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真正當過廚師的相聲演員

2021-02-07 李大嘴吃侃喝

還記得郭德綱曾在他那段著名的《論相聲五十年之怪現狀》中曾經這樣的說過: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相聲繁榮的黃金歲月裡,一大批三四十歲的相聲外行紛紛以種種理由混進了相聲隊伍。這其中以廚子居多。雖然此言有失偏頗,但是你還別說,在中國相聲界還真有三位出身的相聲演員:

李嘉存:李嘉存,回族,1954年生於北京珠市口四聖廟。李嘉存自幼愛好就十分地廣泛,邊別李嘉存現在的這副身材,他小時候可是一點也不胖,踢球、打桌球、跳繩、雙槓樣樣他都玩得很帶勁,還在小小年紀嘗試了重量級的競技項目——摔跤和舉重,早早奠定了革命的本錢。由於出色的摔跤技術,還差一點入選國家摔跤隊。李嘉存小時候家裡老有戲班的人來往,受梨園家庭的薰染,他打小就喜歡吊兩嗓子。塗了油彩,一亮嗓子,還是個全場叫好的角兒。曾在戲校學過武生花臉,後因」文革」輟學。比起唱戲,摔跤這些業餘愛好,李嘉存從小就想幹一份能犒勞自己嘴的事業,他認為廚師是最最理想的職業選擇。從十幾歲起開始學藝,李嘉存已經蒸炒煮烙跑堂站灶的無不學遍。特別是他烙的燒餅,曾在北京全市比賽獲得過第一名。靠著對飲食文化的深情厚誼,李嘉存成了京城名廚,很早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後來在參演的電視劇《慈禧西行》裡面飾演的御廚,那完全是李嘉存大廚生活的本色表演。當然,他最愛的還是相聲,不然也不會辭去飲食公司科長的職位,拜在了高英培的門下,說了相聲。他一般和劉洪沂搭檔,表演以柳活(學唱戲曲)為主。不過讓他真正火遍全國的還是那個著名的藍天六必治牙膏廣告:「牙好,胃口就好,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您瞅準咯,藍天六必治!」如今已經65歲的李嘉存已經淡出了相聲舞臺。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他又迷上了畫畫,為此還專門去中央美術學院進修了一年。你還別說,當前還真有人專門收藏他的畫作。

張大禮:張大禮,和李嘉存同樣是回族,在這裡不得不感嘆一下回族飲食文化的強大。1954年8月11日出生於北京。由於家庭兄弟眾多,生活貧困,十六歲便早早地輟學進入到了北京著名老字號飯莊——「烤肉宛」,從學徒工幹起,在這裡一幹就是二十年。1995年6月,考進中國鐵道建築文工團開始正式與演員郭冬臨搭檔表演相聲、小品。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話劇團國家一級演員(正師級)。論及他的相聲水平嘛,我只能說是一般。每逢走穴,必然是那段《新貨郎》,也不嫌煩得慌。真所謂一個段子混了一輩子。近幾年來,也開始混跡影視圈,雖然都是一些打醬油的角色,但也算是混個臉熟吧。

牛振華:牛振華,1956年5月1日出生於北京,初中畢業以後在順義縣平各莊公社河南村大隊(現為燕京啤酒廠所在地)落戶,成為一名下鄉知青,期間參加過毛澤東思想宣傳隊。1974年,郵電部機關食堂招收炊事員,牛振華招工回到了北京城。

在郵電部機關食堂工作期間,牛振華利用業餘時間參加北京市西城區文化館業餘藝術團相聲隊演出。1978年春,憑著與人和說的一段歌頌型相聲《邊疆之春》,進入北京青年曲藝團,正式成為一名相聲演員。三年後的1981年,牛振華被部隊選中,參軍入伍,來到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空政文工團,開始了他的十年軍旅生涯。

1991年,牛振華正式轉業到中國廣播藝術團,又迎來了的他相聲事業上的上又一個高峰。牛振華不僅善於表演相聲,還擁有強大的創作能力。回顧牛振華的藝術人生,一共創作和表演了百餘部相聲作品,在《曲藝》雜誌、《遼寧群眾文藝》、《天津演唱》等刊物上分別發表過的原創作品有:《放心的飛吧》、《一路風波》、《陰差陽錯》、《產房門前》、《新貨郎》等。1983年榮獲全國部分省市相聲邀請賽最佳表演獎;1985年榮獲全國專業相聲大獎賽螢屏獎;1986年榮獲全國相聲大賽螢屏獎;1988年榮獲全國專業相聲大獎賽優秀獎;1989年榮獲全國青年相聲大賽金獎。

