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地球不是最完美的:宇宙或許有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的星球

2020-12-23 雲朵特別甜

自從我們知道了地球在宇宙當中是這麼渺小,一直就覺得太陽系之外肯定還有外星文明存在,也一直在盡力的尋找,這麼多年一點消息都沒有是因為我們的技術還沒達到,不是因為沒有,是因為我們的技術還沒達到,地球上的環境正在日益惡化,我們急需找一個能夠移居的星球,來實現未來的星際移民,雖然我們可以轉移到離地球比較近的火星上,但是火星上環境太差,人類只能穿著厚厚的太空衣在上面活動,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和地球一樣,有豐富的物種和美麗的大海,還有山川河流的星球

長期以來科學家在尋找可能適合生存的系外行星時,通常習慣性地以地球為參照物,這也不怪他們,畢竟地球是我們所知道的唯一能夠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地球不是我們通常認為的適合居住的標準星球呢?最起碼不是最適合的

地球上的生物多樣性非常豐富,不得不說它真的孕育了很多的生命存在,它在太陽系中恰到好處的位置也一直被科學家津津樂道,所有人都認為地球是一個完美的星球,但是地球上的物種也可以說命運很坎坷,在人類之前已經有了五次物種大滅絕,如果沒有發生這些,現在地球上的文明不一定是人類支撐起來的,地球文明的進程也不會這麼慢,那麼系外星系中會不會有些行星擁有比地球本身有更好的生存條件,能夠支持一些結構複雜、思維更高級的生命呢?

這種想法並不是空穴來風,美國宇航局的一個研究小組就針對最適合生命生存的環境做了一項研究,該研究表明地球並不是完美的宜居星球。

科學家們尋找的目標在和恆星距離適中的宜居帶上,不能太近也不能太遠,這樣能確保行星上有海洋,而海洋是生命的源泉。科學家表示地球海洋中的生命依賴於上升流(向上流動),上升流將營養物質從海洋的黑暗深處返回到光合生物生活的陽光充足的部分,上升流越多意味著營養供給越多,意味著生物活動也就越多

按照科學家們計算出來的標準,地球的自轉速度太快了,不利於上述條件的形成,營養物質有限,如果能再高一點,海洋中的生命應該更活躍更豐富,而系外星系中的行星倒是有不少符合這個標準的,這說明人們擔心地球可能會成為別的外星文明覬覦的目標的可能性較低,如果是高於地球文明的外星文明,他們的標準應該也夠高,地球在他們的眼裡可能根本「不夠格」,同時還說明系外星系中存在生命的行星可能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我們比自己想像的還要渺小......

