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有一個糟糕的媽怎麼辦

2021-03-05 子魚ziyu

《紅樓夢》裡關於探春,評價向來有爭議,有些人很喜歡她,有些人不喜歡。喜歡她的人,喜歡她的勇敢,聰明,正直。不喜歡她的人,說她太薄情,拋棄親媽,靠向王夫人,是勢利,是拜高踩低,是無情無義。

我們看一個人,要把這人放到她所處的環境中去看。看探春,也得先看她身世背景。

先了解一下古代妾。

古代的妾,最早就是奴。

甲骨文中的妾字是這樣的:

這是個象形字,是一個女人戴著刑具。

遙遠的古代,部落徵伐,被俘虜的人口,男的為奴,女的留下伺候勝利者,既幹活,還充當性發洩對象。後期社會發展,妾的來源也都身份不高,一般都是侍女,娼妓,及平民女子。

好人家的姑娘是不會為妾的。

古代妻妾地位懸殊,妾從屬於主人。法律規定,「夫毆妻者,非折傷勿論。妻毆夫者,杖一百。而妻毆妾者,與夫毆妻之罪同。」

這話意思就是:丈夫打妻子,不打殘不論罪,妻子打丈夫,杖責一百。妻子打妾,和丈夫打妻子一樣,也是不打殘不論罪(感嘆一下我們生在好時代吧)。

古代本就男女不平等,妾在女人裡還都屬於下等,等於人下人。

妾如果無所出,是可以隨便買賣的。妾生了孩子,孩子地位一般都比妾高,因為有血緣關係嘛。但孩子仍然和正妻生的子女沒法比。正妻子女謂嫡,妾子女謂庶。皇權繼承、財產繼承都是有很大區分的。

現在還有一句罵人的話叫「你丫的」,這其實在古代是句非常難聽的話。意思就是你是丫頭生的。

古代講究門當戶對,一般正妻都有娘家撐腰,妾的出身低,在家也不會有什麼地位。要想有點地位,就只有靠自己。生兒子是一方面,另外主要靠自己修。

大部分妾都不能靠狐媚惑主那一套逆襲,那都是電視劇裡演的個案,大部分人得靠低眉順眼,懂事,隱忍,才能在這家裡博得一個席位。

《紅樓夢》裡那麼多姨娘,沒一個跟甄嬛似的能扭轉乾坤。平兒,襲人,算是好的,周姨娘(賈政的另一個妾)跟可有可無一樣,賈珍的兩個姨娘偕鸞和佩鳳,也都是影子人物。王熙鳳屋裡原來有幾個人,李紈屋裡原來也有幾個,最後都沒的沒,走的走了。最慘的,尤二姐被王熙鳳害死了,香菱被夏金桂害死了。

真的就沒一個由妾逆襲,把大老婆幹掉的例子。

混得好的妾,也就是平兒,能跟主母和諧共存一條心,王熙鳳死後,被扶了正。

最慘的就是那種不安分,還沒啥智商的,這種人不安分守己,又搞不出什麼名堂,最後招的主家嫌棄。趙姨娘就是其中一個。

一旦被主人嫌棄,就真的連奴才都不如了。

趙姨娘毀就毀在蠢且壞上,其次不自知。用王熙鳳的話來形容,這人有點「倒三不著兩」。

舉一個例子就知道,她用馬道婆施巫蠱之術害鳳姐和賈寶玉,這倆人真的著了道兒,昏迷不醒。一家人都很著急,眼看要死了,她跑去看了看,說,「我看趕緊給哥兒預備後事吧。」

氣得賈母大發雷霆,罵她是無知的小婦。

這典型是腦子不夠用,害了人,已經得手,你就靜靜地等著就行了,別往前招搖,唯恐別人不懷疑你嗎。

就這智商,在《甄嬛傳》裡也活不過兩集。

探春是庶出,本就地位不高,有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媽,嚴重拉後腿。這樣的媽,如果跟她保持一致,那就一個下場,跟她媽一樣被人嫌棄,深陷泥潭。

探春遠親媽,近王夫人,是無奈地丟卒保車。

客觀說,這是明智的辦法。

我們評判一個人,如果站在她的立場,你有更好的出路給她她沒選擇,那是她比你差。如果站在她的立場,卻沒有更好的出路給她,只會一味批判她,那就是你比她差。

批判探春的人,試想一想你是探春應該怎樣?真的應該母女三人齊被排斥?

