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海街日記》中的大姐,也是《白夜行》中的惡女

2021-01-08 貓格瓦拉

問身邊的朋友,綾瀨遙是誰?可能好多人都對不上號,但只要你喜歡看日影或日劇,就不會對「奶遙」陌生。

觀眾們對她熟悉的無非是《白夜行》、《仁醫》、《海街日記》等影視作品中精彩的演出,但近年來貌似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反而是她代言的某化妝品了,而並非是某部影視作品了。

其實,她演藝道路的經歷也非一帆風順,儘管也算少年成名,之後也算一路坦途,但新生代的迅速崛起也令她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她也意識到是準備重新出發的時候了,那些她曾經帶給我們感動的作品和現在她要做的也許都是她所擁有的「武器」,不僅僅是她的美貌。

純:一鳴驚人

1985年出生的她,15歲時就參加新人選拔並獲得「審查員特別獎」後踏入演藝界。大家熟悉的石原裡美、深田恭子也曾參加過這個選拔,並各自獲得了最高獎。

關鍵詞:清純女孩代表作:《在世界中心呼喚愛》(2004年)

《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改編自著名青春純愛小說,2004年的電影版票房收入高達85億日元,片中長澤雅美飾演的角色也被綾瀨遙在隨後播出的電視劇版中演繹,並因此獲得了日劇學院賞的最佳女配角。那時她才19歲,電視劇也獲得了15.9%的高收視率,國內評分:8.3。

惡:迅速竄紅

實話說,她雖然擁有美貌,但面相上看還是偏於成熟,這也一方面妨礙了她演繹青春純愛劇中的小清新小可愛角色,所幸,她及時轉型了。

關鍵詞:惡女代表作:《白夜行》(2006年)

東野圭吾的知名小說《白夜行》,日韓的三版中以06年的11集日劇版一直被奉為經典(國內評分:8.3)。她所飾演的唐澤雪穗不僅令她再度獲得日劇學院賞的最佳女配角,更是她迅速走紅的契機。劇中她將一個兼具美貌、冷酷和神秘的複雜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亦是將異於普通的「惡女」角色發揮到極限,也成為了她個人最具代表性的角色之一。

呆:進擊治癒

也許是因為「白夜行」本身的知名度,東野圭吾這個IP在中國的影響力,令許多中國觀眾對她的印象都停留在她飾演的唐澤雪穗時期。實際上,綾瀨遙本身大咧爽快的個性,造就了她是位「治癒系的天然呆美少女」。

關鍵詞:天然呆代表作:《螢之光》(2007年)

07年的《螢之光》(國內評分:8.5)中,她就本色出演了不折不扣的宅女形象,也就是所謂的「乾物女」。乾物女在日本是指一群放棄戀愛,對一切事情都覺得麻煩而湊合生活的女性。而綾瀨遙「呆呆」的演繹和那沒有侵略性的美貌無一不是令人忍俊不禁或心生憐愛。另外,在日本綜藝節目中她亦是以「天然呆」著稱,多麼可愛、多麼治癒!

亂:迷茫瓶頸

一種角色演繹久了,就要有變化才行。她的「治癒系」之路也隨著08年的《鹿男與美麗的奈良》的收視不理想而終結了,進而進入了瓶頸期,也不情願地改走了日本女星很常見的一條路——給知名男星做配角。

關鍵詞:無突破代表作:《腦神探》(2009年)、《仁醫》(2010年)

她搭檔巨星木村拓哉的《腦神探》(國內評分:7.9)中,作為木村助手的她,並沒有演繹出之前的「精氣神」,更像是一個擺設的花瓶,儘管劇集的收視依然堅挺。也如之後與大澤隆夫合作的奇幻劇《仁醫》中的角色一樣,儘管同樣以演技又一次奪得了日劇學院賞的最佳女配,劇集也是口碑收視雙豐收都很出色(國內評分:8.9)。但不難看出,綾瀨遙已顯頹態,沒有大突破,這也許是每個演員都要經歷的階段吧。

醒:風雲再起

儘管遭遇瓶頸,但09-11年間在諸如《螢之光2》、《仁醫 完結篇》、《巨乳排球》、《豐臣公主》等等影視作品中的出演,不僅也給她帶來了五六個獎項,也令她的曝光度和國民好感度倍增,事業的轉機也在悄悄地逼近。

