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哭鬧時家長可以怎麼做?

2020-12-23 七色堇育兒

很多家長說,孩子心情好的時候跟天使一樣,真是可愛;但是當他哭鬧發脾氣時候卻像個小惡魔,講道理沒用,強行鎮壓更是搞得雞飛狗跳,兩敗俱傷。

父母們總是認為孩子有負面情緒就是不好,是孩子的性格差,是做父母的失敗,是孩子對自己的挑戰,覺得時刻都快樂的孩子才好,於是就可能會過度去保護,這些想法使得父母們無法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

正面管教中有個核心工具就是先連接再糾正,也就是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候,父母要先觀察孩子情緒,解決情緒,與孩子連接起來再糾正行為。

想與孩子連接起來,進行情緒引導,可以試試以下步驟:

1.幫助孩子認識情緒。可以通過情緒臉譜,給情緒貼標籤,或情緒繪本等方法來幫助孩子認識每一種情緒的表情和行為是怎樣的。正面管教兒童社會情感課程(SEL)中就是運用體驗式活動,使用情緒臉譜讓孩子認識並用語言表達出生氣是怎樣的,傷心是怎樣的,高興是怎樣的,他們面對這些情緒可以怎麼做。

2.認同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感受,讓孩子知道有各種情緒時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正面管教小工具-《認同感受》的方法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詳細步驟分享,大家有空可以去翻一下。

3.讓孩子學習正確的情緒表達。情緒沒有好壞之分,但表達的情緒行為有,正面管教中有一個3R原則,就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尊重環境,父母要在在這個原則下幫助孩子恰當的發洩和表達情緒,父母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思考一下,怎樣的發洩方式既不傷害自己,也不傷害他人,也不破壞周邊財物影響他人呢?

4.啟發思考,糾正行為。父母與孩子連接後,孩子情緒平復下來,我們還要與孩子進行復盤,啟發孩子去思考,如何去做可以解決問題,父母也可以給出自己的建議,那麼再次出現同樣行為問題的概率就會大大減少。

跟大家分享一個我家的例子,周末的一天,我家孩子自己一個人用積木搭了個很高的塔,叫爸爸過來看的時候,爸爸不小心搞塌了,孩子就哭了起來,爸爸重新幫她搭一個,她還生氣的把爸爸搭的塔給推到了,搞的爸爸也生氣說:「塌了再搭一個不就好了嗎!哭什麼?」我趕緊上前去,抱著孩子說:「爸爸把你的積木塔弄塌了,你很不開心是嗎?」孩子點點頭,我又接著說:「那是你搭了好久才做好的高塔,你還想給媽媽也看看是麼?」孩子這會停下了哭泣,委屈地說:媽媽還沒看到我的塔就塌了。」我說:「那確實很可惜,寶寶能給媽媽搭一個看看麼?」這會孩子的情緒就完全平復下來了,她也接受我的建議了重新搭積木。

孩子從一歲多開始有了自我情感,也開始發展自我情緒調節,但是由於孩子大腦中掌管情緒控制的前額葉皮層尚在發育,要到青年時期才會發展完善,於是父母對於孩子的情緒疏導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父母需要改變自己的觀念,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仔細去觀察了解自己的孩子,平常注意幫助孩子去學習情緒表達,那麼當孩子有情緒時,父母自然就能在最短時間內做出判斷想出最佳解決方式。

