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三國(20):董太師的拿手好戲

2021-02-26 西太平洋天空

(接上回聊三國(19):袁紹的忽悠力作)

中央在天天上演權力的遊戲,讓我們暫時把視角轉移到地方。

從黃巾之亂到少帝劉辯繼位這幾年,地方上的董卓老先生在軍界穩紮穩打,一步步發光發熱。

 

老先生這一段經歷,並不是非常詳細,但總結起來還是很有積極意義的,簡而言之,就是倆字——能混。

(只會三板斧的混世魔王程咬金,販過私鹽,當過皇帝,投過唐營,為人能到單雄信臨終痛罵瓦崗舊人、只喝程咬金一杯酒的程度,「混」功比武功了得多了)

就像之前強調過的,董老先生的核心能力,未必是如今眾多古裝戲極力描述的搞軍事(也就是一般所說的董卓和他的西北部隊「能打」),但絕對是能混。他的經典之戰,目前有記載的,其實沒多少,尷尬難堪的時候倒是不少,但官位級別,步步登高。

前文提過,董卓曾經頂替盧植(詳見聊三國(8):盧老師功敗垂成),在鎮壓黃巾起義之中也露了一把臉(也許應該說露了另一個部位更貼切),和前線的張角主力部隊交戰,一觸即潰。

不過吃了敗仗,董卓屬於也就被罰酒三杯,連篇檢討都沒寫,就因為西北又出了亂子(混功了得),很快又被朝廷起用,官復原職(中郎將),歸讀者們的老朋友皇甫嵩指揮,接著帶兵去鎮壓西北叛亂。

 

不料,雖說西北是個火藥桶,叛亂是家常便飯、整個東漢基本就沒安寧過太久(西北有個安定郡,這地名都可見命名者樸素的願望),號稱和西北的羌族等胡人作戰過上百次的董卓,這回也遇上了多年不遇的硬茬子。

 

事實上,這次叛亂規模很大,因為起自東漢西北的涼州,所以又稱涼州之亂。

這次造反,初創期主要是西北當地的胡人,後來也有不少漢族「有識之士加入,比如《三國演義》裡曹操的老朋友——韓遂。

 

比黃巾之亂更嚴重的是,叛亂的不少羌族等胡人都是原來效忠東漢朝廷的職業或半職業軍人(學名「義從「)。就像水滸傳裡,一旦林衝呼延灼這些接受過正規軍事訓練還有實戰經驗的人反了,那梁山的戰鬥力就瞬間可觀了。

(要不,再開個水滸的坑?)

於是興兵之初,叛軍就勢如破竹。

 

等到黃巾起義之後的185年,叛軍竟然東拼西湊了幾萬騎兵,浩浩蕩蕩打到了西安附近,皇甫嵩和董卓硬著頭皮死扛,也很夠嗆。

 

不過這事情也不好苛責這兩位,幾萬騎兵的陣仗,規模絕對不小,放到幾百年後的歐洲中世紀,都夠發動一次十字軍、載入史冊了。

 

皇甫嵩抗敵無功,外加之前因為平滅黃巾之亂,有些膨脹,得罪了當時權勢滔天的宦官張讓,直接就被朝廷給擼了。

 

朝廷走馬換將,又換了張溫(就是前文曾替朱儁說情的那位),但能混的董卓,愣是沒事,只是改為歸張溫指揮。

 

張溫空降到西北,總得帶幾個得力幹將,別說,他還真和朱儁想到了一塊,也帶了孫堅。

(狄閣老四處查案,也得帶幹將)

張溫到了西安坐鎮,就下令讓董卓來西安晉見,部署工作也可以喝點酒交流交流感情,他很清楚,董卓能不能打不說,最起碼手裡有自己指揮的部隊、了解西北風土人情,還和當地的胡人經常作戰,揍人和挨揍的經驗都很豐富,是當地屈指可數的實力派。

 

