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封神演義的原著,大家都會發現一個很顯著的問題,從一開始,東海龍王敖光,三太子敖丙,更甚至夜叉李艮都沒有找哪吒的麻煩。
倒是哪吒嫌天氣炎熱,到河邊遊玩,然後拿混天綾攪動河水,晃的龍宮不得安寧,這才有夜叉李艮上岸查看情況。
原文描述,夜叉分水,大叫曰:「那孩子將甚麼作怪東西,把河水映紅,宮殿搖動?」哪吒回頭一看,見水底一物,面如藍靛,發似硃砂,巨口獠牙,手持大斧。哪吒曰:「你那畜生,是個甚麼東西,也說話?」
據原文描述,夜叉李艮上岸只是詢問哪吒什麼情況,幹嘛搖晃我水晶宮。
但哪吒卻出口罵人畜生。雖然夜叉確實是畜生,但別人醜你也不能罵別人醜吧。
所以,這就顯示出哪吒沒有教養。
之後,當然一言不合哪吒打死了夜叉。
後來敖丙上岸查看情況,這套路和李艮一樣,他也被哪吒打死,並剝皮抽筋。
當然,敖丙雖然是龍,但在哪吒眼裡也是個畜生,就好像人吃豬牛羊肉一樣。哪吒並沒有什麼罪惡感。
之後,便是東海龍王敖光上天告御狀。但是在此過程中,太乙真人又給哪吒畫了隱身符,讓他到天庭門口暴打龍王敖光。
直到後來,四海龍王以李靖夫婦的性命要挾哪吒,哪吒這才削骨還父削肉還母而死。
當然,很多電視劇以及電影的改編,都把哪吒塑造成了一個為民除害才殺龍的好形象,其實最慘的還是夜叉李艮和三太子敖丙,他們兩個招誰惹誰了,無端端坐在家中,就仿佛被人高空拋物一樣的,來了個禍從天降。
封神演義裡的哪吒,許多人說他攪動龍宮是無意,殺了敖丙和夜叉是他們不經打,暴打龍王敖光是因為哪吒是伐紂先行官,不能出任何事,所以要阻止敖光告御狀。所以哪吒做這些事都是有理由的。他不該死。
那麼哪吒究竟該不該死呢?
哪吒該死,因為他犯了錯。
俗話說殺人償命,哪吒打死了夜叉和敖丙,這是連殺兩條命。這就已經該死了,而且殺人之後性質特別惡劣,還把敖丙剝皮抽筋。
這是哪吒的該死之處。
但我們看到了哪吒的惡劣之外,還要看到造成這種惡果發生的原因。
哪吒是個熊孩子不假,但如果他沒有混天綾和乾坤圈呢?
沒有法寶,他就是去洗個澡,不會晃動龍宮,也不會打死敖丙。
再者,夜叉跟哪吒見面是好好說話,而哪吒罵他,可以說是哪吒挑事,缺乏教養。養不教父之過,這跟李靖夫婦的教育有很大關係。
龍王上天告御狀,太乙真人不是好言相勸,讓哪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然後去道歉賠償,反倒還慫恿哪吒去打人。
很顯然,造成哪吒最終被逼死亡的結果,跟哪吒父母和師傅太乙真人有很大的關係。
哪吒該死,可我們更要看到,哪吒被逼死亡結果後隱藏的故事,是太乙真人的慫恿,是李靖夫婦的不聞不問。
小劉侃封神,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