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導師李宏熙 | 家庭教育的那些必修課

2021-02-28 好老師趙偉

《孔子家語》中有這樣一則故事:

孔子和弟子們周遊列國,在陳、蔡兩國間被圍困,大家飢腸轆轆,失望透頂。

有一次,子貢偷偷溜出去,買了一些米回來,顏回負責煮飯。飯香四溢的時候,子貢和子路一起到灶房裡看看是否需要幫忙,可是他們卻看到了學識淵博、品德高尚的顏回偷偷地往嘴裡塞了一團飯。

子貢和子路簡直不敢相信眼前的景象,他們沒有當面拆穿,悄悄折了回去,把情況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孔子。

孔子身為人師,沒有直接指責顏回,而是巧妙地說「不久前我夢見祖先,相信他們會保佑我們,我因此用煮好的飯先祭拜祖先。」

古代人祭拜祖先,如果用吃過的飯,那就是不敬。顏回一聽立馬阻止了孔子的做法,孔子反問為什麼。

顏回這才說出了真相。原來他在煮飯的時候,一不小心讓一撮灰掉了進去,弄髒了一小團飯。弄髒的飯絕不能給老師和同學們吃,扔掉又可惜,於是他就將那團飯吃了。

孔子的遇事不指責,不僅體現了自己的容人之量,也解開了誤會,可謂一舉兩得。

古代先賢留下的處事和教育的智慧,即使是在幾千年之後的今天,也是值得思考和學習的;

孔子與顏回,是師與徒的關係;放在今天,就好比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這就產生了一門非常重要的學問:家庭教育。

人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

父母肩負著教育孩子長大成人的重任,正確地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形成正確的養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地利用教育資源。

德偉思非常重視家庭教育,為此我們特別邀請了國際身心靈導師李宏熙教授,為廣大家長及孩子們上好家庭教育這門必修課。

中文名:李宏熙

英文名:LEE HONG SHI 

國籍:馬來西亞

李宏熙,於1966年出生馬來西亞柔佛州,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目前是國際著名的身心靈導師,美國ACI國際高級心理諮詢師、美國ACIC國際沙盤諮詢師、中國心理諮詢師、國際催眠師、親子教育專家,婚姻諮詢師、青少培訓師、生命教練、OH卡培訓師、企業顧問、ECT企業診療師、生命數字導師、激勵講師。

非營利組織·心靈溝通中心創辦人兼首席導師-馬來西亞(現有三家分院:麻坡、岜株、馬六甲)

國際生命教育學苑創辦人兼執行主席-馬來西亞

曾擔任麻屬(隴西)李氏公會會長-馬來西亞

曾擔任孔孟道院主席兼講師培訓師-馬來西亞

曾擔任全國李氏總會副秘書-馬來西亞

曾擔任吧口獅子會第二副會長-馬來西亞

德偉思教育集團首席顧問-中國上海

創世界 · 商學院兼創業導師-中國瀋陽

愛世界 · 生命教育學苑首席培訓顧問-中國瀋陽

心健康資源行心理諮詢有限公司首席心靈導師-中國遼寧

除了李宏熙教授,我們的家庭教育系列講座還邀請到了黃秀蓉導師與李恕殷導師,三位導師、六場主題講座,歡迎廣大家長與學子前來聆聽!

溫馨提示:六場主題講座均為收費講座,線上預約報名在文章最後。

為人父母,如果這是一份沒有休息的工作, 從哪裡可以取得工作指引與培訓?

為人父母,如果要考試, 可以拿到幾分?怎樣做才能修滿學分? 

為人父母,如何在拼爹拼娘的時代,開啟免拼通關模式?

經常聽到家長們抱怨:

我的孩子太內向了,

我的孩子太膽小了,

我的孩子太愛動了,

我的孩子太好強了……

就孩子的個性成長而言,最好是既活潑又聽話,既內斂又出眾,既能爭贏又能謙讓……

想一想,這未免是過於苛求了。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而我們是否看見自己的獨特,又是否看見孩子的獨特?怎樣做才能放開「攀比」的尺子,尊重孩子本來的特色?

