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口||災荒年辰的白市驛機場旁,一個女人的草樣年華

2021-03-03 渝湃UP

這是我們【新讀·重慶往事】 19 篇文章

刀口/文

曾任重慶市委書記的廖伯康冒險赴京反映川渝大饑荒

——敬辭——

在重慶民間語境中

把三年自然災害稱作「災荒年」

那是國家走過的一段彎路

經歷者正在遠去

為了忘卻的紀念

我今天用一個普通女人的講述

來銘刻昨天

忘記過去未必意味著背叛

但一定不會有未來……

王家衛的電影《花樣年華》,講述了香港的60年代。

那是一段古典而摩登的愛情:久遠,纏綿,悶騷在心。

電影中,張曼玉至少換了20件旗袍,在嘰嘰拱拱的怪異音樂中,於暗夜閃出曼妙身段。

再看梁朝偉的西裝和油亮腦殼,便知那時香港,不缺吃。

▲ 《花樣年華》劇照

這是60年前了。

那時重慶缺吃。全國都缺。

因此,10多年前我在重慶白市驛機場旁採訪的這個女人,只能稱草樣年華。

王家衛是創作,我是見證。

歷史的真相離不開見證的細節——

那些撒落民間的記憶,雖然破碎、抑或平淡,卻是民族心靈史上的微瀾,鮮有人關注;

但它始終戳在那裡,唯剩風在撫摸。

先問,我為啥去白市驛呢?

那一年,我正調查重慶所有機場的前世今生。

白市驛是首選。

幾經輾轉,終於把它摸清楚了:這是抗戰時重慶最大的軍用機場,建成於1936年;1939年擴建,跑道擴展至1900米,用於起降美軍飛虎隊戰機。

▲ 白市驛機場俯瞰

1940-1944年間,機場戰鬥起飛4000餘架次,為保衛重慶領空卓有貢獻……

那麼見證人呢?我想找到他們。

但調查並不順利,跑了不少冤枉路,卻意外地獲得另一段真實歷史。

意外,來自鬼使神差。

那是深冬,我穿過一塊平壩,上坡,走進阿婆家。

剛落座,一條灰毛大狗衝進屋,圓滾滾的腦袋扎進我膝蓋間,尾巴搖似風車;

未幾,一隻黃貓又跳我腿上,昂著小腦袋喵喵叫。

見此,阿婆笑了:「它們跟你撒歡呢!」

又說,「我是個孤人,平時只有貓狗陪我,瞧,來個客人它們多歡喜。」阿婆繼續笑。

這才發現,她右眼珠不動。是義眼。

阿婆叫羅文芳,九龍坡區白市驛鎮九裡村人。

她身材高挑,雖八十有餘,仍手腳麻利。

70多年前,她家老屋尚在山下的壩子,因修機場,才遷上山來。

我來找她,是為淘點修機場的活史料。

卻失望。

「那時我還小,父親不讓出門,哪曉得修機場的事嘛。」

阿婆說,「我們鄉下規矩很嚴的,一個女娃子家家,哪準隨便去千翻亂跑?只記得機場修好後,天上飛機竄來竄去,小得像丁丁貓(蜻蜒)。」

這比喻,讓我心情稍好了點。

那麼大轟炸呢?

作為大後方的重要空軍基地,白市驛機場曾遭日機猛烈轟炸,阿婆難道也記不得了?

▲ 被日軍炸毀的白市驛機場一帶

「轟炸?」她使勁想,右眼珠依然不動,「你問的是不是躲飛機?」

總算有了回應。

「躲過哩!只要警報一響,四鄰八鄉都躲——

咋躲?就是往水稻田裡、包穀林裡、竹子籠籠裡、野草堆堆裡、豇豆架架下亂鑽噻,遮得住屁股就行。」

躲飛機時,得帶上飯,因為有時一躲就一天。

「我和村裡4個小姐妹一起躲,大家擠成一堆,叫擠油渣,有說有笑的,不曉得害怕嘛。」

呵呵,這叫啥活史料呀?

