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郭三軍,今年47歲,赫章縣野馬川鎮寨子村村民。 以前我家窮,窮到什麼地步呢,一年算下來,收入只有幾千塊錢。致貧原因有很多,三個孩子讀書的花銷,常年生病的父親的醫藥費,自己和妻子不能外出務工,靠著務農和打零工維持家裡的開銷………還成為了寨子村的貧困戶。
那時候就有一個信念,我不能一直窮下去,2014年,我開始嘗試著改變。 我們農村人一直以來都有養豬的習慣,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說政府培訓養殖技術,便立即報名去參加了養殖技術培訓,回來後開始發展養殖。
當時村裡面有個能繁母豬的項目,我通過這個項目把豬圈建起來就開始養豬,從最開始的五頭開始養起,我知道只要肯吃苦,規模會越來越大的。 2016年,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我和妻子開始了規模化養殖。養殖的豬最少的時候都有30左右頭,最多的時候達到了120多頭,還成為了村裡的養殖大戶。 養豬是非常辛苦的,早上天還沒亮就起了,別人都睡了我還在餵豬、打掃豬圈,有的鄰居看我這麼辛苦就對我說:「老郭啊,少幹一點嘛,錢是掙不完的。」
我對他說:「我家是窮過來的,不幹不行啊,再說了,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只要讓家裡人過上好日子,讓孩子們安心讀書,我就不怕苦。」 2017年,我覺得專門養豬還不夠,又到哲莊鎮阿穴村酒廠學習煮酒的技術,不僅可以靠煮酒增加收入,煮酒的酒糟還能餵豬,降低了養豬的成本。 通過煮酒一天可以掙一百元左右,一年算下來也是三萬多呢,加上養豬,年收入也從2014年的幾千元增加到了如今的幾十萬元,不僅供三個孩子讀書,還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村裡的幹部還誇我是我們村的脫貧典型。很多村民看見我養豬成功後,都說要跟著我幹。
去年,荷包鼓起來後,我新建了一棟三層樓的房子,別人都說我我這是建「別墅」,現在主體已經完成,年底就可以搬進新家了。 未來我打算擴大養殖規模,帶動周邊的老百姓和我一起養豬,讓大家跟著我一起致富。 況婷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星 整理
編輯 徐然
編審 田旻佳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