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曉得黃瓜青瓜是一種瓜,卻不知道他們還可以叫胡瓜,名稱這麼多繞來繞去還是這個瓜。但稱謂不同叫出來的感覺自然也不同。
就像那些會唱跳rap籃球的說唱歌手們現在被叫MC便會顯自己得很瓜....此時有同學會說那我是不是該叫他rapper啊,我好怕他們唱情歌的嗷。
不好意思,事實是現在能押個韻的小學生可以自稱rapper,在快手繞口令的阿伯當然也能叫rapper。網上很火的一個歌單名/評論是「不怕流氓耍文化,就怕rapper說情話」,想想這樣的大叔們對我唱情歌,確實是真也挺怕的。(開個玩笑)
所以,如文章標題所說的:說唱歌手們為什麼不喜歡別人稱自己為rapper而是hiphop音樂人呢?
這得從最初的稱謂開始說起。
MC(Microphone Controller)直譯過來便是麥克風的掌控者。
這一名字的由來就和字面意思一樣——拿著麥克風的人。在七八十年代的夜店(那時候叫迪斯科)臺上的DJ發現單純的播放音樂漸漸不能滿足人們躁動的身體,所以這個時候也就是最早期的MC出現了,一開始只是為了飾演類似調動氣氛的主持人角色,直到後面發現隨著鼓點和節奏用類似說話的方式去歌唱特別帶感,所以慢慢就發展成了當今的說唱歌手。
像我們熟知的說唱歌手,如熱狗 MC hotdog,MC光光,這些名字的擁有者都是國內最早開始玩饒舌的那一代。所以他們那時候的名字都帶有MC二字,而MC在他們那時候確實也是一種逼格很高的稱呼。
彼時的狗哥還是那個唱著九局下半的貧民百萬歌星簡稱差不多先生的哈狗幫。那個時期的熱狗身上還帶著叛逆和一股玩世不恭的味道,歌曲的創作不乏批判和攻擊性。同時這也是中文說唱早期最純正的派系之一。而熱狗作為真正意義上中文說唱主流與地下的第一座橋梁,影響力在當時也遍布了整個嘻哈圈,受到他影響的說唱歌手也數不勝數,而MC這一稱號也在他的影響下也漸漸被更多人悉知。
但礙於我國網絡一直以來都是一片擁有奇異歪曲能力的土地,所以從東三省為起點出現了另一種畸形的「MC」,即喊麥歌手。前些年我連打遊戲的時候都能看見類似以下的ID:MC.鯤鯤 MC-暴扣❤️... 加之MC天佑等一波快手喊麥勢力的誤導,大家心裡似乎逐漸產生了一種說唱其實和喊麥沒啥本質區別,應該是同一類東西的錯覺。這自然不能忍,饒舌和喊麥能一樣嗎?但事實是,大家對MC這一稱謂就漸漸的開始拋棄以至於到鄙夷的程度。
最好的例子便是法老,前幾年節目還沒大火的時候她的名字還是MC法老,而隨著知名度的不斷增加,為了不讓大家誤會最終還是去掉了MC二字
所以想想看,在毫無了解的前提下,MC法老和法老這兩個名字擺在你面前,你會點擊誰的歌呢?相信大家心裡也都有數了,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直接不聽這個沙雕。
直到有嘻哈的出現,這個一定程度上顛覆大眾審美的音樂品種也給行業帶來了新一片巨大的市場,可以說這幾年裡圈裡圈外人人都想分一杯羹,所以出現了像一夜之間從主播變成rapper等跨業騷操作。
大家都覺得說唱歌手們很酷很有個性,所以很多人都開始模仿,不管是穿著還是個性,許多人也開始試著學習饒舌,網上甚至還出現了一波懷疑者認為嘻哈音樂不需要懂樂理,成為說唱歌手門檻低的結論。有人認為找到一個伴奏寫一些強行押韻的歌詞往上一套,甚至現在已經有了Ai押韻機器人,就更加簡單,再用小學時候念古詩的flow這麼一讀,一首「說唱歌曲」就完成了,之後就可以自稱一個rapper了。如果你的文採還要好一點,可以寫一些油膩且充滿低級浪漫的情話,那麼恭喜你,你向一夜十三郎(raper)成功邁進了一步。
所以就像一開始說的,現在是人均rapper的時代,什麼人都可以被稱之為rapper。但說唱歌手們的骨子裡都會有一股傲氣,泛濫和大多數並不是他們想要的,更何況是與大波跟風者同流。
說唱音樂本就是一個舶來品,從國外引進來的東西,有很多都是copy黑人那一套。而環境很大程度上就決定產物。說唱最初的意義本就是黑人對社會的不公和黑人的權益以及種族歧視問題的的宣洩和表達方式,所以不良的言行出現在說唱音樂也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隨著黑人地位的提高,六七十年代的那一套已慢慢不合時宜,社會進步的同時說唱也在進步,但匪幫文化的影響和紙醉金迷的環境的浸泡讓說唱樂的話題始終離不開這兩者的圍繞。
你在一個有儒家文化傳統的國度成天喊著匪幫意淫跑車鈔票大屁股顯然不太合適。所以當它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面前時,矛盾自然暴露就出來了,有很多內容是大眾不能接受和理解的。(當然中美文體兩開花,現在的聽眾接受度確實也強多了,就把詞當一樂該蹦的還是不能缺。像AKA西藏悍匪的韓紅老師就是higher brother的忠實歌迷,但也不影響人做家公益,對社會做貢獻)
加上近年圈裡的黑料連連,在大眾的印象裡就慢慢形成了和rapper沾邊的就是不好的,很亂的這樣一種習慣性思維。自然而然,當rapper從一個酷的稱謂變成一個包含貶義的稱謂,說唱歌手們也就只有敬而遠之了。
那麼hiphop音樂人又該怎麼理解呢?
從音樂風格角度來看,hiphop音樂概括的更全面更廣泛,有很多說唱歌手既能rap也會玩R&B/Jazz包括搖滾/金屬,還有些十分擅長電子音樂的編曲混音,而不僅僅是局限在說唱裡面。
還有剛剛說到人均rapper的問題,所謂的rapper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會寫詞套伴奏並不能成為一個說唱歌手,至多只能算是個高級愛好者。基於國內的情況,並不像國外嘻哈行業發展的那麼成熟,大部分說唱歌手除了得會寫會唱,他們還必須得去學習音樂的後期製作,包括自己的音樂策劃這一系列都是獨立完成,一個人即一個團隊。即是歌手也是製作人,還可兼經紀人...(反正作曲作詞編曲混音都是我自己,你們別想賺俺一分錢。)
所以繼rapper之後,「hiphop音樂人」這種叫法似乎更能體現當前說唱歌手的狀態。當然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在遊戲中會碰到 hiphop-憨憨💗 這樣的ID,真有那個時候不知道我是不是也該欣慰一下呢?
稱謂不重要,音樂重要。
P&L.
2019
黑膠圖書館將繼續努力前行
如果對我們的公眾號有任何有趣的想法
歡迎後臺來撩
AND...
家越來越大
業也越來越寬
現招聘---音樂媒體編輯
當然,我們還長期徵招音樂撰稿人
如果你有興趣
歡迎來撩
再看點別的?
如果你喜歡怪人
其實我很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