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延安魯藝到中央音樂學院紀錄片觀後感

2020-11-17 北京本地寶

  從延安魯藝到中央音樂學院(紀錄片)

  播出時間:5月23日16:00

  觀後感參考

  在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78周年之際,為提高全國青少年審美素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中央文明辦三局、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中央音樂學院等單位共同舉辦「美育雲端課堂」活動,淮師附小山南校區四年級組織全體學生在家線上觀看了「美育雲端課堂」的開幕式和「從延安魯藝到中央音樂學院」紀錄片,對學生進行了一次藝術的洗禮、思想的薰陶!

  5月23日20:00,「美育雲端課堂」暨第二屆中央音樂學院·延安5.23藝術節開幕式現場直播,開幕式首先為我們帶來的是由中央音樂學院李小兵教授作曲、萬人云合唱、合奏的抗疫音樂作品——《我們》,整首歌曲氣勢恢宏、大氣磅礴,傳達出全國人民的心聲:讓我們眾志成城,共克時艱!之後,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還現場連線對話郭淑珍、鄭小瑛等音樂家,他們逐一暢談了延安時期的音樂活動和《黃河大合唱》的創作和演出情況;著名歌唱家雷佳連線了賀敬之、郭蘭英等老一輩音樂家暢談第一部民族歌劇《白毛女》的創作和2015版《白毛女》復排演出的經歷。

  「從延安魯藝到中央音樂學院」紀錄片,則向我們呈現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以「永遠的魯藝」為主題的紀念活動,從紀錄片中我們了解到延安魯迅藝術學院在名族存亡時期為祖國培育了大批藝術人才,為新中國的文藝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中央藝術學院繼續傳承了魯藝精神,將無數革命青年胸懷祖國、前赴後繼的魯藝精神薪火相傳!

  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一幅幅歷史銘刻的畫面,讓我們真切感受到老一輩藝術家心中那份為藝術獻身,為祖國高唱的偉大情懷,也讓我們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震撼!延安精神、紅色文化、愛國情懷必將厚植於我們的心間,點亮我們前行的方向!

  ➤微信搜索公眾號 北京本地寶 (ID:bdbbeijing),關注後在對話框回復【美育】可查看更多美育雲端課堂觀後感優秀範文,還可觀看美育雲端課堂直播回放、開幕式回放、活動安排表等詳情。

  ➤推薦閱讀:

  美育雲端課堂在哪看?觀看平臺一覽

  2020美育雲端課堂活動時間表一覽

  美育雲端課堂時間主題網上直播入口

  2020美育雲端課堂開幕式直播回放入口

  5月23日-5月28日美育雲端課堂直播時間及亮點揭秘

  2020中央音樂學院延安藝術節(活動時間+簡介+日程)

手機訪問 北京本地寶首頁

本地寶鄭重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地寶無關。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述內容未經本站證實,本地寶對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不作任何保證和承諾,請網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相關焦點

