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茶怎麼玩?著名茶人戎新宇帶您跨界玩茶與當代藝術!

2021-02-16 茶悅世界

不同的美學大家對於美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思想主義對於美有不同的定義,不同的人對於美有不同的定義、定論

 任何藝術形式都服務於思想的表達。

對於好看茶席的布置,每個人有不同的觀點。我認為就是「任何藝術形式都服務於思想的表達」,「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審美。不同人有不同的思想,這些思想的來源生活的狀態、受教育的背景等。

看上去很扯的當代藝術,早已超越了其表達形式。

當代藝術通過具象化的圖形、裝置、色彩去表達更多的思想。

回想起鐵觀音流行的時代,有鐵盤子,淋壺,席面擺滿茶寵,後面不斷做減法,為了讓席面更乾淨更整潔,有更多所謂的留白,給人在審美過程中更多去看它的結構感,席面構圖會更加清晰。

時代賦予了當代藝術新的定義和手段,去表達再現我們的世界。

現在很流行的「降維打擊」,三維打二維就是降維,大部分人布席是二維的,二維就是平面,點線面;三維就是除了x軸、y軸以外,另一個軸距的思維方式,把整個立體的空間放進設計當中進行思考,再去看整體布局,可能會更加完整。三維的邏輯和視角去看二維,考慮的多一些,表達的手法也會更多。

繪畫是當代藝術最直接的表現,但當代藝術不局限於繪畫,包括行為藝術、裝置藝術。

▶行為藝術:中國一行為藝術家做過名叫《一千零一夜》的行為藝術,他在國內邀請一千零一個不同行業、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一塊聚集到德國的一個小鎮,聚集的過程就叫行為藝術。

▶裝置藝術:很多大型商場,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居多,他們為了烘託整個商場的文化氛圍,會邀請很多藝術家去做大型的裝置藝術。

左邊這張圖叫馬列維奇,畫於1915年,就是找一畫板塗黑,然後放一個框,這張閉著眼睛都能畫成的畫價值不可衡量,是一張國寶級的畫。

右邊這張圖叫羅斯科,畫於1950年,價值7284美金,我把你們的想法也寫在後面,相信大家看到了會想「這XX我也能畫」,這XX我畫的比他還好,但人家就值這個錢。

為什麼這樣讓我們如此看不懂的會陳列在很多藝術館裡,會在各大拍賣會上拍出高價,這也是當代藝術的魅力所在。

這一個1917年的藝術作品,也不禁讓我們思考:藝術品和日用品的界限到底在哪裡?這個小便池作為日用品和當代藝術品,最大區別就是上面籤了作者的名字,僅此而已,其他沒有任何的改變。

右邊這張圖是當代藝術家卡特蘭在邁阿密展上的新作,這根香蕉賣了12萬美金。

在MoMA的藝術展上,離牆面三十公分的地上有一黑色手套,所有參展、看展的人都以為這是一個當代藝術,所有人在去看其他展都會小心翼翼地繞開它,生怕踩到這個藝術作品,最後快到閉館的時候,這個手套被清潔工人掃走了。結果鬧了一個天大的烏龍。

有很多藝術家會做一些好玩的東西,比如說冰滴咖啡,可能做一個擴大版的裝置,上面放很多的冰塊,裡面就放一粒咖啡豆,或者一點點咖啡粉,讓它往下滴,故意把滴的速度調的很慢,可能一天滴一次。

包括在其他國家的藝術館、美術館當中我也看到類似的東西,有一個是用瀝青滴,據說要把下面東西滴滿需要一百年,作者可能自己都看不到了。他希望通過這樣一種裝置藝術表達人類對時間的思考,以及時間對很多事物的一種變化

愛茶的朋友都知道,這一片樹葉承載了中國數千年的多樣文化,所以在茶的面前沒有什麼是不可以被包容的。很多的形式可能今天不理解,也許明天就會變成一種潮流,我們現在看著不舒服,可能過段時間就不一樣了。每個人在不同的時期對美的理解發生改變,時代讓人對美的理解改變。放在時間的長河當中去看,很多東西都是合理的。

