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永珹:生為皇子,卻當不了皇子.生前平凡,死後卻掀起波瀾!

2021-02-21 浩然文史

浩然文史創辦到現在有兩年多了,考慮到大部分粉絲其實是最近半年多才關注我們,之前沉澱的很多優質內容可能大家並沒有看到。所以我們推出了舊文精選欄目,挑選比較滿意的舊作,推送給新關注的朋友。

四阿哥愛新覺羅·永珹,他的親爹乾隆和他「斷絕」了父子關係,他再也沒有機會繼承大統。乾隆給了他生命,也徹底改變了他的生命。真相如何?是福是禍?

永珹的母妃金氏,原是朝鮮族人。皇太極即位後,金氏的祖父三達理前來歸順。皇太極親徵朝鮮的時候,把俘獲的朝鮮人編為包衣,從此,金氏的家族就成了愛新覺羅的包衣奴才。

在皇宮大院裡,與那些母親出身滿洲八大氏族(瓜爾佳氏、鈕鈷祿氏、舒穆祿氏、納蘭氏、董鄂氏、輝發氏、伊爾根覺羅氏、馬佳氏)的阿哥相比,永珹的家族背景很弱。他的出身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他的高度。

金氏早在乾隆即位以前,就入侍藩邸了。乾隆即位後,金氏被封為嘉嬪。即使到了此刻,金氏成了名正言順的主子,她仍然沒有脫離奴藉。

在清朝,包衣奴才如果表現好了,是可以脫離奴藉,加入旗籍的。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年羹堯就是雍正在藩邸時的包衣,後來由於當了大將軍,立下軍功而被抬旗。這在當時,是很榮耀的事。

乾隆四年(1739年),嘉嬪生下了皇四子永珹。後宮佳麗三千人,永珹的母妃是很平凡的一個。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很早就認清了這一現實。

之後,她的母妃相繼生下了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嘉嬪的職稱又上升了一個檔次,被封為嘉貴妃。

也許是後宮生活長年累月的壓抑,年紀輕輕的嘉貴妃,在乾隆二十年(1755年)就去世了。這時,永珹才16歲,尚未成年。母親地位原本就不高,如今又撒手而去,在偌大的皇宮裡,永珹仿佛成了浮萍。他越發不如其他阿哥了。他對自身處境的認識,更加深刻了。

就算不討喜,永珹還是可以安安穩穩地當他一輩子的阿哥的。可是,突然有一天,他的親阿瑪乾隆,要和他「斷絕」父子關係。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康熙第十二子、乾隆的叔叔履親王允裪去世,允裪的世子也早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就去世了。乾隆就想從他的兒子中選一個過繼給允裪當孫兒,以「親親睦族」。

問題來了,皇室子孫有不少,乾隆為什麼要讓自己的親兒子過繼出去呢?

有一種說法是:康熙九子奪嫡引發了皇室大地震,使得雍正與親王、郡王們的關係高度戒備。乾隆即位後,就採取了一些辦法,來緩和上一輩造成的緊張局面。其中之一,就是將自己的兒子過繼給無後的親王。

此時的乾隆,膝下有四個皇子,分別是皇四子永珹、皇五子永琪、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

眾所周知,一旦過繼出去,乾清宮那把龍椅就不屬於自己了。那麼,把誰過繼出去呢?永琪、永璂、永琰的母親都還在世,過繼,必然會在後宮掀起一番爭鬥。乾隆的內心在仔細斟酌著。

先說永琪。他博學多才,工書善畫,恪盡孝道,深得乾隆鍾愛,乾隆曾經還想把皇位傳給他。《還珠》裡,令妃和福倫一家拉攏小燕子,事實上就是拉攏永琪,這是因為永琪可能是未來的皇帝。而且,永琪在生前就被封為親王了,在乾隆一朝,生前被封為親王的,只有永琪、永瑆和永琰。

