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後的童年科幻記憶都來自他的「思想鋼印」

2021-01-09 遊族網絡

20多年前

中國兒童科幻電影的畫風和現在不同

除了腦洞、想像力等常規詞彙

我們還常常看到懷舊的中年「前浪」

用這樣的詞來評價這些電影:

Cult、先鋒、詭異

中國第一部兒童科幻電影《霹靂貝貝》、很多80後的「童年陰影」《瘋狂的兔子》、《魔錶》等電影,是我們談論中國兒童科幻電影時無法繞過的幾部經典神片。

而這幾部電影的編劇都是同一人——張之路老師。

特派員特意邀請到這位80後、90後童年科幻記憶的編織者到社區作客,解密一代兒童科幻電影神作《霹靂貝貝》的幕後故事。

張之路

兒童文學作家、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得主、「霹靂貝貝」之父

0 1 《霹靂貝貝》

一部由靜電引發的開創之作

1987年的中國,觀眾對科幻電影還沒有什麼概念,更談不上有興趣。

這一年,張之路在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工作,擔任文學部主任。文學部,就是給電影廠預備電影劇本的部門,每年需要提供5個可供拍攝的電影劇本。

那年六一,眼看時間過半,卻還一部片子都沒上馬,年度任務可能會完不成。當時的廠長,也是後來《霹靂貝貝》電影的導演宋崇,來到文學部跟大伙兒開會,一起討論劇本。

張三提一個,他覺得有點老套,李四講一個,他又覺得少點意思。當時部門一共7個人,張之路作為主任壓力很大。

他突然想起平時常思考的一件事。北京的春天,人們常常被靜電所擾。他騎自行車回家,開信箱先被電一下,開門再電一下,睡覺前,脫衣服還得噼裡啪啦一頓電。想著這黑暗裡閃爍的藍色小火花,大學物理系畢業的他突然有了靈感。

如果一個人身上的靜電特別強,會發生什麼?

如果這個人不是電力超強的成年「霹靂俠」,別人一碰就電暈,而只是個孩子,就富有戲劇性了吧。

那這個孩子帶電,是優點還是缺點呢?爸爸媽媽不能抱他,同學可能不敢跟他玩……

點子有了!這是個帶電的孩子,第一,他很神奇;第二,他渴望做一個普通人。輪到他講的時候,他把這個點子「添油加醋」講了一遍:

有一天深夜,在北京婦產醫院的上空來了一架飛碟。

醫院裡有人正在生產,一道霹靂閃過,醫院的電全停了。醫生就喊:生孩子沒電了,要出人命的!

又一道閃電,隨著一聲嬰兒的啼哭,護士大喊:誰是爸爸?你生了個兒子。

在產房外焦急等待的父親跑進來,一親他睡在床上的兒子,嘴就被電了一下。他告訴醫生自己兒子帶電。醫生說:你有病!孩子怎麼會帶電?

……

就這樣一直往下講,大約講了20分鐘。最後講到在長城上呼喚外星人的時候,廠長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劇本在哪?你給我我來拍。

於是廠長給他放了一個月假,把劇本和小說第一稿寫完。於是,也就有了我們看到的《霹靂貝貝》。

0 2 鍋蓋造飛碟

預算47萬,大伙兒一起想辦法

拍攝《霹靂貝貝》一共花了47萬人民幣。同時期上映的美國電影《E.T.》的製作費是3000萬美金。

預算如此吃緊,大伙兒群策群力,一起想辦法。張之路印象最深的就是拍攝飛碟圍繞五塔寺飛行的畫面。

那飛碟當時看來挺酷炫,實際上就是兩個直徑1.5米的鍋蓋,刷上銀粉,扣在一起。鍋蓋中間有個縫,分好多小格子,每個格子裡擱一盞燈。

用一根鋼絲繩把鍋蓋吊起來,邊做公轉,邊拍畫面。再去拍一張五塔寺的夜景照片合成,這戲就這麼完成了。

電影最開始的名字叫《帶電的孩子》,因為當時風靡霹靂舞,「霹靂」倆字很時髦,於是電影最終定為《霹靂貝貝》。

電影完成後,大家在放映室看樣片,覺得一般,並沒有報太大希望。後來參加上海首映式,張之路和孩子們坐一起。他發現孩子們看著看著就站起來,上了椅子。一個站在椅子上的孩子還對剛進場的朋友說:你快來看吶!好看!那時他就知道這電影成了,孩子們喜歡。