諒解了探春對親媽的態度問題,再看探春這個人,就十分了不起了。

探春有幾大特點。

曹雪芹給她的批語是敏。

敏是她的最主要特徵,就是聰明的意思。王熙鳳是精明,簡化一下就是精。「精」這個字,偏中性,略含貶義。「敏」這個字,純是褒義,曹雪芹對探春是喜愛的。

表現她敏,濃墨重彩的一場戲是第五十六回。

王熙鳳病了,家裡沒人管家,王夫人找了探春,寶釵和李紈三人一起管。都說王熙鳳的管家能力,是個國務總理的水平,其實探春比王熙鳳厲害。

寶釵是親戚,不好大包大攬,李紈生性柔和,也不是管家的材料,這場戲就是探春主唱。

新官上任三把火,為啥都要燒火,是因為新官上任總會有人出難題。如果不把這些人彈壓住,那這個官的位子就坐不穩。

軟弱的人當不了一把手,軟弱的人最後當好了一把手,一定是後來變強悍了。

賈府刁奴很多,尤其一些上歲數的老魚眼珠子,成心就想考驗探春。趙姨娘的弟弟趙國基死了,吳新登的媳婦只把這個事情跟探春說明一下,就「垂手旁侍,再不言語」。

一般的下屬跟領導匯報工作,尤其新領導,應該首先把事情陳述清楚,然後給出建議,以前遇到這種事情怎麼辦,一二三四五,這裡面哪個最好,讓領導挑,領導最後拍個板就行了。

吳新登媳婦只陳述事情,不說建議,這就是要出探春的醜。

體制內工作的人應該有這體會,如果你跟領導這麼匯報工作,就等死吧。

李紈是和事佬,知道趙國基和探春的關係,故意提高待遇,讓按襲人她媽死了的標準去辦。

探春卻把吳新登媳婦叫回來了,問:

那幾年老太太屋裡的幾位老姨奶奶,也有家裡的也有外頭的分別,家裡的若死了人是賞多少?外頭的若是死了人是賞多少?你且說兩個我聽聽。

這是摳規矩呢。姨奶奶的身份,家裡死了人,都是怎麼辦的,姨奶奶還分裡外。趙姨娘是姨奶奶,找到跟她對應的標準去照搬就好了。

這是最保險的一種辦法,不會出錯,按照成例。

不要小看這一小小舉動,內裡徐學問大了。

當領導最怕什麼,最怕亂規矩。比如一個單位,來了個新局長,看掃垃圾的挺辛苦,給提升了一點待遇,發放一隻手套。

那麼燒鍋爐的呢,看大門的呢?修水電的呢?

都是差不多的人,要提你就都得提,不然就是不公平。

待遇這種事,只能提不能降,提了高興,降了準哭。並且施恩也不一定就是好事,給一個人施恩,不給別人施,準造成攀比和失衡。好事變壞事。

當領導就要有個全局平衡能力。

這裡吳新登家的就等於在給探春挖坑,巴不得探春亂了規矩,尤其在自己親人身上。她倒不是幫趙姨娘,是在幫自己,你領導在自己人身上破了戒,以後對我們也不能嚴。一旦鬆了口子,這些奴才就有很多機會得便宜了。

曹雪芹管這叫「刁奴蓄險心」,真是一點不過分。

但探春太聰明了,一眼就看出了這些人的心思。看她怎麼辦的。

她讓她說過往成例。

結果吳新登的媳婦還不當回事,敷衍,滿不在乎地說,姑娘看著賞吧,你說了賞賜多,別人還敢說什麼不成?