徹底失望了。

便只能遙想70多年前,川東山地間,早春的蠶豆花如淺藍的蝴蝶,隨風翩躚。

遠處的機場炸彈隆隆,血光沖天;

近處的青草叢中,幾個小姑娘擠擠挨挨,說說笑笑。

是不諳世事呢,還是苦中作樂?

採訪徹底失敗。暈。

我想另找知情者。阿婆說,沒了。

問:「你當年的小姐妹呢?」

答都死了,是災荒年餓死的,「我父親也是那年餓死的。」

我一愣。

▲ 災荒年以樹皮草根為食

阿婆說,1959年剛吃大食堂時,能飽,後來就不行了。

大食堂只有菜。菜無油,葉子上的毛都是立著的,吃多了,割得喉嚨生痛。

再後來,菜也沒了,就吃馬桑葉和南瓜花,十幾天見不到一顆米,「我父親是開春前死的,先是腿腫,後是頭腫;我那些姐妹死前卻先是頭腫。你知道是為啥嗎?」

我哪懂。

阿婆說其實她也不懂,只曉得老輩子們說過「男怕穿靴,女怕戴帽」,意即男人腿腫和女人頭腫,都不是好兆頭,「閻王要來索命哩!」

這是迷信還是心理作用呢?

阿婆沒理我,只管自個說。

「只記得姐妹們走前,都上有老下有小,割捨不開啊!

有個姓陳的妹妹,落氣前緊抓著我的手腕,把我血都摳出來了,直到她眼淚流出來,手才鬆開。

生前,她是我們姐妹中長得最好看的。走時不到30歲。」

我心裡一抖。

阿婆仍面無表情,只是義眼有些發亮。是淚水浸的嗎?

屋裡寂靜,狗和貓仍在我腿間鑽來擦去。

「那年我30出頭,有三個娃,大的兩個是男娃,像泥鰍一樣精蹦。也不知他們從哪裡整來些紅苕和野果,一家人才熬過小春前最要命的半個月。」

這之後,公社就允許各家買鍋了。

查史料,原來是中央對政策做出了調整,簡稱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後來又開了七千人大會,初步總結了「大躍進」的教訓,國民經濟逐步恢復。

中央政策落到基層,就是可以不吃大食堂,買鍋煮飯了。

▲ 全國煉鋼

早先的鍋收走了,拿去煉鋼鐵。不提也罷。

「有了鍋,就能生火,一生火,家裡就有熱氣了。你曉得我生火後,做的第一件事是啥?」

阿婆自問自答,「我燒了一大鍋水,痛痛快快洗了個澡。都兩年沒洗過熱水澡了,洗著洗著,不知咋的就哭了,真沒出息……」

說罷,她無聲地笑出淚來。

聽到這裡,我也沒出息地流淚了——兩年沒洗澡啊!

有了鍋,得找柴。

收過小春的地裡一片寂寥。

唯機場裡面柴草多,但有鐵絲網圍著,草有一人多深。

阿婆硬是鑽了進去。

割累了,歇手,吆喝姐妹們過來喝水,才驀地想起她們已然走了多時,哪還能應!

時值仲春,赤日高照,藍天如洗,四野闃無人跡。

——那一聲吆喝後,時光已逝半世紀!

《花樣年華》中,張曼玉說:櫻花只開一季,真愛只有一次;如果只是寂寞,請不要來找我。

梁朝偉說:如果你有一個秘密,可以對著一個洞去訴說,然後將洞封起來,這個秘密就永遠留在了洞裡。

——讀罷,心有蒼茫。

楊絳先生曾有《一百歲感言》:

「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做人實在夠苦。」

先生好命,能逾百歲。而災荒年間,很多人的命是戛然而止的,且無糧,哪來物慾?

在追尋重慶機場前世今生的輾轉中,我見證了一個女人的草樣年華,便不想將它再埋藏洞裡——

從抗戰到新中國,祖祖輩輩世居這塊熱土上的人們,為國家做出了犧牲與奉獻;

前國家主席劉少奇評價災荒年有八個字:

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曾任重慶市委書記的廖伯康,60年代初冒險赴京,向中央反映四川大饑荒實情。時任中辦主任楊尚昆問:「到底餓死了多少人?」廖舉起一個指頭:「1000萬!」

這也包括阿婆的父親和姐妹們。

國家走過的這段彎路,不但要銘記,更應告誡今人:

搞經濟建設,切忌頭腦發熱,必須尊重客觀、遵循規律,切莫再搞大躍進,人民輸不起了!

