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克魯特尼或成為「地衛二」,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威脅嗎?

2020-12-20 騰訊網

你知道嗎?雖然地球目前只有1個衛星,但其實還有5個預備役衛星,這些衛星會在幾千年甚至幾千萬年中受地球引力作用,停留在地球準衛星軌道上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

未來「地衛二」克魯特尼就是其中之一。

小行星克魯特尼

1986年11月10日,位於澳大利亞康納巴拉布蘭賽丁泉的天文臺發現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小行星:克魯特尼,它在被發現之後,一度被認為是人造的物體,認為可能是阿波羅計劃產生的太空廢棄物,因為它的軌道並不是常見的橢圓軌道,而是呈「馬蹄形」。

但其實,從太陽的角度來看,克魯特尼的運行軌道是橢圓形,也就是說它目前並不是圍繞地球轉動的「衛星」,而是圍繞太陽轉動的小行星。

克魯特尼的體型很小,直徑大約5公裡,與地球最近時的距離只有1200萬公裡,是地月距離的30倍。科學家們認為,大約在5000年之後,克魯特尼會因為地球引力的作用而被吸入到地球軌道,成為「地衛二」。

很多人會擔心小行星克魯特尼在成為地衛二之後,會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撞擊地球,引發地球全球性大災難。幸運的是,這種事情不太會在最近發生,根據行星物理學的模型圖顯示,它的軌道偏斜出了太陽系的平面,或許會很靠近地球,但絕不可能撞擊地球,而且2750年以後,它才會非常靠近地球。

事實上,天文學家們認為,小行星克魯特尼在成為地球的衛星之後,人類可以發射探測器探測該星球上的稀有金屬和礦石,甚至可以分批次將這些材料運回地球。

而且,小行星克魯特尼上的物質沒有經過風化以及雨蝕,也沒有微生物作用,很可能保持著太陽系剛形成時的物質結構,當它距離地球足夠近時,天文學家們可以利用探測器來研究太陽系形成之初時的奧秘。

地衛二對地球有影響嗎?

一般來說,衛星對主星的影響是:潮汐變化。月亮對地球就是如此。

我們知道,地球上70%的面積是海洋,由於海洋中的水具有流動性,更容易受到力的作用匯聚或者消散。

根據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我們知道,任何兩個物體之間都有引力,引力的大小與距離的平方成負相關,和質量呈正相關。

因為月亮距離地球較近,而且月亮的質量也較大,所以月亮的引力會吸引海水朝著靠近月亮的一端靠近,形成高潮,在高潮的兩側處由於海水減少,形成低潮,另外一端由於地球自轉,也形成了高潮。

海洋潮起潮落的變化,會消耗大量的動能,從而拖慢地球自轉速度,所以說地球自轉速度是在逐漸變慢的。前陣子一項研究表明,在侏羅紀時期地球自轉一周的速度是23.5小時,但目前地球自轉一周的速度是24小時。

小行星克魯特尼未來雖然會成為地球的衛星,但它對地球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首先是因為它的軌道距離地球較遠,是地月距離的30倍;其次是它的質量太小了,以至於引力也非常小,所以不會對地球產生任何影響。

流浪的小行星

雖然太陽系內有好幾個小行星帶,但仍舊有一些小行星脫離了小行星帶的束縛,受引力影響闖入太陽系內側。

有些小行星會被別的天體捕捉,成為一個「衛星」,但也有一些會闖入星球軌道,與星體發生碰撞,地球早期就頻繁遭受小行星撞擊。

之所以現在地球很少遭遇小行星撞擊,一來是因為各個行星利用自身引力清理了自己軌道周圍的小行星,其次是因為木星的存在,木星可以牢牢地束縛著小行星帶上的小行星們,不讓它們亂跑,再者也會利用引力彈弓的方式將脫離小行星帶的天體清理出太陽系。