探春馬上就撂臉子了。說如果我不按例,隨便賞,豈不鬧笑話,明天怎麼見二奶奶。

她不想出錯。

探春繼續讓她說往年舊例,結果吳新登媳婦說忘了,要看得去查檔案。

這一下子探春就怒了,發了飈。

她直接指出:你以前在鳳姐那辦事也是這麼辦嗎?要是以前也這麼辦,那就是鳳姐姐還不夠厲害。

直接指出了吳新登媳婦的險惡用心,就是欺她年輕。

吳新登媳婦是辦事娘子裡有臉面的一個,打壓了這樣一個人物,別人也就不敢做耗了。

這場戲看似平淡,其實內裡勁頭很大。棋差一招,探春這家就管不起來。

她做得很好。

新官上任,頭三把火如果沒燒起來,以後想再立威,真的很難。殺雞給猴看這個效果是很好的。

所以能當一把手的人,必須得有脾氣,沒脾氣當不好。

人性如此,看人下菜碟,欺軟怕硬,這都改不了。

最後探春按照慣例,把趙姨娘弟弟的喪葬費發送了二十兩銀子,把李紈想做人情的心也打擊回去。其實是以身作了則。

當領導無私很重要,一個私心重的人,再怎麼能幹,也會被掣肘。無私就無畏。無私而又能幹的人,能成大事業。

這是探春能幹的地方。

可是趙姨娘不理解。《紅樓夢》裡趙姨娘就是個蠢貨,她應該知道這是女兒在立威,應該給與配合。女兒好了,她也就好。可惜她不明白這道理。

她非把女兒拉下泥潭,讓女兒跟她一起在泥潭待著。

緊接著她又來哭哭鬧鬧了,罵探春太無情,不照顧自己的親舅舅。

一個人剛當上領導,自己親人就出來要求徇私,你讓這領導還怎麼當。

所以探春和趙姨娘打了很激烈的一場架。說了一些過分的話,說她不認趙國基這個舅舅。

探春的無情之語都是在這種特殊情況下說的,那些批判探春的人,也要看看事情的背景。

打到最後,探春哭了,哭得很傷心,是恨自己親娘不通人事。

我們都喜歡隨性生活的人,這種人真,可是行走社會,理性冷靜,敢對情說不,敢對親說不,是保證自己把日子過好的根本。

被道德綁架,被人情限制,唯唯諾諾,最後也不會有什麼出息。

哪一場改革沒有陣痛。

敏探春興利除宿弊,陣痛就是拿自己的親媽開刀。這前進的路上,伴著眼淚。

後半部,還有探春的一場濃墨重彩戲,比這一場還要過癮。

王夫人抄撿大觀園,大觀園的女孩子個個逆來順受,只有她敢反抗。

這跟她前一次理家樹立起來的威望有關。理家一節,已經告訴大家她不是好惹的了。

她非常反感抄撿,認為這是敗家的前兆。她對這個家感情很深,不希望自疑自亂,所以她很心痛。

探春在那場戲裡,比管家那場戲還要厲害。針鋒相對,一句不饒地刺激鳳姐。丫鬟們被抄撿,別的小姐都只能看著,她攔著,說我的丫鬟要是賊,我就是賊頭。丫鬟偷的東西都在我這收著。要搜搜我,不許搜丫鬟。

這是有擔當的體現。

當領導就要有擔當,對下屬要愛護。

別人懷疑自己的下人,主人躲一邊去了,任由別人作踐,以後怎麼讓下人再追隨。

下人的錯就是自己的錯,下人的罰都自己擔著,這是一個領導的風範。

生活中很多領導做不到這一點,有便宜往前跑,出了事往後縮,遇見這樣的領導你千萬要拿個心眼。

一個不護犢子的領導,以後也不會得到下屬衛護。

護犢子還是其次,她對自己人抄撿自家人這事深惡痛絕。所以她一步步引著挑事的始作俑者暴露自己。

整場事件,禍患之人就是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那老太太也有點蠢,被探春劈頭蓋臉排揎了一陣之後,終於逮住她犯了錯誤。