父母要做的,就是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和獨特性,欣賞孩子的獨特魅力,幫助孩子獲得自我價值,研究怎樣去開發孩子的潛能和才智。這時,孩子才會更加開放心靈,願意與父母交流,並獲得自信和快樂。

拒絕攀比——發現孩子的獨特性,在這裡,李宏熙導師為為人父母的您準備了《孩子,你是獨一無二的》,以協助您發現自己孩子的天賦,在教育孩子的路上「通關成功」!為您解惑、升級,培養出身心健康、自信快樂的孩子。

面對「親子」問題,你是否常常陷入「糾結」?

「說教斥責」或是「打罵懲罰」?

「讓步妥協」或是「放任不管」?

「嚴格管教」還是「自由成長」?

很多的父母會不會常常在心裏面,都有這樣的一個心情,孩子,你到底想怎樣???

也不念書,也不工作,早出晚歸,又胖得像豬.你到底要怎樣?

請問:您還在用過去傳統「教育方式」,教「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未來的社會「嗎?

據權威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

亞洲的孩子每天將面對 600次以上的「不許、不能、不可以……」 

世界上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世界上的父母也都甘願為孩子付出,但「父母」這樣一個最需要培訓的「職業」卻大都「無證上崗」。

那麼,為人父母者,是時候補上這一課了!!!

【做一個「新時代的父母」】講座,將為您打開一扇跟孩子溝通的大門。如果您希望改善親子關係,如果您想走進孩子的心,請把握這個機會!!

你認為自己有「天賦」嗎?

你的「天賦」是什麼呢?

你知道,怎樣找到自己的天賦嗎?

樹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人間不會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對於那些已經發現自身天賦的人來說,他們做著自己生來就應該做的事,過上了幸福自由的人生。但是,絕大多數人都還沒能找到這種感覺,他們活得並不快樂,生活對他們而言只是日復一日的煎熬與磨難。

「發現天賦」不但有助於你在事業上的成功,還能催生你的"幸福"。

黃秀蓉導師將通過整理分析你面臨的現實困惑,以及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法,幫你從混沌不明的人生中,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賦所在!

告訴你,每個人都有自己天生擅長而且喜歡做的事,關鍵是要找到天分與熱情的結合點,你就一定能夠走上一條通向事業成功和人生幸福的希望之路。

孩子在一天天成長,會調皮、會搗蛋、會做很多令你抓狂的事情,你面對孩子從說教、威脅、乞求、甚至到打罵,都不頂用,管教孩子你感覺非常的無力,是嗎?

作為家長,你反思過嗎?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當孩子呱呱墜地,每一對父母都是欣喜若狂,給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細心呵護,無微不至……

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你會發現,你對孩子的態度在不斷地改變,你開始要求孩子了,你開始指責孩子了,甚至你開始動手打孩子了……

為什麼對孩子從最初「溫柔的愛」演變成現在「暴力的愛」?作為家長,你反思過嗎?

「他太不聽話了」

「衣服老是搞髒,一天要換幾次」

「老是給我惹麻煩事」

「這麼小就開始說謊了」

「不好好學習,就知道玩」

「挑食,這也不愛吃,那也不愛吃」……

這些原因,變成了你「暴力的愛」的理由!於是,你對孩子失去了耐心,你的脾氣開始變得暴躁。

指責、批評、打罵……你後悔過嗎?

於是,在喧囂的朋友圈,總有一個話題叫做「教育」,有一個觀點是,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

補習班、興趣班、學區房,為了孩子,你開始付出一切時間與金錢,但是,當他們踏入社會內心依然無力,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走過二三十年的人生路後,為什麼內心會越來越荒蕪?說好的「幸福」在哪裡?

當你忙著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時,你就迷失了方向.

我們,都知道要好好地來「教育」我們的孩子,其實,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一起成長!帶著疑問和困惑,李宏熙導師進行了細緻的研究,他將要奉獻給你的是:史上極其權威、極其系統、極其實戰的不打不罵孩子的家庭教育解決方案. 

請問你的孩子是否:

1、不做作業,學習無興趣,視學習為負擔,被動地應付學習;

2、行為散漫,經常曠課、遲到,甚至逃學,嚴重的甚至想輟學;

3、脾氣暴躁、愛發脾氣,叛逆,沉迷手機、網路遊戲.

