強度、高韌性鈦合金焊接技術,成功解決了載人艙球殼的建造難題。

——操控。

潛水器去到萬米深淵,可不只是「到此一遊」,還要完成巖石、生物抓取,以及沉積物取樣等精準科考作業。這需要靈活的機械手、智能化控制系統和電動觀測雲臺。

貼海底自動匹配地形巡航、懸停定位、液壓機械手持重能力超過60公斤……針對深淵複雜環境,「奮鬥者」號實現了高精度航行控制、全景科學觀測、高精準作業取樣等功能。

——通信。

「親愛的觀眾們,萬米的海底妙不可言,希望我們能夠通過『奮鬥者』號的畫面向大家展示萬米的海底。」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後,3位潛航員第一時間通過水聲通信系統分享了他們的心情。

水聲通信是「奮鬥者」號與母船「探索一號」之間溝通的唯一橋梁,實現了潛水器從萬米海底至海面的文字、語音及圖像的實時傳輸。

相較「蛟龍」號與「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的聲學系統實現了完全國產化,技術指標更高。

——浮力。

載人潛水器「下得去」,還得「回得來」。這裡面的關鍵是固體浮力材料。這種材料既要密度低,又要耐高水壓,製備技術難度大,世界範圍內僅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

經過持續攻關和多番論證,一種高強空心玻璃微球脫穎而出,兼顧了材料的密度與強度,實現了浮力材料的重大突破。

此外,鋰電池能量密度進一步提升、海水泵總效率達到世界領先、潛浮速度及球殼應力實時在線監測……眾多關鍵技術提供「護航」,讓「奮鬥者」號的機動性、作業能力、舒適度及安全性大幅提升,成為國際唯一能同時攜帶3人多次往返全海深作業的載人深潛裝備。

(小標題)接力棒!載人深潛精神立典範

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這是幾代中國人的夢想。

與載人航天一樣,載人深潛也秉持了「一棒接著一棒跑」的傳統,形成了一批領軍科學家隊伍。

「『奮鬥者』號部件的國產化率超過了 96.5%,具備了全海深進入探測和作業的能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中國船舶集團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長葉聰感慨萬千,「參研參試人員克服了多個颱風的阻撓,經歷了無數驚濤駭浪的考驗,向世界最深處進軍是我們不懈追求的目標。」

「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在中國載人深潛精神的激勵下,「奮鬥者」號為科技創新樹立了典範。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說:「『奮鬥者』號成功研製和萬米海試的突破,是新型舉國體制的生動實踐,將為深海科學考察、海底精細作業提供堅實的技術基礎,為下一步帶動深海能源、材料等高技術產業發展提供強勁動力。」

深海蘊藏著地球上遠未認知和開發的寶藏。6500米以深的深淵,是國際公認的解決生命起源、地球演化、氣候變化等重大科學問題的前沿領域。

隨著「奮鬥者」號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返航,一系列科研成果將為人類揭開更多海洋奧秘。

「奮鬥者」號的研製,還有效帶動我國深海通用元器件、高性能電池、精密傳感器、特種功能材料等深海通用技術和裝備的研發和產業化。

按照「沒有單位、只有崗位」的理念,我國吸引和匯聚陸地與空天高科技力量下海,組織全國近100家單位,形成了大協同的深海科技創新體系。

此外,「海鬥」號無人潛水器、「海翼」號水下滑翔機……新裝備層出不窮,新紀錄如約而至。我國形成了從1000米、4500米、7000米到萬米級全海深潛水能力,作業功能覆蓋海洋科研、大洋礦產資源開發、搜救打撈、旅遊觀光等方面。

深海世界,我們來了!

在探索海洋的道路上,中國不會止步。在認識、保護、開發海洋的道路上,人類的新徵程剛剛啟動。(完)