說起《霹靂貝貝》的成功,張之路覺得主要有三方面的因素:

首先,電影的開創性。帶有科幻色彩的電影當時在國內很少見,孩子們看了會感覺非常新鮮。

其次,電影的內涵。影片中,在友誼和帶電超能力的衝突中,貝貝陷入了糾結。最終,他選擇了友誼,不過也因此失去了超能力。

很多孩子告訴張之路,他們並不希望貝貝失去帶電超能力。而正是這種遺憾,這種人心裡的糾結,讓電影的內涵不至於太淺。

還有時代背景。《霹靂貝貝》誕生時,正值中國子獨生子女潮。相比前幾代的孩子,他們更多了一種孤獨的心態,特別渴望友情。在某種意義上,這個電影也契合了這種心理需求。

0 3 讓科幻就是科幻

未來文明間的較量來自地球內部

幻想類作品,在張之路看來可以分成科幻、玄幻、奇幻、魔幻,甚至神話和童話,而各個分類各自都有自個的脈絡,是不好混淆的。「我希望單純一點,所以科幻就是科幻。」

《三體》等很多硬核科幻作品討論地球文明和外星文明之間的關係,相遇也好,友誼也好,爭鬥也罷,在張之路看來,把這種接觸變成藝術,可以出現不錯的作品,也很吸引人。

但他更關注的未來文明之間的接觸,來自地球內部,甚至發自我們所發明的東西。

目前網際網路技術、晶片技術如此發達,如果把身體的神經結構和晶片結合在一起,創造一種新人類,知識只需要晶片植入就可完成,帶來的究竟是幸福還是痛苦?他把這一探討,放在2001年出版的《非法智慧》中。

還有一年,他在北京師範大學遇見了一位美國編劇,他告訴張之路,中國有個特別好的題材,你們沒有做,就是鄭和下西洋。如果當時鄭和不被召回,他的船繼續走,發現新大陸的很可能就是中國人了。現在全世界可能都在說漢語。

這個類型的片子可以歸類社會科學科幻片,也是張之路喜歡的科幻類型。這一類型的電影給我們帶來一種哲學意義上的思索,讓我們突然感覺到這個世界還可以換一個角度去看。這類作品在兒童作品裡經常看到的,《活了100萬次的貓》《不老泉》都在作品中談論人的生死。

這麼多年,張之路創作了大量兒童科幻文學作品。這份堅持,一方面源自他對科學的興趣,所以始終保有一分探索精神;另一方面則是出自對文學的熱愛,「正好我本人在電影製片廠工作,我們的本職工作也有寫劇本,所以我們就把愛好結合在這個職業上,所以寫成了這些東西」。

六一之際,張之路老師也給三體社區的小夥伴們送來了祝福:

第一,特別想祝福你們生在一個各方面都不錯的一個時代。一個呢,希望大伙兒在思考問題的時候能夠多遠一些,不要太單一。有時候我看好多喜歡科幻的朋友,尤其年輕朋友,都特別有個性,老想當宅男。我覺得不用老宅著,和周圍的人多交流吧。

那麼,咱們先來交流一個問題:你的科幻童年記憶是什麼?

致我們永恆的好奇心!