  • 從延安魯藝到中央音樂學院紀錄片直播視頻(完整)
    從延安魯藝到中央音樂學院紀錄片  直播時間>:2020年5月23日16:00-17:00  直播視頻:點擊觀看  【漲知識】  延安魯藝創辦背景  全面抗戰開始後,來自全國各地的大批文藝人才集聚延安,推動著延安文藝演出活動的繁榮。
  • 「魯藝」80年:音樂成就最高,唱出了時代最高音
    魯迅藝術學院老照片在中國高等教育辦學歷史上,有一所學校非常特殊,就是魯迅藝術學院,簡稱「魯藝」。魯藝成立於1938年,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為培養抗戰文藝幹部和文藝工作者而創辦的一所綜合性文學藝術學校,1940年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是老延大合併時的八所院校之一,也被認為是陝甘寧邊區的最高文藝殿堂。
  • 「新時代·新民歌」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中心民歌作品專場音樂會在...
    「新時代·新民歌」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中心民歌作品專場音樂會在延安大劇院上演 發布時間:2020-10-19 08:09:27
  • 皮影魯藝行 非遺長至歸·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
    這些工作牽扯到的藝術家、藝人、匠人的類型也非常的多,融會貫通的工作自然也需要耗費更多的口舌和心機。今度,我們將皮影實驗劇帶回了曾經新中國的文藝燈塔——延安魯藝。魯迅藝術學院是中國共產黨於1938年4月在延安創辦的一所綜合性文學藝術學校,1940年後更名為「魯迅藝術文學院」。
  • 文藝為人民 紀念「5·23」西安話劇院受邀赴延安魯藝交流學習
    文藝為人民 紀念「5·23」西安話劇院受邀赴延安魯藝交流學習 時間:2020-05-24 19:49:04  來源:西安新聞網
  • 中央音樂學院院長解密「第一堂課」:15首曲目有精心考慮
    由中央音樂學院院長俞峰指揮講解的「新學期第一堂音樂課」。中央音樂學院供圖15首曲目對應革命戰爭時期到當下四個時期新京報:為什麼想到要錄製一場這樣的「音樂課」?俞峰:合唱團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合唱團。我們這個合唱團是中央音樂學院表演藝術中心裏面,跟著我一直參與音樂黨課和美育教育的錄製和現場演出。另外,中央音樂學院還有一些老師參與到音樂課的表演中。
  • 中央音樂學院校外音樂水平考級落戶西安、楊凌
    2018年10月28日,由貝特邦藝術教育培訓學校有限公司舉辦的,「中央音樂學院校外音樂水平考級落戶西安、楊凌新聞發布會」在貝特邦總部隆重舉行。出席本次新聞發布會的有中央音樂學院院務委員會副主任逄煥磊,楊凌示範區教育局局長張少文,楊凌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部長張小明,西安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書記王文霞,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團委書記張冰雁,鹹陽師範學院副院長崔兵等。本次發布會由貝特邦總經理劉小華主持。
  • 【延安記憶】唱歌,延安時期盛極的風氣
    梁漱溟在《訪問延安》一書中記述:「愛唱歌,愛開會,亦是他們一種的風氣。天色微明,從被窩中坐起,便口中哼啊抑揚,此唱彼和,仿佛一切勞苦都由此而忘卻!人與人之間情趣增加,精神上互為感召流通。——凡此印象,我腦中尚存留,但不知今日延安尚保持得否?」
  • 中央音樂學院怎麼考?2020年藝考生報考中央音樂學院指南!
    每年有上千名考生懷揣夢想慕名而來,懷揣夢想的你,了解中央音樂學院怎麼考嗎?下面就為2020屆藝考生分享央音報考指南!中央音樂學院各專業介紹實際上中央音樂學院有很多系,有很多專業,每一個系和專業都面向不同專業群體的學生,中央音樂學院是一個非常專業、全面化的高等音樂院校,在這裡學習和畢業的學生將來從事的是專業的音樂工作。
  • 延安往事
    多年後,他在《中國紀事》中回憶:我急忙穿好衣服,匆忙向李麗蓮告別,她是周末從藝術學院回來的。當時李麗蓮也趕到機場, 想與李德同行,未被準許。沒想到,這竟是兩人最後的道別。李麗蓮與蕭月華後來都重組家庭。李德則於1974年在民主德國去世。當年李德在延安時, 曾見證了中共領袖毛澤東與夫人賀子珍的一場爭吵。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關於我們的中央音樂學院
  • 延安: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年度成果展在延安舉行
    12月19日,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文化之美·影戲人間」年度成果展在延安魯藝文化園區舉行。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楊光遠出席活動並致辭。本次年度成果展展示了清華大學雪花秀非遺保護基金教育基金會在非遺領域項目的重要研究成果——皮影實驗劇《長至歸》,現場發布了基金項目學術成果《弦板腔皮影戲史話》《陝西皮影項目白皮書》,並將《陝西皮影項目白皮書》捐贈給延安魯藝文化園區。
  • 紀錄片《我要去延安》開機 讓延安精神發揚光大
    《我要去延安》開機儀式現場1905電影網訊9月18日,人文紀錄片《我要去延安》在延安寶塔山廣場舉行開機儀式《我要去延安》作為建黨100周年獻禮作品共分六集、每集30分鐘,主題為「我要去延安,我要跟黨走」。該片將鏡頭對準1937年—1945年之間奔赴延安的青年學生和愛國知識分子,講述了他們在抗戰和民族復興的大背景下對理想、信念和信仰的追尋,是一部主題鮮明、題材重大、立意獨特、積極向上的重大題材電視紀錄片。
  • 線上音樂會預告|中央音樂學院王昕然獨奏音樂會
    王|昕|然|•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碩士研究生。2005年以優異成績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小,師從於著名鋼琴教育家,金愛平教授,2008年保送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2014年保送升入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2018年以全院第一的成績保送攻讀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碩士研究生學位,現師從於中央音樂學院鋼琴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吳迎教授。
  • 講述「天堂」裡的別樣青春,這樣的藝術家個人館延安將建40個
    在開館儀式上,「老魯藝」的子女和親屬向延安魯藝文化園區捐贈了數量眾多的文物。作為「老魯藝」的子女代表,馬可的女兒馬海瑩在發言時說,她的父親雖然在延安工作時間不長,但他和眾多的藝術家一樣,是一位奉獻青春的革命者。她來到延安覺得非常親切,感覺像是自己生於延安一樣。
  • 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來吉珠了!
    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隸屬於中央音樂學院,是一支國際化的職業交響樂團。樂團由來自國內外的優秀的職業樂手組成。楊力在教學與藝術實踐的同時還專注於學術研究,2016年由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出版發行了他多年潛心鑽研的專著《現代指揮技法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