在從事相聲表演的同時,牛振華也參與了大量戲劇小品的創作及演出,並多次參加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晚會、全國許多省市電視臺的春節晚會,及其他重大晚會的演出。尤其是他和蔡明等合演的喜劇小品《牛記包子鋪》,與馮鞏合演的《面的與皇冠》等至今令人難以忘懷。

不僅如此,他還多次在多家電視臺擔任節目主持人工作,而最令人難忘的是他在影視表演上所取得的藝術成就。曾主演過電視連續劇《阿郎在北京》、《浪子大欽差》、《伴兒》、《財神傳奇》、《七品欽差》、《好夢可圓》、《越活越明白》、《庖丁奇談》、《世上只有媽媽好》、《開張大喜》、《別了,冬天》、《榮譽》、《福星高照》;主演過電影《站直嘍,別趴下》、《背靠背、臉對臉》、《紅燈停,綠燈行》、《狂吻俄羅斯》、《西門警事》、《宋氏三姐妹》、《埋伏》、《誰說我不在乎》;話劇《誰家老婆進錯門》等。1993年因主演《站直嘍,別趴下》獲:中國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1995年因主演《背靠背,臉對臉》獲: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95年電影學會表演獎、首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1995年電影學會表演獎、首屆中國珠海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上海十佳影評人最佳男演員獎等桂冠。同年他獲得第七屆東京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他是中國相聲表演界的第一個國際級影帝。

可惜天妒英才,由於牛振華嗜酒成性,因為酒後駕車不幸於2004年5月11日晚23時20分,在北京市海澱區西外大街主路白石橋下發生了嚴重的交通事故,當場身亡,年僅48歲。