相關焦點

  • 比地球更適合居住,科學家發現24顆宜居星球,地球已不再完美?
    近日,美德兩國的科學研究人宣布了一件令人振奮的消息,他們認為地球不一定是全宇宙中最適宜居住的星球,他們發現太陽系外有24顆行星,可能要比地球更適合生命體居住。
  • 科學家發現「第二地球」,或許有生命存在,距離地球11光年!
    火星並不適合人類生存雖然地球是數億星體中的一個,但是它擁有適宜的氣候、必備的水和氧氣,人類得以在地球上生生世世的繁衍。雖然科學家開始了探索「第二地球」的道路,但是想要在偌大的宇宙中尋找和地球相提並論的星體,還是非常困難的。
  • 比地球更適合住人,人類發現24顆「宜居」星球,地球將被捨棄?
    地球一直都是人類生存的家園,愛護地球,保護環境也是我們每個人都懂得的道理,但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科學家認為,地球不一定就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其實在太陽系外面還有24顆星球的條件也非常好,而且比地球更適合住人!
  • 科學家意外發現超級地球,溫度竟比地球更適合生存!
    蘇美爾文明的這些發現或者發明都是經過考古學家的挖掘和論證的,也是得到了很多研究歷史人群和科學派的認同。但是這個蘇美爾文明有一點引起了很大的爭議,那就是第一批蘇美爾人到底是從哪來的。經過研究和推論,科學家和考古學家們認為蘇美爾人肯定是黑頭髮的亞洲人,不是歐洲或非洲人。但這時候有人說了。就在印度還真發現了一些類似蘇美爾人的生活遺蹟。
  • 宇宙中發現另外一個四季如春的地球?科學家:根本不能移民
    這個浩大的宇宙總是能給人類帶來驚喜,在最近,人類就探索發現到一顆橙矮星,它的質量在0.5到0.8個太陽之間,它比太陽更早誕生,最重要的是,它或許比太陽還更加適合人類居住。有科學家發現,它的溫度比太陽要低,它存有更多的液態水,因此,有不少人都認為,這個星系上肯定存在第二個地球。
  • 科學家發現距離地球最近的多行星星系,或存在適合生命居住的星球
    研究人員在美國時間本周四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中稱,地球附近的一顆恆星,是距離地球最近的多行星系統之一。藝術家筆下的多行星系統當然,這所謂的附近是宇宙範圍的概念,距離地球大約64萬億英裡之外。這項研究顯示,這個星系至少有兩顆,也許有三顆超級地球大小的系外行星。所謂超級地球,一般指超級類地行星。
  • 「第二地球」找到了?科學家發現一顆星球,或已形成了海洋!
    從古至今人類就對宇宙充滿著無限嚮往,地球真的是宇宙中唯一孕育生命的星球嗎?隨著人類對地球資源的大肆破壞,如果地球不堪重負,人類又該去到哪裡生存呢?帶著這些疑問,科學家也踏上了尋找第二地球的道路。在探索的過程中,科學家也發現有很多星球是存在著豐富的液態水的,其中最被科學家看好的那就是木衛二。科學家甚至還猜測,或許在它的地下水中就已經出現了魚類生物。如果科學家的猜測準確的話,那就意味著這顆星球的生命已經演化了30多年的時間了。為了證明這顆星球是否能孕育生命,美國NASA也制定了計劃,或許在2026年他們將會發射探測器去往這顆星球,到了那個時候,第二星球的秘密也將會被人類解開。
  • 除了地球,它是唯一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卻被科學家無情排除
    但地球現有的儲備資源是有限的,儘管目前人類還不會面臨能源枯竭的問題,可是過了幾十年或者一百年,能源問題將會更加突出和迫切。所以,尋找下一個適合人類的星球,成為了科學家們目前比較重要的任務。首先,科學家們想到的是地球的近鄰——火星,為此,荷蘭在2013年啟動了「火星一號」的探測任務,而這個探測器目的是計劃在2023年前能啟動火星移民計劃。
  • 科學家發現人類可居住行星,或存在生命,距離地球很近!
    克卜勒22B真的適合人類居住?或存在生命?未來可抵達!隨著地球資源的開採與利用,估計地球資源將會枯竭。於是人類開始尋找下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開啟移民計劃。從上個世紀開始,美國宇航局NASA就已經開始用克卜勒太空望遠鏡開始尋找第二星球。
  • 滅霸老家更適合人類居住?科學家:泰坦星或成第二地球
    那個擁有者無法超越的力量,擁有著超乎一切超人的法力,在試圖毀滅地球後在自己的老家重新搭建一個地球?為什麼不是去金星火星等知名的星球,而是回到他的老家——泰坦星呢?是因為念家,思家心切嗎?還是有什麼科學依據在裡面。如果是真的念家,愛家這個原因,存在很多不可解釋的原因。滅霸是沒有爸媽,沒有父母,只有一個撫養的女兒。
  • 宇宙中潛在的可居住類地行星有多少?哪個才是地球的完美複製品?
