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酒滿敬賓客,茶滿送人走」,還有這講究?

2021-01-16 新農村的日與夜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

不知道農民有沒有發現,村子裡的老人特別喜歡說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句子,這些句子有的很長,有的很懂,有的一聽就能知道是什麼意思,有的還得老人說一下,才能知道是什麼意思,這些句子其實就是農村的俗語,農村的俗語也有很長的歷史,它是農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總結出來的,有關於做事的,也有關於做人的,還有農村各種有趣的習俗,今天介紹的就是農村的三句俗語,農民肯定都聽過。

一、老二抱盆,老大摔

農村的葬禮辦的一般都很大,很多人都會來吃酒席,而且有特別多的說法,比如在老人走的時候,需要老人的孩子在外面帶路,並且還要拿著一個盆子,要是老人的孩子多,那這個盆子就要老二來拿著,最後老大把這個盆子給摔碎,這叫做碎碎平安,據說這樣做了之後,這家人以後就不會得病,不過這也是一個說法,現在也沒有人信這個了,不過要是老大沒有把這個盤子摔碎,那周圍的小孩子就可以上來搶帽子,也可以沾一些福氣。

二、紅事請,白事到

在農村,酒席一般都是在家辦的,這就需要人來幫忙,要是辦的是白事,那不用去叫農民,大家自己就會過來幫忙,拿東西的,幫忙布置的都是有人的,不用主家做多少事情,但是要是喜事就不一樣了,喜事就需要主家自己去請人了,而且要是沒有請,大家是不會到場的,這是因為喜事大部分都有親戚幫忙,一般是用不著村民的,要是需要農民幫忙,主家才會去請,要是人家不請,就說明人家是不用幫忙的,農民也不用去。

三、酒滿敬賓客,茶滿送人走

農村俗語「酒滿敬賓客,茶滿送人走」,還有這講究?酒席上的講究真的是非常多的,比如酒,酒席上的酒都是好酒,在給別人倒酒的時候一定咬倒的滿一些,這樣才會讓人覺得收到尊敬了,但是要是酒只倒一半,那就是非常木頭禮貌的,有的客人還會立刻就走。

酒席結束之後,一般主家會給大家上茶,這個時候就要注意了,要是這個時候主家把茶杯倒滿了,那就是趕人的意思,意思是大家可以走了,一般農民看到這種情況,就會陸續離開了,因為再待下去,就會讓人們討厭了。這三句俗語是不是非常有意思呢?你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農村俗語呢?

