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向來有「牛皮治臺」的傳統。就在他們吹噓「連續超過100天未傳出本土新冠肺炎病例」,自詡防疫「國際模範生」之際,現實卻一再打臉,多人由臺離境後隨即經篩檢為確診病例。在臺歲月靜好,離臺屢屢破功,這豈不是太過蹊蹺?
今年6月底,在臺灣居留數月後返日的日本女學生被發現確診感染新冠肺炎。此後多地接連爆出確診——在臺工作的泰籍勞工回國後確診、臺灣人去香港隔離時落跑後被確診、比利時男工程師在離臺前確診、馬來西亞近來宣布有確診病患來自臺灣、越南新增臺灣入境病例、赴臺探親人士返回上海時發現確診、在臺寮國學生回國入境時確診……
就在確診病例不斷冒出時,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一面繼續宣揚防疫無憂,一面限縮密切接觸者的檢測量,通常每例僅找出百十人來裝模作樣篩查一番,然後聲稱「數量上已是廣篩」。而這區區近千名密切接觸者,檢測結果無一例外是陰性。
臺灣輿論一片質疑和譏諷:臺灣防疫的天降神跡多麼不可思議!受限於篩檢量、採檢時效、試劑準確率等因素,臺灣要驗出確診簡直是奇蹟!大部分臺灣人天生免疫啦!不用再搞防疫管制,全面開放拼經濟!有網友諷刺:會不會最後又說是偽陽性問題,臺灣社區安全無虞?有人立馬反駁:怎麼不思考檢驗出現偽陰性的問題?!
疫情發生以來,民進黨當局常標榜「超前部署」、阻絕病毒於境外,此番卻淪為病毒輸出地。島內專家指出,事實一再說明,病毒恐怕早已在臺灣本土社區中傳播,民進黨當局卻假裝太平無事。儘管專家喊破嗓子呼籲儘快開展普篩,通過找出在社區傳播的病毒降低民眾感染風險,民進黨當局仍舊一臉冷漠。
「沒有篩檢就沒有確診。」臺灣樣本篩檢總量甚至抵不上許多地區一天的水平。只要「完美防疫」的假象一天不破,民進黨當局便能利用疫情炒作政績蠱惑民心,這是何等的無恥和冷血!
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負責人陳時中近來稱,「居家檢疫者若感染,在14天過後傳染力已不大,因此暫不考慮實施入境普篩。」且不論病毒傳播規律是否果真如此,臺媒和網友已曝光「居家檢疫」不少有造假縮水之嫌,給防疫帶來很大漏洞。
陳時中更有驚人之論,稱「臺灣看醫生比篩檢便宜很多」,所以不用普篩。只是因為醫生看診比檢測試劑費用低,就迫使醫護人員冒著生命危險,面對隨時可能遇到的感染病患。既漠視醫護人員的生命健康權益,又致使病毒社區傳播的風險陡增,這究竟是什麼鬼邏輯?!
近日有自美國這個高風險區返臺的少年,未出現症狀卻由彰化縣衛生局安排採檢,最終確診新冠肺炎。陳時中卻氣急敗壞地下令政風部門調查,引發軒然大波。按理說,地方防患於未然,及時填補漏洞,本是恪盡職守的表現,應當獲得嘉獎。誰料反被陳時中懷疑動機,還要被調查廉政及貪瀆不法的機構「關照」。令人不禁要問,這罪從何來?如此反應過激,不正是心虛被看破手腳的表現嗎?
防疫本應上下一心、通力合作編織密網、杜絕病毒蔓延,如今竟有人因工作滴水不漏而要被追究,居上位者因地方官員不嚴格執行其鴕鳥政策,便氣勢洶洶地興師問罪,問題出現不思解決而是如臨大敵、打擊報復,豈不是咄咄怪事?那麼位高權重者所在意的究竟是什麼?
面子事大,民眾事小;選票事大,生命事小。吹慣了牛皮、邀功行賞的民進黨當局,豈可容許有人戳破謊言?他們手中有權,隻手遮天,要的就是營造「防疫成功」的假象,又何曾半刻將民眾生命安全放在心上?
此前民進黨當局剋扣民眾口罩搞國際豪捐,如今丟人現眼卻又粉飾太平,市面上口罩再度緊缺,令民眾更加不安。借防疫之名趁火打劫、操弄政治的民進黨當局,眼見要原形畢露了,等待他們的是自己親手種下的苦果。
編輯:焦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