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極品樂鑑,今年有很多計劃——
-《凡爾林的眼淚》 第二部
-類似於《古典而至哀傷》的一部,歌已經選好但名字暫未想好
-關於創業的一部(節目名字沒想好)
-《意象中世紀》一部,畢竟是自己最有感情的系列
然後,我發現這些都是自己招牌節目:招牌節目意味著需要認真對待,否則狗尾續了貂,也就不是招牌了。所以,以上的所有,下筆敲下第一行文字永遠是最難的事情。尤其是最近想的比較多的《凡爾林的眼淚②》,始終感慨選的曲子比起①老是差那麼一點點.
然後,我放起了老Bobby翻的這首《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低吟淺唱緩緩而來,老而迷人的聲線,讓我想起他的另一首代表作《500 Miles Away From Home》。雖然我一直對美式音樂不是很感冒,總覺得美國人的東西缺乏深沉貴重,就像那個國家的年齡般,洋溢著不羈的荷爾蒙而內涵不足。但他們的音樂品類裡,有一些確確實實是不錯的,比如鄉村音樂,比如這首老Bobby。
就像我喜歡歐洲的民謠,美國的鄉村音樂你可以理解為美國人的民謠。也只有在他們彈著吉他唱起歌的時候,你才能感受得到一點點自然古樸的東西。 我一直認為音樂是另一種形式上對宇宙間事物的表現與表達,而音樂及音樂人本身也要有這種擔待。否則,只不過創造了一堆類型垃圾而已...
是為《大叔之歌》第二部的序語;而這首歌的歌詞,寫的頗好,你在聽的時候幾乎就能聽懂;這裡COPY一段,大家看看——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昨日年少時
There were so many songs that waited to be sung
有那麼多歌等著去唱
So many wild pleasures lay in store for me
那麼多狂樂在前方等我
And so much pain my dazzled eyes refused to see
還有那麼多痛苦,我那昏眩的雙眼卻不願正視
I ran so fast in time and youth at last ran out
我埋頭狂奔,不顧耳畔光陰飛逝,最終把青春耗盡
I never stopped to think what life was all about
我竟從未停下來想想生命的意義
And every conversation that I can now recall
而如今我能夠記得的所有對話
Concerned itself with me and nothing else at all
都只跟我有關,其他的什麼也沒有 There are so many songs in me that won't be sung
你可知我心裡擁堵著多少歌唱不出
Cause I feel the bitter taste of tears upon my tongue
只因舌尖舐到淚水苦澀
And the time has come for me
To pay for yesterday when I was young
該付出代價的時刻已經來到
只因昨日年少時……
文字:鍾煉
大叔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