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出現這些問題?那是因為他們:

不知道每天學習是為了什麼?

也不知道將來自己要幹什麼?

甚至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活著?

如果,你的孩子缺乏學習動力,沒有目標,沒有積極進取的心,那麼.

該如何去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

要怎麼去打破孩子的狀態,在壓力較大的課業考試中,找到最佳的時刻?

如何讓孩子提升自己的自信,增強抗挫能力,並發揮自己的力量?

要該怎麼去做呢?

馬來西亞李恕殷老師,將在講座中引導孩子,如何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狀態,提高學習能力、專注力,並且能夠從挫折中看到正面的力量,發現自己的潛能,從而找到動力,創造自己的「最佳時刻」!

為什麼已經全心付出,卻養出了不懂感恩的孩子?

為什麼孩子會和父母之間產生衝突?

為什麼孩子內心非常脆弱,選擇用極端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

踏入青春期的孩子;

情緒容易波動,常會與父母有「代溝」;

產生摩擦,常會耍小孩子脾氣;

大聲反駁父母,甚至逃離家門…

家庭教育常見的現象:

1.越俎代庖,代替孩子做他自己該做的事情;

2.總喜歡指導、教導、幹預、打斷、制止、批評、訓斥孩子;

3.不是處理事情,而是在發洩情緒;

4.完全以孩子為中心.

如果有以上情況,說明你的家庭教育方法有嚴重問題!!!

常聽到有家長抱怨,自己照顧孩子無微不至,培養孩子耗費了全部心血和精力,結果孩子不領情還產生了逆反心理,還常和家長吵架。

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為孩子犧牲了那麼多,雖然也沒指望孩子有所回報,但孩子無意中說的話,卻傷了父母的心!

我不喜歡這樣的媽媽!

我討厭爸爸每天都不陪我玩

我想換個爸爸媽媽,他們不愛我!……

雖然是小孩子無心的話,但聽到的父母,想必心裡並不好受!但有沒有想過,這樣的結果,其實是父母自己造成的呢?

知道付出,是被訓練的結果,父母在抱怨孩子不懂感恩前,想想自己有教過孩子如何感恩、如何去愛別人嗎?

那麼,馬來西亞李恕殷老師將為中國的孩子,帶來一場主題為【我有超強愛能量】的精彩講座,引導在這個物資不缺乏時代的孩子們,學習感恩生活中擁有的東西,感恩自己父母的無私付出,學習以行動言語去發揮愛能量,學習付出愛能量,擁有愛自己和愛別人的能力。 

請各位家長掃描下方二維碼進行線上預約報名,收費講座名額有限,先到先得哦!

