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香港電影資料館:「東方好萊塢」的光影歲月

2021-01-10 中國新聞網

  光影流轉,經典長存。如同所有其他藝術一樣,電影雖是虛構,卻反映真實的人間喜憂、生活百態。香港作為集眾家之長的「東方好萊塢」,曾是華語電影的領跑者。

  香港電影資料館坐落於安靜的西灣河鯉景道,樓高5層,記錄著香港電影的百年發展歷程,也見證了周潤發、張國榮、梁朝偉、張曼玉等眾多華語巨星的誕生。自2001年開幕以來,香港電影資料館被《時代》雜誌譽為「遊客不容錯過的25大亞洲體驗」之一。

  展覽廳:重溫歷史

  作為回顧香港影史的「兔子洞」,設於資料館一樓的展覽廳是影迷們的「朝聖之地」。展廳內的最新一期展覽,著眼於「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甫入正門,偌大的「娛樂智多星——新藝城的光輝歲月」籤名板佇立正中,被爭相拍照留念的影迷層層圍住。新藝城是何方神聖,能勾起一代人的集體回憶?

  導賞員阿文向記者介紹說,新藝城不止一人,而是由導演徐克、編劇黃百鳴、演員曾志偉、作曲泰迪羅賓等7名「主腦」組成,他們各擅勝場、無一不精。其出品的電影多為天馬行空、娛樂至上的經典,將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打造為香港電影業最五光十色的時期。

  籤名板旁側的票房牆,是當年新藝城辦公室走廊內的情景還原。所有出品電影的海報板和票房數字排列井然有序,並特別挑選出其中最賣座的20部電影組成票房牆。阿文說,如此設計是象徵新藝城製作始終著眼於觀眾反應,以他們的口味為依歸。內地觀眾熟悉的《英雄本色》《倩女幽魂》《監獄風雲》等均榜上有名。

  繞過籤名板,最有特色的要數新藝城「奮鬥房」的重現。約8平方米的「奮鬥房」,僅在房間正中擺下一張簡單的書桌,書桌靠牆一側放置書架,堆滿各類素材和手記,幾把椅子則填滿剩餘空間。空間狹小,卻曾是7人小組日夜閉門奮鬥的「主戰場」,大多數電影裡的經典橋段都是他們在此廢寢忘食想出來的。

  除此之外,阿文還將其他珍貴的展出一一介紹,包括手寫劇本、分場表、服裝和道具表以及海報板等。

  電影院:感受經典

  欣賞展覽之餘,又怎能錯過一場經典好戲?位於二樓的電影院常設「歡樂早場」及「修復珍藏」兩項節目,由資料館籌備專題放映節目,題材多樣,也涉及電影類型、電影工作者、電影史或跨界別的研究。

  阿文為記者展示節目表說,5月將放映《刀馬旦》《倩女幽魂》及《搭錯車》等8部新藝城「懷舊大戲」,可讓各地影迷「重回」舊日的香港影院。至於觀影人群,阿文笑說,中老年觀眾佔絕大多數,但也不時會有年輕人入場,「感受過去未能在大熒幕上看到的經典港片。」

  資源中心:博覽寶藏

  骨灰級的影迷怕是還不覺過癮,那麼三樓的資源中心便是更加不能錯過的「香港電影寶藏」。

  阿文領記者進入資源中心,示意了各類藏品的方位後就靜靜地在門外等候。安靜、有序的閱覽室裡,包含30多萬項電影藏品,有介紹電影製作、人物誌、採寫劇本等的書籍,也有中英文電影期刊,更珍貴的則是林林總總的視聽碟片、修復電影等。

  記者在書架上發現一本厚如百科全書的《港產電影一覽:1914—2010》,詳細記錄了9861部香港電影,從導演到演員,從上映日期到票房,一一盡錄,甚至未拍完或未上映的電影也記載在案。

  步出資源中心,阿文說,藏品僅僅靠保存並不足夠,修復也是不可或缺的要務。電影資料館修復組常常需要修復影片、海報和劇照等文物,先做狀況檢查,再進行清潔及修補程序。例如1949年上映的《黃飛鴻正傳》上、下集,修復組將16毫米複合拷貝清潔及修補後,進行影像掃描和數碼修復,以減少影像晃動、刮花及汙垢,同時清除雜音,解決聲畫不同步的問題。1965年上映的《大紅袍》為缺本,修復組需小心調校印片色光,在衝印過程中,把已褪色的影像恢復原貌。而為了讓影片更加長久地保存,資料館的影片儲藏庫長期維持4攝氏度、相對溼度30%的狀態,以製造最適當的儲藏環境。(記者 陳 然)