再說永璂:生母為繼皇后烏拉那拉氏,從身份上說是正宗的嫡子,天底下絕對沒有把嫡子過繼給別人的道理。

永琰:他的母親令妃得寵,乾隆愛屋及烏,也不可能把永琰過繼出去。這從他後來繼承大統,成為嘉慶帝,就能多多少少猜出乾隆當時的心思了。

相比之下,永珹表現平凡,出身又卑微。他比不了永琪的優秀,比不了永璂的尊貴,也比不了永琰的得寵。於是乎,永珹雖是最年長的皇子,但是把他過繼給允祹為嗣孫,襲爵履郡王,卻是必然的。從此以後,見了乾隆,不能再叫皇阿瑪,而要稱呼皇上了。

乾隆四十五年,第五次南巡,迴鑾駐蹕涿州的時候,一個和尚領著一個小童前來接駕,揚言此童就是履端王永珹的次子。由於當時側福晉王氏無子,因此加害這個小孩,將其逐出。和尚可憐他就收養了他。

此事一出,驚動朝野,一度傳得沸沸揚揚,版本也不能只有一個。比如努爾哈赤的七世孫、滿清貴族愛新覺羅·昭槤寫的《嘯亭雜錄》中記載了一段秘事:他聽履王府的一個姓楊的太監說,次子生痘並沒有死,是側福晉王氏用一具小孩的屍體,把生痘的次子換出來,扔到了荒山野嶺上。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誤以為自己的兒子死了。

如果是真的,這簡直就是一出「完美」的狸貓換太子。

《延禧攻略》繼後設計陷害四阿哥成為十二阿哥的替罪羊

可是,真相只有一個!這齣狸貓換太子,是一場子虛烏有的鬧劇!

證據一:乾隆當時命人審訊,得知和尚領來的幼童實際上姓劉,他假冒皇孫實際上是和尚指使的。

證據二:永珹的嫡福晉伊爾根覺羅氏(滿洲八大氏族之一)也公正地說:她的次子的確是生痘死的,而不是王氏害死的。而且孩子死的時候,她還親手撫摸著孩子,悲慟不已。

試想,如果側福晉王氏真的隨便找了一具孩子屍體,替換了嫡福晉的孩子,作為母親,嫡福晉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對於一個母親來說,她可以忘記全世界,也不可能記不清自己孩子的樣子。

永珹出身卑微,沒有政績,表現平庸,正是因為如此,才被乾隆選中,過繼了出去。即便身為天潢貴胄,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格格們要和親,皇子們也要為皇室和睦等其他利益犧牲自己。禍福兩相依。對永珹來說,就算不能當「龍的傳人」,做一郡王,遠離皇位爭鬥漩渦,現世安穩,也許是福分。

馬清福主編:《滿族文學史》第3卷,遼寧大學出版社 2012年版。

李景屏:《乾隆王朝真相》,農村讀物出版社2003年版。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專業學者團隊

