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雯 特約攝影 樓晉瑜
「太太們的客廳」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個詞,而杭州曉風書屋則獨闢蹊徑,在湘湖畔開了一家「先生們」的茶書館。
曉風書屋湘湖店
7月1日,曉風書屋湘湖新店開業,按照創始人朱鈺芳的說法,這是一家「先生們」的茶書館。
長期致力於書店行業的她,希望在這個湘湖畔的「人文碼頭」,曉風書屋能迎來更多「讀書人」,走出翩翩「先生們」。
曉風書屋湘湖店內景
在曉風書屋湘湖店揭幕的同時,還有一個重磅消息同步揭幕——首批8個「湘湖驛」黨群服務驛站正式向公眾開放。
曉風書屋被授予驛站牌
顧名思義,湘湖驛,就是湘湖為大眾提供的一個開放、共享、時尚、智慧的黨群服務陣地。
首批對外開放的湘湖驛,有湖山廣場(輔站)、定山島、跨湖橋、掬星島、下孫、清虛軒、城山廣場等7處固定驛站和1個街車流動驛站。
紅旗書屋入駐湘湖驛
一張草綠色的地圖,將這些驛站標註得清清楚楚,它們位於湘湖最核心的景區空間,面對最一線的臨湖美景。而且,每一站都有故事,都與湘湖從歷史間走來的過往緊密相連。
比如,定山島站,名為「湘湖驛·知行」。
大家都知道,知行合一,是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主張。1928年,他在湘湖定山島創辦了「浙江省立鄉村師範學校」,這是「浙江省湘湖師範學校」的前身,也是蕭山現代文化教育延續而來的原點。
又如跨湖橋站的「湘湖驛·問史」。
跨湖橋幾乎不用說了,跨湖橋遺址博物館裡,由8000多年駛來的獨木舟,見證了我們祖先的生活,也實證了中華文明的發源。
還有下孫站的「湘湖驛·映雪」。
「映雪」,是湘湖下孫村的宗祠堂號,出自典故「孫康映雪」。東晉書生孫康借著雪地映光,苦讀詩書,終成一代大儒。古代浙江人的刻苦,成為一種精神,激勵著當下。
湘湖驛手繪地圖
說到讀書,在湘湖驛站揭幕這一天裡,關於書的話題,特別值得一說。
本來是曉風書屋新店開業,但是很多讀者朋友卻大包小包帶來了自己書——他們要將這些書送給西藏墨脫的孩子們。
「運一車書去墨脫」正在進行
這幾天,由央視浙江記者站站長何盈女士與杭州曉風書屋一起,聯合浙江省各大特色書店,共同助力墨脫的活動「運一車書去墨脫」正在進行。點擊了解更多
7月1日,何盈也來到了活動現場,講述她在墨脫見到的點點滴滴。
央視浙江記者站站長何盈女士
她說:「每一個人都是微光,但聚集起來的力量會十分巨大,雖然『運一車書去墨脫』的方法很笨,但比起生搬一棵大樹過去,我們更希望做一個播撒種子的角色,為墨脫的老百姓帶去真正的幫助。」
豐子愷外孫女楊朝嬰、外孫楊子耘受邀出席活動
「當我們舉起火把去照耀時,會發現自己也在光明之中。」就像何盈說的那樣,在湘湖驛開啟的這一天,曉風書屋新店的庭院裡,人們帶來了自己的一束束微光,行走在光明的夏天。
【小提醒】
去湘湖驛開展黨群組織等活動,不收費,但在「愛遊湘湖」APP或「湘湖發布」公眾微信號進行提前預約。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