相關焦點

  • 香港電影資料館:「東方好萊塢」的前世今生
    資料圖片  光影流轉,傳頌後世。如同所有其它藝術一樣,電影雖是虛構,卻反映出真實的人間喜憂、生活百態。作為東西文化的融合之地,香港電影集眾家之長,曾是華語電影的「領跑者」。  香港電影資料館坐落於安靜的西灣河鯉景道,樓高5層,記錄著香港電影的百年發展歷程,也見證了周潤發、張國榮、梁朝偉、張曼玉等無數華語巨星的誕生。
  • 電影資料館的所有秘密,都在這套片子裡
    這是央視首次以電影膠片保護為主題製作專題節目,歷經三年,十分不易,裡面還有葛格我不少鏡頭呢。今天結合電影資料館相關工作,為大家視頻帶貨一下。《光影傳奇》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6集科學紀錄片。顧名思義,所謂《光影傳奇》,當是講述電影及其歷史的傳奇故事。
  • 中國電影資料館,到底牛啥?
    1月9日,央視紀錄頻道開播了一套六集紀錄劇集《光影傳奇》。它用每集一個主題,講述中國電影資料館對老電影膠片進行的保護和修復。
  • 香港電影資料館推選「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新華網香港9月19日電(記者趙博)香港電影資料館為慶祝成立10周年,邀請此間資深影評人、學者,推選出100部1916年至1999年間出品的香港電影佳作,並於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名單。    記者在名單上看到,這100部影片包括了58位導演不同時期的作品。
  • 《光影傳奇》:膠片的故事與膠片電影守護人的崇高禮讚
    翻開歷史的篇章,拂去百年的塵埃,該紀錄片從電影膠片的故事開始講起,帶領觀眾了解中國電影資料館人嘔心瀝血、前赴後繼地守護電影的歷程。《光影傳奇》是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出品的6集科學紀錄片。顧名思義,所謂「光影傳奇」,當是講述電影及其歷史的傳奇故事。
  • 香港電影資料館:100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
    第1頁:香港電影資料館慶10周年 第2頁:百部不可不看的電影  香港電影資料館為慶祝成立10周年,邀請此間資深影評人、學者,推選出100部1916年至1999年間出品的香港電影佳作,並於19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百部不可不看的香港電影」名單。
  • 曾經的「東方好萊塢」香港電影是如何衰落得?
    如今的香港電影除了古天樂以及劉德華、梁家輝等老牌香港演員苦苦支撐,已經走到窮途末路粗製濫造的地步。靠著警匪片、黑幫片、喜劇片、魔幻片、豔情片、賭片、鬼片、愛情片、Cult片等等滿足了不同觀眾的胃口,打出「東方好萊塢」之稱的香港,在80至90年代,香港電影在東南亞輻射範圍之廣是可以堪比好萊塢電影在世界範圍內的傳播,從中國大陸、韓國、臺灣、韓國、日本、到東南亞國家、甚至美國唐人街,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香港電影。
  • 香港,為什麼能被譽為「東方好萊塢」?
    美國洛杉磯,不僅有著名的NBA湖人隊,同時還有世界聞名的電影中心——好萊塢。「好萊塢」指的是美國電影工業,很多「戰績彪炳」的電影公司均設於此,如迪士尼、福克斯、華納兄弟、環球影視等等,香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地名「好萊塢」正是好萊塢的譯名。
  • 誰是你心中的香港文化經典?9月18日,這裡帶你重溫港式文化光輝歲月
    9月11日——10月30日,魯網攜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山東聯絡處精心推出《 "泉"面看香港 》城市探訪專題報導。每周五上午9:00——10:00在FM1031濟南交通廣播《一路樂飛揚》節目中推出《 "泉"面看香港 》特別節目。我們將帶領小夥伴們一起雲遊香港,探訪你已知或未知的關於香港的N多面。
  • 紫荊花香 光影璀璨——香港電影新格局觀察
    香港曾被譽為「東方好萊塢」,開創輝煌燦爛的光影歷程。近20年間,世界電影技術和藝術突飛猛進,華語電影陣地也隨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香港電影的新語境、新探索、新格局——紀念香港回歸二十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研討會以香港電影產業、美學演變、文化表達為切入點,聚焦香港電影的歷史、當下與未來。
