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現存明刊百回本《西遊記》均無作者署名。清代學者吳玉搢等首先提出《西遊記》作者是明代吳承恩。
全書主要描寫了唐僧師徒五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去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該小說以「唐僧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通過作者的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了明代社會現實。
《西遊記》是中國神魔小說的經典之作,達到了古代長篇浪漫主義小說的巔峰,與《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西遊記》自問世以來在民間廣為流傳,各式各樣的版本層出不窮,明代刊本有六種,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種,典籍所記已佚版本十三種。鴉片戰爭以後,大量中國古典文學作品被譯為西文,《西遊記》漸漸傳入歐美,被譯為英、法、德、意、西、手語、世(世界語)、斯(斯瓦西裡語)、俄、捷、羅、波、日、朝、越等語言。
東勝神州傲來國有一座花果山,山頂聳立著一塊仙石,受日精月華,產下一石猴。石猴身手不凡,異常勇敢,被推為水簾洞洞主。後來,石猴四海拜師求藝,在西牛賀州得到菩提祖師的指授,得名孫悟空,學會了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鬥雲,可行十萬八千裡。歸來後自號「美猴王」,去東海龍宮借兵器,得大禹定海神針,化名「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萬三千五百斤。又去陰曹地府,反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龍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狀,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星建議,把孫悟空召入上界,授他做弼馬溫,在御馬監管馬。猴王開頭不知官職大小,後知實情,覺得委屈了自己,於是打出天門,返回花果山,自稱「齊天大聖」。
玉皇大帝派李天王率天兵天將捉拿孫悟空,美猴王連敗二郎神、哪吒二將。太白金星二次到花果山,請孫悟空上天做齊天聖,管理蟠桃園。孫悟空偷吃了蟠桃,又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雙方爭持不下,觀音菩薩舉薦灌江口二郎真君助戰。孫悟空與二郎神賭法鬥戰,不分勝負。太上老君使暗器擊中悟空。悟空被擒。玉帝使刀砍斧剁、火燒雷擊,不能損傷悟空毫毛。太上老君又反悟空置丹爐鍛鍊,七七四十九日開爐,孫悟空依然無傷,在天宮大批出手。玉帝請來佛祖如來,反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飢時,給他鐵丸子吃,渴時,給他熔化的銅汁喝。
如來因南贍部州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派觀音菩薩去東土尋取經人,去西天取經,勸化眾生。觀音菩薩在流沙河、雲棧洞、五行山分別度化沙悟淨、豬悟能、孫悟空三人,將來做東土取經人的徒弟,又度白龍給取經人做腳力。
師徒四人歷盡千辛萬苦終於來到靈山聖地,拜見佛祖,卻因不曾功送人事給阿儺、伽葉二尊者,只取得無字經。燃燈古佛指派白雄尊者奪落經卷。唐僧師徒又返回雷音寺,奉唐王所贈紫金缽做人事,才求得真經三十五部五千零四十八卷,返回東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難不這缺一難未滿,在通天河又被老鼉把四人翻落河中,溼了經卷,至今《佛本行經》不全。
唐三藏等把佛經送回首都長安,真身又返回靈山。師徒四人也終成下果,三藏被封為旃檀功德佛,悟空又被封為鬥戰勝佛,八戒受封淨壇使者,沙僧受封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加升為八部天龍,各歸本位,共享極樂。
▍資料來源:網絡
▍綜合整理和編輯:新時代備課大師
關注我們,給你精彩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轉載的內容,僅作分享之用,如內容在版權上存在爭議,請與我們聯繫刪除。
喜歡今天的文章,請在文末右下角點「在看」,並轉發給更多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