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二戰倖存戰俘的照片,為何如此出名?放大看看就明白了

2020-12-24 子衿侃史

引言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

在二戰時期,無數人受到法西斯的侵略,各個大洲都有二戰戰場,全球各國都被席捲進來,二戰過後,關於二戰的各類書籍和影視劇依然在文藝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關於二戰時期,一個個真實直擊人心的故事就藏在其中。一張二戰倖存戰俘的照片又出現人們眼前,當時它造成了不小的轟動,為何如此出名?放大看看就明白了。

照片背景的五位戰俘是澳大利亞人,拍攝於他們終於結束了長達3年的戰俘營生活。地點是新加坡樟宜戰俘營,那他們作為澳大利人,為什麼會被關在新加坡呢?1941年,德軍重心向蘇聯偏移,英國受到的壓力就相對減少,邱吉爾決定主編新太平洋艦隊協助遠東戰場,到達新加坡後,這支有著英國人,澳大利亞人,印度人,和馬來西亞人的大英國協成員國的軍人就成了新加坡的主力軍隊。隨後新加坡淪陷,幾萬人成了戰俘,被日軍關在新加坡樟宜戰俘營。

當時日本為了戰時利用交通保證緬甸的物質,於是就動用了超過18萬人來修建緬泰公路,其中就包括新加坡的4萬多戰俘。這些戰俘落在德國手裡可能都會比日本手裡好,通過日本在中國犯下種種犯罪行為來看,他對待戰俘的方式肯定還不到哪去。

從新加坡淪陷開始,樟宜戰俘營的戰俘們就開始了被日本人奴役的噩夢,他們每日的工作就是在惡劣的條件下修建鐵路,還得忍受日本人的折磨,無數個受到國家訓練再奔赴前線的士兵再日本人的折磨下要不倒下了,要不全靠著生產的意志力堅持。

在倖存士兵後來的描述說,日本人行事風格不會有任何人性,3年的勞役生活早已在生命中成為不得不面對,也不想面對的黑暗時光。在電影《鐵路勞工》中,一位倖存者回到了英國開始了新生活,沒有將這段經歷告訴妻子,以為時間久了自然就會淡化了。但是在夜裡,這三年的痛苦黑暗的情緒就會找上他,讓他晚上根本沒辦法睡好覺。由此可見,修建緬泰公路時日本人對待戰俘是多麼喪心病狂。

仔細看五位戰俘的身材,他們赤著上身,身上已經沒有看到戰士應該有的體魄,全是皮包骨的形象,他們在三年的時間裡可想而知幾乎沒有吃飽過,而每日食物只是「保證」他們不會餓死導致於無法勞動。日本人奉行「軍國主義」,在他們眼裡失敗的戰俘連螻蟻都不如,此時這些戰俘在他們眼裡都已經不能是「人」了,又怎麼會優待他們?

他們正小口的喝著咖啡或者牛奶,很多人也很奇怪,為什麼在這些戰俘差不多被餓了三年被救援以後只提供少量的食物,因為人在長期的缺乏食物後並不能大量攝入食物,這樣反而是人的代謝紊亂發生危險。而用小杯子的行為,也暗示著,他們黑暗的經歷終於過去,他們也將回歸從前正常的生活。

將報紙的內容方法,才是這張圖片的亮點,報紙是英國的《每日郵報》,頭條消息是:「廣島30日,倖存者開始死亡,原子彈瘟疫」。在看報紙的兩人,神色嚴肅,而在交談的三人卻在笑。這張圖片被解讀為,看報紙的人在為廣島無辜的百姓感到擔憂,是對戰爭留下的種種後遺症的無奈。而談笑的三人,是烏雲終於散開露出了陽光,是新生活的開始。所以一張照片,表達了對過去的終結,並開始了對未來生活的展望,這也是十分有紀念意義的相片,所以能保存至今依然能讓人感到震撼。

據相關數據顯示,起初戰俘營有1.5萬名澳大利亞士兵,到1943年中旬,就只有2500人,等到1945年,英軍徹底解放新加坡時,人數少之又少。而這五位士兵是幸運的,終於熬過了日本人非人的摧殘,帶著往日戰友的希望一同活了下去。