木星偶爾也有失手的時候,最近一次失手就是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

總結

小行星克魯特尼雖然未來會成為地球第二個衛星,但它主要運動軌跡是繞著太陽轉動,在大約5000年後才會成為地球衛星。

由於它的體型較小,距離地球較遠,所以它幾乎不會對地球產生影響,唯一的影響就是撞擊地球的危險,不過科學家們認為這件事短時間發生的概率不大,目前我們非常安全。

相關焦點

  • 兩顆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什麼是「潛在威脅天體」
    兩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為啥人類總擔心「撞地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  如果在現實中,也有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撞擊地球,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 「地衛二」即將現身!這顆大小如汽車的星球,將成為「第二月亮」
    說起來,雖然地球僅有月球一顆天然衛星,但是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經常會有「地衛二」出現,比方說備受關注的小行星3753,有觀點認為,未來終有一天,它會成為地球的另一顆天然衛星。天文學家也表示,未來類似於小行星3753的天體還有很多,目前來看,至少會有5顆小行星會成為「地衛二」,當然,它們普遍圍繞地球運行的時間都不長,最多也就是幾百年的時間,之後就會「拋棄地球」遠去。「地衛二」有哪些意義?
  • 小行星撞擊地球,人類會滅絕嗎?
    據估計,地球上的物種因為種種原因滅絕了99%以上,其中以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為致命!小行星撞擊地球,會滅亡全人類嗎? 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17米重達10000噸的隕石飛入俄羅斯上空。當它撞擊地球大氣層時,飛行速度達到每小時40000英裡。在地表上空15英裡處爆炸,其威力相當於40枚廣島原子彈,產生的強光比太陽亮30倍以上。造成1500人皮膚和視網膜灼傷現代以來最嚴重的一次隕石爆炸是1908年通古斯大爆炸。這顆小行星直徑在60至190米左右,在西伯利亞上空3至6英裡處爆炸。爆炸摧毀了830平方公裡上8000萬棵樹木,其強度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
  • 如果有大質量的地外小行星向地球撞來,用核彈爆破的方式有用嗎?
    地外小行星的由來其實地球每時每刻都在遭受著來地外小行星撞擊的威脅,當這些小行星由於多種原因偏離原有的運行軌道之後,就有一定的機率向著地球的方向奔襲過來。而在此過程中,木星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使得地球受到撞擊影響的概率降低了許多。
  • 兩小行星將與地球擦肩而過 為啥人類總擔心撞地球?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1日電(記者 上官雲)多年前,有一部名為《絕世天劫》的經典科幻災難電影,描繪了小天體撞擊地球時的災難情景,當時一度引發轟動。  如果在現實中,也有小行星這樣的小天體撞擊地球,會帶來怎樣的後果?
  • 當小行星來襲,除了讓地球流浪,我們還能怎麼做?
    阿提拉族小行星分布在地球軌道內側,與地球軌道不存在交叉點。需要說明的是,在天體引力、太陽風、熱輻射等複雜環境因素作用下,小行星的軌道會發生改變,對地球沒有威脅的阿莫爾族小行星可能演化成可能撞擊地球的阿波羅族小行星。小行星撞擊會帶來哪些危害?
  • 1月中旬小行星將靠近地球,800萬公裡上空飛過,地外天體能防禦?
    而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小行星監測網顯示,又有一顆小行星要來了,正在靠近我們地球,天文學家也表示這一顆潛在危險的小行星是存在的,下面我們來看看情況。潛在危險小行星會撞上嗎?首先我們說明下,「潛在危險」的意思是什麼,潛在危險就是一顆具有撞擊地球概率的小行星或者太空巖石,但是這個概率並不是100%的肯定模式,所以這種小行星被我們稱為潛在危險小行星。
  • 小行星或彗星會毀滅世界嗎?
    這是最大類型的爆炸自1908年通古斯卡爆炸,是一個小行星或者說是彗星在這個60-190m的地區,在西伯利亞的上空爆炸了3-6英裡,矯平了超過830平方米的8千萬的樹,比廣島原子彈爆炸超過1000倍,它也襲擊了倫敦上空,矯平了25m內的所有東西。當相當小的東西將威脅人類存在時,它將作為一個危險提醒人類地球周圍有一個大的物體。
  • 幾天後,小行星「法厄同」將與地球擦肩而過,會帶來災難嗎?