好在,這一切好似已然過去。

今天的白市驛田野上,成片的蔬菜、花卉在陽光下鬱鬱蔥蔥,生機盎然。

心中,唯有對安寧的祝福!

☞重慶,一座向上的城市!我們深度剖析重慶的發展,全面推介重慶的美好,為重慶各界進言獻策。愛重慶,關注重慶,就請關注渝湃UP!☜

內容要求:

1.原創。

2.身邊的故事,關於重慶經濟建設方面的文章

3.投稿時請註明投稿人姓名及聯繫方式。

不限題材,不限種類,只要你熱愛文字,喜歡寫文字,那就快來投稿吧!一經選用將有機會在渝湃公眾號發布,還有豐厚的稿費等著你!

投稿郵箱:136317757@qq.com

聯繫電話:023-67301536

最終解釋權歸本平臺所有。

相關焦點

  • 九龍文藝 獲獎小說:白市驛板鴨
    我拿著信在村裡沒理由不興奮不炫耀,當村人為我高興的同時,也流露出對周文銀的憤慨,城裡娃就愛吹牛不打稿子,一副白市驛的板鴨——乾繃的樣兒,一毛不拔。兒子放寒假回來,說一個市裡人去學校看望他,並送了他一盒蒸熟的白市驛板鴨,脹得兒子消化不良,幾個月見鴨肉都反胃。這個人就是周文銀。
  • 《草樣年華》被搬上銀幕 《少女時代》導演執導
    《草樣年華》被搬上銀幕 《少女時代》導演執導 《草樣年華》,製片人李亞平、導演之一孫睿攜主演王可如、劉冬沁、謝治勳、李歡、包亞銘、安戈現身發布會現場,為影片造勢。男神推手林子平親自操刀 京味荷爾蒙碰撞臺灣小清新《草樣年華》被奉為「最後的超級青春IP」,全書四部創下兩百萬冊以上銷量,曾風靡校園,陪伴一代人走過他們的青蔥歲月,是女生正確使用男生的說明書,是男生自我成長的紀念冊。
  • 《草樣年華》搬上銀幕 京味荷爾蒙碰撞臺灣小清新
    《草樣年華》搬上銀幕 京味荷爾蒙碰撞臺灣小清新時間:2017-09-18 19:53   來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草樣年華》搬上銀幕 京味荷爾蒙碰撞臺灣小清新 《草樣年華》宣傳視覺圖 9月17日騰訊影業在北京召開了2017年度發布會,本次發布會上公布了2018年春夏上映的重點電影《草樣年華
  • 《草樣年華》被搬上銀幕兩岸導演聯手打造新男神
    《草樣年華》宣傳視覺圖《草樣年華》主創合影《草樣年華》主創人員臺上合影中國網娛樂9月18日訊 9月17日騰訊影業在北京召開了2017年度發布會,本次發布會上公布了騰訊影業2018年春夏上映的重點電影《草樣年華》,製片人李亞平
  • 謝治勳《草樣年華》塑學霸陳懷宇,堅毅個性打動導演
    ­  大眾網娛樂 17日,95後新晉小生謝治勳隨電影《草樣年華》劇組現身騰訊影業年度發布會。該片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草樣年華》,由原著作者孫睿、執導過電影《我的少女時代》的導演林子平聯合執導。謝治勳在片中飾演「暖男學霸」陳懷宇,其堅毅的個性與角色不謀而合,重返青蔥校園的他成熟穩重,是校內公認的「學霸學長」。
  • 變形計"草樣年華"大結局 楊桐痛哭:你們為什麼不來接我
    變形計2014最新一期少年楊桐痛哭你們為什麼不來接我  冷靜過後,面對「明天」他們又將做出則樣的抉擇?蝶變之路,悄然開啟。在痛苦和磨礪的呼喊中,「變形」正在發生。媽媽回家,三位少年剛剛感受到家的溫暖,上學的機會卻意外傳來。兩去一留,誰將灑淚直面「犧牲」?
