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病越來越高發,且一發現就是中晚期,其實預防很簡單!

2021-02-22 騎驢說歷史

當你老了,頭髮白了,

慢慢地忘記了很多事、很多人,

甚至連最牽掛的兒女、

最熟悉的回家路都不記得了,

那將是一種怎樣的情形~

要問老年人最怕什麼?

大多數人可能會告訴你同一個答案,

那就是——

阿爾茨海默病。

也有人管這種病叫

老年痴呆症。

因為這種疾病

可能會讓你認不出一生中至親至愛的人,

甚至是生活完全無法自理。

電視劇《嘿,老頭!》裡

李雪健飾演患有阿爾茨海默病的父親

「寧得癌症也不要老年痴呆症!」

2015年奧斯卡獲獎電影

《依然愛麗絲》主角

甚至發出了這樣的哀鳴!

奧斯卡金像獎電影《依然愛麗絲》

女主患上老年痴呆症

  其實,不止影視作品裡,現實生活中患上該病的也不少。老年痴呆,即阿爾茨海默病。有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有患者500萬人之多,佔世界總病例數四分之一,而且每年平均有30萬新發病例。中國老年痴呆的患病率已隨著年齡的升高呈顯著增長趨勢:75歲以上達8.26%,80歲以上高達11.4%。我國每年有50萬名走失老人,其中多數患有老年痴呆。

  家住湖北的陳婆婆(化姓)今年66歲,一向過日子精打細算,去菜場買菜總要和小販討價還價。三個月前,她覺得自己反應「慢半拍」,有時買了菜忘記找錢,更有幾次連菜也不拿,給完錢就走了。老伴和子女覺得陳婆婆年紀大了,忘記事情很正常,都不覺得這是個問題。

  陳婆婆做了幾十年飯,燒得一手好菜,但半個月前開始,家人覺得陳婆婆的菜越做越難吃,不是太鹹就是太酸,陳婆婆自己也很納悶:做菜的方法步驟和過去一樣,怎麼就不好吃了。

  上周,老伴趁陳婆婆做午飯時偷偷在一旁觀察,發現她在鍋裡加了一勺鹽後轉身去做其他的事情,兩分鐘後竟然又向鍋裡加了一勺鹽。老伴立刻問:「你怎麼又加了一勺鹽?剛才不是加過了嗎?」陳婆婆緩過神來說:「我不記得剛才加過鹽了。我剛才有加過嗎?」

  前日,陳婆婆在老伴的陪同下來到市中心醫院「記憶門診」,經過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的檢查,被診斷患有老年痴呆,且發展到中期。

  這位神經內科主任醫師介紹,專業的「記憶門診」能明確診斷並治療這類疾病,最大限度「搶救」老人的生活質量。武漢市中心醫院2015年開設「記憶門診」以來,來就診的老年患者有多達三成的人被查出有認知功能障礙,而且一查就是中晚期。

  9月21日是「世界阿爾茨海默病日」。

  記憶力減退是人體衰老的信號,這常常被老人自己和家人誤認為是人老了的「正常」表現。很多老人往往是出現明顯的老年痴呆症狀,且一些行為舉止讓家人感到擔憂,甚至無法忍受後才來就醫,而此時早已錯過了早期治療期。

  專家強調:並非每個患者在早期都表現出明顯的記憶力減退症狀,關注老年人生活細節,了解該病早期十大症狀,有助於家屬識別病情,並及時對患者進行治療。

  1、記憶喪失:阿爾茨海默病的主要症狀,常逐步喪失記憶,因此很難發現。

  2、家務障礙:傾向於簡單重複,或突然忘記為什麼要做手頭正在做的事。

  3、定時和定位障礙:不清楚當前的時間和位置。

  4、人格改變:沒有明確原因地沮喪、煩惱、恐懼或急躁。

  5、問題解決障礙:過去很容易回答的問題現在卻難以回答。

  6、圖像和空間障礙:失去空間立體感,對鏡中的鏡像很迷惑。  

  7、語言障礙:很多患者只是偶然出現語言錯誤,所以不易被察覺。

  8、判斷力障礙:缺乏自主判斷。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比如輕易給很多錢。

  9、社交障礙:對於和他人打交道缺乏興趣,拒絕群體活動。

  10、放錯東西:不記得東西放哪裡,常以為丟了或被偷了。

  當家中65歲以上老人出現一個或多個上述症狀,請引起重視,並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正常人的大腦也會衰老,但患者的腦細胞死亡得更多,超出了正常範圍。除此之外,正常衰老的健忘,可以通過提示、暗示回想起來,而痴呆症患者在記憶喪失的同時,大腦「信息庫」再也儲存不進新的信息,因此即使經過提示、暗示,忘記的東西都是記不起來。

  另外,正常衰老很少出現語言、空間、情感障礙,而患者會出現語言障礙,空間能力很差,有的時候買菜會迷路,病情初期會緘默、淡漠,不願意說話,晚期則往往變得興奮暴躁。

  1、減少糖、鹽、油的攝入量。

  2、少飲或不飲烈性酒。

  3、常吃富含膽鹼的食物,如豆製品、蛋類、花生、核桃、魚類、肉類、燕麥、小米等。

  4、常吃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比如海帶、紅腐乳、大白菜和蘿蔔等。

  5、吃飯要吃七分飽,這樣不但能預防老年痴呆,還能很好地保護消化系統。

  6、勤動腦,經常進行一些腦力活動,如看書、下棋等。

  7、不要吸菸。

  8、積極參加體育活動。

  9、吃東西時要多咀嚼。

  10、儘量不使用鋁製的炊具和餐具,以減少鋁的攝入量。

  最後,再送給大家一個隨時隨地都能做的養身方法:手指小體操,堅持鍛鍊能預防老年痴呆,健康伴隨你!