探春不讓搜丫鬟,可以搜她。

(王善保家的竟然)越眾向前拉起探春衣襟。故意一掀,嘻嘻一笑道,『連姑娘身上我都翻了,果然沒有什麼。』

鳳姐見她這樣,忙說,媽媽走罷,別瘋瘋癲癲的了。一語未了,只聽「啪」的一聲,王家的臉上早著了探春一掌。

這是打響大觀園的一掌(白先勇語)。

我讓你搜,不代表你真能搜。我是小姐,你竟然還懷疑小姐是賊。這家是我的,我是主人,奴才敢懷疑主人做賊,你亂了規矩了。

這是《紅樓夢》裡最動聽的一個耳光聲。這耳光讓人解恨,讓人讚賞,讓人欣慰。

我們看小說,如果看一個好人老是被欺負,是會十分生氣的。生活已經如此艱難,還要到文學作品裡去受虐,那是受虐狂。

寫作寫到讓人生氣的事情,差不多的時候,得讓讀者喘口氣。不然讀者憋死了。

曹雪芹讓探春幫我們舒口氣。

探春這人就是太聰明了,聰明還敢幹。一個嬌小姐,因為一個耳光,形象一下子立起來了,高大無比。

誰說女子不如男,至少在這裡,探春就比賈寶玉強。

賈寶玉是儒家系統裡的低能兒,他的晴雯走了,他就只會哭。

探春才是儒家系統裡的高能人,只是她錯投了女胎。

賈寶玉是佛系人,有佛心的人一般不厲害。最厲害的還算儒家系統的人。儒家的進取精神,一直是這個社會前進的動力。

但儒家系統的人又容易俗,探春也不俗。

她的不俗,看她的屋子就知道了。劉姥姥一進大觀園,把各個姑娘的屋子都逛了。屋子表現了姑娘的情趣。

三間房子通著,不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岸上壘著各種名人法帖,並十方寶硯臺...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鬥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地一囊水晶球的白菊..

她的屋子整體是闊朗之氣。屋子裡什麼都是大的,也什麼都是大氣的。像男孩子的屋子。

探春要真是男孩子,出得府去,真的能幹一番大事業。

探春除了厲害,聰明,有擔當,她也是個善良的人。

邢岫煙寄居賈家,身上衣服非常寒酸,幫她的人一共三個。一個是寶釵,一個是鳳姐,一個就是探春。

寶釵幫她,難脫一點功利的嫌疑。鳳姐這裡也是值得讚賞,她那人,只要不與她爭利,不動她男人,也有良善的一面。只有探春一個人幫她毫無私心,她給了邢岫煙一個玉佩佩著。

她沒任何必要拉攏一個窮親戚,她幫她,完全是一片慈心。

探春也是有情趣有才華的人

大觀園的海棠詩社就是探春發心建起來的。論才,她雖然不如寶釵黛玉湘雲,在賈家姑娘裡,也是佼佼者。

她平時喜歡柳枝編的小籃子,喜歡整竹子根摳的香盒。

這種小情趣,很像黛玉。

探春這人,論慈心,王熙鳳和她沒法比,論情趣,寶釵和她沒法比。論大氣磅礴,林黛玉和她沒法比。論精明能幹,史湘雲沒法和她比。

都說寶釵是個頂頂聰明的治家之人。可這人太無趣了。寶釵的屋子素得跟雪洞一般。她就跟個假人一樣。

古語云,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交,以其無真氣也。

她最大的悲哀是本有高端到頂的才華,卻偏偏把自己拗成素淡之人。

所以我說,大觀園的姑娘們,老了以後能成為賈母的就只有探春一個。賈母也和探春一樣,兼具理性和感性兩種特質。理性起來,七竅玲瓏,感性的時候,像個孩子,像個散仙兒。

到老還有赤子之心。

探春最後遠嫁,這是後四十回的事,到底是什麼情景,已經不可考。

但我很喜歡電視劇版對探春的處理,最後,她和趙姨娘還是達成了和解。

清明涕送,江邊遠望,探春回眸,一排排家人,個個淚眼婆娑。

在那一排家人裡,有自己的親媽,她哭得比別人傷心。她們對望一眼,前嫌盡棄。

我不喜歡高鶚版的處理。高鶚版本,探春遠嫁的時候,趙姨娘說:

我這個丫頭在家裡忒瞧不起我,我何從還是個娘,比她的丫頭還不濟.如今老爺接了去(指遠嫁),我倒乾淨.只願她像迎丫頭似的,我也趁趁願。

這不符合人性,再怎麼著也是親生女兒,再多的嫌隙,在這種生離死別的時候,也會瓦解。

何況她們之間也並沒什麼深仇大怨。探春只是表面上對親媽冷酷罷了,內心裡,不會完全無情。

曹雪芹從來不寫扁平人物,一個人有很多面,每一面都合情理,每一面他都給予理解。

這是個真正寬容到慈悲的作家。

一個對很遠的窮親戚都懂得照拂的人,怎會對親媽完全無情,那畢竟是她的來處。

電視劇版本的探春遠嫁,拍得非常好,我看一次哭一次。

你們也看看?


相關焦點

  • 紅樓夢:有一個糟糕的媽怎麼辦
    探春是庶出,本就地位不高,有這麼一個不爭氣的媽,嚴重拉後腿。這樣的媽,如果跟她保持一致,那就一個下場,跟她媽一樣被人嫌棄,深陷泥潭。探春遠親媽,近王夫人,是無奈地丟卒保車。客觀說,這是明智的辦法。我們評判一個人,如果站在她的立場,你有更好的出路給她她沒選擇,那是她比你差。
  • 探春:庶出女兒的生存空間
    第55回,探春協理榮國府。趙姨娘來生事。趙姨娘說「太太疼你,你越發該拉扯拉扯我們。」探春回道「哪一個主子不疼出力得用的人,哪一個好人用人拉扯的?誰家姑娘們拉扯奴才了?」這便是探春,低頭有勇氣,抬頭有底氣。 禮教的一把刀是從父母子女身上互相砍起的。表面上是探春砍斷了母女情分,實際上擺正了她和趙姨娘彼此的位置,對雙方都是有好處的。 探春理家,就是王夫人對她的認可和嘉賞。王夫人不愛管事,卻會用人。她看上的鳳姐、探春、寶釵、襲人,都是拿得住人的。
  • 賈探春嫁了孫紹祖 20 不語婷婷日又昏
    就算孫家要鬧,大不了我再認一個孫家孩子,好歹一邊一個。」 薛寶釵點頭道:「你這主意不錯。便是孫家要鬧,叫璉二哥出面幫你料理就是了。再不然,蝌兒也能幫個忙。等蝌兒從大同回來,我便給你送信。然後就要趕著給他操持婚事了。」 探春亦點頭道:「如此多謝寶姐姐了。這卻也好,邢姑娘也是個可憐的,琴妹妹嫁了,薛二爺也可以趕緊娶妻了。」
  • 探春是賈寶玉的一面鏡子
    那麼,把描寫探春的一些細節,和描寫寶玉的一些細節對照起來看,作者設置這些細節的目的就一下子就清楚了。我們來看第四十一回,「怡紅院劫遇母蝗蟲」。作者讓劉姥姥參觀兩個人的住處,一個是探春的,一個是黛玉的。雖然這話是勸慰剛剛和芳官等人打完架、還在氣頭兒上的趙姨娘的,卻也是探春的心裡話。所以當艾官悄悄在探春面前告夏媽的狀時,說趙姨娘和芳官等人打架,就是夏媽挑唆的,「探春聽了,雖知情弊,亦料定她們皆是一黨,本皆淘氣異常,便只答應,也不肯據此為實。」
  • 探春的那一掌
    事實上,文本很清楚,老王家的還真是沒有絲毫拿探春取笑兒的意思。作者明明告訴我們,「今見探春如此,只當是探春認真單惱鳳姐,與她們無幹。他便要趁勢作臉獻好」。可見她是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正趕上探春滿肚子怒氣無處可撒,老王家的恰好給了探春一個極好的出氣口。客觀地分析一下事情的經過,探春確實有點強詞奪理。
  • 賈探春
    趙姨娘還想在自己生的女兒探春身上刷存在感。 探春有主見,儒家那一套宗法思想深入骨髓。 她可不似賈環那般任由趙姨娘擺布。趙姨娘在親生女兒這裡屢屢受挫,更加不甘,越發找事。 用探春的話說就是:隔個三五日,姨娘必定找個由頭,故意嚷嚷起來,表白表白,唯恐別人不知道我是姨娘養的!