這三張圖的想法來源於哈姆雷特,「一千個觀眾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個茶席的名字叫《千人千面》,用近千張面具,五卷五百米的釣魚線,總成本兩百三十多塊錢。所有面具我提前一個星期讓學生用藍、黑色的鋼筆去畫,想到什麼畫什麼。到現場之後,我就將這近千張面具撕碎、踩扁,也有一些完整的,穿上孔用釣魚線,根據空間的高度和寬度做了這樣一個吊掛和堆砌。

茶席在空中有吊掛,地面上有堆砌,也有弧形的裝置,我找了關於水、雲、飛鳥、山的黑白片子投影,投影儀的光剛好透過面具形成不規則的陰影剛好可以投影在茶席背後的牆上。除了裝置的三維和平面的二維,也借用了一些光,大家可以從圖上看到一些明暗的對比,主泡位上有主打的光源,在裝置的前後也會有重點光和輔助光的差別,形成明暗錯落。

去年舉辦的時間之外實現音樂與茶的跨界,共有三十幾席,邀請全國三十個年輕茶人參與,一律不用之前已有的茶席形式,我希望來參與這一次不一樣茶會的茶人們都可以更大膽去釋放自己的想法。

▲《時間之外》的現場

音樂環節,我們大膽用吉他和古琴做了跨界,還邀請著名的梅派傳人演繹一出崑曲,對不一樣的節奏進行演繹。

同時還有聲、光、電的處理,有一個裝置是連著電腦收集吉他的聲音,所有光影投放出來的畫面是通過電腦不規則的運算,沒有人會知道下一秒、下一幀會出現什麼畫面,全是電腦收音古琴、吉他的音樂即時即興地通過光影在現場紗幔上投放出來的圖形和圖案。

▲沉浸式體驗

光有視覺、聽覺,和喝茶嗅覺、味覺的感知不一樣,所以我們設計了很多的橋段。有一泡茶在第一泡茶是看得到對面泡茶的人,結束之後所有人退場戴上面具,每個人再回到席位上,可能就不是剛才那個人,或者是他自己但是他戴上了面具。

我希望讓對面的飲茶人無所謂泡茶的人是誰,能夠更加專注於茶,而不是專注於是誰給我泡這壺茶。

我們也設計一個環節,比如一個席上五個人,每個人取一根茶,比如條索形的取一根,顆粒形的每個人取一粒,比正常的投茶量要少很多,然後收集回來,主泡人把這量很少的茶很用心地泡,比正常的飲茶濃度淡很多,有很多人喝上去像白開水。