相關焦點

  • 心靈導師 | 韓萍簡介
    成長經歷:師從於國內心理學家:李子勳、叢中、唐登華、賈曉明、楊鳳池、樊富珉、方欣、何明華、臺灣華人系統排列導師周鼎文、香港薩提亞模式導師蔡敏莉等。師從於國外心理治療名師:德國家庭系統排列創始人伯特·海靈格、亨利·博雅、瑪麗安·法蘭克、系統排列結構派導師龔貝莎、心理治療師諾斯拉特·佩塞施基安,義大利排列師亞歷山德拉·海姆真,以及美國當代著名催眠導師尼克·萊佛士,巴西排列督導師雷納託·博塔特等。
  • 北京東城今天推出「好家長必修課」
    跟孩子在「玩」中建立良好親子關係、讀懂初中生的身心密碼、與高中孩子一起面對選擇與規劃……今天上午,東城區「家校社」協同育人實踐研究示範區建設推進會舉辦,「好家長必修課」首批課程發布,來自心理、教育的各學段專家們,將帶領家長們真正認識孩子,讀懂孩子的成長密碼,與學校形成育人合力。
  • 讀懂孩子成長密碼,北京東城今天推出「好家長必修課」
    跟孩子在「玩」中建立良好親子關係、讀懂初中生的身心密碼、與高中孩子一起面對選擇與規劃……今天(24日)上午,東城區「好家長必修課」首批課程發布,來自心理、教育的各學段專家們,將帶領家長們真正認識孩子,讀懂孩子的成長密碼,與學校形成育人合力。
  •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條腿走路
    家庭教育是啟蒙教育,又是終身教育,它是人生的最基礎課,也是必修課。學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補充與延伸。二者相輔相成,互為補充,沒有哪個重要,哪個次要的排序,二者缺一不可。孩子入學之前,家庭就是他們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啟蒙老師。
  • Fourwang 心靈導師的「走心」生活
    作為一名「心靈導師」,她的工作方式是通過調研了解北分鵝廠人的生活和心理狀態,並將結果輸出給所有的福利模塊,讓福利的設計可以從員工的實際需求出發。聽起來就是一個給員工謀福利的活兒。四四發現,很多QMM都困擾於「婚」事,因為應付那些千方百計要自己嫁掉的人,比讓自己嫁掉還難。她在諮詢中發現一個「剩女模型」——往往和母親關係糾結的女生更難嫁,因為對母親的假順和叛逆都會造成對異性親密關係的無能。所以在諮詢裡,四四會先幫助QMM梳理親子關係,更好地和母親相處,把自己的愛解放出來,然後再看需不需要一個男人。這樣不僅能明確自己的婚戀需求,更能有效避免催婚。
  • 【家庭教育篇】返工的家長朋友們, 泰順「家庭教育e站」繼續堅守...
    【家庭教育篇】返工的家長朋友們, 泰順「家庭教育e站」繼續堅守,為您服務!別急,我們「家庭教育e站」服務熱線一直與您同在,我們一直在用心溝通交流。「家庭教育e站」服務熱線自1月30日開通以來,我們已服務98個家庭,解答200多個問題, 惠及400多人。
  • 張澍導師《重生》工作坊——一場開啟內心成長的心靈之旅
    導師介紹 【資深導師後續支持】   資深心理諮詢師,後續支持成長,聆聽陪伴,關注效果。 課程精髓   1.以個案體驗加導師療愈技術支持,沒有技術,只從體驗出發,找到生命力量,夥伴更清楚看清自己,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 龍馬潭區婦聯:「家和心靈驛站」科學家教講座進社區
    龍馬潭區婦聯:「家和心靈驛站」科學家教講座進社區 2020-08-29 13: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陪伴,我們在一起」,2020年北京家庭教育主題發布
    4月23日,在世界讀書日之際,由北京市婦女聯合會主辦,父母必讀雜誌社承辦的「陪伴,我們在一起」2020年北京家庭教育主題雲端發布會成功舉辦。此次發布會以線上直播的形式開展,共計49萬多人觀看。對於高質量的親子陪伴,父母必讀雜誌社主編、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秘書長惲梅女士這樣說道:「陪伴不僅是形式上與孩子的相伴、時間的付出,更為重要的是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解、理解、懂得孩子,建立起高質量的親子關係,從而有效發揮出新時代家庭教育的功能,構建和諧家庭,提升家庭整體幸福感。」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邊玉芳則強調,「陪伴,是建立安全依戀的前提。
  • 簡陽市家庭教育網絡直播課程(三)—《夫妻關係》
    >10:00準時開播請提前進入直播間課程大綱 1、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 2、6種類型的夫妻關係3、家庭中夫妻的角色4、如何改善夫妻關係5、構建幸福家庭12招導師介紹課程導師:劉燕老師✓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青少年心理及學習方法成長指導老師✓ 資深家庭教育指導師及婚姻情感指導師✓ 深圳康貝兒童醫院心理諮詢師✓ 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講師✓ 高等職業院校心理輔導老師