有趣又有料的文史科普

投稿:公號首頁點聯繫我們

稿酬優厚

相關焦點

  • 四皇子永珹:生為皇子,卻當不了皇子 生前平凡,去世後掀起波瀾
    乾隆四年(1739年),嘉嬪生下了皇四子永珹。後宮佳麗三千人,永珹的母妃是很平凡的一個。在他幼小的心靈中,很早就認清了這一現實。 之後,她的母妃相繼生下了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乾隆十四年的時候,嘉嬪的職稱又上升了一個檔次,被封為嘉貴妃。
  • 乾隆皇帝自己子嗣並不多,為什麼還要把兩個皇子過繼給別人?
    乾隆帝膝下活過三十歲的子嗣,分別是四皇子永珹、六皇子永瑢、八皇子永璇、十一皇子永瑆、十五皇子永琰、十七皇子永璘,永珹與永瑢出自同母,即純惠皇貴妃蘇氏,永璇與永瑆出自淑嘉皇貴妃金氏,而永琰與永璘是孝儀純皇后魏氏所生。
  • 她是雍正賞賜給乾隆的丫鬟,生下四位皇子,死後與乾隆葬在一起
    清朝時期,皇帝除了給皇子指定嫡福晉之外,還會賞賜給他們數量不等的丫鬟,這些丫鬟大多是來自內務府的包衣女子,一般會被皇子納為妾室。今天筆者要講的便是雍正賞賜給兒子乾隆的一名丫鬟,這個丫鬟為乾隆生了四個兒子,她究竟是誰呢?
  • 盤點《如懿傳》中十五位皇子結局,最幸運竟是嘉貴妃金玉妍之子?
    最後,深恨皇后將其送於王蟾的蓮心發現此事之後秘而不說,反而推波助瀾,在二阿哥住處放出了所有蘆花,終於導致永璉窒息而死。死後,皇帝追封其為端慧太子。二阿哥永璉3、 三阿哥永璋永璋生母純妃。富察皇后死後,海蘭教導五阿哥不要哭出聲被純妃知曉,因此教導三阿哥如此行事。
  • 【清史資料】清朝愛新覺羅族譜一覽表
    愛新覺羅高塞 輔國公 愛新覺羅常舒 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 愛新覺羅福臨 輔國公 愛新覺羅韜塞 襄昭親王 愛新覺羅博穆博果爾 7、世祖體天隆運定統建極英睿欽文顯武大德弘功至仁純孝章皇帝八子 皇子 愛新覺羅牛鈕 裕憲親王 愛新覺羅福全 聖祖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簡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 《如懿傳》嘉貴妃吹噓玉氏,被永珹的話打臉,讓她幡然醒悟
    由周迅、霍建華、張鈞甯、辛芷蕾、李純、胡先煦等人主演的清宮劇《如懿傳》繼續播出,劇中由胡先煦飾演四阿哥永珹,別看胡先煦在戲外公布戀情春風得意,但戲中扮演的永珹卻被皇上嫌棄
  • 在逃格格之後,愛新覺羅在逃皇子也來了,網友:關之琳才是真格格
    演藝圈姓"瓜爾佳"的大美女不止關曉彤一人,港星關之琳雖然出生於香港,但她的祖籍是遼寧,民族為滿族演藝圈中,貌似也有一位愛新覺羅氏的後人,他就是因為《隱秘的角落》嚴良一角而為人所知的史彭元。
  • 漢字的溫度:深扒乾隆皇帝十四個皇子名字中的玄機
    一、「永」字輩清王朝是滿人建立起來的,所以清朝早期的皇帝和皇子,在取名方面跟其他滿人一樣,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講究。清太宗叫皇太極,他的大哥叫褚英、二哥叫代善、五哥叫莽古爾泰、十四弟叫多爾袞、十五弟叫多鐸。他們除了姓氏都是愛新覺羅外,名字並沒有什麼章法。包括順治皇帝給兒子取名的時候,也還是比較隨意的。順治帝長子叫牛鈕,次子叫福全,三子叫玄燁。
  • 乾隆帝最小的兒子愛新覺羅·永璘,最終的命運如何?
    乾隆有如此多的妃嬪,他的兒子們也不少,有17位,而愛新覺羅·永璘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七子,即最小的兒子,按照我們現在的思維,最小的兒子那是肯定會受寵的。永璘的這種「不上進」,被不少人認為是不成器,說得更難聽一點,其實是爛泥扶不上牆,不過這其實更是永璘的智慧所在,他看清了皇宮中的爭鬥,他選擇了享受生活,更懂得該如何明哲保身,當那些皇子被權力侵蝕了內心,甚至為此而丟了性命時,或許就會想活成永璘,只不過已經不可能了。乾隆和永璘。
  • 歷史上的五阿哥:沒有小燕子,卻是清代最知名的皇子,後代也很出色