    當然人們最關心的問題是:小行星「法厄同」也會像神話中一樣,給世界帶來災難嗎?    作為一塊形狀不規則的近地小行星,「法厄同」直徑大約5公裡。在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列為「潛在危險」級別的近地小行星中,它的個頭排行老三。
  • 科學家警告,2036年小行星會撞擊地球?
    科學家對2036年小行星撞擊地球的警告,這個小明星叫阿波菲斯也叫「毀神星」,那為什麼科學家會警告呢?那是因為這個小行星可能會撞向地球,美國航空航天局曾在2004年首次發現這個小行星,並把這個小行星的名字稱為阿波非斯。
  • 科學家推算地球毀滅七大災難:小行星等上榜
    新華社供本報特稿(凌朔)有關推測地球毀滅的相關話題一向頗具熱度。其實,科學家對毀滅地球的各種可能性都有科學研究與推算,以下是關於地球災難的七大可能。  災難一:小行星  太陽系內分散著數以億計殘片碎塊,這些星體「隔三差五」就會撞擊地球。
  • 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在地球上留下一個隕石坑,位置在哪裡?
    科學家通過大量的探測研究,基本認可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小行星的撞擊,那麼小行星的撞擊必然會留下一個比較大的隕石坑,而這個隕石坑又在哪裡?當我們確定了恐龍滅絕的原因是遭受了小行星撞擊,那麼尋找這個巨大的隕石坑就成為了科學家的一個重要探索任務。
  • 小行星或撞地球?專家:比地月距離還遠
    > 小行星或撞地球
  • 美國航天局:在未來會有四顆小行星撞向地球,瑪雅預言要成真?
    眾所周知,地球存在於這個宇宙中大概是在46億年的時間裡,地球經過時間長河的不斷演化與發展,才有了如今這般生機勃勃的樣子,而地球更是這個宇宙中最特殊的存在,不僅擁有生命,更有著太陽系中最優越的地理位置,實在是神秘。
  • 小行星飛掠地球 網友這是光年之外的「親密相遇」
    據紫金山天文臺報導,北京時間2020年4月29日17:56,一顆直徑約2 .5千米的小行星52768飛掠地球,紫金山天文臺科學家稱這顆小行星已在距地球628萬公裡的地方飛掠過去,與地球的距離約是地月距離的16.4倍,所以不用擔心小行星會撞擊到地球,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危害。
  • 珠穆朗瑪峰大小的小行星下月將靠近地球,美國宇航局正在追蹤
    2020年4月29日,一顆珠穆朗瑪峰大小的小行星將會飛過地球。這顆名為52768或者1998 OR2的天體直徑1.6公裡至4公裡,它將以每小時31319公裡的速度,在距離地球629萬公裡的範圍內出現。這顆小行星是由美國宇航局於1998年首次發現的,據說如果撞擊地球,它的大小將足以引起全球性的影響。
  • NASA成功在小行星上取樣,這顆含水星球,未來或與地球相撞
    什麼是小行星貝努?在火星和木星之間,有一條小行星帶,數以「百萬」計算的小行星在其中運行,研究認為,小行星普遍來自於太陽系誕生早期,它們的上面存在著大量的原初物質,通過研究小行星,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太陽系的形成和演化。
  • 美媒:哪些小行星會撞地球 NASA其實也沒譜?
    視頻:還在擔心「小行星撞地球」? 來源:央視新聞中新網5月26日電據美媒報導,哪些行星會撞地球,NASA其實也沒譜?文章稱,超過1.4萬顆已知小行星有穿越地球周邊的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它們全都會與地球擦肩而過。但是,另有數以十萬計的小行星還沒被探測到,沒人知道其中是否有一顆正在撞向我們的星球。所以我們需要尋找和跟蹤所有可能與地球運行軌跡相交的小行星,這樣專業人員可以提前發出警告,就可能有時間扭轉危險小行星的運行方向。
  • 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最低高度破紀錄|科學要聞
    北京時間11月14日凌晨,一顆小行星2020 VT4(最初內部代號A10sHcN)與地球擦肩而過,距離地球最近時到達南太平洋上空370千米處,接近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此距離打破了小行星2020 QG於今年創下的3000千米的近地小行星距離記錄。
  • 【BBC·地球故事】小行星撞擊時發生了什麼
    研究組將會分析巖性變化、微小化石甚至是巖石中的DNA。「我們將會看到隕石撞擊之後著地點處的不毛之地是什麼樣子,然後我們會看到生命的回歸,」 德克薩斯大學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肖恩·古利克(Sean Gulick)說,他參與了鑽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