歡迎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收藏 | 那些陪伴70、80、90後度過童年的動畫片
    這部作品曾在中國颳起了一陣少女風潮,是70末、80、90初出生的人童年記憶最深刻的日本動畫。如果你看到街角那家叫花仙子的花店,八成是70後女生開的。80、90後的孩子,大多數娛樂還是來自電視機。 他們每天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放學後跑回家打開電視機,眼睛死死盯著屏幕,一秒鐘都捨不得離開的時候。
  • 80、90後常吃的零食,00後都沒見過,正在消失的零食,童年的記憶
    每個年代都有孩子常吃的零食。而80後90後常吃的零食,現在已經很難買到了,每當想起那些零食難免勾起童年的回憶。80後90後他們吃的零食究竟是什麼零食呢?印象中每一種顏色代表一種口味,草莓味,蘋果味,菠蘿味的都有。這麼好吃又便宜的泡泡糖,後來就慢慢的買不到了,據說已經停產了。西瓜葡萄糖是一個桶裝的泡泡糖,它的外形是各種顏色的西瓜造型。而顏色決定了他們的口味兒。價格十分便宜,一塊錢可以買好多個。不過現在基本買不到了,聽說已經停產了。
  • 記憶中90後童年的動畫片
    大部分都是日本的動畫,因為所在地在廣東的原因,我經常看的動畫片的頻道是星空臺和華語臺,還有翡翠臺。90後回憶的動畫片太多了,說一些我自己印象深刻而且有故事的動畫片。葫蘆娃是動畫片《葫蘆兄弟》及衍生作品中的主角,每一個都本領超群,為救親人前赴後繼,與妖精們戰鬥,受廣大觀眾尤其是少年兒童們的喜愛,成為80後和90後的經典。
  • 那些值得回味的80、90後童年日本動漫.......
    不光是《千與千尋》,對於80後、90後來說,還有許多經典日本動漫,伴隨著他們成長。而他們則幸運地見證了日本動漫的輝煌時代。三井壽的一句「教練,我想打籃球」和安西教練的一句「現在放棄的話,比賽就輸了」讓多少人愛上了籃球。
  • 60後-90後必看!有溫度的童年記憶
    小編整理了些過去的記憶60、70、80、90後是否願意跟著小編重拾童年的記憶呢?70、80、90年代的孩子們都玩過,能收集一盒子玻璃珠的都是打彈珠好手。4、摺紙。一般都是折個紙飛機,桌子椅子凳子,疊個四角摔著玩。也有高級的玩法如紙手槍、飛鏢等。『80後』六一節我們可以得到父母給的1元錢,去學校看學生們的演出。節日那天,而我們所做的,就是在那一上午的時間裡,把口袋裡的1元錢花完。
  • 動漫經典之作,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回憶!
    說起動漫,相信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那一段青澀而又美好的童年回憶,動漫永遠都是青少年所追捧的話題。但動漫可不只屬於年輕人,對於我們70後、80後、90後來說,動漫更是他們永遠的回憶。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談談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時代的經典動漫,可以說每一部都是動漫的經典之作,滿滿的都是回憶!動漫經典之作,70後、80後、90後的童年,滿滿的都是回憶!
  • 彈棉花:70、80後最深刻的童年記憶,90、00後卻都沒見過
    80後的人,可能還會依稀記得,90後受電影的影響,也或許知道一些,但對00後而言,彈棉花無疑是一個從來都沒有聽過的詞彙。但對於上一代人70後,以及70後之前的那些人而言,彈棉花幾乎是每一個人最深刻的童年記憶。彈棉花仿佛魔術一般,讓所有的小孩都為之著迷。彈棉花記憶筆者對彈棉花最深刻的記憶,是馮小剛導演的喜劇電影《舉起手來》。
  • 三體 | 鋼印
    於頡堅實的腳步聲在大廳裡迴響,他向阮朗完全展示了這臺機器,而後收斂了嘴角的笑容,正經道:「這是一臺思想鋼印機。」 在阮朗露出疑惑的神色後,於頡向他闡釋了思想鋼印的作用和意義,但這解釋令他更加不解。他不明白,這跟自己有什麼關係。 「其實在找到你之前,我已經觀察了你很久。」
  • 回放 定格童年記憶!90後沙畫師神還原經典動漫
