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

2020-12-19 睿智燈塔

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在家的時候,明明孩子上一秒還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就又哭又鬧起來,搞的大人也一頭霧水,又想安撫孩子,又被孩子氣的不行。那麼,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

很多人認為孩子發脾氣是因為被家長寵壞了,可是真的是這樣嗎?

事實上,孩子發脾氣是一種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現象。

當孩子年齡較小時,由於他們各方面能力還在不斷發展,包括思考能力。但孩子的肢體或語言能力往往跟不上他們的思維,有時大腦發布的一些指令,身體也不能很好地配合,講又講不清楚,這個時候孩子就爆發了。

因為他們沒有辦法解決矛盾,心智也不夠成熟,不知道怎麼冷靜下來,於是只能通過發脾氣的方式來發洩自己的行為。

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

孩子在每個階段發脾氣的行為也各不相同。

1-2歲的孩子發脾氣,原因是因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

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表達能力比較差,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父母也不懂孩子的行為,所以發脾氣就成了孩子最常用的情緒表達方式。

3-4歲的孩子發脾氣,原因是他們想要更多的權利。

比如說,孩子想要買一個玩具,媽媽不給買,孩子就會用發脾氣或者哭鬧來解決。

4-6歲的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們可能遭遇了挫折。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有很強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一旦遭遇了挫折,他可能會不知所措,便會發脾氣。

其實別說孩子了,大人有時候也會經常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每個人都會有難過和委屈的時候,但是孩子一直發脾氣也是一種不好的行為,希望家長平常能夠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對孩子做好引導作用。

那麼,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呢?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的建議和方法,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1、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接納孩子的情緒

當孩子發脾氣時,家長千萬不能以暴制暴,對孩子進行指責和打罵,否則只會讓事情更糟糕。

家長應該明白,孩子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家長要學會接納孩子的情緒,當孩子得到一定的宣洩後再交流,這時候孩子可能會接受的更快。

2、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在某些事情方面,有些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處理,不知道如何去解決,這是孩子在向父母求助,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對。

因此,家長不要把孩子發脾氣的行為理解為簡單的不懂事,要給予孩子幫助,這樣既能幫助孩子緩解情緒,又能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提高孩子戰勝困難的信心。

睿智燈塔app-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

3、如何管教發脾氣的孩子:引導孩子正確地表達情緒

大部分孩子突然發脾氣主要是因為不知道如何正確地去表達,所以,家長要了解孩子發脾氣的原因,給孩子提供解決的辦法,告訴孩子有意見時要選擇表達。

這樣不但能讓孩子停止發洩情緒,孩子也會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從而減少亂發脾氣的次數。

孩子總是發脾氣怎麼辦?當孩子發脾氣時,希望家長能夠耐心傾聽,找出孩子發脾氣的原因,安撫好情緒,然後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睿智燈塔APP,點擊訂閱,跟睿智燈塔專家學習更多育兒智慧。