  • 探春的生日問題小匯
    作者:書園探夢 賈探春的生日是《紅樓夢》中一個難點,牽涉到對第七十回文本的理解。如果屬於前者,探春的壽日是在三月初二,如果後者,探春壽日則在三月初三。從文本看,「明日飯後,齊集瀟湘館」是大家約定的內容說法更文通字順,探春壽日是三月初二更顯得合理,但接著又出來一個新的爭議點,就是壽日是否生日,提出壽日是生日前面一天的說法,就筆者所知,此說早已存在,但究竟誰最早提及此點,還有待日後檢索發掘,筆者系統看到全面把此點和探春生日聯繫的文章是夕四少的《探春生日到底是哪一天?
  • 探春一個庶出的女孩,為什麼賈府上下,都不敢招惹
    第四,隨說探春的生母是趙姨娘,賈府上下都不待見她,但是有一個人看得起她,那就是賈政,如果不是賈政的緣故,為什麼趙姨娘這麼作,賈府依然還有她的位置,所以趙姨娘搞定了賈政,那麼探春、賈環,隱性地位自然就不會低,這就是愛屋及烏的道理
  • 《紅樓夢》探春是哪國王妃?
    2.放風箏,探春的鳳凰風箏暗喻她是王妃。古代人常把皇帝認為是龍,皇后認為是鳳。探春放風箏時,放了一個大鳳凰風箏。這個鳳凰寓意她是皇妃或者王妃。賈探春遠嫁成為王妃已經成為大多數人的共識。那麼探春這個王妃是國內王妃,還是海外番邦王妃呢?自然是海外王妃。
  • 《紅樓夢》裡,賈探春為什麼要辦詩社?是為了她的親哥哥賈寶玉?
    寶玉和探春倒是親兄妹,哪怕不是一個媽,也是親兄妹,而且,從小一起在祖母那裡長大,可是他們的關係,很疏遠。 寶玉不知道探春最忌諱嫡庶嗎?可是他其實暗示了,意思是趙姨娘不樂意你接近我,急得探春表態,眼裡只認老爺和太太,什麼偏的庶出的,一概不知。 寶玉這是拒絕了探春再給他做鞋。
  • 《紅樓夢》中探春的一巴掌,讓人看得好爽!
    文:夕又(讀史專欄作者)探春,作為賈府三豔裡出類拔萃的一個,一直被很多紅迷喜歡,很多人對她的評價甚至在釵黛湘鳳之上。在那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講究尊卑有序,嫡子女和庶出的子女,表面上都是主子,在人們的心裡卻還是有很大的分別。鳳姐曾感嘆探春「命薄,沒有託生在太太肚子裡」,還做出了解釋「雖然庶出一樣,女兒卻比不得男人,將來攀親時,如今有一種輕狂人,先要打聽姑娘是正出是庶出,多有為庶出不要的」。鳳姐的擔心不無道理。同樣是當家人賈政的兒子,寶玉和賈環在家的地位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 紅樓夢:賈探春姓名探秘
    而曹雪芹賦予賈探春的名字和別號就體現出她獨特的個性色彩。賈探春的名字中有一個「探」字,寓意了它是一個充滿探索精神和開拓精神的人。大觀園裡,是賈探春發起成立了大觀園海棠詩社。在送給賈寶玉的花箋裡,她寫下「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鬚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餘脂粉」這樣的佳句。這體現出她風雅不俗的情懷和不讓鬚眉的氣魄。
  • 賈探春及其悲劇分析