據記載,剛吃了敗仗的董卓,卻耍了個大牌(有可能是給新領導一個下馬威),大概就像如今的俄羅斯總統,只有別人等他,不可能有他等別人,面對上級命令,他拖了很久才到位。

張溫面子也有點掛不住,斥責了董卓幾句,估計董卓也沒拉下大胖臉說幾句軟話,倒是反懟了領導。

 

張溫沒徹底爆發,另一邊的孫堅看不下去了,找個了機會和張溫耳語:

 

「董卓這人來晚了不謝罪還這麼傲慢,應該按軍法將他處決。「

 

張溫老成持重,回答孫堅:

 

「董卓這個人在西北地區很有威望,這麼把他殺了,我們工作就不好開展了。「

 

年輕而又理想主義的孫堅還在堅持:

 

「我們是朝廷正規部隊,怎麼辦事還得靠著董卓?我看他對領導傲慢,對作戰失敗主義思想很重,也沒什麼戰功,應該殺了立威。「

 

據記載,此時的張溫是「不忍「殺董卓,我倒覺得是」不敢「徹底撕破臉的成分多點,於是他直接和孫堅說:

 

「老弟,你可別再說了,說多了,董卓知道了,會懷疑提防我們,以後更不好合作了。」

 

總之,誅殺董卓的提議,當日就這樣不了了之。

 

(小孫:領導啊,過幾年你可別後悔)

這個小故事記載在三國志孫堅的傳裡,作者的原意,大概是想表現一下老霸王孫堅(小霸王孫策之父)的血氣方剛、有原則和遠見卓識(畢竟開上帝視角,殺董卓是絕對的政治正確)。我也相信此事真實性,但卻是出於不太一樣的角度:

 

我相信是因為這種事,太常見了。

 

孫堅的確是年輕才俊,業務能力極強,想抓住機會表現一下自己與眾不同的真知灼見,也是人之常情。但剛到西安連當地特產的柿子(別說,漢朝真有西安地區種植柿子的記載)都沒來得及啃兩個,就在不了解當地具體情況的條件下攛掇空降的領導對地方軍政大員動刀,實在是太過輕率。

 

張溫倒是老成持重,其實也透露著某些時候領導的無奈:一方面董卓在當地羽翼漸豐,另一方面,在當地張溫也就那麼幾個能用的部下,再煩再噁心,有時候也得湊合用,最起碼把局麵糊弄下去。

(李鴻章:論糊弄,老夫可沒怕過誰)

只是那時的張溫並不知道,多年後自己要面對的當頭一刀,就此埋下伏筆。

 

董卓和孫堅這對冤家,冥冥中也註定了將再度較量。

 

董卓固然不尊重領導,中央還是很支持張溫的工作的,張溫集結起了十多萬大部隊,拉開架勢準備平叛。雖然有優勢兵力,但起初朝廷官軍也沒什麼優勢,還是靠著出現了流星,叛軍世面見得少,士氣受影響崩了,張溫董卓才抓住戰機,反敗為勝。

 

張溫面對大好形勢,決定下令分兵發起追擊,軍事奇才孫堅也給了個靠譜的軍事建議:找機會切斷叛軍補給線。但對面的叛軍也不簡單,竟然搶了先手切斷了官軍的補給線。

 

(孟德:都是照搬我在官渡的創意)

獨自帶了三萬部隊的董卓,也在如今的甘肅天水市附近被緩過來一口氣的叛軍團團圍困,補給斷絕,局面異常兇險,滅頂之災似乎已在眼前。

 

人都是被倒逼的,一貫混事的董卓,竟然還真的來了靈感,準備了一場絕佳的軍事表演。

(待續)