相關焦點

  • 不在孩子面前發脾氣
    那麼,發脾氣真的有效嗎,孩子會就此改正嗎,會養成早起早睡的習慣嗎,會不亂放東西嗎,會馬上讀書學習嗎,會立刻變得懂事嗎…… 在這裡我想說,發脾氣是無效並且損傷親子關係的。 很多家長應該知道,我一直強調家庭關係是家庭教育的前提,沒有良好的家庭氛圍和親子關係,就沒有家庭教育的基礎。
  • 睿智燈塔-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
    孩子不愛打招呼怎麼辦?每個家長都想要一個懂事、有禮貌的好孩子,但事實上,並不是每個家長都能如願,經常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特別沒有禮貌,不僅不愛打招呼,甚至見到別人還往大人身後躲,這讓許多家長十分頭疼。那麼,如何讓孩子變得有禮貌呢?昨天出門買東西,碰巧遇見鄰居帶著孩子在公園遛彎,和鄰居打了個招呼。
  • 為什麼孩子總是喜歡發哭鬧、發脾氣,父母要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
    如果孩子總是喜歡發脾氣、撒潑打滾,作為家長的你,會如何進行處理?是放任孩子哭鬧,不管不顧?是只要孩子哭鬧,就會給他買他想要的東西?還是當孩子哭鬧時,會對他們採用暴力的做法?在生活中會有很多的父母覺得孩子脾氣大,不聽話。
  • 孩子總是發脾氣,不一定是不懂事,有可能是缺少父母的關注
    文丨飯飯媽 作為家長,自然都希望孩子非常有禮貌,無論是待人處事,還是在其他方面,都能保持一個較為平穩的心態。可是有的孩子,並不能像家長所期盼的樣子發展,甚至會動不動就大發脾氣,因此令很多家長感到非常困擾,為什麼孩子總是亂發脾氣呢?
  • 孩子發脾氣屢教不改怎麼辦?別著急,可能是「理智腦」的力量弱了
    發脾氣,是人人都具有的情緒化表現,正常的人都會因為某些事情不悅而發脾氣,但是一言不合就亂發脾氣的人就有些不可理喻了,尤其是正處於教育中的孩子,更需要父母及時作出修剪,若任由亂發脾氣的惡苗持續猛漲,影響的不僅僅是孩子未來的社交,對個人的性格乃至人生觀都有著很大的影響。
  • 孩子不服管教讓家長頭疼,利用好「正面管教」,孩子乖巧又懂事
    為什麼孩子總是不服管教?想讓孩子乖巧懂事,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行為。孩子跟家長唱反調,不服管教的樣子簡直能把人氣炸。明明是孩子自己犯了錯,為啥還這麼橫,不服管教呢?面對這樣的孩子,一味地表現出嚴厲是沒有用的,家長還要學會利用正面管教。
  • 孩子發脾氣哭鬧時家長可以怎麼做?
    很多家長說,孩子心情好的時候跟天使一樣,真是可愛;但是當他哭鬧發脾氣時候卻像個小惡魔,講道理沒用,強行鎮壓更是搞得雞飛狗跳,兩敗俱傷。父母們總是認為孩子有負面情緒就是不好,是孩子的性格差,是做父母的失敗,是孩子對自己的挑戰,覺得時刻都快樂的孩子才好,於是就可能會過度去保護,這些想法使得父母們無法應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正面管教中有個核心工具就是先連接再糾正,也就是在孩子出現問題時候,父母要先觀察孩子情緒,解決情緒,與孩子連接起來再糾正行為。
  • 孩子在公眾場合發脾氣?7個高招來解決
    由於爭吵的聲音不小,引來了不少人的側目,媽媽面色尷尬的拽著孩子走,孩子哭著吵著不肯走。   上面這種情況,想必不少家長都經歷過也目睹過。帶孩子出去玩,一旦孩子的想法沒被滿足的時候,娃兒的情緒立刻失控。孩子發脾氣,尤其是在公共場合發脾氣簡直是家長的噩夢。
  • 面對孩子發脾氣時,試試樊登的情感引導教育法,讓孩子乖乖聽話
    面對孩子成長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最讓父母感到頭疼的莫過於孩子發脾氣這件事。買不到想要的東西要發脾氣;穿不好衣服要發脾氣;餓了、渴了等不及了也要發脾氣。很多父母要麼向孩子妥協,要麼大發雷霆,甚至乾脆把孩子揍一頓。
  • 3歲孩子脾氣暴躁,稍微不順心,就發脾氣哭鬧,父母該怎麼處理?
    發脾氣對幼兒是一個很好的表達方式——他被激怒了、壓垮了、累了、委屈了,並且除了發脾氣外,他還不知道還有什麼方式能更好地表達自己。如果孩子總是在被家長拒絕後發脾氣,那麼家長千萬不要妥協讓步,如果孩子一發脾氣就能得到他想的東西,家長就是助長他的暴躁。
  • 林志穎兒子手繪媽媽生氣過程:孩子眼中你發脾氣時的樣子是魔鬼
    父母每次發的脾氣,孩子都用他的「錄像機」記錄在心裡。留在孩子眼,發脾氣時的父母,則是沒有頭髮、沒有眼睛的怪物。 曾在媽媽群裡做過一個小調查:您對孩子發過火嗎?為什麼? 預料之中的調查結果,對孩子發火幾乎100%的媽媽都做過,區別只是次數的多少。 媽媽們說,發脾氣的原因不外乎是:不聽話!
  • 為什麼你討厭孩子發脾氣?