相關焦點

  • 盤點那些「穿軍裝」的相聲演員
    解放以後,相聲演員被歸納為文藝工作者的一類。自然地,部隊的文工團裡也就少不了相聲演員的出現。下面我就為你盤點下那些「穿軍裝」的相聲演員。常寶華一生所收的徒弟並不多,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那位曾經當過縣長的牛群了。此外,他還收過一對來自寶島臺灣的相聲搭檔馮翊綱和宋少卿。常寶華和夫人傅天真一共育有五個子女,都選擇了平淡生活。倒是他們的的第三代亮點不少。孫子常遠自然是不必說了。
  • 為您盤點三位真正廚師出身的相聲演員
    曾在戲校學過武生花臉,後因」文革」輟學。比起唱戲,摔跤這些業餘愛好,李嘉存從小就想幹一份能犒勞自己嘴的事業,他認為廚師是最最理想的職業選擇。從十幾歲起開始學藝,李嘉存已經蒸炒煮烙跑堂站灶的無不學遍。特別是他烙的燒餅,曾在北京全市比賽獲得過第一名。靠著對飲食文化的深情厚誼,李嘉存成了京城名廚,很早就賺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後來在參演的電視劇《慈禧西行》裡面飾演的御廚,那完全是李嘉存大廚生活的本色表演。
  • 盤點單口相聲脫口秀演員:周雲鵬孫建弘
    盤點單口相聲脫口秀演員:周雲鵬孫建弘大兵也是直接稱他為「中國最好的單口相聲演員」,蔡明也是非常的肯定他,高曉攀在大兵和方清平之間也選擇了方清平,看了方清平的單口相聲之後,真的是非常的好玩。方清平是相聲大師李金鬥的徒弟,也是盡得大師真傳,但是一直就是不太紅,大概也是因為單口相聲的市場比較小,而且有點乾巴巴的。
  • 牛振華:這個相聲演員也曾經當過影帝
    1974年,郵電部機關食堂招面向在北京郊區的知青招聘廚師,牛振華這才趁著這個機會回到了他那魂牽夢縈的北京城。這以後,牛振華憑著一段模仿相聲大師的經典相聲《打電話》考入了北京市西城業餘藝術團,再以後,又靠著一段《邊疆之春》考入了北京景年曲藝團。1981年,牛振華參軍來到了空政文工團,開始了他長達十年的軍旅生涯。
  • 盤點中國十大相聲大師,不認識他們不能算真正的相聲愛好者
    1995年獲得全國首屆電視相聲大賽「侯寶林金像獎」;同年被評選為全國當代最受觀眾歡迎的八大相聲演員之一姜昆,1950年10月19日出生於北京市,祖籍山東省煙臺市,畢業於國家開放大學。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藝志願服務者協會主席,著名相聲演員。1976年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擔任相聲演員。1983年擔任首屆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主持人。1987年在央視春晚上表演相聲《虎口遐想》。1992年獲第二屆中國金唱片獎戲曲曲藝類獎。2003年被授予「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2012年11月29日,當選為中國曲藝家協會主席。
  • 真正的浪漫主義者,盤點那些與初戀結婚的演員們
    雖然許多人都錯過了最懵懂的初戀對象,但是有一些演員卻成功為初戀戀人帶上婚戒並結成夫婦,今天就來一起盤點一下那些成功和初戀戀人結婚的演員們。★ 車太賢儘管此後從高中到成人的這段時間裡,兩人經歷了很多次的分分合合,但每次離別的時候車太賢都默默地等著妻子,他曾說過:「兩人分手的那段時間裡,後來的妻子談過幾次戀愛,但自己卻沒有和其他女孩交往過」,怪不得出道後與全智賢、孫藝珍、宋慧喬等眾多頂級女演員合作過的車太賢卻從來沒有出現過緋聞。
  • 郭德綱于謙是最受歡迎的相聲演員嗎?盤點當今五大相聲組合
    中國相聲藝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給人們帶來無限的歡樂,給我們的生活平添了許多樂趣。那麼現在最受觀眾喜愛的相聲演員有哪些呢?讓我們來一起來看看吧。曹雲金 劉雲天原德雲社成員,兩人皆師從郭德綱,上過3在短暫的隱退之後,現在已經復出重新說起了相聲。
  • 中華小當家,盤點出現過的特級廚師
    天南地北的廚師們不斷展現自己對料理的熱愛與理念,同時也為了達到料理的頂點「特級廚師」而不斷努力著。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中華小當家》中出現過的特級廚師。主角小當家當然不用說啦,最年輕的廣東省特級廚師,小當家的料理中有著母親的理念,希望自己的料理是給人們帶來美味和幸福的。
  • 郭德綱于謙在史上所有相聲名家裡能排第幾?盤點史上五大相聲組合
    然而在近代,相聲這門藝術曾經經歷過一個非常難熬的低谷,很多的相聲演員覺得相聲不景氣,就去轉行拍小品或者別的行業,相聲幾乎就在崩潰的邊緣。 此時郭德綱和于謙的橫空出世,不但讓相聲重新回到觀眾的視野中,也重新成為了最受關注的民間娛樂之一。
  • 演過20種職業 木村拓哉首次當廚師!
    まもなく初回放送のお時間、、、ですが 日本シリーズ延長のため 放送時間に變更があります もう少々お待ちください — 【公式】11.10 第4話日曜劇場 グランメゾン東京@TBSテレビ (@gurame_tbs) 演過20