關鍵詞:大女主代表作:《八重之櫻》(2013年)

大河劇《八重之櫻》(國內評分:7.4)可以說是她演藝事業的重要轉折點,她飾演被稱作「日本的南丁格爾」、「江戶時代的聖女貞德」的新島八重。既要表現出日本傳統女性的各種品質,又不能將現代女性的獨立自強放下,而綾瀨遙做到了!也許這是老天給她的一個禮物,正是11年日本福島大地震之後,才將《八重之櫻》改為大河劇的。要知道在日本能出演大河劇對於演員來說,是對演技和人氣的充分證明,尤其是主演。憑藉此劇,綾瀨遙也在30歲前成功找到了新的角色路線:剛柔並濟、隱忍但不失個性的獨立女性。

火:炙手可熱

《八重之櫻》成功迎來第二春後,她擔綱主演的作品也開始增多了,而真正爆火的則是15年的《海街日記》,是枝裕和的這部影片不僅獲得了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亞洲電影大獎、日本電影學院獎等諸多獎項的提名,更是被中國觀眾稱為生活美學的讚歌(國內評分:8.6)。

關鍵詞:大姐代表作:《海街日記》(2015年)

片中她飾演家中的大姐,在父母相繼出走、祖母去世之後,承擔起了照顧妹妹們的責任,還因此放棄了追求自己幸福的機會。同樣是「柔中帶剛」的女性形象,與大河劇簡單直接的表達方式不同,是枝裕和的電影用更加克制卻細膩的筆法塑造了大姐這個人物,也令她的這條新角色路線得以貫徹。

坎城紅毯上

尋:重新出發

由於她幾部作品的出色表現,有著「日本春晚」之稱的紅白歌會也請她於13和15年擔任主持。但也許是上天的考驗吧,近年來她似乎又一次偏離了軌道,走入了低谷。

16年,由17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石黑一雄的小說改編的劇集《別讓我走》(國內評分:8.0),本身的複製人題材極具看點,但由於過於沉重的題材令收視率慘敗,加上當時石黑一雄還沒獲獎,這也令主演的她頗受打擊。

之後的《高臺家的成員》、《精靈守護者》、《本能寺酒店》、《太太要小心輕放》,甚至2月才播出的《今夜在浪漫劇場》相對於之前她的作品,都缺乏話題度、精緻的故事設定以及豐富的角色設定。

也許對於綾瀨遙來說,真的到了「重新出發」的時候了。33歲,對於一個演員來說並不算歲數大,但新生代小花的進入戰場無疑令「老一輩戲骨」的戲路收到衝擊,再出發一定要再拓寬戲路(其實她的戲路算很廣的了),另外也要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會了。