相關焦點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為何倒茶不能倒滿
    中國是茶葉和酒的故鄉,是茶文化和酒文化的發祥地,在接待客人之時,好茶好酒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喝茶飲酒也是有講究的。有一句俗語就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麼? 茶滿欺人
  • 民間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為何倒茶不能倒滿?
    其中有這樣一句俗語說「茶滿欺人,酒滿敬人」,那麼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給人倒茶不要倒滿,而給人敬酒卻要滿滿的一杯呢?這裡面其實暗含很多為為人處世的深刻道理,讀後還真長見識了! 我國的茶酒文化,一直是文人墨客最喜愛的一種文化,不論是詩詞歌賦還是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茶酒文化的影子。
  • 「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和「茶滿送客,酒滿欺人」誰對誰錯?
    古人有「端茶送客」一說,也」酒滿敬人,茶滿欺人"的說辭,更有「茶滿送客,酒滿欺人」的言論,到底咋回事呢?端茶送客相傳,古時候,有客人來家,奴僕主動獻茶,主人想結束這次談話,就會端起茶杯請客人用茶。客人觸碰茶杯,奴僕便會大聲高喊:「送客!」
  • 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啥意思?古人的待客之道
    茶和酒是我們中國文化中濃墨重彩的篇幅,上至文人雅士,下到販夫走卒,都離不開茶酒,再沒有一個文明如我們對茶和酒有如此眷戀和數不盡的詩篇。茶聖陸羽、酒鬼劉伶,關於茶和酒,有不少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待人處事是一門值得深究的學問,在這方面古人尤其看重待客的禮儀,還有不少的「潛臺詞」。有句俗語叫做「茶滿欺客,酒滿敬人」,就說的是古人關於茶酒的規矩。為何茶滿就是欺客?古時候,茶和現在的茶水還有很大的區別,唐朝的時候,與其說是茶,還不如說是茶湯,給客人斟茶的時候不能倒滿,因為茶水滾燙,如果滿了很容易灑出來,到時候把客人燙到,就是在「欺客」了。
  • 「茶滿欺人,酒滿敬人」,看完才知道該怎麼做
    人們對喝酒飲茶形成了一定的規矩,所以用茶酒敬人時,也有一些禮儀。俗語「茶滿欺人,酒滿敬人」蘊含什麼道理呢?01茶滿欺人、指給客人沏茶時,不可以將茶杯裡的水倒滿,這是不尊敬客人的行為,相反,應留有一定的空餘。
  • 俗語說「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
    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茶七飯八酒滿盅」,農村宴請規矩多,男人早懂少吃虧!網絡上曾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城市套路深,我要回農村」;然而在農村其實也有諸多講究,甚至可以說農村人的規矩也是種類繁多,尤其體現在農村宴請。在農村就有這一句俗語「茶七飯八酒滿盅」,你知道這句俗語有什麼講究嗎?農村裡的規矩,餐桌上的禮儀你懂幾個?
  • 俗語「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
    「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這一句說的是兩種民間禁忌,一種是到別人家裡做客時的禁忌,另一種是在家裡接待來客時的禁忌。
  • 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什麼意思?你怎麼理解?
    中國古代一直是被其他國家所學習的禮儀之邦,而在中國文化的氛圍之中也形成了許多固定的文化習慣,這一點無論是在農村還是城市都是一樣,許多待客之道與主人之間的舉止行為都是一門大學問,那經常流行在我們身邊的客來敬主煙不受,酒半茶滿把客羞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為什麼要「茶倒半杯酒倒滿」?
    為什麼要「茶倒半杯酒倒滿」?在家裡,有客人來了,父母會吩咐我們給客人倒茶;家裡設宴的時候,父母有時候也會讓我們給賓客倒酒。所以,我們可能會聽到「茶倒半杯酒倒滿」這句話。可是,你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嗎?我們中國人是非常講究禮儀的。