相關焦點

  • 【新華網】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  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 「奮鬥者」號海試團隊創下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11月30日,英勇的「奮鬥者」號海試團隊完成深海探索之旅,回到位於無錫的中國船舶七〇二研究所。10909米,是他們在馬裡亞納海溝創下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從「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到「奮鬥者」號,中國載人深潛團隊二十年磨一劍,始終潛心研發深海裝備、鑽研深淵科學,歷經無數驚濤巨浪徵服萬米深度,堅定了中國人逐夢深藍的底氣。
  • 海底1萬米,你好!
    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  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人類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  裡程碑!
  • 「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裡亞納海溝——「萬米的海底,妙...
    閱讀提示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中國「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10909米!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勝利返航
    本文轉自【新華社】;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記者趙穎全、陳凱姿)28日8時30分許,隨著一陣汽笛聲響,在「地球第四極」結束科考任務的「探索一號」科考船在三亞靠泊下錨,成功實現10909米坐底紀錄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也隨船勝利返航。
  • 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
    原標題:巡航「挑戰者深淵」「奮鬥者」號「妙不可言」的深海之旅都經歷了什麼2020年10月27日,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 面對面丨萬米深潛!「奮鬥者」號總設計師:「不是終點,我們剛剛打開...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10909米的紀錄,讓中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有了新坐標。 海底1萬米的世界有多大魅力? 中國的深潛勇士們經歷了怎樣的艱險? 載人深潛精神如何助力中國勇攀深海科技高峰?
  • 身懷絕技勇闖萬米海底 「奮鬥者」號了不起
    「奮鬥者」號正在注水下潛。中國科學院供圖搭載「奮鬥者」號的「探索一號」船(前一)。中國科學院供圖核心閱讀11月28日,「奮鬥者」號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並順利返航。「奮鬥者」號啟航以來,在馬裡亞納海溝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創造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不斷刷新的數字背後,是抗壓、控制、通信、浮力等多個關鍵領域的技術攻關,體現著我國自主研發深海裝備技術的突破和進步。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回海南三亞。
  • 「奮鬥者」號「大腦」和「雙手」研發團隊分享萬米深潛故事
    新華社瀋陽12月13日電 題:「奮鬥者」號「大腦」和「雙手」研發團隊分享萬米深潛故事新華社記者 王瑩、李恆、朱輝「首次到達萬米海底時,外邊的景象一直吸引著我們。海底是一片黃色的荒漠,上面躺著透明的海參,另外還有幾毫米長的白色多毛生物在淡藍的海空中緩緩遊動。海底作業的6個小時過得很快,有點意猶未盡。」「奮鬥者」號副總設計師、控制系統負責人趙洋近日告訴記者。今年11月10日,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在馬裡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28日,「奮鬥者」號凱旋。
  • 「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完成萬米海試 勝利返航
    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萬米載人深潛的國家。「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支持的深海重大科技裝備。如今,它探索萬米海底的奧秘,獲取了大量生物、地質等深淵海底樣品,載譽而歸。「奮鬥者」號給人們帶來了怎樣的海底世界?完成萬米深潛紀錄的過程中,攻克了哪些技術難題?
  • 西安光機所助力「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
    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三亞。記者從西安光機所獲悉:該所研發的全海深超高清攝像機、3D攝像機、全海深小型高清相機以及全海深對接通信與高速數據傳輸系統工作正常、性能穩定,為此次萬米海底作業及萬米載人深潛電視直播提供了技術支撐與保障。
  • 「奮鬥者」號通過萬米深潛試驗後拆檢 有望年前入級
    昨天,從海南三亞傳來好消息,誕生自無錫的「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後,順利通過深潛試驗後拆檢,有望年前入級。在位於三亞市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某實驗室內,記者看到,一個圓滾滾的「鐵傢伙」架在高處,經過多次設計深度海試之後,「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載人艙、深潛器框架和高壓罐等附屬結構在此接受最後一次綜合檢測。此前,江蘇省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研究院無錫分院工作人員已經對它的外部結構進行拆除,露出了主體球形艙體,在特檢院進行拆檢後,中國船級社專業驗船師還要對「奮鬥者」號進行入級檢驗。
  • 「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萬米海底,妙不可言
    科技日報記者 王祝華11月28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載譽歸來!在海試返航歡迎儀式現場,從「探索一號」科考船上走下來的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七〇二所副所長、「奮鬥者」號總設計師葉聰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
  • 抖音播放超3.5億次 百萬網友見證中國首次萬米載人深潛海試
    截至11月13日,"中國首次萬米載人深潛海試"相關視頻,在抖音上播放量已超過3.5億次,百萬抖音網友見證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在今日頭條閱讀量超過1600萬。  同時,抖音邀請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同濟大學科普教育基地深海探索館館長黃維、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奮鬥芽"、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獨家入駐,組成"海洋科普天團",在抖音和今日頭條雙平臺為網友解讀此次萬米載人深潛
  • 海底一萬米,「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來了!直播現場,恩施姑娘這樣說
    2017年劉丹獲這也是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的發展歷程從百米淺海到萬米深海劈風斬浪的幾十年我國先後突破了多項核心深潛技術中國第一艘載人潛水器——中國第一臺自主設計和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蛟龍」號下潛深度達到了3759米,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3500米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 抖音播放超3.5億次,百萬網友見證中國首次萬米載人深潛海試
    截至11月13日,"中國首次萬米載人深潛海試"相關視頻,在抖音上播放量已超過3.5億次,百萬抖音網友見證我國載人深潛新紀錄,在今日頭條閱讀量超過1600萬。
  • 從電影《鐵達尼號》裡學習?中國載人深潛的艱辛和浪漫
    但邁向萬米深海,中國載人深潛團隊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卻走了近20年。2020年11月10日,中國萬米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在西太平洋馬裡亞納海溝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近20年來,深潛人將自己的命運與中國載人深潛事業緊密相連。從600米一步跨入7000米的「蛟龍」號、深度回撤至4500米實現關鍵設備國產化的「深海勇士」號、標誌我國在大深度載人深潛領域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的「奮鬥者」號……對包括葉聰在內的「奮鬥者」來說,奮鬥出來的「奮鬥者」號,是新的開始。
  • 10909米!中國成功挑戰海洋最深處:勝利返航
    新華社三亞11月28日電題:海底1萬米,你好!——「奮鬥者」號標註中國載人深潛新坐標新華社記者張泉、董瑞豐、趙穎全、陳凱姿海南三亞,南山港。28日8時30分許,一陣汽笛聲響,創造了10909米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完成第二階段海試,勝利返航。1個多月時間,累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8次突破萬米。
  • 「全深海慧眼」系統助力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
    」號遠赴馬裡亞納海溝開展第二階段萬米海試,成功完成了13次下潛,10月27日下潛首次突破萬米,並於11月10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11月13日,「奮鬥者」號和「滄海」號深海視頻著陸器開展聯合作業,並在全球首次實現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11月28日,「奮鬥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返回三亞。其中,參與「奮鬥者」號海試全過程,保證萬米洋底電視直播順利進行的中科院西安光機所李鵬凱旋。
  • 坐底馬裡亞納海溝,「奮鬥者」號萬米通信靠喊嗎?
    10909米!「奮鬥者」號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也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個實現萬米載人深潛的國家。實際上,「奮鬥者」號這個國之重器全身上下都是打破紀錄的關鍵核心技術。「親愛的觀眾們,萬米的海底妙不可言,希望我們能夠通過『奮鬥者』的畫面向大家展示萬米的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