  • "草樣年華"被搬上銀幕 兩岸導演聯手打造新男神
    網易娛樂9月18日報導 《草樣年華》被奉為「最後的超級青春IP」,全書四部創下兩百萬冊以上銷量,曾風靡校園,陪伴一代人走過他們的青蔥歲月,是女生正確使用男生的說明書,是男生自我成長的紀念冊。2015年在國內上映的青春影片《我的少女時代》曾取得票房和口碑雙收的成績,而林子平導演正是把王大陸推上神壇的幕後推手。此外,2016年由他監製的電影《白蟻》入圍金馬獎,參展臺北電影節、釜山影展等。同年執導作品《制霸青春》也入圍了有著「臺灣艾美獎」之譽的金鐘獎最佳男主、最佳攝影、最佳剪輯以及最佳導演獎等多個獎項。
  • 大驛土命作何解?命運又如何?
    今天講講大驛土,所謂大驛,其實就是過去古代的官道,現在稱為大馬路,驛就是郵遞員中途休息,換馬的地方。那麼戊申、己酉為什麼叫做大驛土呢?因為申與坤同宮,在西南方,坤為地。酉與兌同宮,在西方,兌為澤。戊申,是長生土,德厚無疆,遇見樹木都能滋生;己酉,是自敗土,如果木多則氣被耗洩;戊辰、己巳為大林木,遇到大驛土後,巳申合水,辰酉合金,但巳申又相刑,合中有刑,主利害交雜。遇其他木,主吉。大驛土喜清貴不燥的井泉水、澗下水,猶如大馬路上灑水車來降降塵。如果是戊申逢澗下水丁丑或者井泉水乙酉;己酉逢澗下水丙子或者井泉水甲申,這就叫官貴,主吉利。
  • 災荒是小農經濟的剋星?漫談明代「以人為本」下的災荒行政體制
    災荒是小農經濟最大的敵人,也是因為小農經濟的脆弱性而帶來的種種問題。我國自古以來災荒不斷,災荒不僅僅是一個地方性的災難,更為嚴重的是這是一個社會矛盾激化的原因。為了不讓流民起義,各朝各代的政府都需要拿出銀兩賑災。災荒發生的時候民不聊生,各地流民走上了落草為寇的路途,流寇強盜數不勝數。
  • 《花樣年華》出4K版?張曼玉美了20年,不愧是最會穿旗袍的女人
    《花樣年華》這部電影是大家心中的經典,最近有消息說要推出4K復刻版了,並且參加坎城電影節,以此來慶祝《花樣年華》的20周年。《花樣年華》20年了,張曼玉也就在大家心中美了20年,張曼玉在《花樣年華》中簡直就是個旗袍教科書!單色旗袍展現了張曼玉的簡單和樸實,雖然單色旗袍沒什麼特點,但卻體現了旗袍的傳統風格。
  • 「探索」粉黛亂子草初開,滬上這些賞景去處等你來打卡→
    辰山植物園在辰山植物園禾草園、北美植物區的旱溪花境內,佔地800平米的粉黛亂子草風中搖擺,如夢似幻,像是一叢叢粉色的雲霞飄散在綠草之上。上海之魚在上海之魚4萬平方米的粉黛亂子草已逐漸綻放,9月底將進入盛花期。
  • 揭秘真實的1942年河南大災荒:農民在夜幕掩護中吃死人肉
    這便是1942年的河南大災荒。1993年,作家劉震雲完成調查體小說《溫故1942》。動筆前,他並不知自己是災民的後代,回河南老家調查才震驚發現,1942年的親歷者和他們的後代,似乎都已「遺忘」了這場災難。同年,彼時還未拍過一部電影的馮小剛在王朔推薦下讀到小說,萌生將它搬上銀幕的念頭。
  • 雲南驛的抗戰傳奇:從古驛站到「空中堡壘」