這麼簡單實用的鍛鍊方法

趕緊伸出手

動起來吧

來源:楚天都市報,綜合楚天都市報(記者:鄭晶晶)、人民日報微博、39健康網、養身參考、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相關焦點

  • 基因檢測對抗帕金森病:早預防、早發現、早幹預
    帕金森病是威脅老年人健康的「沉默殺手」,發病率為1.7%,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75歲以上的老人患病率高達10%。這是一項不可逆的疾病,早期發現、早期預防十分重要!然而,超9成大眾對帕金森病認識不足。
  • 哪些癌症比較高發、早期治癒率高?早點預防
    在現代,癌症已經不是很罕見的疾病了,得癌症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些癌症還再向年輕群體靠近,很多癌症的病發率和死亡離都在升高,即便現代的科技與醫療水平在進步,但人們對癌症依舊還是很恐懼。在多數人看來,只要得了癌症,就沒救了,癌症就等於絕症,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癌症已經不再是不治之症!有些癌症如果呢個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治癒率是很高的!那麼,哪幾種癌症早期治癒率非常可觀呢?下面向大家介紹幾種比較高發的癌症,看完後希望大家注重預防,並學會發現早期信號,或許能成功治癒癌症,大大延長自己的壽命。
  • 這種病進入高發期!
    水痘病發前一兩天到皰疹結痂,都有很強的傳染性,要督促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專家提醒,學校人口密度大、學生水痘疫苗覆蓋率低、教室通風不良是水痘在學生中傳播的主要原因。
  • 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醫生忠告,四種小病最好及時治療
    很多癌症患者都有這樣的疑問,醫生,為什麼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這是因為早期癌症往往沒有特殊的症狀,沒有症狀的時候,很少有人願意主動到醫院去檢查,等到出現明顯的症狀時,雖然很多人願意去醫院檢查,但這個時候,往往已經是癌症的晚期。因為只有晚期,癌症發生了明顯的遠處轉移,患者才會有特別明顯的不適。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專家:有三大原因!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 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 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
  •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
  • 為何大多數癌症一查就是晚期?醫生:3種「小病」你沒當回事
    其實癌症也沒那麼「壞」,它還是會有一個發展的過程的,只是很多人沒將「小病」當回事,因而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間。鄰居張大媽之前就是胃炎,但由於總是抱著看病花錢的想法,便想著胃炎拖拖能自愈,結果拖成了胃癌。胃炎到胃癌其實並不遠,中間只有四步,胃炎反覆會變成萎縮性胃炎,然後發展成腸上皮化生,最後會變成胃癌,所以別小看胃炎這種疾病。
  • 胃癌一查就是中晚期?醫生叮囑:這些「小病」趁早治別等久拖成癌
    由於其早期症狀不夠明顯、患者警惕性較低,所以大部分癌症患者在確診時,就已經到了中期、甚至是晚期階段,也正因如此,讓不少人都錯認為癌症就是突然爆發和發展的疾病! 就拿近些年我國高發的胃癌來說,平均每年新被確診的胃癌患者超過了40萬人!而在這些患者中,有大部分都是從慢性胃病發展而來的。
  • 這種癌早期不疼不癢,查出就是「中晚期」,腰背這個信號,要注意
    基於此,越來越多的中青年、中老年人群會定期前往醫院做全身體檢。很多人也通過積極地篩查防治,儘可能早地發現了身體中的腫瘤,提高了治癒率,降低了死亡率。但是,有一種癌症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簡單的體檢根本發現不了,且缺乏有效的篩查手段,一旦發現,即是晚期——它就是胰腺癌!「癌中之王」有多可怕?
  • 科普| 為什麼很多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很多早期信號都被忽視了!
    癌症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很多癌症發生發展過程包括癌前病變、原位癌和浸潤癌,從正常細胞發展到癌細胞需十幾年的時間,但為什麼很多人癌症一發現就是晚期?原因一:怕——「諱疾忌醫」心理不少人都有諱疾忌醫的心理,總覺得自己得的是小病,不但不願意去醫院看醫生,或者「不看病,就沒病」,結果小病拖成了癌;還有的患者輕信偏方、自己亂用藥物,不僅耽誤了治療,還可能會加重病情。朝陽醫院普外科曾維根醫生曾分享,碰到過一個患者,體檢的時候大便潛血檢查陽性。
  • 很多人一發現就是晚期……女性到底為什麼會得這種病?