  • 社交禮儀中的「酒滿敬人,茶滿欺人」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在社交禮儀中我們都知道『酒滿敬人,茶滿欺人』這句話。就是說,給人倒酒的時候一定要倒滿,方顯敬意;倒茶則倒七分,不然會對人不尊重。為什麼是這樣的解釋呢?酒滿敬人茶滿欺人,是從古時候傳下來的老話,至於源於哪朝哪代,已無具體可考。若要明白這句話的意思,就必須到古代去尋找答案。先說酒滿敬人。古時候酒是非常珍貴的,一般的百姓人家根本喝不起,家裡來了重要的人,才會上酒,顯得對對方的尊重。酒是自然要滿的。古時的酒都是糧食釀造的,沒有多餘的糧食,自然不會有美酒。
  • 茶話記|酒滿茶淺,從來茶倒七分滿,留下三分是人情
    中國歷來是禮儀之邦,國人重禮,待客自是多有講究,而待客之飲茶與酒,經過上千年的浸潤,也形成了許多特殊的禮節。在日常生活中,斟茶倒酒人人都能信手拈來,但這看似最尋常之事,殊不知小細節裡往往藏著大智慧。民間俗語有云:酒滿敬人,茶滿欺人。
  • 「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是什麼講究?
    「敬」字,不僅「敬」物:敬天、敬地、敬惜字紙;更是「敬」人:敬先人、敬長輩、敬賓客、敬朋友。就連聚眾喝茶飲酒,也是一定要敬的。詩仙李白曾「舉杯邀明月」,他孤單一人喝酒,只能向明月敬酒一杯。在敬茶敬酒中,也有一些規矩和講究,有著耐人尋味的文化內蘊。標題中的七分茶、八分酒並不是給茶酒打分,三叩首也並非指真正磕三次頭的意思。
  • 茶七飯八酒倒滿,這些待客禮儀你肯定用得到
    民間有諺:「茶七飯八酒倒滿」,還有些地方說的是「茶七酒八飯盛滿」,這裡的共同點是「茶七」,而對於飯與酒的量就有了區別,仔細想來,應是千年來隨著各地的民俗不同才有的這些區別。雖然這代表了主人家的熱情好客,但很多時候,作為客人其實會很尷尬。硬著頭皮吃完吧,飯量就那麼大,吃不下去,不吃完吧,則會顯得不禮貌,且還會浪費,就會卡在那裡進退兩難。在農村還有個說法叫「碰鼻梁」,還有個說法叫「加楔子」,都是形容飯盛的過滿,這樣其實會顯得對客人不尊重。酒倒滿
  • 茶與酒的社交,只需要記住一個詞,酒滿茶半
    茶與酒的社交,只需要記住一個詞,酒滿茶半酒文化和茶文化幾乎代表了古代傳統禮儀中最基本的待人接物的基本規程,而有一個基本的熟語便是「酒滿茶半」,無論是是酒文化還是在茶文化中,都認為酒一定要斟滿,而茶則不要太滿。
  • 品茶人常說「茶三酒四禿桃二」,啥講究?
    品茶人的十大講究 中國人好以茶會客,看似簡單的一杯茶其中暗含了許多學問,除了泡茶講究,斟茶、品茶、添茶都有講究。你不可不知道的閩南茶語,分享給大家,學學茶禮儀,用最純正的傳統對待一杯茶。 一、酒滿敬人 茶滿欺人 因為酒是冷的,客人接手不會被燙,而茶是熱的,滿了接手時茶杯很熱,這就會讓客人之手被燙,有時還會因受燙致茶杯掉下地打破了,給客人造成難堪。
  • 「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
    中國人自古講究一個「敬」字,不僅「敬」物:敬天、敬地、敬惜字紙;更是「敬」人:敬先人、敬長輩、敬賓客、敬朋友。
  • 七分茶、八分酒、三叩首」,是什麼講究?
    中國人自古講究一個「敬」字,不僅敬物、敬天、敬地;更是「敬」人:敬先人、敬長輩、敬賓客、敬朋友。詩仙李白曾「舉杯邀明月」,他孤單一人喝酒,只能向明月敬酒一杯。在敬茶敬酒中,也有一些規矩和講究,有著耐人尋味的文化內蘊。標題中的七分茶、八分酒並不是給茶酒打分,三叩首也並非指真正磕三次頭的意思。
  • 寶寶滿月酒有哪些風俗 寶寶滿月酒有什麼講究
    那麼,你們知道寶寶的滿月酒有什麼風俗,辦滿月酒要注意什麼嗎?一、寶寶滿月酒有哪些風俗1、小孩滿月吃紅蛋。農村生了小孩,特別是生了頭胎,從小孩出生的那天到滿一個月,其舊俗很多。2、報喜。小孩出生的當天,孩子的爸爸必須去嶽父家敬祖放鞭,報告喜訊、報母子平安,告訴嶽父嶽母添了外孫。3、出窩。
  • 為什麼人們常說「茶倒七分,酒要滿斟」?這才是待客之道
    或許是口音的問題,我聽不太清大伯的話,但是大伯是真的熱情,給我倒了一杯又一杯的酒,杯杯滿溢出來,杯杯都是情誼,待客的熱情。忽然的就想起了那句「茶倒七分,酒要滿斟」。大伯的確是每杯都給我倒得滿滿的,讓我感受到了他的熱情,也是在那一刻讓我喜歡上了那個偏僻的小鎮,或許這就是愛屋及烏吧。
  • 「茶堪酒滿」老祖宗留下的智慧,每個人都該學一學
    待客當然就離不開敬茶和斟酒了,我國歷來有「客來敬茶」和「宴客上酒」的習俗。在南方,長輩們常常教導待客之道,有句待客語叫茶堪酒滿,在其他地方或為「茶七就十分,」就是說待客時茶必須堪,通俗的講就是給客人敬茶,要半滿或是七分,敬酒,則要溢滿,要十分。其實,這都是我國傳統文化也一些生活中對於美滿生活,祝福等習慣成自然的一種慣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