相關焦點

  • 孩子總愛哭鬧、發脾氣,比起說教,家長更要懂得讓孩子「共情」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孩子哭鬧、發脾氣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多數家長會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不應該哭鬧,不能亂發脾氣,但是這種說教式的教育,對孩子卻是微乎其微,根本沒有多大的效果。其實在很多的家庭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 孩子愛哭鬧、愛發脾氣、跟父母頂嘴等等表現已經成為常態,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家長面對這種這情況該如何正確應對呢?一、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總是愛哭、經常亂發脾氣1、家長的溺愛由於孩子是父母手心裡的寶,特別是在當前社會中,父母看待孩子比什麼都重要,而在孩子的教育中,就會寵著孩子,溺愛孩子。
  • 當孩子不順心就哭鬧時,我們應該怎麼做?
    在現實生活中,我相信所有的家長都會有責任感,對自己的孩子也如此。但是,在原則上問題的時候,說不行就是不行,孩子怎麼哭鬧也沒用。下面來說說孩子不順心就哭鬧時,我該如何處理的?可是,當妹妹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妹妹居然換了一種方式,那就是抬起頭閉上眼睛看著天空哭鬧。後來我反思了一下,發現找到了以下原因:1、環境的影響:家長平時遇到問題比較暴躁發脾氣時,孩子就學會發脾氣。所以,每次我都告訴自己,淡定淡定,溫柔一點。環境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最關鍵的。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發哭鬧、發脾氣,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撒潑打滾,作為家長的你,會如何進行處理?是放任孩子哭鬧,不管不顧?是只要孩子哭鬧,就會給他買他想要的東西?還是當孩子哭鬧時,會對他們採用暴力的做法?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父母覺得孩子脾氣大,不聽話。
  • 孩子喜歡發脾氣?面對娃的負面情緒,家長可以試試「共生效應」
    這樣的情況家長的常規處理辦法主要有兩種,第一種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沒有辦法,家長只能妥協,給他們買了玩具。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知道家長的軟肋,他們以後會持續使用這種方法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第二種方法就是在孩子大哭大鬧之下,強硬地把他拉走帶回家,在家中教育孩子。但是這個過程卻並不容易。面對孩子發脾氣,家長應當怎麼做?
  • 3歲孩子脾氣暴躁,稍微不順心,就發脾氣哭鬧,父母該怎麼處理?
    一、當孩子頻繁發脾氣時請反思當孩子發脾氣的頻率越來越高,家長需要反思對孩子的態度,問自己幾個問題:1、我是否把問題想得過於嚴重?有些家長無法接受孩子發脾,他們的會用更大脾氣鎮壓孩子,同時還把自己氣的不行。2、我是否常在孩子發脾氣時妥協?那樣做只會鼓勵孩子多發脾氣,並且習慣性的只要未被滿足,就會大發脾氣。3、我是否對孩子要求不一?
  • 孩子哭鬧沒完沒了,家長做好這幾點,讓孩子變得乖巧起來
    但是有的時候孩子,可能就是因為情緒,或者做事情的時候不知道如何表達,從而出現了大吵大鬧。當孩子出現哭鬧不止的時候,家長與其採取強制的方法進行制止,不如把這幾招掌握在自己手裡面,應對孩子哭鬧沒有任何問題的。
  • 孩子哭鬧太難帶,恭喜您,是孩子這3種能力在發展
    經常有寶媽反應孩子不如意就哭鬧,發脾氣愛扔東西,現在小小年紀就這樣,以後可怎麼辦啊。可能有的寶媽不知道,寶寶發脾氣是好事,發脾氣是學齡前兒童情緒健康的重要部分。
  •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為什麼會控制不住自己,暴跳如雷
    為什麼孩子發脾氣、哭鬧時,你的情緒也會瞬間如洩洪一般,無法控制,是孩子太氣人了,還是我們自己出了問題?01為什麼接納不了孩子的負面情緒當孩子哭鬧時,我們常會頓感頭大,其原因就在於我們接受不了負面情緒「大家對這樣的話一定不陌生,你可能曾經對自己的孩子說過,或者你的父母在你幼年時也這樣訓斥過你。不得不說教育也會受到「遺傳」的影響,父母當年如何教育我們的,或多或少都會在我們教育孩子時找到「影子」。我小時候比較愛哭,因為愛哭沒少被父母訓斥,甚至偶爾會挨上幾個巴掌,這讓我從小就覺得發脾氣、愛哭是羞恥的,是不被接納的。
  • 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
    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在家的時候,明明孩子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就又哭又鬧起來,搞的大人也一頭霧水,又想安撫孩子,又被孩子氣的不行。那麼,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很多人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 寶寶不滿足就哭鬧怎麼辦 如何糾正孩子這樣的行為