  • 盤點歷屆春晚的經典相聲
    我們盤點一下歷屆春晚出現的相聲精品,以人物記述。要讓我評選歷屆春晚最佳相聲,我選《五官爭功》。首先五個人的群口絲毫不亂,故事脈絡也清晰,每個人都根據自己扮演的器官特點添加笑料,然後又有一條主線貫穿始終,就是馬季的戀愛過程,而且還是漸進式,自甜言蜜語開始直到親密接吻,這在那年代是很大膽的。這個群口為避免觀眾看著場面亂,還讓沒臺詞的演員回到座位上,到他發言才站起來,很有想法。
  • 高曉攀:有些相聲演員看似很紅,卻對相聲沒有貢獻,德雲社躺槍
    其中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德雲社的相聲基本全是商業化相聲,比如一些網絡段子的堆砌,沒有主題,更無文化性可談。所以說要從相聲專業角度來說,德雲社的很多作品都算不上一個真正的相聲作品。老郭認為一個相聲演員跟觀眾搶資源,本身定位就是錯誤的。再者說,一個演員天天在網上露面,失去了神秘感,誰還會去劇場聽你說相聲。
  • 盤點兩個浪費了郭德綱良苦用心的相聲演員,你認識他們嗎?
    演出的排檔當時也是跟著孟鶴堂,周九良他們這些當紅相聲演員一起同組出演。這幾個人都是他們的老朋友,在演出上的安排可以看出,郭德綱老師還是非常用心的。不過為什麼這兩個人之後就沒在相聲界做出點成績呢?演員們可以在舞臺上放飛自我,而電視上就不一樣了。電視的觀眾太過廣泛,所以在內容的把控上相當嚴格。很多搞笑的段子是上不了臺面的,要想把電視前的觀眾逗樂,那可還真是一門藝術。郭德綱之所以收他們為徒,也正是看在他們,能在電視這個舞臺上,遊刃有餘,逗樂觀眾。
  • 相聲市場時代的悲哀,高峰
    高峰的存在可以證明德雲社不是完全衝錢去的,無論德雲社演員多紅,多受歡迎,上面必須壓一個高峰。但是有些廚師認為其他的方法也不錯,比如水煮花生,醋溜花生,虎皮花生,甚至用花生米去做宮保雞丁。誠然,檢驗一個廚師水平最好的方法就是看最簡單的菜,在這裡就是炸花生米。但是,人們吃膩了炸花生米,下次想吃別的花生的時候就會去別的師傅那兒。一旦消費成了一種習慣,人們吃炸花生米的時候也不來高峰這兒了。
  • 那些抵制主流相聲抬高反三俗的,真的有那麼高雅嗎?
    郭德綱很多想法,從他的相聲中搞笑的說出來過。客觀的來說,姜昆這樣的藝術家的出現,代表著相聲正在從謀生手藝向藝術進步。但是,畢竟有思想覺悟的人是少數,如果相聲表演者中只有這樣的人,而沒有金錢的誘惑,就沒人去從事相聲行業了。
  • 那些被春晚拒之門外的相聲,姜昆超過十次,大兵勝少敗多
    相聲在春晚三十多年歷史中的經歷可謂高開低走,從絕對主力和絕對明星開始,延續了十年的輝煌,直到1992年春晚達到巔峰,之後開始了逐年下滑,直到最近幾年成了春晚節目的點綴,有沒有無所謂了。因此,這次咱們盤點一個比較「衰」的話題,數一數被春晚拒之門外的相聲,通俗說法就是,被春晚「斃掉」的。
  • 這些人佔據相聲界半壁江山,盤點胖哈哈藝術團走出的相聲明星
    德雲社、嘻哈包袱鋪、星夜相聲會館、嘻哈相聲瓦舍…還有兼職說相聲的宣南書館等等吧,這些曲藝團體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的主力骨幹演員裡,都至少有一位出身於胖哈哈少兒幽默藝術團的人。王磊,星夜相聲會館的主力演員。張伯鑫,曾經著名的摯友相聲社班主,一度在京城相聲界和德雲社分庭抗禮,後來率先加入德雲相聲聯盟,在張伯鑫的藝術黃金時期,曾有「北聽張伯鑫,南聽郭德綱」之說。
  • 相聲演員有很多,但「侯寶林」只有一個
    相聲演員有很多,但「侯寶林」只有一個文| 非顏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不再以「專業」來作為衡量一個演員最基本的標準。大家講起了噱頭,拼起了眼淚,卻忽視了專業才是一個演員的立身之本。如果論其專業來,大概只有一代宗師侯寶林先生最為合適了。今天,適逢相聲泰鬥侯寶林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謹以此文紀念那些年我們曾聽過的「侯式相聲」。
  • 當初那些離開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現在都在幹什麼?數曹雲金最滑稽
    隨著德雲社的壯大,德雲社內部也出現了一些矛盾,讓不少德雲社的相聲演員選擇離開這個舞臺。如今,那些曾經在德雲社舞臺上一夜成名的弟子,或者那些曾經在臺上風光無限的老臺柱子們,離開德雲社後的他們,現在都在幹什麼?都過的怎麼樣呢?而眾多相聲演員離開德雲社又讓郭德綱發生了什麼改變?且聽小崔為你慢慢道來:1.
  • 盤點那些年郭德綱演過的電影
    眾所周知,郭德綱在相聲上的造詣,毫無疑問可以用大師來形容;但是人無完人,他演電影如何呢?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那些年,郭老師在電影裡留給我們印象深刻的角色吧~(豆瓣評分2.5)2015年12月1日上映的《相聲大電影之我要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