    原標題:雲南驛的抗戰傳奇:從古驛站到「空中堡壘」   「飛虎隊」最佳戰鬥基地 日軍又準備搭浮橋強渡怒江,危急時刻,機頭畫著鯊魚大嘴的飛機呼嘯而來——雲南驛機場起飛的「飛虎隊」戰鬥機及時趕到,痛擊日軍,守住了怒江防線。   因為地理位置,雲南驛機場成為「飛虎隊」最佳戰鬥基地,「攻」可打擊滇西、緬甸一帶的日軍,「守」可以保衛滇緬公路交通線。美軍在雲南驛機場常駐有戰鬥機、轟炸機和運輸機中隊,高峰時期各類人員超過3000人。
  • 「波點」空降白雲機場?國際藝術大師草間彌生作品國內機場首秀!
    「波點」空降白雲機場?國際藝術大師草間彌生作品國內機場首秀!金羊網  作者:  2019-06-05 /波點、彩色、創意 /世界的波點女王日本國寶級藝術家草間彌生 她的作品首次空降國內機場今起(6月5日)  《午夜盛放的花朵》將在白雲機場 T2航站樓一層 展出三個月打開幻想的大門,遇見藝術的世界。
  • 古代潮陽驛站和大山古驛遺址
    潮陽驛站和大山古驛遺址 明隆慶《潮陽縣誌》載:「邑之驛有三,今存其一,曰『靈山』。靈山者唐故縣,臨崐之右山也,因以為名,後縣遷新興而驛猶沿舊 號,至今弗更雲。驛近在南薰社學故址。原設驛丞一人、吏一人、 募夫二十五人、馬夫五人、馬五匹。
  • 臺北市擁有兩座大型機場,一個4E級、一個4F級
    臺北市兩座機場:臺北松山機場、臺灣桃園國際機場。01臺北松山機場臺北松山機場位於中國臺灣省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末端,南距臺北市中心3千米,西南距新北市中心10.5千米,為4E臺北松山機場創建於日據時期的1936年,當時稱為「臺北飛行場」,且於1936年4月起由日本航空輸送株式會社首開臺北經那霸前往福岡的定期航班,每周三次往返,之後又陸續開設臺北至曼谷等航班。1938年,日本政府合併日本航空輸送和國際航空,成為大日本航空株式會社。
  • 天主教會在中國之二:戰亂與災荒中的天主教會,老照片給你講述教會賑濟災民的故事
    天主教會在中國之二:戰亂與災荒中的天主教會,老照片給你講述教會賑濟災民的故事一,遇到戰亂、瘟疫、災荒,受害的永遠是普通老百姓。從明末到晚清時期,中國社會常常由於災荒引發農民起義,滿清橫徵暴斂戰火不斷,造成長時間動亂,廣大老百姓苦不堪言,民不聊生。
  • 永登縣武勝驛鎮武勝驛村 「美食一條街」邊的幸福生活
    永登縣武勝驛鎮武勝驛村  「美食一條街」邊的幸福生活  蘭州人一提起武勝驛,吃貨們最垂涎三尺的就是「武勝驛手抓」。而這一美食,就是永登縣武勝驛鎮武勝驛村的能人們發展起來的。
  • 皇家驛站「驛樣年華」搖滾音樂盛典!絕對是饕餮音樂盛宴
    驛樣年華群星薈,一路同行展未來。恰逢懷著未來憧憬的辭舊迎新之際,2021年1月1日晚,皇家驛站傾力打造「驛樣年華 一路同行」搖滾音樂盛典在皇家驛站大舞臺震撼登場,從視覺到聽覺為觀眾帶來一場饕餮音樂盛宴。現場高潮迭起,掌聲、歡呼聲不絕於耳。
  • 「先生們」的茶書館啟幕,曉風書屋新店亮相湘湖驛
    曉風書屋湘湖店內景在曉風書屋湘湖店揭幕的同時,還有一個重磅消息同步揭幕——首批8個「湘湖驛」黨群服務驛站正式向公眾開放。曉風書屋被授予驛站牌顧名思義,湘湖驛,就是湘湖為大眾提供的一個開放、共享、時尚、智慧的黨群服務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