    芭蕉直立高大,體態粗獷瀟灑,但蕉葉卻碧翠玲瓏,最符合探春之形象:有秋風之颯爽,兼詩情之雅致。入住大觀園後,探春居於秋爽齋,第四十回有探春閨房的布置描寫:「探春素喜闊朗,這三間屋子並不曾隔斷。當地放著一張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著各種名人法帖,並數十方寶硯,各色筆筒,筆海內插的筆如樹林一般。那一邊設著鬥大的一個汝窯花囊,插著滿滿的一囊水晶球兒的白菊。
  • 探春和王夫人感情不怎麼樣,為何出嫁的時候那一聲「娘」那麼真情
    王夫人作為一個母親,她肯定是有很多遺憾的,她自己可只撫養過賈珠,但是賈珠偏偏早逝,接著元春進宮,賈政又對她很冷淡,王夫人心裡不好過。偏生這個時候專寵的趙姨娘還生了個粉妝玉琢的小女兒探春,王夫人作為嫡母,理所當然要把她抱過來養在膝下,一來不至於讓新寵趙姨娘太得意,二來可以撫慰自己內心的孤寂。
  • 品仙茶 說探春
    雖然少了一些往年的熱鬧,但「有失必有得」,一下子多了不少屬於自己的閒暇時間,也未嘗不是一件樂事!這不,近日,我就品到了一杯「看得到卻喝不著」的仙茶。想必各位都記得,在《紅樓夢》的第五回中,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警幻仙子的丫鬟給寶玉端上了一杯茶——「此茶出在放春山遣香洞,又以仙花靈葉上所帶之宿露而烹,名曰『千紅一窟』」。
  • 迎春被欺負,探春挺身而出,生母被丫頭打罵,探春為啥勸她忍忍?
    賈母有了錯誤,只有她敢站出來指正;王熙鳳做的不好,她也直接衝著發火;王夫人命人查抄大觀園,她也敢公然抗爭。 自從邢姑娘來了,太太吩咐一個月省出一兩銀子與舅太太送去,這裡添了邢姑娘的使用,反少了一兩銀子……哪兒不是我們供給?誰又要去,不過大家將就些罷了,算到今日,少說些,也有三十兩了,我們這一項豈不是白填了?」
  • 迎春、探春、雲南黃素馨——黃馨三姐妹,識別有妙招
    它們就像是同生在賈府中的賈迎春和賈探春一樣,都是大家閨秀,彼此之間,既相似,亦有不同。(迎春:六瓣的黃色花朵)(小樓前花圃中一大叢蔓延成片的探春)探春是纏繞狀半常綠灌木,幼枝有稜角,枝葉互生,三出複葉與單葉混生,小葉片近橢圓狀卵形,花冠黃色五裂,漿果橢圓形,花期5月,果期9月。
  • 唉,遇到了一個「媽寶男」,我該怎麼辦?
    有一個很古老的問題,那就是「女朋友和媽媽同時掉進水裡,你先救誰?」雖然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難倒了不少男人。當然了,女生們問出這樣的問題,也不是沒有道理。而她們之所以糾結自己與未來婆婆在男友心中的地位,是因為她們有時候真的害怕自己被「欺負」。
  • 探春鳳姐雅俗之分別,關鍵在心術,在有沒有學問提著
    賈府百年的歷史被壓縮到一個短暫的時間之內,濃縮在四姐妹的生命之中。從元春的榮耀開端,迎春的軟弱無力,到探春和惜春的一聲嘆息,令人頓生無限感慨。*文章節選自《入世與離塵:一塊石頭的遊記》(王博 著 三聯書店2020-6)。
  • 不枉此生賈探春
    逐漸長成的她,深後又經常冒出一個拎不清的趙姨娘與猥瑣不上進的親弟,時不時她拉後腿,她就算有十分的好,也顯不出了。在這種環境裡,她知道,唯有自尊自重,才是她在賈府的立足之本。她因此而得到了嫡母王夫人的認可——慢慢地培養她。後來,就連平素最是掐尖要強的王熙鳳都誇她:「好,好,好,好個三姑娘!我說她不錯。只可惜她命薄,沒託生在太太肚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