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雲鬥笑社》開播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檔記錄德雲社輕鬆日常的團綜,著實很歡樂。10月1日,節目上線第6期,又引來諸多關注。
在節目開始,郭德綱出現在了廚房裡。他穿著一身黑衣站在灶臺前面,手正扶著鍋姿態甚是有範兒。
之後,欒雲平和孟鶴堂進來了。看到師父忙碌的身影,他們也是很意外。原來,郭德綱這是要為徒弟們下廚做飯。
過了一段時間,各種菜被端上桌。而徒弟們也是相當給面子,紛紛獻上誇讚。之後,郭德綱拿著最後一道菜現身,與徒弟們坐在一起聊天。
這次,郭德綱做的都是些普通的家常菜,但每一道其實都有著一份寓意。
其中有一道菜是冬瓜,郭德綱坦言這就像是他的徒弟燒餅一樣,剛開始來的時候比誰「都生都硬都楞」,但是如果加點火候就能「熟」。如今回頭看,郭德綱所指的也許就是燒餅這些年從青澀到成熟的變化。
談到土豆炒辣椒的時候,郭德綱則表示這是給徒弟秦霄賢的。他直言,他與徒弟們所處的是五星級酒店,按理說這裡不會有這樣的菜。從這個角度說,不管你自己站在了什麼樣的位置上,都不要忘記自己骨子裡就是「土豆炒辣椒」。
郭德綱的這番話可謂很清晰明了,用最尋常的東西給徒弟講道理,不管人生走到哪一步,都不能「忘本」,不要忘了自己最初的模樣。
在郭德綱面前的辣椒炒蛋,也有著不少「故事」。他直言這是自己當年的「救命菜」,在還沒有闖出事業的時候,他曾有過一段很落魄的日子。家裡面只有兩個雞蛋和辣椒,他就把辣椒切成碎末然後用面醬炒,用來下飯。
桌上還有一道菜是魚,這是郭德綱給徒弟王九龍做的。其寓意很是深刻真實,即凡事都要留有餘地。
不得不說,郭德綱的這些言語是很引人深思的。雖然這些東西都是很尋常的,但他卻能從中品出一番道理來。
郭德綱會有這樣的思想與層次,與他這些年的經歷是分不開的。可以說,他不愧是吃過苦的人。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坐到如今這個相聲「大佬」的位置上,著實步步艱辛,一路經歷了太多波折。
而今,他已經成功。但可貴的是,他從來沒有忘記過自己的初心,始終都在用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自己。也正因此,他如今才仍能說出這樣讓人有所觸動的話。平心而論,曾經吃過的那些苦,他現在還是一點都沒忘。
郭德綱從童年時期便開始學習相聲,多年來一直與這門藝術相伴。二十多歲的時候,他便開始闖蕩北京,創辦德雲社。
雖然郭德綱有著一份對相聲的熱情,但這條奮鬥的路他走得並不順利。期間經歷過數次失敗,嘗盡失落的滋味。
那時候,郭德綱曾在一家茶館裡說相聲。但很多時候,臺下只坐著幾個觀眾,場面很是冷清。因為生意不是很好,郭德綱那時的收入也一樣很少。相應的,他的生活也過得很辛苦拮据。
當時,郭德綱租的房子,屋裡十分的簡陋,除了一張床和桌子,別的什麼都沒有。吃飯的時候,他也都是吃得相當「湊活」,每天的日子都過得很苦。
有一次演出完,郭德綱準備回家,但是最晚的一班公交也已經走了,他的身上也沒有多餘的錢去打車。無奈之下,他只能披星戴月,一點一點走回去。等到快天亮的時候才走回了家, 腳上早已被磨出了水泡。
當時,郭德綱不只在生活中過得不易,在感情上也經歷了不少波折。他與王惠在一次時結下了緣分,之後兩人經過相處發展成了戀人。
但那時,王惠的家人很反對這段感情。無奈之下,郭德綱之後只能忍痛和王惠提出分手。
或許是因為他們終究有緣分,兩人在內心深處都沒有放下彼此。後來,王惠和郭德綱還是和郭德綱走到了一起。
他們在一起奮鬥的時候,也遇到了一個不小的坎。因為生意不是很景氣,德雲社就快撐不下去了。這時候,王惠把自己的車賣掉了,用這些錢幫德雲社挺過了危機。對於這份幫助,郭德綱的心裡一直有著深深的感動。
從這開始,德雲社漸漸發展起來了。而郭德綱也逐漸有了名氣,開始登上更大的舞臺。經過十多年發展,他有了如今讓人羨慕的地位與輝煌。
郭德綱這一路走來吃了很多苦,但同時,他也是個非常有魄力和韌勁的人。遇到的溝溝坎坎真的多到數不清,但沒有一個真正把他攔下了。
成名這麼多年,郭德綱從沒有忘記曾經的那些辛苦,更沒有忘了自己是誰。自始至終,他都把自己放在了那個謙遜的位置上。同時,也比以往更加努力地前行。
那些活出璀璨的人或許都是這樣,不怕吃苦,更不會忘記吃過的苦。其實,在人生中也唯有如此,才能站上更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