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老子,大家當然會想到道德經和道教。還有歷史上非常著名的黃老學說,這些都是中國本土文化的重要基石,也是中國本土文化有力的撰釋,但我們閱讀老子編寫的道德經,會覺得許多內容談到了不爭,無為,自然。在現代人看來對於老子的理解,感覺其中主張是消極避世觀念,其實這個是完全歪解了老子的智慧,因為道德經中,更深入了談到一種爭,一種有為,就是「為而不爭」!
是不是感覺上面一段很難以理解,爭和有為,反而是「為而不爭」,大家先不要急,待靜心匠道慢慢解說。
說到老子,必須講《道德經》,因為道德經根據記載,是老子自己編寫,流傳給尹喜地。對於自己的著作傳承,大家現在覺得沒啥大不了的。但是在古代,可不是這樣。我們知道孔子是整理了不少書籍,但是自己一本也沒創作過,《論語》可不是他寫的。佛陀講了那麼多經,自己一本也沒去刻意記錄。耶穌到處傳教,可是《聖經》的傳世,都是後來他們的徒弟整理發表的。
中國儒釋道三大教裡面,獨有老子敢於寫出道德經流傳於世,那麼可以想想他是有多深刻的理解,道德經又總結多少的領悟,綜合了自己還有先賢們對宇宙世界的觀察結果和思想的精華,而創作的,所以他敢於標原創的標籤和擁有自己版權,這在當時許多經典偽作上古時期是不可對比的。我們看到了,從這裡開始老子,就是一種爭,一種逆時代的創舉,讓《道德經》也開創了中國道家和道教,成為了中國本土文化的代表。
在道德經中其實除了講自然萬物的規律,老子也講了許多在社會中為人處世的智慧,在許多章節中,老子一直強調的是爭與無為的協調。同時將德提到了至高點,認為德就是人的自然能量,人也是因為其德,而得到了自然的眷顧,被天道所幫助,讓其成功或者失敗。這也是佛陀說的福報,同樣一個道理。
《道德經》中老子主張人要遵循自然的德性。人要跟隨自然走,所以他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這幾句名言。
但是這裡頭也正是告訴了大家,人除了隨著自然走,同樣自己也可以學習自然,成為自然,只要你努力,你一樣厚德載物成為地,一樣滋潤萬物成為天,一樣渾然天成成為道,一樣有為無為而成道,這是一條通向成功的階梯,並不是說在困難面前,我們就自然放棄,順其自然,隨波逐流,而是應該在困難面前,效法自然萬物,如果克服自己的不利因素,去面對自己的困難,去生存去進去。這才是一種「為」,但是這種為。
特別有一些人比較迷,接觸道德經會發現裡面談論了許多無私無欲、不爭不貪、節慾儉樸,就認為老子學說是個消極學說,其實道德經提供都要做這些,是需要一些條件,就是你在生活中,你就需要認真做事,考慮問題更加需要周全,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當你做到了以上幾點,你可能才去考慮自己要為社會多做貢獻,為大家更多更好作為,這是才是智慧明顯的象徵,絕不是消極愚昧的表現。因為本身連基礎工作都沒做好,就考慮自己是否有為無為,難都是說妄語,把日常簡單的工作做好了,做好之後,也不在意人家是否如何對待你,多少回報,是否怨你罵你,這才是一種自然的無為,因為在老子看來,你做好自己工作才是德的象徵,連自己工作都沒做好,就談什麼爭取和無為,就是歪理,還談什麼福報。
我們發現沒有智慧的人往往顯露出自私自利的「聰明」。社會上這種人,非常的多,比如一些人幹活,經常偷懶,特別是集體的勞動。但是又喜歡去領導面前功勞,說都是自己幹的。雖然在一次兩次,會得到領導的點讚,但是當領導發現這是欺騙以後,無論是上和下,對他的印象都是非常不好,以後發展路子堪憂。出來的老子提倡的人生觀,不是愚昧無知的無可奈何和矯揉造作的故意作為。
老子的講得為而不爭,他提出了具體做法,就是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慈」者,就是慈愛而不悲愛,這裡不是說單獨的物質之樂,德的一種高境界快樂,大家如果想想自己小時候或者最近做了好事,是否自己的心理會產生一種樂,有這種「樂」的時候,你才能「無尤」才能「常與善人」,沒有這種樂,那就不能「善人」,也不能「善物」,
「儉」,除了節儉的意思,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對於名利和物質恬淡虛無。就是你不要有貪心,不要有私心,要無私無欲、自然無為,這是一種儉樸的生活態度
不敢為天下先,這裡就非常有智慧了,核心的解釋ile「為而不爭」、「利而不害」。「為而不爭」、「利而不害」,就是進取精神。要有大作為,這是不但是為了自己,還是為了別人,為了每個人,為了社會,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用上,但是又不是去過分地爭取名利,不重視完成了此事對自己帶來了什麼樣的利害關係,但是通常這種情況下,自然也反饋給你一種回報,這就是利而不害,為而不爭的結果。
所以,在生活中,如果我們能夠領悟到老子這翻語言的意義,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困難,我們都能過扛過去,最後達到彼岸。
我們在人生中、在職場上,難免會遇到「爭」與「不爭」的兩難選擇,此時不妨從道德經上去尋找答案,一定能夠豁然開朗。
《道德經》是一本常讀常新的書,它所蘊含的「自然於鬥爭」智慧,能夠幫助我們少走彎路、避開雷區。所以才被無數人奉為經典、日夜誦讀,從中悟出了治國修身的至理,成就了一番功業。
《道德經》濃縮了古人的政治智慧,即使在兩千年後的今天,依然有著現實的指導意義。是啊,歷史哪有什麼新鮮事?無非是歲月輪迴、萬事重來罷了!
所爭越大,越要有付出巨大代價的思想準備!但如果讀過《道德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你一定會擁有巨大的優勢!
能爭不是本事,會退才是高人。進與退的智慧,盡在《道德經》當中!這套全文、全譯、全注釋的《老子》,採取白話文與譯文對照,並且全部注釋,讀完之後,必有收穫!
現在這套全六冊的《道德經》僅僅需要59元,不到一頓飯的價錢,卻很有可能改變你的人生!只要點擊下方的「連結」就能夠購買了
往期回顧
如何理解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