    回放 定格童年記憶!90後沙畫師神還原經典動漫 對於80、90後而言,有一種童年叫《七龍珠》,有一種青春叫《灌籃高手》,有一種未完結叫
  • 80後的童年回憶殺:滿滿都是記憶的史詩級動畫《太空堡壘》
    2020-11-03 10:48:03 來源: 稱奮鬥的小紅花 舉報   如果要票選80
  • 那些陪伴50、60、70、80、90後的60部經典動畫片!
    「沒頭腦」做起事來丟三落四,總要出些差錯「不高興」總是別彆扭扭,你要他往東他偏往西沒頭腦和不高興如果放到現在00後眼裡也許應該叫天然呆和死傲嬌致70-80後的童年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大量商業動畫被引進中國70後的記憶中不在只有單一的國產動畫還受到從美國、日本引進的外來文化的影響
  • 90後:我們是介於80後和00後的尷尬存在
    記憶最深刻是在06年春運期間,央視的新聞記者做採訪,採訪對象有小情侶也有大學生。//  那時候婚戀、學業各種重擔還壓在80後這群人的身上恍然如隔世,已是很多年。第一批90後大多已經有了自己的家庭,最後一批90後也以成為大學生兩年。這群人突然登上這個舞臺後,從最先的不知所措到後來的被迫強大,很多人不免發出質疑。
  • 80後兒時的經典科幻《時間隧道》帶你回到童年
    大家好,今天我帶來一部80後童年時的經典科幻劇集《時間隧道》。這是一部80年代末在中國放映的美國科幻電視連續劇為了解救他,這位科學家的好友道格·菲利普斯也自願進入時光隧道來幫助他,從而拉開了一連串不同歷史時間,地點的時間旅行故事。
  • 80、90後記憶中的動畫片(二)
    提示:點擊上方"關注我"↑免費訂閱本微信童年記憶的動畫片,我相信你和我一樣看過
  • 80、90後的動漫往事:回不去的黃金時代
    《貓和老鼠》上世紀八十年代引進中國,或許也是他父母的童年記憶。/ 視覺中國新的大門已經開啟,舊的大門緩緩關閉,但動漫之所以能成為無數人成長的見證,就在於即便往昔之門關閉,但那些曾帶給我們感動的角色和情節,依舊活生生地存在於門後,可供無數次重溫。
  • 90年代TVB最經典的四部警匪片,承包了80、90後的童年!
    小時候TVB劇可以說承包了我的童年,雖然如今的TVB大不如前,但是90年代可以說是港劇的天下。電影看的是港片,電視劇追的是TVB和亞視。下面這幾部經典的香港警匪片,要是沒看過別說你是80、90後。全看過的孩子都打醬油了!90年代TVB最經典的四部警匪片,承包了80、90後的童年!第一部:《陀槍師姐》系列TVB的鎮臺之寶——《陀槍師姐》。
  • 這幾種老式糕點,80,90後的童年回憶,00後吃過幾種?
    童年時候的老式糕點味道依然讓我記憶猶新。回味記憶裡老式糕點的味道,就能回想起童年的味道,回想到那些無憂無慮的生活。大家吃過哪些帶有童年味道的老式糕點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種80,90後的童年味道,00後的應該沒吃過幾種。
  • 東京邊上的鎌倉,80、90後青春的記憶小城
    如果是巡哥,肯定會去記憶中的鎌倉!、90後記憶中的地方!、90後青春回憶的著名動漫《灌籃高手》的原型地,一直是備受青睞的觀光列車。而洗好的錢晾乾後也要儘快花掉,這樣才能讓更多錢財流轉回自己手中。 本文由Skyscanner天巡原創如轉載請註明來自天巡微信公眾號tianxun_cn歡迎私信合作海關入境  | 2017旅行趨勢導航  |  國際駕照認證件免費領 |潛水  |  美國海關  | 退稅 | 好萊塢級取景地 |信用卡旅行優惠  |  自駕遊  |
  • 童年趣事,80後的十大經典歐美動畫片
    作為80後甚至是70後一代,我們有著說不完的共同語言和童年趣事,甚至與地球另一邊的美國同齡人也有很多的共同語言。
  • 60、70、80、90後記憶中的童年 總有一樣戳中你的淚點(內附走心視頻)
    要說什麼東西能激起60、70、80後的共鳴,那就是小人書無疑了。許多人知道的三國、水滸典故都是從這些連環畫裡得來的。那個年代的孩子們嘗嘗在書店門口搬個小板凳坐著看,一不留神就看過了晚飯;一本書在一群孩子裡傳閱,這部看完了著急看下部還得排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