  • 臺灣電影大師攜銀幕女神降臨資料館
    這位大師和他的電影作品與中國電影資料館的觀眾淵源頗深,他的到來,將為這個格外精彩的5月完美收官。 他,就是今年89歲高齡的臺灣電影大師李行。中國電影資料館曾於2015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策劃舉辦【臺灣電影大師李行作品回顧展】,共放映了11部李行導演的作品,其中8部都是新修復的大陸首放。
  • 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辦「喜劇之最」拍檔展 (8/10)
    香港電影資料館舉辦「喜劇之最」拍檔展 (8/10) "← →"翻頁
  • 《光影傳奇》:致敬電影守護者
    人人喜歡看電影,但是這種形式曾經的物質載體——膠片的前世今生、掌故軼事、類別屬性等等卻不為人知,而那些為了守護電影膠片付出艱辛的勞動者就更加默默無聞了。然而,這一切也是我們民族珍貴記憶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系列紀錄片《光影傳奇》無疑是中國影像保存題材紀錄片的補天之作。本片基本以時間為序,講述了以中國電影資料館人為代表的幾代電影守護者殫精竭慮、前赴後繼地守護電影膠片的故事。
  • 探訪臺灣電影工業陣地 已故導演楊德昌舊居變網吧
    有人說,這是因為臺灣本土電影工業過於薄弱,從而導致它無法與好萊塢抗爭;也有人說,臺灣本土電影工業並不薄弱,主要原因是市場太小。到底是怎麼回事?本期「金馬生快」將帶您走進臺灣的心臟臺北,一探究竟。可11月20日騰訊報導組到訪時,卻發現這裡門庭冷落:門口寫著「禁止參觀」的牌子,院內,一條大黃狗和三條黑狗衝著記者汪汪狂吠不已,也許是有些日子沒有見到這麼多生人了。記者試圖進去看看,被一位保安大哥攔住了:「不好意思,我們這裡謝絕參觀。」記者見狀只好說明來意:「我們是北京來的媒體,想探訪一下臺灣的電影工業,您能幫我們聯絡一下媒體接待處不?」
  • 光影自貿|未來電影世界影視作品主題活動開啟
    光影自貿|未來電影世界影視作品主題活動開啟 2020-11-25 1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聲影「留」傳現銀幕經典 港電影資料館修復16部作品
    電影作為香港文化歷史長河中不可小覷的一筆,在藝術版圖裡佔據頗大的文化印記,而香港電影資料館肩負保存香港電影歷史文化的重任,多年來孜孜不倦四處尋找香港電影的蹤跡,希望將香港的文化遺產好好保護及傳承下去。搜集工作有如尋找失落的拼圖,冀將這些佚失及長埋多年的電影重新與光影世界接軌,從而理解電影文化及歷史的全貌。
  • 中國電影資料館「國際檔案日」活動即將開啟
    2017年6月9日,正值國際檔案理事會確定的第十個「國際檔案日」,中國電影資料館作為中國唯一的專業電影檔案館,積極響應國際國內同行的號召,結合今年3月正式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的具體要求,將於本月9日前後舉辦「推動依法收集,傳承光影記憶」中國電影資料館「國際檔案日」系列活動。
  • 「電影孤兒」
    他曾先後培訓、就業於日本東京「東映」公司動畫部、美國好萊塢迪斯尼動畫部、美國好萊塢韓納動畫電影廠。 趙澤修說,「《龜兔賽跑》是臺灣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也是我們製作的最後一部動畫電影。」 2015年,《龜兔賽跑》的膠捲在塵封48年之久後,第一次漂洋過海登陸祖國大陸,趙澤修先生在新聞發布會上決定將它捐贈給中國電影資料館。如今,我們終於能得以一睹這部「中國故事+好萊塢技法」 式的臺灣動畫電影真容。
  • 十年光影-京城首家文華東方
    光影如梭的十年之間,對於京城酒店的傳言文華東方應該是版本最多,討論最為激烈的。也終於,2019年3月15號北京王府井文華東方首日對外迎客,同年3月18號全面開幕。( 據介紹,只有香港老文化才是銀色標,其餘分店都是金色 )於是本MO粉和北京王府井文華東方在其生日就有了第一次的約會,盡也幸運成為了北京王府井文華東方的首位客人,簡直像極了愛情
  • 邵逸夫締造香港影視大時代 打造東方好萊塢
    創世紀邵氏的奇蹟,不僅在於它擁有規模堪稱「東方好萊塢」的邵氏影城,及臺前幕後多達數百名的工作人員,更在於獨具一格的運營策略。電影篇東方好萊塢獨霸影壇 粵語獨尊雖然邵氏家族的娛樂事業可追溯至1923年在上海創辦的「笑舞臺」及成立於1925年的「天一影片公司」,但真正屬於邵逸夫的電影傳奇,則始於1958年在港成立的「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