  • 中國女社導師專訪 魯丞洋:定個大目標 十年一個億
    丞洋發願:此生只做家庭教育。他在千島湖兩次40天關閉手機學習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開始明白了:教育就是維護小孩純真純淨的心靈,協助小孩子有愛、懂得感恩、相信自己,教育就是讓小孩子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做人做事有責任心,讓小孩子從小就有正確的因果關,讓小孩子熱愛大自然,知道世間萬物都是生命共同體,要心懷天下,保護好地球媽媽。
  • 心靈導師 閒魚日賺100
    如果說有什麼來錢又輕鬆又快,那麼一定是做人們的心靈導師。很多人住著小房子,吃著泡麵,每月工資下來,拿一半給主播打賞,我看著都心疼。他是你的唯一,你是他的萬分之一,何必呢!這個時代,人們如此迷茫。這個時代,信息如此豐富。這個時代,不做心靈導師可惜了。
  • 2020年北京家庭教育主題發布「陪伴,我們在一起」
    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由北京市婦女聯合會主辦,父母必讀雜誌社承辦的「陪伴,我們在一起」2020年北京家庭教育主題雲端發布會舉行。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與教育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邊玉芳,父母必讀雜誌社主編、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會秘書長惲梅一同做客發布會直播間,解讀陪伴內涵。
  • 避開家庭教育中這5點大忌,就超過了80%的父母!
    關注【實戰家庭教育】做智慧父母!父母之於孩子,就像土壤之於小苗,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化作孩子的精神生命!但這讓很多父母很暴躁,抓狂,而家庭教育就在這樣的狀態展開了。每個父母都深愛自己的孩子,望子成龍心切,無意中觸犯了家庭教育大忌,直到青春期問題才開始爆發,回過頭才發現,已經在錯誤的道路上走了很遠。下面家庭教育的大忌,看看你踩中了幾點?
  • 系統思維解讀《子涵說家庭教育》讓讀者讀懂家庭教育重塑幸福家園
    子涵說家庭教育欄目已經建立1個月的時間了,很多粉絲問我,家庭就像是一個找不到頭的毛線團,總是感覺有很多的東西需要學習,可是又似乎摸不著方向,所以今天子涵就用自己的初心和對子涵運營《子涵說家庭教育》欄目的規劃和計劃給大家做一個詳細的說明!
  • 那些逆風翻盤的孩子,家庭教育都幹了些啥?看完這個,你就明白了
    就像這麼個模型,模型的兩端是一種極致,一端是幸福,一端是不幸,在中間的樣本,是我們中那些談不上幸福也不至於完全不幸的人或家庭。非要舉一個例子來說明的話,那些因遊戲而受益的人其父母支持孩子玩遊戲,那些因遊戲而受到傷害的其父母呼籲關閉遊戲公司,而更多的人,是沒有因為遊戲而受益或受傷的。
  • 導師:偉泰老師個人簡介
    偉泰老師出生家境貧寒,初中開始獨立求學生活,高中時就喜歡鑽研哲學、心理學,宗教,先後從事過多種行業,結合各領域成功人士的方法,帶領自己的團隊,在全國舉辦千人以上的演講會800餘場,2010年偉泰先生師從二十多位教育專家學習最前沿的激發潛能演講,在此基礎上創辦了青少年心靈成長大講堂和偉泰教育助學基金,將愛的教育傳向神州大地,推動社會文明的進程。
  • 包頭市小記者協會攜手薩提亞家庭教育心理發展中心開設《含飴養孫...
    李紅霞薩提亞家庭教育心理發展中心首席導師資深心理諮詢師婚姻家庭諮詢師心理學副教授林文採親子課導師薩提亞模式培訓師包頭市家庭教育研究會會長包頭教育局「青春導航」工程首席專家內蒙古自治區家庭教育研究會副會長內蒙古自治區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內蒙家庭教育智庫成員中國家庭教育學會研究員從事教育工作
  • 允許自己適度保持惡意,除了拼命三娘,蔡依林還配得起心靈導師
    可蔡依林不會,她坦白自己的所有歷程,心靈也好,事業也罷,因為在面對過的所有時刻裡,她的人或心,業已竭盡全力。很多無數艱辛之後的成就,在路人眼裡都是談笑間的一筆帶過,人往往不願回顧過往,因為如果結局美好,過程總是灰頭土臉,讓自己都不忍直視。但蔡依林願意面對,在她看來,那些過程中的自己已經不是如今的自己,自己可以抽離出來,這都源於她口中的活在當下。
  • 心靈點滴 共同成長
    (仇佔娟)【心靈點滴 共同成長】幼兒的學習是全方位,並不局限於讀寫算和各種技藝。(晁嶽孔)【心靈點滴,共同成長】父母應當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導師,家庭生活的朋友,學習生涯的夥伴。(馬會潔)【心靈點滴 共同成長】作為社會生活中的人,道德素質是人的重要內涵,它決定著人的尊嚴、價值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