結語

二戰時近現代規模最大,參戰國家最多的戰爭,無數人因此喪失生命。也是因為這些留下來的照片得以讓我們回望過去,也會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圖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二戰中日本戰俘最大越獄:一千人手持餐刀調羹衝向機槍
    二戰期間,考蘭是人煙稀少的農業區,盟軍在這裡設立了一個大型戰俘營,關押了近兩萬人軸心國戰俘,有義大利兵、日本兵和朝鮮兵、臺灣兵(屬於日軍部隊),分為ABCD四個區:其中的B區集中關押日軍戰俘,大部分來自海軍。 戰俘營關押的第一個日軍俘虜,叫豐島一(被俘後化名「南忠男」)。
  • 一個兵押一群戰俘:不要再問「為何不反抗」的蠢話
    那是因為不反抗戰俘還有一線生機,面對敵人手裡的機槍,赤手空拳的戰俘是沒有還手的機會的,他們誰也想不到日本的士兵會如此的趕盡殺絕,一旦有反抗的念頭就不能活,這就是殘酷的人性現實。我們在抗戰的影視和文字資料中無數次的看到一個日本兵押送著幾十甚至幾百名的戰俘,雖然人多勢眾但是他們完全沒有反抗的念頭,於是就有很多的噴子就在說:「如此的沒有血性,對方只有一個人為何不反抗,真是蠢!」這種話
  • 二戰最壯烈越獄:600戰俘一年挖百米隧道,逃亡卻發現少了3米
    圖:隧道越獄最刺激的一瞬,就是鑽出洞口時 二戰時期,就有一大批越獄的戰俘遭遇了這個不幸情景:著名的二戰「拉夫特3號戰俘營越獄」。 圖:「拉夫特3號戰俘營」實景照片 這裡關押的戰俘是清一色的盟軍飛行員:2500名英國皇家空軍飛行員、7500名美國陸軍航空兵和約900名其他盟軍空軍飛行員
  • 二戰時期老照片:小男孩的表情讓人心酸,最後一張有點壓抑!
    今天一不小心看到了些二戰時期的照片,不禁讓我更加珍惜這難得的和平時光。現在就讓魚魚帶你一起去看看那時候留下的老照片,感受一下戰爭年代的人們的心情。小男孩和娃娃這張照片拍攝於1940年,這裡剛剛經歷過一場轟炸,這個地方是如今的繁華的都市倫敦。而此刻這裡只有一片廢墟,小男孩在轟炸下倖存了下來。可是周圍的一切都變了,漂亮的房子變成了瓦礫。
  • 二戰時期,日本是如何對本國受傷的士兵和戰俘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二戰時期,日本是如何對本國受傷的士兵和戰俘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二戰時期,日本對待本國受傷士兵和敵國被俘人員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別看二戰期間,日本鬼子以兇狠殘暴著稱,但是對待本國受傷士兵,還是很在意的。
  • 二戰期間,蘇聯如何對待戰俘?現實觸目驚心,堪比納粹集中營
    據統計,在二戰期間,英國關押戰俘約360萬,美國關押戰俘約310萬,蘇聯關押戰俘約306年;「三巨頭」國家的戰俘關押數都超過了300萬。但是,這些被不同國家關押的戰俘死亡率卻有所不同:被英國關押的戰俘死亡人數為1200多人,死亡率約為0.033%;被美國關押的戰俘死亡人數為4500多人,死亡率約為0.15%;而被蘇聯關押的戰俘死亡人數約110萬,死亡率約為36%,竟然是英國戰俘死亡率的1000倍不止!
  • 二戰蘇軍活捉25萬波蘭戰俘之後,為什麼要製造卡廷慘案?其實很簡單
    ——雨果 二戰給全世界各國人民帶來了沉重災難,發生的大規模戰役不可計數,其中也湧現出了許多名將,但是不能否認的是,在二戰中出現了許多謎團,一直到現在都還未解密。1940年,突然發生了卡廷慘案,它也被稱為卡廷森林大屠殺,據資料揭露,這次事件主要是蘇軍對被俘的波蘭精英階層,如知識分子、公務員、軍官等上流階層進行的有組織的大屠殺,導致波蘭精英階層損失殆盡。
  • 二戰時,為何蘇聯允許當地女子和日本戰俘結婚?其實大有深意
    1945年9月,二戰正式宣告結束。就在戰爭結束前夕,蘇聯曾出兵進攻駐紮在我國東北的關東軍,並活捉了大約60多萬日寇。再後來,這些人都被蘇聯送到了西伯利亞當苦力,而且還享受著「特殊照顧」。按蘇聯方的規定,日本戰俘可就在蘇聯與當地女子結婚,並可獲得蘇聯國籍。
  • 《八佰》真相:我軍從不虐待戰俘,二戰其他國家又是如何處置?
    在抗戰中俘虜一個日軍是很困難的事情,特別是在抗戰前期更是如此,深受軍國主義荼毒的日軍寧願戰死也不願意被俘(主要是日軍會採取連坐制度,得知被俘以後被俘人員的家人將會受到歧視和刁難,享受不到軍人補貼)。因而對於這些少得可憐的日軍戰俘,我軍都會給予很好的待遇,一些傷兵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療,甚至在抗戰我軍日子過得最為緊吧的時候,也沒有降低俘虜的夥食標準,每天都提供菸酒,在二戰結束後有序的組織日本戰俘的遣返,甚至於很多日僑和戰俘都感恩我們,不想回到日本去。