相關焦點

  • 《幼三國》第十七回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董卓看著婀娜多姿的貂蟬,肥大的臉笑成了一朵花……今天啊,就讓Tiger叔叔來給我們講講董太師大鬧鳳儀亭的故事吧~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即可免費收聽晚安故事喲~第七回 謀國賊曹操獻寶刀第八回 捉放曹錯殺呂伯奢第九回 聚諸侯興兵討董卓第十回 關雲長溫酒斬華雄第十一回 虎牢關三英戰呂布第十二回 焚皇宮國賊又逞兇第十三回 匿玉璽孫堅背盟約第十四回 袁本初大戰公孫瓚第十五回 襲劉表孫堅枉喪命第十六回 王司徒巧施連環計第十七回 董太師大鬧鳳儀亭
  • 「庸庸碌碌曹丞相,哭哭啼啼董太師」是什麼意思?
    清朝嘉慶年間,京城流傳著一幅對聯:「庸庸碌碌曹丞相,哭哭啼啼董太師。」看對聯的表面意思,似乎指的是《三國演義》裡的曹操和董卓。
  • 劉恩樵 | 爺孫聊吧(9):閒聊三國
    |爺孫聊吧(2)| 鐵杵真的能磨成針嗎?|爺孫聊吧(3)| 司馬光砸缸是真的嗎?|爺孫聊吧(4)| 愛詩詞,共成長| 爺孫聊吧(5):傻熊·蚊子·獅子| 爺孫聊吧(6):紛亂的東周列國| 爺孫聊吧(7):牛年說牛| 爺孫聊吧(8):跟著秦觀看春天===========================
  • 日本將拍新《三國》 福田雄一導演風格明顯
    7月6日,日本三國題材電影《新解·三國志》公開首批女演員名單,橋本環奈飾演諸葛亮的夫人黃月英,山本美月飾演小喬。影片由《勇者義彥》系列和《銀魂》的怪才導演福田雄一執導,定於今年12月11日在日本上映。影片將以中國後漢時代為舞臺,重新詮釋中國歷史上的三國亂世。
  • 我的拿手好戲 作者 王昱婷​
    作者: 六盤水市鐘山區第十一小學小學六(8)班王昱婷     指導:時代之星特色教育學校   時代作文  六級(1)班 許老師     精品推薦                      我的拿手好戲 說起拿手好戲,別人都是唱歌、跳舞,而我的拿手好戲卻是滑冰。      三、四年級的時候,爸爸問:『』你喜歡滑冰嗎?
  • 聊一聊三國時期的幽默,哪一種能讓你忍俊不禁
    漢末三國時期,可能很多人想到戰爭、饑荒、死亡等等。"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當時的慘狀在曹操的《蒿裡行》中可見一斑。不過在以戰爭為主旋律的三國時期,也不乏一些細碎的幽默感。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三國時期的幽默,哪一種能讓你忍俊不禁呢?外交之間的針鋒相對幽默是語言上的藝術,在漢末三國時期的外交上尤其能夠體現出這一點。
  • 全戰三國遭控訴,遊戲角色換英文名!網友:yellow book劉上線?
    《全戰三國》在近期可謂是狠狠的火了一把,外國遊戲公司終於意識到中國市場是有多麼龐大。依據三國題材的這款遊戲一時之間就讓開發商賺得盆滿缽滿,更有機會衝擊年度最佳遊戲!權勢燻天的董太師改成富蘭克林-董?話說這位兄臺真不是隔壁《GTA5》串場了?套用名字都這麼順暢的嗎?要照這種說法,咱劉皇叔也給整個外文名唄,就叫個yellow book-liu咋樣?對於這些外國玩家腦洞大開,準備給角色加英文名的言論,大家怎麼看?
  • 我的拿手好戲!
    我的拿手好戲! 在了解過血月使徒的攻略後狼友們在實戰中是不是對狼人陣營(特別是血月使徒)不要擔心,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拿到獵魔人牌應該怎麼做呢?
  • 三國最大「毒舌」,一句話害死「四大英傑」,謀算神出鬼沒
    三國劉備,除了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令人驚嘆外,他那張害死人不償命的「大毒舌」,同樣令人驚嘆。