當我們能夠完全靜下來,把所有的注意力、關注點放在這杯茶上的時候,再淡的水,哪怕只有一根茶葉,也能品到它的芬芳。

相關焦點

  • 對話 中國著名茶人李曙韻x日本著名陶藝家安藤雅信:生活不器
    2016年11月中旬,中國著名茶人李曙韻老師與安藤先生在茶家十職舉辦了一場主題為「生活不器」的對話分享會。這一次,我深入了解到了先生的思想。他的個性源自他打破傳統的逆向思維,他創作的源泉與根底恰恰正是日常本身。
  • 國家一級評茶師戎新宇助力鳳茶出山
    國家一級評茶師戎新宇助力鳳茶出山  1月9日,鳳岡縣召開鋅硒茶品牌運營推廣座談會。國家一級評茶師、高級茶藝師、制茶工程師戎新宇,縣委常委、副縣長陳凱,副縣長田茂榮出席會議。  會上,田茂榮從鳳岡鋅硒茶發展歷史、獲得的榮譽、品牌打造、銷售情況等作了詳細介紹。戎新宇就如何做好鋅硒茶品牌運營推廣,分別從鳳岡鋅硒茶發展的優勢,茶園基地管理、製作工藝、產業規劃及挖掘消費者潛力等方面作了分析,為做好鳳岡鋅硒茶品牌運營推廣工作理清思路和明確目標。
  • 關注幸福茶人參與互動吧
    以茶為事業的我,沒有存點老茶都不好意思說茶了。因為任何行業從長遠來說,總體花費的成本肯定要上升的,就如我們現在所消費的一切,10年前是這個價嗎?茶也一樣的,現在我從下面幾個方面說說存茶的意義,歡迎一樣喜歡茶的朋友點評。
  • 十年心血一杯茶《茶人三部曲》解讀茶與人生
    上海書展期間,「一茶一世界,一味一人生——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茶人三部曲》精裝修訂本讀者見面會」在上海長寧圖書館和上海展覽中心中心活動區舉行。在見面會上,著名作家王旭烽與浙江文藝出版社總編輯王曉樂進行了精彩的對談,與大家共同分享了關於茶葉、茶人、茶事的點點滴滴。
  • 文藝茶人服!不是因為茶愛上茶人服,而是因為茶人服慢慢愛上茶
    茶人服,即茶服,始於漢,是一種有著千年歷史,專適於茶事活動的職業服裝。文藝茶人服春夏裝,採用超仙雪紡,為炎熱的夏季送去一許清涼!超凡脫俗的氣質,復古柔美,讓人心境瞬間沉靜下來,細細品味這傳承千百年來的茶葉四色可選無論哪款,都讓您愛不釋手細節如此茶人服,細節更是不敢馬虎
  • 茶人五部曲:茶痴,茶鬼,茶魔,茶仙,茶人
    最風雅莫過於:茶痴。▌茶人第一階:茶痴茶痴有三必:逢人必茶,逢茶必品,逢品必論。欲做茶痴,必先學茶。最快的方式,莫過於聯想。譬如:像蜂蜜一樣的香,稱為蜜香,像樟腦一樣的香,稱為樟香。若能夠更深入一點,就會很浪漫。譬如:東方美人的蜜香是因為小綠葉蟬在親吻茶葉過後留下了痕跡。
  • 問茶 | 「玩弄」茶的本事,就服他!
    在這個熱衷茶的國度裡,最不缺的,便是茶人。但卻鮮有人能像葉漢鍾一樣,將弘揚潮州茶文化當作一生的事業在奮鬥。 從最初的純粹愛茶,到漸漸參與到茶品的創作,再到肩負潮州工夫茶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葉漢鐘不斷地創新與鑽研,一步一步將「茶」這件事,「玩」
  • 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藝術跨界進化,音樂宣發進階
    這次,騰訊音樂娛樂集團通過全新的「TME騰訊音樂藝術計劃「,以及一場「萬物:與動物相遇」音樂藝術展,帶大眾在創新的沉浸式場景中,完整解構聽覺與視覺藝術如何始於靈感碰撞,再到藝術展中的交融流動,最後完整呈現兼具思想和審美藝術性作品的全過程,帶來驚豔感視聽藝術體驗的同時,也為整個音樂行業從音樂創作激發、音樂藝術創新融合宣發
  • 人有外號,茶也有「花名」,這些對茶葉的別稱你知多少
    hello大家好,我是鮮哉君,一位主營六堡茶、茉莉花茶和泥興陶得90後小夥。還記得小時候別人給你起的外號嗎 ,你身形瘦一些的叫「小猴子」,帶個眼睛的得叫「四眼仔」,如牛飲水一樣的叫「大水牛」等等。就像人的外號一樣,茶葉在除了有大名「茶」之外,在古時候也有不一樣的「花名」,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茶的「花名」都有哪些。漏影春「漏影春」這個名字出現在宋·陶谷 《清異錄》茗荈門三十五事中,有這樣寫到:「漏影春法,用鏤紙貼盞,糝茶而去紙,偽為花身;別以荔肉為葉,松實,鴨腳之類珍物為蕊,沸點湯攪。」
  • 茶人告訴鐵觀音屬於什麼茶