  • 《地雷區》:強迫德國兒童戰俘徒手拆地雷,這部電影揭開二戰一段...
    影片以二戰結束後發生在丹麥的一段真實事件為背景:丹麥強迫驅使2000多名德國戰俘,去清除德軍在丹麥西海岸留下的150多萬枚地雷。 最終,有大約一半德國戰俘因排雷而被炸死炸傷,其中大部分都是德國少年士兵。 與其他二戰題材影片不同,這部《地雷區》以一位名叫卡爾的丹麥軍人為視角,從他對德軍俘虜由恨到憐的態度轉變,來重新回顧那段慘痛的戰爭經歷。
  • 二戰「父島事件」:日軍用戰俘製作壽司燒,老布希險些成為下酒菜
    但偏偏駐守這個島嶼的日本將官不這樣認為,他們希望有一些「特別的佐酒菜」,於是他們打起了美軍戰俘的主意。他們將那些健壯的美國人打暈,而後掏出他們的內臟,割下大腿上的肌肉,製作壽司燒、烤肉串和日式火鍋…….至於為何不將戰俘殺掉在取其內臟和肉,日本人認為那樣則不新鮮,他們不喜歡吃「死肉」,而更喜歡「活肉」。
  • 二戰中最搞笑的國家,投降後無人管,自覺修建了戰俘營
    日本主要負責亞洲戰場,在二戰中,給我國、東南亞各國都帶來了嚴重的傷害。 義大利作為二戰的重要參戰國之一,同時也是軸心國三大巨頭之一,為何戰後被人們提及的次數非常少呢?
  • 直擊鏡頭下戰敗被遣返回國的日軍戰俘:看看和電影中相比有何不同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二戰後戰敗被遣返回國的日軍戰俘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以廣播的形式宣布投降,此時日本投降的命令傳至海外戰場,在海外的日軍部隊開始陸續就地投降。
  • 日本發動侵略,中國善待日本戰俘,為何日本人看不起中國人?
    那麼中國做為這場戰爭的勝利者,日本為何瞧不起中國呢? 在戰爭期間,日本簡直把中國的戰俘和平民當做「玩具」犯下了多少滔天罪行,造成了多少慘案。然而與之對比,中國對待日本俘虜卻是優待了,甚至還會給挑事的戰俘療傷,,當時我國俘虜了有200多萬的日本戰俘,全都好吃好喝的善待著,在戰爭勝利後,還把戰俘們送回,甚至不要求日本賠償損失,結果日本在戰敗後還對中國不屑一顧,到現在還在挑釁企圖「搞事情」。
  • 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照片,每一張都觸目驚心!
    這是我拍照十年來最成功的一張照片,但我不會把它掛在我的牆上。我恨它。這可能是我拍過最好的一張照片。——Robert Capa7、Soweto Uprising - 索韋託起義1976年南非,抗議種族隔離制度的學生遭到警察開槍鎮壓。圖中為被擊中的學生和他悲傷的父母。
  • 二戰最牛X的猶太人越獄:暗殺所有德國軍官...集體大跑路
    看過二戰猶太人滅絕營(死亡集中營)慘狀的現代人,難免有一個疑問:為何成千上萬的猶太人都馴順如羔羊,心甘情願被只有幾十個警衛的納粹屠殺
  • 暢遊盛京|探索瀋陽小眾路線:二戰盟軍戰俘集中營舊址
    戰俘營舊址是家門口的國保級單位,位於瀋陽市大東區地壇街一條不起眼的小馬路邊,當路旁有幾塊大石頭進入了你的視線,便是抵達了目的地。這裡在1943至1945年期間曾關押了來自英、美、加、澳、法、荷六國的戰俘,在太平洋戰爭先期,英美盟軍由於「先歐後亞」的戰略對日軍節節失利,慘遭失敗,近二十萬盟軍士兵被日軍所俘虜,日軍將其中2000多名士兵送至 瀋陽 ,並建造了這座集中營來囚禁他們。
  • 最冷血變態的日本兵:二戰後美軍總司令點名抓他,卻隱身活到85歲
    二戰結束後,駐日盟軍最高司令麥克阿瑟列了個最想抓到的日本戰犯名單,一共40人,這些戰犯大多是政治家和軍隊高官,唯獨有一個日本兵赫然在列,而且名列第23位。
  • 二戰彩色老照片,每一張都很經典,看看戰爭的殘酷!
    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經有了彩色相機,世界上很多軍隊都配備了隨軍記者,一些記者用手中的照相機記錄了當時戰爭的點滴,時隔多年,這些老照片被人們拾起,從中可以窺探到當時戰爭的殘酷與激烈,今天,迷彩妹就給大家分享一組二戰歷史老照片。
  • 一張詭異的照片告訴你:二戰德國日本為何不敢對英美蘇使用毒氣?
    文/快哉風這是一張令人印象深刻的老照片。拍攝於1937年的列寧格勒市郊。圖:列寧格勒的蘇聯青少年先鋒隊照片看上去很詭異殘酷:上百個本該純真的青少年戴著防毒面具,凝視鏡頭。但是,對於蘇聯人來說這張照片卻意味著自豪,其潛臺詞是:蘇聯連青少年都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不懼任何國家的任何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