    1生理性卵巢囊腫常常與女性生理周期有關,比如黃體囊腫等,這種不用太擔心,大多會自行消失,也不需要用藥。按時間去複查一下就可以了。2非腫瘤性質卵巢囊腫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巧克力囊腫,雖然是良性的,但易引起痛經、不孕等,所以需要去醫院看情況處理。
  • 這種癌,90%一發現就是晚期!一個預兆太易被忽視~快看
    淋巴瘤被專家稱為「最會偽裝的病」,看似普通的發熱、盜汗、咽喉腫痛、體重減輕、淋巴結腫大等,有可能是經過「偽裝」的淋巴瘤,它難以覺察卻能遍布全身,以至於不少患者等到確診時已屬於晚期。淋巴瘤早期的臨床表現隱匿,與感冒、炎症等非常類似,不易引起重視。
  • 每年奪去22萬女性生命,一發現就是晚期,5個症狀別再忽視了!
    早在兩年前,黃國嫻發現肚子有逐漸脹大的趨勢。一開始也沒在意,直到有一天腹部脹痛,才開始輾轉安順、貴陽等多地醫院進行檢查。經醫生初診,黃國嫻患有晚期卵巢癌及肝硬化等疾病。多家醫院為其做的CT顯示,她有肝硬化、脾大、腹水;左側胸腔有少量積液;肝內膽管結石或鈣化灶等,急需入院治療。
  •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帕金森病呢?
    核心提示: 帕金森是一種患病率極高的老年慢性疾病,患帕金森的病人生活質量都比較差,因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害,所以要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帕金森重在預防,在生活中對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多多引導,做好預防工作,這樣就可以讓他們離帕金森越來越遠。
  • 癌症一查就是晚期?忽略這4個部位檢查,得了癌都不知
    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近400萬癌症患者中,有近2/3都已經走到了中晚期,甚至是在出現嚴重併發症之後,才發現了癌的存在。而晚期癌症患者五年內生存率極低,部分惡性程度較高的晚期癌,短短幾個月內,病情就可能突然惡化、發展、併發症出現,患者也會因此死亡!
  • 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其實肝癌早期,腿部會給出3個提示,別忽視
    「為什麼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這是陳教授接任肝病科主任後,每天遇到最多的問題,不論是慢性肝病患者還是肝癌患者及其家屬,都會詢問的問題,其實肝癌一發現就是晚期主要是因為這兩個方面。第一點,肝臟具有強大的代償能力,就算是只剩一小部分,也能正常運轉,所以,很多人肝病出現問題後,身體幾乎沒有不適,才輕易不會發現肝癌的存在。第二點,肝臟沒有痛感神經,所以肝臟在病變的時候,人們不能受到明顯的提示,而且,很多人也沒有重視身體所出現的異常表現,才延誤至肝癌晚期。
  • 香港知名導演昨日去世,這種癌多數人發現即中晚期!這些人群尤需注意
    70%以上初診鼻咽癌患者已處於中晚期,這主要與鼻咽癌發病部位隱匿、早期症狀不特異有關。」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院長馬駿教授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鼻咽癌會逐漸侵犯顱腦和神經、轉移到頸部淋巴結,甚至肺部,症狀會越來越嚴重!據悉,鼻咽癌是我國南方地區高發的一種惡性腫瘤,通常特點是好發於中壯年男性,40至70歲為最高峰。
  • 香港知名導演昨日去世,這種癌多數人發現即中晚期!這些人群尤需注意
    70%以上初診鼻咽癌患者已處於中晚期 「70%以上初診鼻咽癌患者已處於中晚期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常務副院長馬駿教授表示,隨著時間的推移,鼻咽癌會逐漸侵犯顱腦和神經、轉移到頸部淋巴結,甚至肺部,症狀會越來越嚴重! 據悉,鼻咽癌是我國南方地區高發的一種惡性腫瘤,通常特點是好發於中壯年男性,40至70歲為最高峰。
  • 16歲女孩得了這種病,重症監護室搶救一周!冬季高發……
    小靜媽媽說她家雖然住在村子裡,但平時家裡衛生都很注意,那天就是小靜在外面吃了點飯。小靜的媽媽:在鎮上吃的,她說就吃了三個包子、一小碗米線、一個麵筋,然後回家就再也沒吃飯,接著就不舒服了。每年十月到次年三月是陝西省關中地區出血熱高發季節,該病發病急、症狀重、進展快。「什麼是流行性出血熱呢?娃咋就染這病?出血熱這病害怕不,是不是弄不好要死人呢?咋治療?」出血熱患兒的家長得知孩子患上這種病後往往是一串發問。什麼是流行性出血熱?
  • 這幾類癌症易高發,早期治癒率就相對可觀,所以需定期進行體檢
    癌症的死亡率的確較高,特別是發展到晚期後的癌症,即便是治療能延長患者的生命,但想要清除體內的癌細胞幾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患者最終也會因此死亡。但是,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癌症,並進行專業的治療,患者生存期限不僅會延長,甚至能達到臨床治癒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