  • 兒子作文之我的拿手好戲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如:跳舞、唱歌、打籃球、踢足球……我的拿手好戲是釣魚。我的爸爸經常去釣魚玩,有時我也會跟著一起去釣魚。爸爸教我上餌料,然後拋竿,只要看到浮漂沉下去,就要眼疾手快地把竿用力抬起,魚就上鉤啦。我一下子就學會了釣魚的方法。
  • 三國第一「毒舌」,一句話害死「四大英傑」,謀算神出鬼沒!
    三國的劉備,除了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令人佩服外,他那張害死人不償命的「大毒舌」,更是令人驚嘆。一張嘴,就兵不血刃葬送了四大英雄豪傑的性命,為實現三分天下的宏圖霸業,掃平了人生中的兩大障礙。一句話,直接害死「飛將」呂布,又間接害死一流謀士陳宮,一流大將高順。
  • 五味什字小學六(3)班 | 拿手好戲
    而我的拿手好戲則是繪畫,我喜歡在尺幅方寸間繪出夢想。      剛學繪畫時,我認真專注地聽著老師的講解,老師一步一步地畫著,我也趕忙跟上老師的步伐。可老師畫出的線條細緻、細節,線條流暢,那麼柔美,而我畫出來的線條卻歪歪斜斜的。
  • 孝歌詞【十二月三國】
    點上方孝歌詞看更多內容【十二月三國】正月梅花開得紅,
  • 聊封神4、您見過三國封神榜嗎?郭嘉只相當於弼馬溫
    實際上,三國也有封神榜。如果讓您給三國著名人物封一回神的話,您會列出哪些人的名單?或者說,哪些人夠得上封神的資格?首先劉關張、諸葛亮鐵定得上榜。其次曹操、孫權也得上。武力高的,比如呂布、趙雲、馬超、許褚、張遼、黃忠……智力高的,比如龐統、徐庶、荀彧、郭嘉、周瑜……再加幾個特殊技能的,華佗、張角……嗯,妥妥的一把《三國殺》!
  • 六年級作文:我的拿手好戲架子鼓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戲,而我的拿手戲是敲架子鼓。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非常喜歡動感的音樂和強烈的節奏,那時還不懂什麼是架子鼓。我經常拿出一些瓶瓶罐罐,在裡面盛滿水,用一雙筷子在上面胡敲一通。為此,不知敲壞了多少雙筷子。
  • 《三國殺》尿分叉恐怖如斯?帶你走進尿分叉的奇妙世界
    #三國殺移動版咱們今天就還好來聊一聊這個比較隱私的尿分叉問題!「誒!醒一醒!你是遊戲區博主!不是醫學區!你沒有醫師證在這裡非法行醫我隨時都可以拷你!」「咱們今天說的這個尿分叉他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尿分叉」眾所周知啊,三國殺移動版裡大多數的攻擊類型都是一攻一防!
  • 《真三國無雙》系列 20 周年紀念訪談:多款紀念作品蓄勢待發
    《真三國無雙》系列自誕生以來已經走過了 20 年的歲月,《Fami 通》編輯在此之際特地採訪到了系列製作人鈴木亮浩先生。《真三國無雙》系列在過去的 20 年間收穫了無數粉絲的喜愛,系列製作人鈴木亮浩從系列前身《三國無雙》開始,就一直守望著《真三國無雙》系列的成長。
  • 【胡萊三國】聊一聊新版群國
    作為東漢末年的著名方士,本來道行高深,三國殺裡可以自行選擇化身對象,到胡萊三國變成只能看天吃飯的隨機神棍,屬實讓人哭笑不得。    最終群雄的特色就是賭命,賭左慈的技能剛好切到已方所需,賭呂布剛好刮到需要刮的三個人,賭貂蟬剛好減到需要減怒的人,賭李儒的咒怨剛好觸發讓對方減員。
  • 三國時期的「盾牌」——聊一聊劉備、曹操、孫權三個大佬的保鏢
    在漢末三國時期這樣的亂世當中,尤其是各個軍閥的創業時期,他們的個人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在當時無論是在戰場上進行搏殺,還是防備刺客行刺,都需要有保鏢來防備。所以保鏢也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劉備、曹操、孫權是漢末爭霸賽中的最終勝利者,他們經歷了非常多的危險,身邊也有一些擔任保鏢角色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