    茶人告訴鐵觀音屬於什麼茶。大家好,這裡是茶人談生活,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閱讀小編的文章,今天茶人談生活就為大家分享下鐵觀音屬於什麼茶。鐵觀音是綠茶嗎?「鐵觀音是綠茶嗎?」相信對於這個問題有兩種答案,一種是綠茶,另一種不是綠茶。回答前者說明你對茶葉的了解甚少,設置沒喝過;回答後者的人,恭喜你,答對了!鐵觀音不是綠茶,更不是紅茶。
  • 「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II」——「永遠有多遠」盛大開幕
    9月12日,由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聯合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聯合舉辦的「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II」---「永遠有多遠」盛大開幕,這是繼2018年「女神的裝備」後「博物館@當代藝術」跨界系列項目的第二個展覽。
  • 香雲見萩丨古老民藝+藝術跨界+商業中心 = ?
    本次展覽,深業商管開創性地將商場中庭進行「空間升維」,將傳統非遺文化植入現代商業空間,促成不同設計領域的跨界交流,各種文化思潮的跨界碰撞,使得繼承與創新、歷史與未來、傳統文化與當代流行共生。與常見的非遺展不同,本次「深業上城香雲見萩展」是首次以「香雲紗的跨界&藝術創作」為非遺傳承主題的藝術展覽,9位藝術家/原創設計品牌以香雲紗為創作主題,探討嶺南傳統手工藝、穿越1700年歷史的古老面料在當下語境下的藝術化表達及現實性意義。
  • 茶人服不只是茶人服
    又,2012年張衛華提出「茶人服」概念,受茶人與業外人士的追捧,短短幾年的發展勢頭,茶人服已成為當代茶人具有代表性的形象服飾及文化符號。之所以名曰茶人服,並不是指人們在事茶時的著裝,而是指穿這樣的衣服更有茶氣的韻味,且著茶服亦需合時宜、合時令,也合於身分場合,不追求過分華麗,也不刻意衣衫襤褸。
  • 音樂、舞蹈、戲劇…「瘋」玩跨界!
    16位有趣有料有實力的中外藝術家將會在「2018上海即興藝術節」上怎麼玩
  • 一起聊聊茶、茶人、茶服那些雅事
    茶——人在草木間。一片小小的葉子卻把天地人都包含在內,喜歡茶的人,講究「禪茶一味」生活都會慢下來,懂得飲茶的人也因茶開啟了智慧之門。茶的寓意是放下,人生如旅,奔波的人,忙碌的人,放下手裡的活,小憩片刻,享受閒適…禪茶三境界:1、看茶是茶,看水是水。眼睛裡看見什麼就是什麼。2、看茶不是茶,看水不是水。看茶感慨,看水嘆息。3、看茶還是茶,看水還是水。飽經滄桑,開悟生慧,任他紅塵滾滾,我自清風明月。
  • 藝術跨界就得這樣玩!順歷正式進駐 K11
    近日,「逐光而行、時光有禮」——江衡+順歷藝術展在上海 K11 購物藝術中心盛大開幕!本次展覽是由順歷空間和上海 K11 藝術購物中心聯合主辦,策展人陳文華策劃,是當代著名藝術家江衡與品牌「順歷 shunluck」的一次聯合展覽。
  • 《一代茶聖千利休》 惜茶愛人 方為茶人
    2009年榮獲第140屆日本直木文學獎的作品《利休之死》被搬上了大熒幕,並且於近期獲得了日本奧斯卡最佳影片等九項大獎提名,第37回蒙特婁國際影展最佳藝術貢獻獎,日本藍絲帶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提名。
  • 瀘州老窖·國窖1573×當代藝術檔案庫「當代即未來」藝術公益項目...
    在這最美麗的時節,北京六環外以藝術聞名的紅牆小樓裡,匯聚了全國頂尖的百餘名藝術家和從業者,包括:著名當代藝術家方力鈞、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執行院長王藝、騰業控股集團董事長丁大立等,大家齊聚於此,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見證當代藝術檔案庫發展的裡程碑盛事,暢想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的美好未來。
  • 花田喜事 | 11月10日將舉辦「2019第三屆中國婺源皇菊茶文化節」!
    藝術總監著名洞簫演奏家和制簫家,創作有雲門夜雨等超過三十首的音樂作品。粵語歌曲「滄海一聲笑」,其中簫笛部分即由譚所錄製。80年代後譚寶碩參與了香港電影如《黃飛鴻》系列、《刀馬旦》、《青蛇》、《無間道》等音樂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