    在劇中,他聰慧善良,文武雙全,又溫柔痴情,最後甘願拋棄榮華富貴與小燕子一起離開皇宮,到民間過著平凡的生活。實際上,五阿哥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比劇中人物更加出色,結局卻與劇中人物相差萬裡。愛新覺羅·永琪,字筠亭,號藤琴居士,乾隆帝第五子,人稱「五阿哥」,生母為珂裡葉特氏,又稱「海氏」「海佳氏」,即《如懿傳》中的海蘭。
  • 她是清朝史上最無私皇太后,生有兩個皇子卻推舉養子繼位
    事出突然,嘉慶帝生前未曾向任何人透露出選擇繼承人的意向。朝臣們把目光聚集在了嘉慶帝的皇后鈕祜祿氏身上。嘉慶帝的兒子不像乾隆時期那樣鼎盛,嘉慶在世的只有四個皇子,其中二皇子智親王旻寧和四皇子瑞親王綿忻是有力的競爭者。而眾人眼中,瑞親王綿忻是孝和睿皇后所生,而且天資聰穎,繼位的可能性大一些。
  • 清朝沒有「奪嫡」之念卻貴為王爺,安享榮華富貴一生的八大皇子,你可能一個都沒有聽說過
    三、愛新覺羅·福全:願為賢王康熙皇帝繼位是清代皇帝中繼位最為平穩的,雖然後來發生了權臣幹政,但是並沒有出現皇子爭鬥,因為皇三子玄燁的最大對手榮親王已經去世。福全自幼與康熙帝共同孝敬祖母孝莊,二人一直侍奉在側,兄弟情義深厚,所以在康熙6年便參與議政。
  • 一個平凡皇子的逆襲
    他留下了150多個兒孫,也留下了一片大好江山,更留下了他生前最擔心也是最嚴峻的問題:誰來繼承皇位?這個問題的答案,他生前沒有明說,只是對大臣們說:朕萬年後,必擇一堅固可託之人與爾等作主,必令爾等傾心悅服,斷不致貽累於爾諸臣也。
  • 如懿傳:嘉貴妃為何生完孩子就不會算計了?真的是一孕傻三年?
    嘉貴妃順利生下了眾人眼中的貴子永珹,那時候永珹的地位僅次於嫡子永璉,永璉去世之後,永璋不成器,永珹的地位最尊貴。後來嘉貴妃又生下了八皇子永璇和十一皇子永瑆,她是後宮之中生育皇子最多的妃嬪,說白了她已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了,也有了足夠的依仗。換句話說,她前期不斷算計人,就是怕別人超越她之上,等到後期她們母子地位穩固了,甚至誰也無法撼動時,那她也就什麼都不怕了!
  • 如懿傳:嘉貴妃為何生完孩子就不會算計了?真的是一孕傻三年?
    可是當她生下孩子以後就變得異常蠢了,行事不僅不嚴謹了,而且還屢次把自己牽涉其中,嘉貴妃這是怎麼了?嘉貴妃順利生下了眾人眼中的貴子永珹,那時候永珹的地位僅次於嫡子永璉,永璉去世之後,永璋不成器,永珹的地位最尊貴。後來嘉貴妃又生下了八皇子永璇和十一皇子永瑆,她是後宮之中生育皇子最多的妃嬪,說白了她已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了,也有了足夠的依仗。
  • 如懿傳:擁有十七位皇子的弘曆,他的兒子們最終的歸宿有哪四種?
    劇中永璉突發急症,富察皇后十分憂心,正巧遇見海蘭為如懿放飛風箏以報平安,以為她不顧皇子生病還在玩樂,便對她責難,之後被黑化之後的海蘭借純妃之後算計了永璉,導致了永璉的離世。他的離世讓乾隆皇帝憂傷不已,追封他為「端慧皇太子」。
  • 她曾是乾隆最鍾愛的皇后:因為她的死乾隆罵死皇子,懲罰大臣
    孝賢皇后先後為乾隆皇帝生下兩子兩女,分別是長女(幼年夭折),皇次子永璉,他一出生就被乾隆秘密立為儲君,但不幸的是到他九歲那年也夭折了,乾隆皇帝為其上諡號:端慧,因此他又被稱為端慧太子;固倫和敬公主,也是唯一一個長到成年的子女
  • 清仁宗登基後被清高宗命令前去祭拜已去世多年的哥哥永璉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十月初六,清高宗的第十五個皇子在京郊圓明園的行宮出生,他就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嘉慶帝。清高宗按照輩分給15皇子取名為永琰,他14歲被秘密立為儲君,37歲乾隆皇帝禪位,正式登上皇帝寶座。 永琰為魏佳氏所生,他並非嫡出皇子,本沒有資格登上皇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