    或是趴到地上或躺地上哭!這麼小打又打不得,可我又不知道怎麼改變她的脾氣,有的時候火大的真想揍她,盼花姐幫忙!」答:這個問題,我有寫過一篇文章:【回復「撒潑打滾」可以查看】面對孩子的撒潑打滾,我們應該怎麼辦?
  • 父母在這4個方面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長大情商高,較為獨立
    父母在這4個方面對孩子「嚴格管教」,孩子長大情商高,相對的也較為獨立孩子在10歲之前可以說是性格塑造期,如果任由孩子性格發展,身上必定會養成很多缺點,對未來的人生有非常大的影響,有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叫性格決定命運。那家長們應該注意那幾個方面呢?
  • 李湘女兒怒掛親媽電話:孩子發脾氣,你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有孩子愛發脾氣,父母總是打罵,沒有更好解決辦法的:做孩子的情緒管理榜樣然而不少父母的心聲是這樣:「我也知道發脾氣吼孩子不對,但就是控制不住啊,我的父母也是這樣教育我的,現在要我用愛和耐心滋養孩子的情緒,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 孩子總愛哭鬧、發脾氣,比起說教,家長更要懂得讓孩子「共情」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相信很多家長都會遇到孩子哭鬧、發脾氣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多數家長會給孩子講道理,讓孩子明白不應該哭鬧,不能亂發脾氣,但是這種說教式的教育,對孩子卻是微乎其微,根本沒有多大的效果。其實在很多的家庭中,尤其是獨生子女家庭, 孩子愛哭鬧、愛發脾氣、跟父母頂嘴等等表現已經成為常態,那麼為什麼現在的孩子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家長面對這種這情況該如何正確應對呢?一、為什麼現在的孩子總是愛哭、經常亂發脾氣1、家長的溺愛由於孩子是父母手心裡的寶,特別是在當前社會中,父母看待孩子比什麼都重要,而在孩子的教育中,就會寵著孩子,溺愛孩子。
  • 孩子喜歡發脾氣?面對娃的負面情緒,家長可以試試「共生效應」
    3歲到5歲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完全有了獨立的思想,他們也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知道情緒都是來表達什麼樣感情的,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發脾氣主要是因為父母教育的原因。很多父母本山就是有著壞脾氣的「熊家長」,他們在孩子依舊保持自己壞脾氣的本性,孩子受到家長的影響,不知不覺間就變成了會亂發脾氣的熊孩子。
  • 李玫瑾教授: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第一反應很重要!
    如今,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本就脆弱敏感的孩子將會面對更多的不良情緒問題,比如嫉妒心、孤獨感、憤怒、安全感、脆弱等等,如果不及時排解,無疑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 寶寶特別內向,不合群,不能和其他小朋友愉快相處,怎麼辦?
  • 孩子控制不好情緒,總愛發脾氣,家長要怎麼跟易怒寶寶相處?
    如今孩子還小,她發脾氣時可以儘量哄著,但等年齡大了後,孩子脾氣還是沒有改好,又該怎麼辦呢?畢竟孩子大了後,要接觸的人或事會更多,社會關係也會變得複雜起來,那時再因為脾氣而惹到別人,家長們可不一定能那麼容易擺平了。且長期以往地脾氣不好,對孩子的身體發育也有影響呀。
  • 當孩子發脾氣時,父母這個動作比「別鬧了」更管用
    等我牽著閨女過完馬路,還聽見孩子奶奶的訓斥聲:別鬧了,你丟人不丟人!這樣的場面,看著真的挺難受的。孩子奶奶出於安全考慮,要求孩子必須跟自己牽著手才能過馬路,這種對孩子的規範跟限制,一點錯也沒有。棘手的問題在於,奶奶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受挫後情緒崩潰的孩子。
  • 孩子發脾氣?這個方法比「別鬧了」更管用!
    同樣是一條讀者的留言:有一位媽媽說:「每次看到後臺有吐槽孩子的,說實話我都挺羨慕的,我家女兒已經不對我發脾氣,也不怎麼跟我說話了。」女兒小的時候挺任性的,不管是讓她學習還是參加興趣班,總是跟我吵鬧,我也是第一次當母親,每天上班也挺累的,總感覺嘴皮都磨破了也沒用,還不如打一頓有效果。母女之間爭爭吵吵了好多年,現在回憶起來,也不知道是什麼時候,女兒就不再哭鬧不再發脾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