    家長在對孩子實施棍棒教育的同時,也為孩子樹立了粗爆待人的榜樣,對孩子心理產生陰影,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一不滿足就哭鬧發脾氣,如果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家長可以先從這幾個方面找原因:一、環境影響。如果家長平時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況,容易暴躁發脾氣,孩子也會耳濡目染,學會發脾氣。
  • 孩子發脾氣時,90%家長第一句話都回應錯了!聰明的父母這樣做
    不被看見時就變成黑色的生命力,變成恨、攻擊、憤怒和破壞。」看見孩子的情緒,是親子關係療愈的開始。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該怎麼做?只有當孩子覺得自己能夠被理解,被支持,才願意放下戒備,對父母敞開心懷,更能聽取父母的諄諄教導。面對發脾氣的孩子,我們都希望他能有個好心態,好脾氣,那麼,父母具體應該怎麼做呢?首先,父母應該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 孩子哭鬧無理怎麼辦?四個妙招請收好
    或者規矩經常被打破,孩子就會視而不見,總想為所欲為,得不到滿足就大發脾氣。好脾氣絕對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引導訓練的。該如何約束孩子的壞脾氣呢?下面這些方法大家可以參考一下。1、立好規矩孩子發脾氣、淘氣的原因有很多。我們一方面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立好規矩。
  • 孩子打人或被打了,家長怎麼做?
    當被孩子抓咬或咬乳頭時,家長不要做出激烈的反應或大喊大叫,那樣寶寶會誤以為這樣能引起家長的注意,並以為你也覺得好玩,所以下次會加重抓咬的行為。正確的做法是,首先,保持平靜(的確很不容易);然後,當寶寶加重力氣咬時,將寶寶牢牢抱緊,用乳房的其餘部分貼近寶寶的鼻子(咬其他部位時,家長可以直接用手捏住寶寶鼻子),讓TA感覺呼吸不暢,這時寶寶會自己松嘴。
  • 孩子發脾氣愛摔東西,打罵不管用,聰明媽媽這麼做一招「治服」
    面對這種情況,如果你是家長會怎麼做呢?相信大部分家長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訓斥孩子,輕則教育一通,重則打一頓,以此懲罰孩子犯下的錯誤。有研究表明,亂發脾氣的孩子背後大多有一對愛發脾氣的家長。在處理情緒問題時孩子很大程度參考就是來源於家長。當家長經常發脾氣、暴躁、不安,孩子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下,當遇到同樣的問題時,孩子會用家長常用的處理方式去處理問題。如果不想孩子也成為一個愛發脾的人,那麼家長首先要學會控制好情緒,並耐心地引導孩子。
  • 3歲孩子玩手機,不給就哭鬧,家長應該怎麼辦
    那麼,面對給孩子要手機,孩子哭鬧的行為,家長該怎麼做呢?第一:不能罵孩子孩子看到爸爸媽媽在看手機的時候,尤其是朋友一起聚餐的場合,看到別的小朋友在玩手機,孩子也想玩。這時父母一般會選擇直接給孩子。但是我們都知道,玩手機時間長了,對眼睛不好。所以要給孩子講明白,可以玩多長時間,或者是看幾個節目。一般情況下孩子是會遵守約定的。
  • 實用 | 哪些哭鬧要陪?哪些哭鬧要等?
    但有些哭鬧,是孩子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那就必須讓孩子的無效哭鬧落空,明白用哭鬧或故意發脾氣是完全得不到好處的。怎麼做呢?方法很簡單:平靜等待!等孩子哭完後再詢問孩子的需求,不能滿足的,依舊不滿足,同時說明原因,或是能滿足的條件和時間。注意:
  • 那個愛發脾氣的孩子,其實是缺少這4種能力!
    他們無法理性的應對環境變化帶來的恐慌與焦慮,只能通過抵抗和哭鬧來消解自己的恐懼,所以我們會發現一個2、3歲的孩子很容易在陌生的環境中哭鬧和發脾氣。  03  抗挫敗能力  面臨挫敗感時,首要任務是找到導致挫敗感的原因,找到了原因,才能規劃解決方案,並預見可能產生的後果。  顯然,孩子無法分析這些原因,也就只能用哭鬧,發脾氣來應對這種挫敗感了。
  • 孩子不順心時選擇哭鬧,該咋辦?家長學會3招有效解決
    案例:上周朋友邀請了他的同事來家裡做客,同事他們家有幾個小孩朋友,就想他們家的小孩和自己家的孩子年齡很相近,所以可以讓他們一起在遊戲房裡面玩玩具。在這種環境之下所長大的孩子,他也會產生一種誤解,認為全世界都應該對自己好。也正是因為有這種思想的理解,他們對於父母的付出並不有感激,而是認為理所當然的。只要任何人不順他意,或者父母不滿足他的要求時,就會產生憤怒感和委屈感。而無法控制情緒,他們就會直接選擇用哭鬧的方式來反擊。
  • 孩子在公眾場合發脾氣?7個高招來解決
    由於爭吵的聲音不小,引來了不少人的側目,媽媽面色尷尬的拽著孩子走,孩子哭著吵著不肯走。   上面這種情況,想必不少家長都經歷過也目睹過。帶孩子出去玩,一旦孩子的想法沒被滿足的時候,娃兒的情緒立刻失控。孩子發脾氣,尤其是在公共場合發脾氣簡直是家長的噩夢。
  • 孩子一上幼兒園就哭鬧,理智家長是這麼處理的
    很多孩子在剛上幼兒園的時候,經常會哭鬧,家長有時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在幼兒園門口哄了半天也不行,孩子就是哭。我們家長看到孩子這麼哭,也會不忍心,那我們該怎麼辦呢?我們來一起看看。轉移注意力一開始接觸新的事物時,有些寶寶會出現急躁、害怕等種種負向的情緒反應,這個時候,可以利用一些方式來轉移他的注意力。建議父母可以替寶寶準備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物品讓寶寶帶到幼兒園,當寶寶出現哭鬧的行為時,這些東西可以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安撫他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