祝福擁有美貌和演技的你,早日找到新的方向、新的武器!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方式轉載,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夏帆主演的《海街日記》中,她是最可憐的那一個
    《海街日記》這部劇是來自日本的,很多人可能沒有看過,也沒有聽說過,但是這部劇我自己已經反覆觀看無數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覺,尤其是當配樂響起的時候,內心就特別寧靜,這部劇是綾瀨遙、長澤雅美、夏帆、廣瀨鈴主演的,在這部劇中,夏帆飾演的三妹才是最可憐的那一個夏帆飾演的三妹名字叫香田千佳
  • 海街日記 是枝裕和君的少女日記
    就我個人而言,除了平和卻堅定的三觀,最喜歡是枝裕和的地方還在於他把劇作的巧合編織得和生活的狗血一樣縝密自然,所有的梗埋藏時不露痕跡,揭蓋時大方從容。比如我一直因為大姐幸的堅韌善良,忽略了她至少名義上和她父親一樣也是家庭的破壞者,幸一直寬慰小妹玲的「沒有人有錯」,或許是她從內心開解、寬慰自己的理由。有趣的是,順著「沒有人有錯」這句話,伴著執拗母親的登場、玲見或其中的溫馨回憶,讓電影中未露面的父親從拋妻棄子的形象中逐漸洗白,讓人得出結論:生活可真的不是非黑即白容易評判的事情。
  • 竹溪悅讀 | 《海街日記》
    《海街日記1:蟬鳴停歇時》內容簡介:早晨醒來,三姐妹中的二姐佳乃收到父親的死訊。因父母離異而久未與父親見面的佳乃,對父親的去世毫無感覺,卻要以女兒的身份參加追悼會。葬禮上,三姐妹見到了素未謀面的異母妹妹淺野鈴。出於血緣的親近感,大姐臨走前邀請了無依無靠的鈴到家裡一起生活。
  • 海街日記,美的像少女
    《海街日記》改編自漫畫家吉田秋生的代表作《海街diary》,講述的是住在鎌倉的香田家三姐妹,在父親去世之後,與同父異母的妹妹淺野鈴在同一屋簷下生活的故事
  • 光影人生 | 海街日記,少女的日記
    如果說《如父如子》探討的是不同血緣之間的家庭關係,那麼《海街日記》思考的是在同一個家庭血脈之中的親情形成。《海街日記》在一場葬禮父親去世中開始,又在一場葬禮海貓食堂的二宮阿姨去世中結束,中間穿插了一場外婆的七周年忌、以及姐妹們在老屋外婆遺像前祭拜,可以說,死亡籠罩著《海街日記》。死亡意味著消逝,死亡也意味著重生。
  • 《海街日記》哪個小姐姐才是你的最愛呢
    電影《海街日記》大姐:香田幸。如父母一般照顧著家裡的妹妹們,性格穩重,堅強。演員:綾瀨遙。《海街日記》劇照看過她演的《我的機器人女友》和《螢之光》,簡直無法想像,這麼萌的妹子為什麼會演大姐。《螢之光》然而,綾瀨遙不光是有顏,演技也是棒棒噠,看完她演的大姐後我也是無話可說。二姐:香田佳乃。大概是一枚二貨吧。愛喝酒,丟三落四,怕蟑螂。演員:長澤雅美。
  • 訪談:《海街日記》綾瀨遙
    INTERVIEW:綾瀨遙那一刻,心緒被莫名觸動綾瀨遙,在電影《海街日記》中飾演香田家四姐妹的大姐幸
  • 日本電影:海街日記
    128分鐘導演:是枝裕和主演:綾瀨遙 長澤雅美 夏帆 廣瀨絲絲 大竹忍  劇 情 介 紹: __________‍       在這部海街日記中過早負擔起家庭重擔的大姐香田幸,盡心努力照應著兩個妹妹佳乃、千佳衰弱生長。這一天,父親謝世的音訊傳到姐妹手中。她們結伴而行加入了父親的葬禮,並且結識了從未謀面的異母妹妹淺野鈴。興許是血緣中的親熱之感,幸在臨行前邀請鈴搬來鎌倉同住。未過多久,抱著對姐姐們的嚮往,鈴邁入了父親曾經生涯過的房子。四季流轉,姐妹們的故事悄然演出。
  • 她和她們的四季——《海街日記》觀後感
    最早知道《海街日記》這部影片是在B站上看到的一個視頻剪輯,穿著校服的少女坐在自行車後座,張開雙臂擁抱櫻花組成的天空,突然覺得這就是青春啊。然後知道了片段來源,而恰巧有朋友推薦,於是便抓住一次觀影機會看了這部《海街日記》。看電影前有大致搜過影片相關,影片是根據漫畫改編,而導演是枝裕和是以拍攝類似的治癒影片出名的,所以在電影的劇情和表現力方面不會跑偏。
  • 鎌倉親情故事 | 海街日記
    這句話是導演是枝裕和在接受《佳片有約》採訪時所談到創作《海街日記》的初衷。2016年,他憑藉《海街日記》獲得了第39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導演獎,入圍了最佳編劇的提名。《海街日記》當年在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中上映之後,更是獲得了觀眾選擇獎,成為了那年電影節中最受歡迎的電影之一。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不止於家,四季更迭中感受海街的生命力
