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每每做了噩夢都要向我報告一番,以便把這噩夢「破掉」。她一邊喋喋不休一邊哀嘆:「怎麼做了這樣一個夢,多不好的兆頭啊。」看我在這邊一臉竊笑,她更憤憤:「怎麼這樣幸災樂禍?」
「做噩夢有什麼不好?我喜歡做噩夢。」我說。
「喜歡做噩夢?有病。」
但我真的是喜歡做噩夢。做噩夢常常讓我感覺幸福。
「有什麼理由感覺幸福?」
於是我一五一十地向朋友陳述:
首先,就當是免費觀看為自己獨家放映的恐怖大片。在觀看過程中,自己的身份還可以自由轉換,或做演員,或做導演,或做旁白,或做編劇,感覺神奇無比,效果極佳——這樣想想,不幸福嗎?
其次,醒來後大汗淋漓,鬆弛酣暢。省了跑步機的麻煩卻結結實實地做了一次有氧運動——這樣想想,不幸福嗎?
「還有什麼?」朋友三問。
還有,當然就是噩夢的內容了。
夢見山洪襲來,濁流連天,狂濤駭浪,洶湧澎湃,自己踩一稻草,正在水的冰涼中快速下沉,心中不勝絕望。醒來發現原來只是身邊小兒自由夜溺——不幸福嗎?
夢見故去的親人音容重現,圍爐煮茶歡躍談笑,夢裡也懷疑這是不是夢,甚至還偷偷數了數父親臉上的皺紋。醒來雖然傷感,但是再一想這已是能夠與親人們再次相聚的最親密的途徑——不幸福嗎?
夢見自己滿頭白髮,醒來照鏡青絲依然。夢見自己被人追殺,醒來看見月華皎潔。夢見與愛人痛惱分手,醒來聽到他的呼嚕香甜。夢見腳被凍壞含淚截肢,醒來發現只是裸足被外——不幸福嗎?
噩夢只是夢,再噩也不是真的。如同美夢也只是夢,再美也不是真的。其實,我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做了美夢的人,似乎也是不快樂的,他們好像覺得相比於虛假的美夢,自己的現狀就如同一場真實的噩夢。因此我想,如果虛假的噩夢能讓我們關注到自己早已忽略的那些珍貴的擁有,僅為這個,難道不就很幸福嗎?
(選自《中國青年報》,略有刪節)
【心靈感悟】
能像作者這樣從形式、身體感受、內容等不同角度來詮釋噩夢,且讓人心服口服的,恐怕少之又少。是的,人人都喜歡美夢,不喜歡噩夢。但就像作者說的,做了美夢的人也不一定都是快樂的,因為有了對比,他們會覺得自己的現狀就是一場噩夢。所以常常能聽到做了美夢的人這樣說:「不要讓我醒來。」然而噩夢給人的卻是另一種感覺。仔細想想,確實如作者所說,雖然醒來時非驚即怕,心跳突突,但看到自己和身邊的人一切完好,能關注到自己早已忽略的那些珍貴的擁有,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