    而在整個系外行星探索過程中,科學家們認為至少有32個星球都有潛在可居住性的可能,儘管目前尚未確定其中任何一顆是地球的完美複製品。尚且不談宇宙中具體有多少個星系客觀存在,僅僅是在我們最熟悉的銀河系之中,倘若按照可居住概念來進行粗略估算: 僅我們自己所在的銀河系之中,潛在可能適合生命居住的類地行星數量,就有可能處於8個到200億個的龐大數字區間。
  • 科學家發現外星人居住的星球,科幻電影將成現實?
    廣袤的宇宙眾多星球林立,在這浩瀚的星系中,銀河系仿佛大海中的一艘孤帆,而我們生活其中的地球更像船上的一顆沙礫般平凡。但在所有平凡的星球中,地球又是那樣特別,只因地球誕生出了生命。但,科學家在遙遠的外太空無意發現了一顆異常美麗的行星,如果在地球上觀察它,與其它行星沒有什麼不同之處,卻被很多科學家認為——這顆美麗的行星極有可能會孕育出生命。
  • 另一個地球?星球質量是地球的7倍,環境或適宜人類居住
    在我們高中的時候,學習地理知識,那時候我們就開始了解到地球為什麼會有生命的存在。是因為地球有合適的大氣層、適宜的溫度、有空氣、有水、有一年四季。曾經的我們不重視環境保護,讓地球母親受傷。近年來,我國有很多科幻題材的電影,假設地球滅亡,人類將何去何從?
  • 科學家再次發現適合地球生命居住行星 表面溫度宜人
    藝術家想像的恆星GJ 667C與另外兩顆橙矮星近日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除地球外最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有22光年遠,與地球有一些相似的特點:地表多巖石,溫度可能與地球地表溫度接近,這為液態水的存在提供了可能,同時它也「在適於居住的地帶」圍繞一個「自己的太陽」轉動。
  • 地球生命或來源於地外星球,人類或許不是地球土著!
    生命的起源問題,已經困擾了人類不知道多少年,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仍然是最有挑戰最引人注目的科學難題之一。生命起源的假說生命起源的假說,一般可以分為三大類:一、神創論。因此,很多人認為,地球形成之前宇宙就已經擁有了生命,地球形成後不久,這些生命就來到了地球,然後開啟了地球生命的進化史。然後,科學家們還真就找到了生命外來的證據。
  • NASA發現最像地球、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Kepler-186f
    雖然渺小的人類仍然掌控不了浩瀚的宇宙,最遠的觸角也仍是在太陽系內折騰,但我們的觀察工作卻始終在推進,研究人員也不會忘記尋找適宜人類居住的「第二個地球」,不管這樣的星球實際離我們有多遠。NASA的克卜勒太空望遠鏡(Kepler Space Telescope)最近在這樣的尋找工作中似乎有了突破性進展,研究人員發現了一顆體積近似地球,而繞恆星運行軌跡和距離也比較適宜人類居住的行星。
  • 發現了地球的「兄弟」,環境優美,但為何科學家卻說不能去?
    前言宇宙浩瀚無垠,在龐大的宇宙中存在著許許多多的星球,從概率上講,會存在很多類似地球這樣的星球,四季如春,溫暖舒適。可能還會存在比地球更加舒服的星球,自從人們將目光放在宇宙之後,便開始探索其他星球,希望能找到一個和地球類似的星球,然後實現真正的移居。一方面是為了科學探索,另外一方面則是為了人類未來尋找一條退路。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卻很殘酷,儘管人類在短短幾百年內便將科技發展到如此地步,但是面對浩瀚無垠的星空,依舊顯得十分渺小。我們已經有能力將太空人送上太空,一睹星空的風採。
  • 科學家發現「第二個地球」,距離地球42光年,上面已經有人了?
    人類誕生在地球上已經有很多年的歷史了,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來看,人類的祖先是古猿,在這發展的過程中,通過不斷地進化,逐漸演變成了如今的人類,因此人類也是地球上的智慧生命。在很早以前人類的技術還沒有發展起來的時候,人類曾以為自己已經是最強大的生物了,站在食物鏈的最頂端。
  • 比地球還要舒適!科學家發現24個「超宜居星球」,潮溼又溫暖
    地球只有一個每個人都知道要好好愛惜!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近日公布一項研究,團隊發現宇宙中發現有24個「超宜居」星球,程度甚至超越地球,消息曝光後引發外界討論。
  • 最佳第二地球或被發現!科學家發現富含碳、氧,不知道如何形成的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在太陽系之中,對於地外適合居住的「第二地球」探索是人類長期的一個目標,但是至今我們都還沒有發現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雖然說銀河系存在很多「類地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