    於是,相較於以往諸如《無人知曉》《步履不停》等極具是枝裕和特色的家庭電影,《海街日記》向我們呈現了更寬廣、更全面的敘事視角和「生命」主題。無論是基於對原作漫畫的尊重,還是出於是枝裕和對「職人」電影的更深理解,《海街日記》中我們看到了更廣闊的「城市」和「時間」格局。
  • 海街日記裡的鎌倉
    海街日記是導演2015年的新作,講的是四姐妹在鎌倉生活的日常,改編自吉田秋生的漫畫,據說吉田秋生覺得唯有是枝裕和才能真的拍出鎌倉一年四季的美。看完電影之後我就毫無猶豫地把鎌倉加入了這次日本之行的日程中。其實之前去過鎌倉一次,當時是去追尋灌籃高手那個著名的平交道,這次則是見識了海街日記裡的冬日鎌倉,被美翻了!
  • 《海街日記》:愛和親情的責任!
    《海街日記》是一部具有清新氣息的日本文藝片,它更像是一本鎖滿了少女情懷的日記,講述著四個姐妹的生活。老房子,大海,浪花,少女,風景如畫,煙花迷人,一種溫情而感人的氣息,在電影中慢慢流淌。這也是一部是枝裕和的電影,獲得了影迷的追捧和喜愛。
  • 在《海街日記》裡,我看到了人生很值得
    最近天氣開始熱了起來,於是我又把《海街日記》找出來看了一遍,好吧,其實這部會常常復刷。網絡上對這部電影的褒貶不一,先說我的觀點,我是很喜歡的。有網友評論,不管是對比04年發人深省的《無人知曉》,還是前兩年引起大量討論的《小偷家族》,是枝裕和的《海街日記》怎麼看都是一部很平淡的作品。平淡確實是平淡,但是後勁卻是很足。
  • 在<海街日記>中「觀看」喪失、「講述」聯結
    下周四,《海街日記》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藝術影院重映。忘記搶票時間的我,失去了與是枝裕和在影院相見的機會。最近,剛好收到了一篇關於是枝裕和的稿件,感受到了一份關於文字的心動感。希望你會喜歡今日的作者:小王在《海街日記》中「觀看」喪失、「講述」聯結
  • 是枝裕和《海街日記》,她們比花美
    豆瓣上有人在大導演枝裕和的電影《海街日記》下面留言。 我的人生夢想就是:娶大姐為妻,跟二姐做情人,有一個三姐那樣的朋友,再生一個四妹那樣的女兒。 想得美,但只是想想都有點小激動呢。
  • 海街日記 | 鎌倉宇宙打卡指南
    巧合的是,今年也是第二次刷到是枝裕和這個名字,上回正是好評如潮的《小偷家族》。當《海街日記》國內版的編輯聯繫我,希望幫忙推廣這本曾被是枝裕和改編為電影,舞臺設定在鎌倉的漫畫時,我不由自主就同意了。當然吉田秋生的畫風並不異常,但漫畫的內容足夠文藝,以實地為出發點的創作,也十分有趣,漫畫第一冊末尾甚至附上了一份海街日記的周邊地圖。
  • 暑假薦片 |《海街日記》:人間有味是清歡
    大姐用一瓶青梅酒,消弭了對母親十多年的怨念;小鈴吃到沙丁魚吐司,回想起爸爸經常給她做的情景。 漢代的《古詩十九首》裡有一句話: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海街日記》的每一餐飯,都仿佛是對此的詮釋。 位於海邊的海貓食堂承載著姐妹幾人的共同回憶。老闆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婆婆,姐妹們是吃著她做的飯菜長大的,溫柔又治癒。
  • 《海街日記》:是枝裕和平淡如水下鏡頭下的歲月靜好
    對於日本這位導演,他的作品總是以展現現代社會家庭中的溫馨主題為主,對他的作品大家可能更熟悉曾獲得金棕櫚獎的《小偷家族》,不過我卻對《海街日記》情有獨鍾。《海街日記》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情節,有的只是四個姐妹相依為命的日常生活,平淡的就如同我們每天記錄的日記一般,沒有大事發現,但卻是最真實的生活,這也是為什麼電影叫《海街日記》的原因。
  • 等了兩年半,《海街日記》原著漫畫終於面世!
    」事實上,這也成了電影《海街日記》的名場面。 一開始,漫畫製作權並不在是枝裕和手中,但他依然執著地作為讀者看著連載中的漫畫,一邊看一邊構思。不久後,被告知製作權被放棄了,是枝裕和熱情高漲,就想一口氣把腦子裡的東西弄出來。 在漫畫的所有登場人物中,是枝裕和還特別提到了四姐妹中的大姐「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